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普通PE地膜(CK1)和裸地(CK2)为对照,研究了全生物降解地膜(A、B、C、D、E、F)在豇豆栽培中的降解过程,分析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豇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和豇豆生长的影响与普通地膜相当;全生物降解地膜比普通地膜覆盖豇豆的产量高,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地膜覆盖豇豆的产量均高于裸地处理,其中D处理显著高于裸地处理。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覆盖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当,本研究认为在海南以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轻农田白色污染,加快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我们采用模拟实验,比较了新开发的淀粉基可降解地膜对辣椒水分利用效率、品质及植株中氮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都能显著增加辣椒的产量和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对品质而言,覆盖地膜处理辣椒果实p H、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CK,且其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CK。降解膜和普通地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差别不大,可降解地膜可作为普通膜的替代产品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为了探讨地膜覆盖对土壤的增温效果,在大田条件下,通过黑色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及露地对比试验,研究了黑色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其中黑色地膜覆盖能够显著提高土表温度,而普通地膜覆盖对地表下5~10 cm的增温效果优于黑色地膜。  相似文献   

4.
文章为了探讨地膜覆盖对土壤的增温效果,在大田条件下,通过黑色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及露地对比试验,研究了黑色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其中黑色地膜覆盖能够显著提高土表温度,而普通地膜覆盖对地表下5~10 cm 的增温效果优于黑色地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棉田地膜覆盖安全期,研究不同降解地膜对滴灌条件下土壤温度、水分、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T1~T4处理为降解地膜处理,T5为普通地膜处理。【结果】铺设第85 d(7月17日)T1处理地膜已完全降解,而T2处理地膜部分降解,T3处理地膜在第130 d(8月31日)刚发生降解,T4地膜未降解。各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增幅在4月、5月、6月分别为55.4%~62.6%、14.3%~23.5%、9.6%~14.2%,7月没有增温效应;而降解地膜的保水性能与其厚度、降解速率无关,其中T4处理保水性最好;地膜铺设85 d前降解的地膜降解时间与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成反比,而85 d后仍未降解的地膜T3、T4、T5处理对棉花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降解地膜降解时间在85 d后,即棉花花期以后可有效发挥土壤增温效应,达到稳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生物降解地膜在永州烟区烤烟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在烤烟生产上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各处理的土壤保温保湿效果、烤烟的农艺性状和产质量与普通地膜处理无明显差异;生物降解地膜处理较普通地膜处理节约用工成本587.88元/hm2,易降解,田块残留物较少,生态环保效果较好。以60d开始降解的生物降解地膜处理的纯收益最高,比普通地膜处理增加2 564.08元/hm2,且经济性状优于其余生物降解地膜处理。湖南永州植烟区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宜选用60d开始降解的生物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与玉米间作体系中的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间作马铃薯覆盖不同地膜对土壤温湿度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可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和马铃薯生长前期的土壤温度,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P0.01)。在与玉米间作条件下,白色地膜覆盖马铃薯对水分的保持效果最好,马铃薯增产效果最佳,其次是黑色地膜覆盖。在马铃薯出苗期至块茎形成期间覆膜处理的土壤温度均高于对照,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以后,白色地膜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在马铃薯与玉米间作体系中马铃薯用白色地膜覆盖,其增产效果优于黑色地膜和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8.
旱地冬小麦渗水地膜覆盖下温度及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地膜创新产品———渗水地膜,以普通地膜及露地为对照,对渗水地膜覆盖下麦田的土壤温度、产量及水分生产率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渗水地膜在整个生育期内的保温、增温效果优于普通地膜,同时还可以降低午后极端高温,使土壤温度较为稳定;渗水地膜覆盖与普通地膜覆盖产量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较普通地膜覆盖增产505.30 kg.hm-2,产量提高了13.20%;渗水地膜的水分生产率最高,露地最低。渗水地膜水分生产率比露地提高25.1%,比普通地膜提高8.6%。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黄土高原旱作丘陵区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和谷子产量的影响,于2021—2022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渗水地膜(T1)、普通地膜(T2)、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T3)3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以不覆膜(CK)为对照,测定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处理的谷子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等指标,并对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降解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T3)30 d后开始出现降解,到150d地膜出现网状裂纹,大部分地膜破碎成小块,单位面积降解率平均为54.3%。覆膜处理下谷子全生育时期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16:00时土温达到最高,10 cm土层处3种地膜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升高0.5~8.0℃,20 cm土层处升高0.3~6.5℃,在气温较高时,T3处理的土壤温度较T2处理降低0.5~3.5℃。与不覆膜(CK)相比,各覆膜处理均可使耕层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升高7.8%~38.1%。地膜覆盖能显著提升谷子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T1、T2和T3处理相对于CK平均增幅分别为37.7%~91.2%、37.2%~92....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地膜的谷地杂草防除效果和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具有集雨、增温和防治杂草的效果,利用地膜覆盖可大幅度提高旱地农田的产出。为了给谷子生产上合理选择地膜类型提供技术指导,选取7种不同厚度、颜色、降解特点的地膜(厚型普通白膜、普通白膜、普通黑膜、降解白膜A类、降解白膜B类、降解白膜c类和降解黑膜)进行谷子覆膜栽培,研究了不同类型地膜对谷子产量、杂草防除效果和0~5 cm土壤水温效应的影响,并目测了地膜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地膜类型对谷子产量和膜下杂草干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产量顺序为普通白膜厚型普通白膜降解白膜B类普通黑膜降解白膜C类降解白膜A类降解黑膜,其中,普通白膜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膜下杂草干重顺序为普通黑膜厚型普通白膜降解黑膜普通白膜降解白膜C类降解白膜A类降解白膜B类,其中,普通黑膜处理仅与厚型普通白膜处理差异为显著水平,而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地膜处理的覆膜早期与后期的膜下土壤水温效应有所差异,地膜类型对覆膜早期的土壤温度和电导率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含水量影响不大;对覆膜后期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土壤温度影响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谷子产量仅与覆膜早期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4种降解膜中,生物降解膜(降解白膜A类)的降解率最高,其他降解膜的降解效果均不明显。普通白膜覆盖对谷子高产效果最好,普通黑膜覆盖对防控谷田杂草效果最好,生物降解膜(降解白膜A类)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业科学》2020,(4):40-42
[目的]进一步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膜的降解进程,并分析了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处理对花生生育时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覆膜相比,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更能增加花生出苗率,加快花生生育进程;不同地膜的降解速度按由快到慢依次为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其中降解2和3号最后未完全降解。不同处理的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降解2号处理、降解3号处理、降解1号处理、不覆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0.01 mm厚度的普通地膜影响花生果针下扎穿透地膜入土和荚果发育,从而造成减产。[结论]花生较宜采用降解2号地膜,但0.01 mm厚度普通地膜不宜全生育期覆盖。  相似文献   

