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模板印刷法的仿生超疏水木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板印刷法改性处理木材表面,得到与玫瑰花瓣表面结构相同的纳米形貌超疏水木材。使用接触角检测仪测量样品表面润湿性,使用能谱分析仪(EDS)测定模板的化学成分,使用XRD测定试样晶体结构,使用DTG-60AH测定试样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的仿生超疏水木材没有改变木材的基本系能,但使木材表面具有高黏附超疏水特性;仿生超疏水木材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约为(157. 5°±0. 5°),可以阻止木材吸收水分;仿生超疏水木材具备的良好的热稳定性,热解过程质量损失约73. 2%,低于未经改性木材。  相似文献   

2.
采用纳米压印技术与硅烷化接枝改性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将遗态材料茭草叶表面的微纳米槽棱构筑于木材表面,得到遗态仿生各项异性超疏水木材.通过SEM、EDS、XRD、FTIR以及WCA对试样的微观形貌、化学元素组成、表面化学状态以及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表面具有与茭草叶类似的微观形貌;其水接触角为158°,表现出超疏水性能;此外,其表面的水滴在翻转至垂槽方向时,水滴粘附在试样表面没有滴落,而平槽方向上水滴迅速滚落,表现各项异性.同时,经不同温度蒸煮处理后对其稳定超疏水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水接触角均大于150°,仍具有超疏水特性,制备的超疏水木材表面具有耐久性与耐候性.  相似文献   

3.
范亚军  倪秀珍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211-4213
以瞬时表达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的豌豆(Pisum sativum L.)为试验材料,提取豌豆中可溶性总蛋白质,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质,结果表明豌豆可成功表达aFGF;采用肝素亲和柱层析法分离目的蛋白aFGF,并用MTT法检测aFGF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豌豆中表达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细胞分裂活性.  相似文献   

4.
供体豌豆(Pisum sativum)为陕西商县白花、白色、圆粒豌豆,粒重0.287g.蛋白含量275g/kg;受体为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小堰6号,白粒,千粒重40.0g,蛋白含量153g/kg.  相似文献   

5.
豌豆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豌豆(Pisum sativum L.)中的过氧化氢酶(CAT)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AT的特性及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豌豆中CAT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6。甲醇和乙醇对豌豆中CAT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有激活作用、高浓度为抑制作用。金属离子Cu2+对CAT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Mg2+和Na+对CAT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1对豌豆(Pisum sativum)基因组SSR引物在10个蚕豆(Vicia faba)品种中的通用性。结果表明,豌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蚕豆中的通用性达38.10%,有效引物在蚕豆品种中的多态性比例为100%。  相似文献   

7.
以豌豆(Pisum sativum L.)苗叶片为试材,提取其类囊体膜并利用不同增溶剂研究PSI蛋白复合物的分布以及不同凝胶浓度的DOC—PAGE分离特性。结果表明:6%的分离胶对PSI具有较好的分离特性;低浓度的毛地黄皂苷能够增溶间质类囊体上的PSI蛋白复合物,并能够获得大量的含有PSI的类囊体膜碎片。高浓度的毛地黄皂苷能够获得全部的PSI复合物;Tween-20能够分离不同区域的类囊体膜,结合毛地黄皂苷处理均能够获得PSI复合物。证明了PSI异质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豌豆(Pisum sativum L.)是春播一年生或秋播越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因其茎秆攀援性而得名,属长日性冷季豆类。豌豆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豌豆根瘤固氮量高于其他豆科作物,是禾谷类、蔬菜等作物的优良前茬。为了改变目前豌豆优质品种晚熟的现状,实现豌豆优质、早熟、丰产的育种目标,2004开始以韩国超级甜豌豆为母本,以辽豌豆4号为父本杂交,经9代选育而成豌豆新品种科豌6号。  相似文献   

