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农业及其实施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循环农业"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探讨了在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技术措施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循环农业实施效果量化,有助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对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世界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也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简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概况,以及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针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各种农林废弃物总量和种类显著增加,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题。生物质炭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将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化并以稳定的碳形式固定形成新型的生物炭产品。生物炭不仅在固碳减排、改良土壤与肥料增效方面具有良好作用,而且在土壤修复与水污染处理等一系列环境资源领域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以及生物质炭化及生物炭物理化学性质特征,重点探讨生物炭产品在农业及环境资源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并对生物炭技术领域及其在未来农业及环境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旨在为农林固体废弃物高效资源化提供新的思路,为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处理利用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国内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现状调研,结合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乡村在人居环境和资源清洁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汇总了乡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质燃料利用技术和有机废弃物建筑原料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从废弃物类型、工艺路径、技术指标、技术优缺点以及地区适应性、量化指标等方面,对这三项村镇资源清洁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了可持续研究的方向。从华北、东北村镇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综合型资源清洁利用技术方案,即整合多元有机废弃物发酵利用技术、生物质混合物料低氮燃烧供暖技术、主被动结合的村镇建筑构造技术和人居环境信息化技术,为华北、东北村镇人居环境改善补充技术方案,推进村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的相向而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无害化利用农业废弃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仍然较低,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分析总结我国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途径和主要模式的基础上,理清了支撑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技术装备体系,明确了技术装备支撑体系中的"短板",从而进一步明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发重点,以期支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振东  李贵春  杨晓梅  尹昌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68-13070,13076
论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思路及其政策建议。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入手,推进生物基质产业化对于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日前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要求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引导农民采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型农村清洁模式。集成推广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灶、高效低排生物质炉等技术和产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大力发展健  相似文献   

8.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农业废弃物产出现状、生态环境危害以及目前几种主要的利用途径等进行综合分析,概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同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整体效益,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生物质碳产业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农田秸秆和生活垃圾等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面广量大,其资源化处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开发高效低耗有机废弃物生物质碳工程转化产业化技术,以新型碳质产品就近回田回村实现农业循环.而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可能是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并促进农业固碳减排的最佳解决方案.新近已经开发出不同规格和型号的中小型生物质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论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和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战略思路和发展重点。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和三环循环模式,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入手,发展生物质产业对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减轻农村环境污染和降低资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01—2022年国际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特征、热点、变化趋势和前沿。研究发现,基于关键词出现频次和聚类分析,发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影响分析及废弃物资源潜力分析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分析文献发现关键词和期刊双图叠加知识图谱,发现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且出现多学科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废弃物污染与利用技术现状的分析,从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西南地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模式,为实现区域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提供参考,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废弃物污染与利用技术现状的分析,从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西南地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模式,为实现区域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提供参考,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省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突破口,一种以技术替代资源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累计建成46万户农村沼气户,建成以农村沼气为主的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1440个。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为重点,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2008年完成了  相似文献   

15.
承德市农业生产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中药材、玉米以及畜禽养殖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承德市农业经济有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在农业废弃资源再利用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业废弃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农业的研究仍处于发展较慢时期。为了加快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发展速度、创新农业废弃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途径。以承德为例,结合该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已有资源化再利用方式等,分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资源化利用方面,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化利用是重点,通过对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榆林市横山区农业生产实际,对其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情况及其相关技术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探索榆阳区沼气利用的几种循环农业典型技术模式,指出农村沼气建设和"三沼"综合利用是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通过发展以沼气为核心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可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源资源化利用目标,可为农业生产增添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面对日益恶化的农业和农村环境,发展循环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物循环资源化、产品消费绿色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必然道路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将农业废弃物分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两大类。在参考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梯次利用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安徽阜阳和上海崇明城桥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绘制出区域农业废弃物沼气工程全产业链物质流梯次循环利用和农作物秸秆还田资源化循环利用2个低碳模式图。前者以农业废弃物联合厌氧发酵技术为核心,形成生物天然气能源产业系统,系统内碳、氮、磷营养梯次回收利用、种养结合能肥联产物质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后者综合考虑了秸秆还田的优势和不足,形成了以稻麦轮作秸秆适当还田资源化梯次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应兼顾农产品生产层次、农业产业内部层次、农业产业间层次,并应关注农业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技术、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新能源开发技术和农业生态产业工程设计系统化技术。同时,依据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要求,为构建生态循环技术指标体系,应从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种植种苗和标准化生产、农业物联网与智慧服务、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及分布式智能微网四方面的技术子体系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