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个脱毒马铃薯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超  张维维 《农技服务》2011,28(4):417+419-417,419
在贵州绥阳地区进行了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坝薯8号产量最高,为23154kg/hm~2,比本地黄马铃薯(CK)为增产200.8%。其次为中薯3号20586kg/hm~2,比对照增产167.4%。第三是黄麻子为18207kg/hm~2,比对照增产136.5%。  相似文献   

2.
杨梅 《农技服务》2010,27(4):451-453
在雷山县进行了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01-31-9产量居第1位,产量为44439.0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16428.0kg/hm2,增幅为62.3%;B01-21-1产量次之,为42802.5kg/hm2,比对照增产16428.0kg/hm2,增幅为62.3%;超米拉产量为36552.0kg/hm2,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10177.5kg/hm2,增幅为38.6%;9902-4产量为34734.0kg/hm2,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8359.5kg/hm2,增幅为31.7%;B9910-9产量为33558.0kg/hm2,居第5位,比对照增产7183.5kg/hm2,增幅为27.2%。其中5个品种(品系)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对照米拉,适宜在雷山县种植。  相似文献   

3.
山丹县沿山冷凉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西洋为对照,对8个马铃薯品种在沿山冷凉区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折合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为54 208.3 kg/hm~2,比对照品种大西洋增产66.75%;兴佳2号次之,为50 616.7 kg/hm~2,比对照增产55.70%;冀张薯12号排第3,为37 991.7 kg/hm~2,比对照增产16.87%。折合产值以红芋最高,为41 193.28元/hm~2,比对照增收9.24%;兴佳2号次之,产值40 493.36元/hm~2,比对照增收7.38%;黑美人排第3,为39 637.90元/hm~2,比对照增收5.11%。兴佳2号适宜山丹县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彩色马铃薯红芋和黑美人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度种植。  相似文献   

4.
定西市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在安定区开展了马铃薯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并进行化学肥料减量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时,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25%,不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 000 kg/h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2 870 kg/hm~2,较常规施肥方式增产3 960 kg/hm~2,增幅10.18%;施用腐熟农家肥45 t/h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1 26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2 350 kg/hm~2,增幅6.04%。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35%,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 000 kg/hm~2+化肥减量35%处理的产量为39 750 kg/hm~2,较常规施肥方式增产840 kg/hm~2,增幅2.16%;施用腐熟农家肥45 t/hm~2+化肥减量35%的产量为38 120 kg/hm~2,较对照常规施肥方式减产790 kg/hm~2,增幅-2.03%。因此,在马铃薯的生产中,应注重对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了2种微生物菌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微生物肥均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尤其是AM自然循环微生物菌的增产效果最明显,产量达到29125kg/hm~2,比CK(23958kg/hm~2)增产5167kg/hm~2,增幅21.57%;经济效益达到87375元/hm~2,比CK(71874元/hm~2)增收15501元/hm~2,增幅21.57%。  相似文献   

6.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对39个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有24个品系比对照临麦33号增产,其中增产前10位的品系分别是03-066-3、08-012-18、12-002-14、10-044-11、10-031-21、10-019-6、0416-9、12-033-18、02-06-17-12、12-063-17、08-011-12、03-01-10,折合产量分别是4 950.23 kg/hm~2、4 500.23 kg/hm~2、4 375.2 kg/hm~2、4 000.2 kg/hm~2、3 825.23 kg/hm~2、3 750.23 kg/hm~2、3 750.23 kg/hm~2、3 700.2 kg/hm~2、3 625.2 kg/hm~2、3 575.18 kg/hm~2、3 575.18 kg/hm~2、3 500.18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88.57%、63.63%、59.09%、52.38%、45.71%、36.36%、42.86%、40.95%、38.09%、36.19%、36.19%、33.33%,这些品种(系)增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了延薯6号品种在吉林省地区不同密度下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68 400株·hm~(-2)为吉林省地区种植延薯6号的最佳种植密度,平均单产37 480.5kg·hm~(-2),比对照增产2 380.5kg·hm~(-2);商品率达到77.9%,比对照提高1.9%;经济效益达到21 345元·hm~(-2),比对照增加1 440元·hm~(-2)。  相似文献   