9.
豌豆对高温胁迫的某些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高温胁迫下豌豆(Pisum sativum L.)幼苗电导率、丙二醛(MDA)、抗坏血酸(Vc)变化及下胚轴生长,探讨高温胁迫影响豌豆生长发育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豌豆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抗氧化剂含量下降,膜脂更多地被过氧化,下胚轴生长受到抑制。豌豆对高温胁迫的以上生理响应可能是高温导致豌豆品质下降和减产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豌豆(Pisum sativum L.)为材料,研究了铬对水培豌豆的胁迫作用及壳聚糖(chitosan,CTS)对铬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200 mg.L-1铬胁迫浓度范围内,随铬胁迫浓度的增加,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下降,下胚轴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显著抑制豌豆种子萌发的铬胁迫浓度为100mg.L-1,极显著抑制豌豆种子萌发的铬胁迫浓度为200 mg.L-1。0.5%壳聚糖可缓解铬对豌豆种子萌发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超疏水表面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叶表面的超疏水性,分析了引起超疏水性的主要原因(微观结构、化学组成等),对超疏水自清洁材料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仿生多功能表面的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控制氧化法在铜基底表面制得了氧化铜纳米花瓣膜,然后分别用十二烷基硬脂酸、硬脂酸、十二烷基硫醇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对其表面进行修饰.结果表明:试验得到了超疏水复合膜,表面接触角均超过150°,滚动角小于5°.其中,十二烷基硫醇修饰时,可在短时间内(1h)得到疏水性较高的纳米复合膜,表面的接触角达到165°.通过晶型分析讨论纳米氧化铜的形成机理,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接触角测量、表面反射红外光谱(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的超疏水性纳米结构复合膜.  相似文献   

13.
为获取各向异性超疏水表面研制的仿生原型,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试表征了猪笼草(Nepenthes alata)叶笼滑移区的各向异性超疏水润湿特性,采用扫描电镜和三维形貌干涉仪观测滑移区形貌结构并提取三维特征信息,分析滑移区形貌结构对各向异性超疏水润湿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水滴在滑移区的接触角为(155.07±1.14)°,朝向叶笼底部和顶部的滚动角分别为(2.82±0.45)°和(5.40±0.31)°;滑移区覆盖着两端朝向叶笼内部弯曲且具有不对称凸面表层轮廓的微米级月骨体,以及形貌轮廓不规则且交错排列成致密孔洞结构的纳米级蜡质晶体,其中能够蓄留空气的蜡质晶体是产生超疏水润湿特性的重要因素;月骨体在不同方向的斜坡结构、悬崖结构致使水滴在滑移区滚动难易程度呈现差异,从而导致滚动角的显著不同与各向异性超疏水润湿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豌豆(Pisum sativum L.)的染色体组型。Blixt(1958,1959)曾作过报告。利用Giemsa显带技术研究豌豆染色体C带带型,Lamm(1981)在最近所有报导。豌豆是四川省的重要小春作物,品种资源很丰富。为了解我省豌豆地方品种的染色体组型和Giemsa C带带型的特点,进行了试验。本文报告了这一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测得4种经济作物叶片的近、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及其色散力分量与极性分量,为其农药表面助剂的筛选及叶表面润湿性能的表征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采用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通过研究去离子水、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标准试剂,以4种靶标作物甘蓝、小白菜、生菜、苹果树的叶片为材料,测量叶片远轴面与近轴面的接触角,并利用Owens-Wendt-Rabel-Kaelble(OWRK)法计算。结果表明,甘蓝、生菜、小白菜和苹果树的叶片近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25.33,36.34,58.59,52.76 MJ/m~2,而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28.13,48.49,19.31,21.78 MJ/m~2。甘蓝和生菜的叶片均以色散力分量为主,适合使用助剂以色散力为主的农药,而小白菜和苹果树的叶片则以极性分量为主,适合使用助剂以极性为主的农药。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市常见的18种行道树为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行道树的叶表面形态结构、应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绿化树种叶片的接触角对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量差异显著,18种植物叶片雨后第26天的最大滞尘量在0.066-1.831 g/m2,物种间相差达27倍以上.叶表面具有网状结构,气孔密度较大(20<气孔密度<60个)且气孔开口较大(如芒果)容易滞留粉尘;叶表面平滑具有蜡质层,气孔排列整齐,无明显起伏(如红花羊蹄甲、桃花心木、大叶紫薇、鹅掌藤),滞尘能力较弱.植物叶片接触角与滞尘量呈负相关(r=-0.614),接触角<90°的表现为亲水性.易润湿的植物叶片雨后第26天最大滞尘量在1.0-1.831 g/m2,叶片表面的形态结构凹凸不平,具有钩状或脊状褶皱、突起等且20<气孔密度<60范围内,测得的接触角较小(芒果、重阳木、高山榕),使得粉尘与植物叶片接触面积较大,粉尘不易从叶面脱落,滞尘能力较强.而接触角较大的盆架树、麻楝、大叶紫薇、鹅掌藤和红花羊蹄甲的滞尘量均<1.0g/m2,其特殊的表面结构和疏水的蜡质使颗粒物不易吸附在植物叶片上,因此滞尘能力较弱.由此可见,植物叶表面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及其叶片接触角的大小是影响植物叶片滞尘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城市绿化时,适当考虑选择叶表面形态有利于滞尘的绿化树种,将可提高城市植被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步法在杉木表面修饰疏水涂层,来改善其疏水性能。通过浸渍—提拉法在杉木表面涂上一层二氧化硅(SiO_2)涂层,分别采用氨处理和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处理对杉木表面涂层进行固化和疏水修饰。采用动态接触角测量仪对修饰前后杉木的疏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修饰前杉木的吸水性强,其对水的接触角随观测时间不断减小,最后水被完全吸收,接触角为0°;两步法修饰后杉木的疏水性变好,其对水的接触角随观测时间几乎不变,最高达142.2°。红外结果表明:HMDS处理后,SiO_2粉末在848 cm-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归属于—Si—CH_3吸收峰。  相似文献   

