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桂香22号×尧山秀绿和桂香22号×云南大叶种的杂交后代分别进行绿茶适制性和红茶适制性试验,通过感官评审初对其杂交后代进行初步评价筛选,以期获得适制绿茶或适制红茶的优良茶树单株。  相似文献   

2.
用桂香22号茶树品种为原料,经抹茶的栽培管理及加工工艺制作,探讨桂香22号品种的适制性,并提出相应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桂香22号茶树为原料,通过感官品质审评和理化成分检测分析探究桂香22号茶树品种制作抹茶最适宜的杀青及干燥工艺组合方式。结果表明,桂香22号茶树制作抹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蒸汽杀青+微波干燥。  相似文献   

4.
在龙州茶区引进茶树新品种桂香18号进行试种。结果表明,在龙州茶区,桂香18号在常规栽培措施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产量较高,抗逆性强,早芽,易于种植,种植成活率高,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所制的绿茶产品清香馥郁、滋味醇厚芬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桂香22号茶树良种的主要特点是适制绿茶、红茶等茶类。该品种制作的绿茶外形翠绿、紧细显毫,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醇爽、带花香;制作的红茶外形乌润、香气显毫,滋味带花香,浓郁持久。近年来,该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进一步规范与提升桂香22号茶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编制了相应的标准化配套加工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生产,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桂香18号、桂绿1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是我所新选育出的茶树品种,其中桂绿1号于2004年被评为全国绿茶良种,桂香18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与全国第三轮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为了探索这几个品种的扦插繁育能力,本试验研究把这几个品种与广西主要栽种品种福云6号进行短穗长侧枝扦插对比,为新品种的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桂香18号、桂绿1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是桂林茶叶研究所新选育出的茶树品种,其中桂绿1号于2004年被评为全国绿茶良种,桂香18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与全国第三轮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为了探索这几个品种的扦插繁育能力,试验研究把这几个品种与广西主要栽种品种福云6号进行短穗长侧枝扦插对比,为新品种的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桂香22号×尧山秀绿和桂香22号×云南大叶种的杂交后代分别进行绿茶适制性和红茶适制性试验,通过感官评审对其杂交后代进行初步评价筛选,结果评选出优秀绿茶单株10个,其中多数表现出母本香气带花香,父本外形翠绿的品质;红茶优秀单株9个,多数表现出母本外形有毫、香气花香的特征;没有发现明显变异或具有超亲性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9.
为利用与创新广西茶树种质资源,选用桂香22号、桂香18号等茶树良种开展人工杂交试验,对其结实率及杂交果实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7个杂交组合均有结实,结实率在23.3%~50.6%范围,平均结实率为33.8%;同母本异父本、同父本异母本的组合其结实率差异大,杂交亲和力也不相同;以桂香22号为母本的组合,福云7号与桂香22号的亲和力比云南大叶种、尧山秀绿强;以桂香18号为母本的组合,云南大叶种与桂香18号的亲和力比凤凰八仙单枞、福云7号、福云6号强;以云南大叶种为父本的组合,云南大叶种与桂香18号组合的亲和力比桂香22号强;以福云7号为父本的组合,福云7号与桂香22号组合的亲和力比桂香18号强;综合分析杂交果实的各项性状,初步得出尧山秀绿(父)×桂香22号(母)组合的杂交果实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各项指标均超过父母本,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调查法对“桂香22号”等茶树良种杂交后代出苗率及苗木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早期鉴定。结果表明:“桂香18号”♀ד福云7号”♂、“桂香22号”♀ד尧山秀绿”♂及“桂香22号”♀ד云南大叶种”♂3个组合的苗木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大部分指标均超过父母本,杂种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1.
茶树新品种“桂香22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香22号茶树新品种是广西省级良种,2010年6月获广西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属特早芽中叶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其主要特点是适制绿茶、红茶等茶类,制作的绿茶外形翠绿、紧细显毫,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有花香,滋味醇爽带花香,红茶外形乌润,香气有花香、滋味带花香、浓郁持久。近年来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种植示范面积不断扩大,为尽快满足生产上的需要,本文针对该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种植、管理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为创新广西茶树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对8个广西(国家)优良茶树品种展开了花粉生活力测定与种间人工杂交授粉试验。结果表明,8个茶树品种的花粉生活力在31.80%~74.24%之间,其中以桂绿1号的花粉生活力最高、达74.24%,其次为桂香22号、达69.15%,尧山秀绿为68.15%,桂红4号最低、仅为39.71%,品种间花粉生活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8个杂交组合结实率为5.0%~28.5%,平均结实率为16.0%,其中以桂香22号、桂绿1号为父本的杂交组合结实率明显高于以福云6号、福鼎大白为父本的,福鼎大白与桂香22号、桂绿1号的杂交亲和力比福云6号强;综合分析杂交后代的各项果实性状发现,桂绿1号×福云6号、桂绿1号×福鼎大白及福云6号×桂绿1号的杂交果实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均超过双亲,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茶树育种早期鉴定,并为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应用广西选育成的桂绿1号等10个新品种品系通过石蜡切片法,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探索叶片解剖结构中的叶片、角质层、表皮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厚度及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栅栏组织层数、细胞长度等与产量、适制性、抗逆性之间的相关性.鉴定结果表明:产量最高、抗高温干旱及抗寒性最强的是龙脊43号和凌云12号,其余8个为产量较高和中抗品种、品系;制作绿茶品质最好的是尧山秀绿和桂香22号,其余的都为适制红茶、绿茶或鸟龙茶兼优的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14.
桂香18号是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从广西凌云白毫茶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的新品种,用其原料与不同茶类国家级对照种进行制作绿茶、乌龙茶、黑茶的适制性对比试验,并与其亲本及国家级对照种进行感官审评对比。结果表明,桂香18号继承了母本适制性广的优良特性,产品品质独特,制作的各种茶类产品品质优,花香突显,其中绿茶、红茶品质均优于母本对照种和国家级标准对照种;乌龙茶品质与国家级乌龙茶标准对照种相当,优于母本对照种;黑茶品质与母本相当,优于广西六堡茶(黑茶)标准对照种。为今后推广该品种适制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西茶树品系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特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对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选取的10个茶树品系的叶片进行解剖学的观察研究,通过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化差异,分析其潜在生产力、抗逆性以及适制性。鉴定结果表明,生产潜力最高的茶树品系是杨板塘;具有较好抗逆性的有加尤中学2号、王丰瑞茶园6号、板塘C及风相平17号等4个茶树品系;制作绿茶品质最好的是ABCD18号茶树品系,加尤中学2号品系最适制红茶,其余都为适制红茶、绿茶兼制的品系。  相似文献   

