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署,为高校全面发展与学科建设带来新的动力与机遇。综合性大学涉农学科应紧跟"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瞄准世界一流涉农学科,立足现有涉农优势学科,精选凝练学科发展新方向,借助综合性大学学科资源,寻求学科交叉创新发展,从而促进涉农学科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知识生产的理性判断,作为"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是拥有若干世界一流农业及相关学科的大学,具有研究型大学的共性特征及农科优势、公益行为等个性特征。基于QS、NTU及ESI学科等排行指标,对世界顶尖涉农大学及中国涉农高校进行现实考察。借鉴世界顶尖涉农大学的发展经验得出:保持农业学科竞争优势、突破知识瓶颈以及推动协同创新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发展对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引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同时对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入主流、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是涉农综合性大学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原上海农学院)在传统农科转型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一流综合性大学发展现代农科、服务三农的特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5.
转型与发展:构建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体系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农科高等教育体系也需要及时作出回应性变革。本研究立足我国农科高等教育体系的现状和问题,聚焦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体系发展路径这一主题,在深刻剖析当前农科高等教育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体系的概念框架,从达成一个共识性概念、聚焦两个核心、遵循三个逻辑、坚持四个方向、构建“五位一体”新体系五个方面,多维阐释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理念与思路,为实现对标世界一流涉农高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分析“双一流”背景下国内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研究现状,对比首批进入“双一流”建设的15所涉农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情况,为涉农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科人才培养、助力新农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的研究现状;运用网络调查法,调研“双一流”涉农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研究服务与阅读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助力新农科人才培养提出展望。[结果/结论]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启动与新农科建设需求的双驱动下,涉农高校图书馆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格局对新农科人才的新需求,通过优化资源建设、突出为农兴农特色,提升馆员素质、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服务转型升级、主动服务人才培养,开展特色服务、打造涉农高校品牌等策略,深度融入新农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高质量新农科人才培养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促进涉农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是党和国家高屋建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催化剂”和强大的“发动机”。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需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设置一流的办学目标,遵循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原则、世界性原则、中国特色性原则、借鉴性原则及辩证性原则,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打造高品质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人才,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也是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突破口。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农业学科群。然而,目前农业大学优势学科群建设中还存在着领军人物缺乏、优势学科辐射作用不强、学科间的协同效应不明显、相关基础学科发展滞后等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优势和特色,打造世界一流农业学科群;推动协同创新,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坚持立德树人,精心培育一流创新创业人才,为共克时艰、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做贡献,是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文章分析了培养涉农创新创业人才的紧迫性。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其120年来在"宏农学扬国光"价值追求下的办学尤其是人才培养的特点与成效。文章提出,培养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包括: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新农科",响应重大社会需求调整学科布局,基于"三螺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开放驱动以提升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服务国家、区域和社会重大需求是大学的政治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作为大学争创一流的重要核心内容和提升竞争力的热点,更是成为大学办学服务质量的重要显示指标,其发展方向也必然需要聚焦服务重大需求。农业院校服务好涉农领域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本身就是大学功能的题中之义,也是"新农科"建设的核心任务。青岛农业大学坚持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农业学科提升工程;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己任,聚焦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学科服务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强化推进"新农科"建设,夯实学科水平与服务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地方农业院校的新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三农"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将在三个方面推动地方农业院校实现新变革: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新实践,要求地方农业院校运用系统思维思考服务模式,整合校内外学科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整体性支撑;二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健康中国战略相辅相成,需要地方农业院校从"服务三农"提升为"服务人民营养与健康";三是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新型复合型人才支撑,将推动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资源保障体系新变革。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新需求,地方农业院校在学科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地方农业院校已经开始推动自身在这三个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功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功能的定位进行分析,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及"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简单介绍了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先进经验;最后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立教学团队是高校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必须通过管理上的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组织试点和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同时还需要处理好自律与他律、集体与个人、目标与结果、教学与其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校开展成功教育不仅需要显性课程,还需要隐性课程,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隐性课程对发展学生的情商和逆商起着更大的作用.高校进行成功教育的隐性课程开发时,以下策略具有重大意义:开展教学研讨,提升教师在课程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隐性课程的实施中体验成功;修正评价标准,树立成功的多元观念.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的人才挖掘与培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高校的重要使命。对标乡村振兴人才的内涵,研究乡村振兴人才的特点,统筹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已成为农业高校现阶段重要的任务。农业高校需要建立乡村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保障乡村振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地方政府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吸引乡村人才、留住乡村人才,共同保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山东农业大学深化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改革,主动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应乡村人才振兴的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李源远  李保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34-15436,15439
采用2009年10月5日的QuickBird卫星影像,分辨率为0.61 m,在MapGIS中分别对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3所大学校区进行影像解译判读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解译标志,对图形进行校正,得出3个校区的3所学校景观层面的景观指数,景观类型层面的斑块分维数及斑块形状指数,用于比较3所大学的校园景观环境,分析各校区景观格局的差别,最后提出合理布局,保持原有地貌、地形,合理设计校内景观,增加校园景观的人文建设的建议,旨在为大学校园建设的景观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林类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生力量,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通过对15所重点农林高校编制发布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统计,并对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行业、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等进行了分析,了解到农林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维度提出有效解决对策。政府决策部门要立足区域并结合国家需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高校要多措并举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和质量,毕业生要不断增强就业主体意识以实现积极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8.
办学特色是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难点,文章对国内学者有关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研究背景、研究成果、我国高等院校办学特色实践所取得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毛平 《中国农业教育》2012,(1):67-69,8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刻的法制内涵,需要大量既懂法律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的法制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应加强农业院校法制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手段和途径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为农村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履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20.
毽球运动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和娱乐性。毽球运动的发展推广也正逐步由公园、街道、绿地等民间社团走进高校体育课堂,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同和接受;高校开设毽球课,将毽球运动纳入体育课程设置是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也是对高校体育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