18.
制备金属铜基底超疏水性表面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应用任何膜板、表面活性剂或添加剂,通过简洁、易控、廉价和节约能源的液相制备方法,获得了金属铜基底表面的超疏水性结构,并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试仪对铜表面及其生成物进行了物质结构、表面形貌和疏水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铜基底上生成的氧化铜微米-纳米结构的表面具有超疏水性。  相似文献   

19.
以干豌豆(Pisum sativum Linn)作为研究对象,研磨成粉,水作为溶剂提取豌豆粉中的蛋白质,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提取产物的乳化性和起泡性。在试验研究范围内,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g∶mL),酶选择碱性蛋白酶,提取时间为50 min,超声波功率为150 W。在此工艺条件下,豌豆蛋白质提取率高达95.64%。其乳化性和起泡性测定结果表明,乳化活性11.27 mL/g,乳化稳定性36.96 min,起泡活性86.25%,泡沫稳定性33.33%。因此,优化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豌豆蛋白质具有较好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以及较好的起泡活性和泡沫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室内墙面种植6种芽苗菜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室内墙面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眉豆(Vigna cylindrica)、豌豆(Pisum sativum)、黑豆(Glycine max var.)及黄豆(Glycine max)芽苗菜的效果,以绿豆(Vigna radiata)为对照,测定6种芽苗菜的生长和营养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种植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生物性状(株高及茎粗)、可食鲜质量、可食率及营养成分综合分析,除了豌豆的种植效果与小麦的持平外,豆类都比小麦的种植效果较好,另外黑豆、眉豆及黄豆的种植效果均比绿豆的好,其中黑豆的种植效果最好,其生物性状(株高及茎粗)、可食鲜质量、可食率及营养成分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