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自加入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以来,与CGIAR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双方收获颇丰,但一直存在二者合作效果评估体系缺失的问题,无法量化地比较CGIAR与中国合作尤其是各所属中心与中国的合作差异。通过研究中国与CGIAR合作的情况与成效,结合CGIAR所属中心发布的报告等材料提取了与中国合作效果的量化指标,构建了中国与CGIAR合作效果测度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权重,再以13个参与评估的CGIAR中心为样本,基于权重,计算出各中心的科研绩效值,并通过横向(各中心之间)和纵向(不同年度)的对比,全面评估了CGIAR各中心的科研绩效表现和潜力的差异,为今后科学有效地分配中国政府对各中心的捐款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改革已经完成,调整了战略目标,重组了相关机构,核心研究项目(CRPs)成为CGIAR研究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如何围绕CRPs与CGIAR开展合作,提高合作效益,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服务,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详细阐述CGIAR组织机制改革和CRPs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目前我国农科院系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CGIAR的合作现状,提出了今后我国与CGIAR CRPs的合作机制与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3.
师丽娟  左文革  袁永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22-13124
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以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数据为研究对象,对2000~2010年我国农业类院校科技论文产出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对其国际科技合作产出、合作国家与地区、合作学科领域和合作论文的h指数及高被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发文量显著影响我国农业院校论文产出水平,其国际合作研究保持较快的发展水平,其中,农学、遗传、农业、乳制品与动物学等偏重基础研究的重点学科领域发展效果显著,而偏应用技术为主的工程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相对滞后;合作国家及地区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但以发达国家为主;论文数量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尚未达到相应的国际水平。因此,今后在追求论文发表总量的同时,还需提高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不仅是科学评价农业科研机构科研能力水平的基本指标,也是农业科研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运用计量学的方法,从科研产出最主要的形式——科学论文的角度出发,通过发文量、发文合作国家或机构分布、被引量、引用国家或机构分布和学科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能力和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以来SCI论文产出快速增长,科研活动呈现逐渐活跃的发展态势,论文年均被引用量2004年以来快速增长,并高于同期发文1.1个百分点,受到来自二百多个国家或地区七千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关注,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热带农业科技产出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从科技论文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比较我国在世界热带农业科研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解析国内开展热带农业科研的单位科研产出情况及分布情况,推断出目前从事热带农业科研最强的科研单位的优势领域。综合以上2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在热带农业科技产出存在的差距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波兰农业科研系统现状及其特点,深入了解波兰农业科研系统对波兰农业的影响,进而分析中国与波兰农业科研合作的可能性,并结合中国近年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际需求,提出对波兰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农业科研投资水平及其投资回报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农业科研投资近年来增速较快,但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仍很低;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回报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经济效益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需要不断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创新成果类型异质性视角,把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成果分为学术性、技术性及经济性成果,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农业科研机构三类创新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三类产出效率都比较低,其中经济性产出效率改进空间更大,其次是技术性,最后是学术性;二是各省份农业科研机构三类产出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发展不均衡,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时间趋势来看,技术性及经济性产出效率尽管比较低,但已表现出上升的良好态势;三是相对于研发(research and dovelopment,R&D)资本而言,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过程中R&D人员具有更高的产出贡献,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产出效率主要是依赖于R&D人员的投入推动;四是人员数量结构对学术性产出及技术性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经济性产出有负向影响。人员素质结构对三类产出都有促进作用,但对学术性产出影响不显著;政府支持对经济性产出有负向的影响;基础设施对三类产出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8~10日,来自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韧博士和该组织财务总监SheyTata博士,在中国农科院(CAAS)副院长唐华俊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贡锡锋博士以及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北京联络处主任谢开云博士的陪同下,一行5人来川访问,旨在对CGIAR./CIP/CAAS援助四川灾后恢复重建马铃薯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科院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座谈交流,以进一步加强CGIAR/CIP与中国特别是四川的马铃薯科研与示范方面的合作,促进中国和四川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农业》2006,(5):61-61
由中国农业部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共同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合作高层论坛”于2006年4月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CGIAR主席Ian Johnson、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姚向君、科教司副司长石燕泉等领导应邀参加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1.
基于In Cites和ESI数据库,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008~2017年发表的SCI论文各项指标,从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国内外合作情况、基金资助、研究方向、期刊分布等多角度对其科研成果进行了评价。通过数据的定量分析,反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水平与学科发展情况,为热带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科研管理和科研发展规划等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波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的现状及其特点,深入了解波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各高校农业科研具有的共性和差异性,并根据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中国与波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建立农业科研合作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最大的公益性农业科研与推广机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2007年年会于12月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可持续农业的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14.
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热点科研领域。文章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科研资源库为基础,对2000~2017年中国、美国、法国和日本主要农业科研机构的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出版文献从数量、引用、研究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了解中国农业科研机构食品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际食品科技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和所处地位。研究显示,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在食品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的科研活动渐趋活跃,科研水平与影响力逐步提高,但在高水平与影响力及特定研究方面与世界一流农业科研机构还存在较大差距,应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马尾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源.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1995~2008年4月有关马尾藻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国内马尾藻研究开发及利用论文产出的领域,不同年份发表论文的数量.同时,分析了国外马尾藻研究开发及利用的论文产出领域,国家,不同年份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我国在外文期刊发表的论文.结果表明,国内马尾藻的研究侧重于应用方面,在医药、食品工业、农业等方面研究和利用较多.但是在生态学、海洋学、环境科学等基础研究方面发表的论文数量落后于国外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客观分析作物学科整体及9大领域的论文产出现状以及国内研究力量分布情况,为作物学科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结合SCI和CNKI两大权威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圈定作物学核心期刊以其发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逐条人工学科分类的结果,从不同领域对作物学研究的论文产出情况与机构实力对比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外作物学研究关注的作物品种与研究领域存在差异,中国机构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凸显,不同领域中都有不同机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8年—2017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64个主要国家合作发表的SCI、SSCI和ESI论文为数据集,分别从与中国合作论文总量、ESI论文合作数量、合作论文数量占其国家发文总量、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国家、研究机构和研究领域等几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科研合作强度、合作深度、合作广度和合作影响力,希望为构建中国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科技组织间的合作机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合作论文总量和ESI合作数量都明显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在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论文中中国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中国同时与多个“一带一路”国家ESI论文合作较少,发达国家是合作中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美国;ESI合作论文发文期刊都是各学科领域影响力较高的期刊,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高能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碳纳米复合材料以及网络模型设计和算法等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应用ESI、SCI数据库,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对其在农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总体情况、近十年论文篇均被引频次、论文被引频次较多的期刊、论文刊载主要期刊和与其合作的主要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该校农业科学的卓越成就得益于学校重视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学科/大学,需要关注学科前沿和热点,多产出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要选择有引用潜力的研究课题,进行持续性扩展性的研究,通过实质性科研合作与交流,产出高水平论文;转变科研管理评价模式,考核和绩效评价应该重点关注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而非论文数量,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方向,坚持不懈开展原创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非洲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高农业生产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农业科研组织体系、资金投入和农业科研人员3个角度,具体剖析农业科研管理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东非3国农业科研体系建设与中非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东非3国应完善科研组织体系,提升高等院校农业科研的力量分布;强化农业科研投入,建立高效稳定的农业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在中非合作方面,加强中非教育与科研领域合作,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搭建科研平台,合力培养高水平农业人才,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助力中国农业"走出去",服务于非洲的农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全球最大的公益性农业科研与推广机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2007年年会于12月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可持续农业的科学进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向大会发来贺信。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