12.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花生栽培上的应用及其降解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普通PE地膜在花生覆膜栽培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2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普通PE地膜的对比试验研究,重点监测土壤温度、水分及花生产量的差异,通过作物覆膜栽培试验、暴晒试验和填埋试验的立体化研究,评价地膜的应用效果和降解程度。结果表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普通PE地膜的保温保水作用基本一致,不同降解地膜间无明显差异;地膜覆盖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比普通PE地膜产量有所增加,同时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可有效减缓对土壤的污染残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探讨其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温度和棉花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膜品种降解性能尚不稳定,覆膜后60 d内,各降解膜土壤温度均介于露地对照和普通地膜对照之间,各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有显著增温作用;棉花前期生育进程与普通地膜差异不大,随着降解膜不同程度的降解,对进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棉花产量与常规PE地膜相比,BH-1和CK-2处理棉花产量减产明显,与露地对照相比,CK-1和BH-2处理棉花产量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芋头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兴香荷芋为试验材料,设置颜色及厚度不同的地膜覆盖10个处理,研究地膜覆盖对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影响,并运用TOPSIS法对不同时刻、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膜覆盖处理间的土壤温度在不同时刻(5∶00、8∶00、14∶00)均有极显著差异,且地下5 cm、10 cm、15 cm处的土壤温度也有极显著的差异,白色地膜覆盖处理下的土壤温度最高,其次为黑膜覆盖,露地处理下土壤温度最低,且土壤温度与黑色地膜厚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从生育进程看,各处理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在出苗期、4叶期、8叶期有显著差异;基于TOPSIS法的土壤温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地膜处理土壤温度与最优解的接近度的大小顺序为:旋耕15μm白色地膜旋耕20μm白色地膜旋耕30μm白色地膜旋耕6μm白色地膜旋耕30μm黑色地膜平作30μm黑色地膜旋耕20μm黑色地膜旋耕露天平作露天旋耕15μm黑色地膜,表明旋耕条件下,15μm白色地膜覆盖处理在土壤温度的综合评价中评价分数最高。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6,(17):21-22
地膜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抑制杂草生长等,但是长期使用地膜随之带来的白色污染和破坏人民的生活环境;为解决白色污染,完全生物降解膜是一种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为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地膜。因为具备降解功能,所以对土壤不会造成危害,是一种环保友好型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为探索完全生物降解膜与普通膜对比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特作此试验,通过试验得出适宜兴仁县玉米地膜覆盖的最佳用膜是白色完全生物降解膜,普通塑料黑膜虽然产量略高于白色降解膜,但是普塑料膜对环境污染严重,所以生产上建议用完全生物降解白膜。  相似文献   

16.
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温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设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和露地三个处理,采用拉丁方设计,研究了谷子生长期间土壤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在谷子生长各时期,渗水地膜覆盖的增温、保温效果优于普通地膜;渗水地膜覆盖在谷子生长前期温度高于露地,在谷子生长中后期温度低于露地。  相似文献   

17.
覆盖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采用3种不同性质的可降解地膜和一种普通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地膜破损程度等,最后,收获玉米并计产。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玉米生育中期保水效果明显,而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水效果不明显;在生育中期保温效果不明显,而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温效果明显。降解膜和普通膜的保水、保温和增产效果基本相同;各降解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无差异。3种降解膜的降解速率为:生物降解膜>生-光双降解膜>光降解膜。  相似文献   

18.
渗水地膜覆盖冬小麦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和露地3个处理,对比分析三者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渗水地膜的渗水、保墒、提墒作用均优于其它2种处理,其保墒、提墒效应在表土层最为明显,土壤含水量较普通地膜平均增加0.70个百分点;渗水地膜在整个生育期内的保温、增温效果优于普通地膜,同时还可以降低午后极端高温,使土壤温度较为稳定;由于渗水地膜的微通气作用,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提高,气相比例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黑白相间双色地膜在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生产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对双色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杂草数量以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应用双色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既能保持普通地膜条件下的土壤保温性,还能显著抑制膜下杂草数量,提高马铃薯产量,这将为高海拔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地膜的选择和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液态地膜在建昌地区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浙江博龙生态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全降解液态地膜,玉米品种选用先玉335,比较液态地膜与普通地膜土壤墒情、温度、出苗情况、玉米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技术能促进土壤保温保墒,并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植株生长,增加产量。普通地膜在玉米生育前期保温保墒效果较好,液态地膜收获时产量最高,在产量增加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议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