16.
以22个黔西南州野生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其芽叶性状并测定一芽一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以期明确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适制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合理开发利用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芽叶光泽性、持嫩性较好,茸毛含量较高。各材料间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茶多酚含量为19.88%~36.36%,均值为28.57%;游离氨基酸总量为0.84%~4.90%,均值为2.71%;咖啡碱含量为1.28%~4.45%。22个材料中,4号、11号、13号、15号、16号及18号材料适宜制作绿茶,5号、6号、7号及22号材料适宜制作红茶。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园中15个茶树新品品种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二叶做蒸青固样,进行EGCG、儿茶素总量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以期筛选出高EGCG含量的优势茶树品种。结果表明:EGCG含量大于9.00%的材料有3个,分别是1号(9.10%)、3号(9.12%)和6号(9.51%),被认为是高EGCG含量品种;研究所选的15个茶树品种均适制红茶,其中4号、5号和13号品种适制高档红茶;适制绿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红绿茶兼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  相似文献   

18.
提高扁形名茶品质的工艺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加工扁形名茶的适制性,不同鲜叶摊放程度和不同加工工艺对扁形名茶品质的影响及其化机制。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蜀永3号,南江大叶茶等5个茶树品种为扁形名茶的适制品种。其中,福鼎大白茶和蜀永3号为“翠绿披毫”型扁形名茶的最适制品种。  相似文献   

19.
茶树新品种桂热2号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茶树新品种桂热2号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绿茶、红茶和白茶,采用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方法,评价桂热2号的适制性.结果表明,茶树新品种桂热2号适制性广,加工绿茶条直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加工红茶汤色红亮,甜毫香明显,滋味醇爽;加工白茶形似月芽,滋味清甜醇,香高带毫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茶树品种并研究其加工工艺,以期为茶树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茶树花干花感观品质进行评定,筛选出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茶树品种;并考察不同干燥温度和萎凋时间对茶树花干花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确定优质茶树花干花加工工艺参数.[结果]广西主要栽培的茶树中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品种有:六堡茶、台茶12号、八仙茶、福云6号、南山白毛茶、桂平西山茶、凤庆大叶茶、凌云白毛茶和龙胜龙脊茶等9个茶树品种.其中,六堡茶、南山白毛茶、台茶12号可加工成花蜜香型干花;龙胜龙脊茶、八仙茶可加工成高花香型干花;凌云白毛茶可加工成清高优雅型干花;福云6号、桂平西山茶、凤庆大叶茶可加工成花香型干花.在自然萎凋6.0 h、微波杀青后90℃干燥2.0 h的条件下,茶树花干花品质最佳.[结论]不同茶树品种的茶树花品质差异较大,可根据不同品质加工成不同风格的茶树花干花.干燥温度和萎凋时间是影响茶树花加工品质的关键因素,应作为茶树花实际加工的首选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