8.
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花2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选育高产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育种中间材料‘626-2-1’为母本,‘泉花327’为父本,育出花生新品种‘泉花27’。2010—2011年参加江西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5173.95 kg/hm~2,比对照‘汕油523’增产10.10%;籽仁产量3588.75 kg/hm~2,比对照增产7.64%。2010—2011年同时参加广西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82.4 kg/hm~2,比对照‘桂花21’增产12.17%;籽仁产量2582.25 kg/hm~2,比对照增产4.71%。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901.5 kg/k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9.3%;籽仁产量2779.5 kg/km~2,比对照增产13.1%。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鉴定‘泉花27’高抗青枯病。‘泉花27’高产高抗青枯病,于2012年通过广西和江西品种审(认)定,适合在广西、江西和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兰库8017是以隰332为母本、隰1055为父本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4—2015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14 518.5,14 479.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分别增产8.5%,9.1%,2 a平均产量为14 499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8.8%,最高产量达17 610 kg/hm~2;2016—2017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产量为12 923.3 kg/hm~2,较对照增产8.34%,而最高产量达16 830 kg/hm~2。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应广、抗病性强、果穗大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中晚熟山区及华东华北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品育815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5年以97土31为母本、917-4490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经多年系谱法单株选育而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 98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9.1%,增产点率82.6%;2015—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2 a平均产量4 917.1 kg/hm~2,较对照晋麦47号增产4.2%,增产点率73.9%;2017—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66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6.9%,增产点率83.3%。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44。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甘肃省天水市、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和铜川市以及河南省、河北省沧州市的旱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分别在康乐县和临夏县对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12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康乐试点各参试冬小麦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LD5-02-30最高,为6 400.0 kg/hm~2,较对照品种C4增产44.36%;兰天26号、97-31-12折合产量分别为6 133.3、5 833.3 kg/hm~2,较对照品种C4分别增产38.35%、31.58%;临夏试点各参试冬小麦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LD5-02-30最高,为6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C4增产95.00%;3-28、临农7230折合产量分别为5 733.3、5 6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C4增产72.00%、68.00%。在2个试点均表现好的冬小麦品种(系)有LD05-02-30、兰天26号、97-31-12、3-28、临农7230,这5个冬小麦品种(系)表现丰产,抗逆、抗病性强,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临夏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优质并适宜于昭阳区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初步筛选一批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高世代品系,结果表明:C3、C16、C29、C31、C131都比对照会-2号增产12.55%~53.78%。其中C16、C29、C31这3个种既增产综合性状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60)Co-γ射线辐照育种马铃薯新品系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60Co-γ射线辐照育种马铃薯新品系进行了比较鉴定试验。结果表明:F8-02比对照品种费乌瑞它小区增产17.9kg,增产率为79.2%,产量居第1位,F8-01比对照增产5.8kg,增产率为25.7%,产量居第2位。小区产量居前两位的品系均比对照抗马铃薯晚疫病,且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集雨保墒效果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各处理产量以全膜双垄覆盖侧播的产量为最高,是32 366.67 kg/hm~2,比对照增产18 922.23 kg/hm~2,增产率为140.74%。  相似文献   

15.
蒜苗专用型大蒜新杂交种绿丰1号是以民乐紫皮大蒜为母本,新疆吉木萨尔白皮大蒜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大蒜一代杂交种。2014—2015年在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蒜苗产量72 078.6 kg/hm~2,比对照品种山东金乡县白皮大蒜增产5.8%~7.5%。2015—2016年在甘肃省多地进行的生产试验中,2015年平均折合蒜苗产量87 666.6 kg/hm~2,比对照山东金乡县白皮大蒜增产12%;2016年平均折合蒜苗产量91 101.8 kg/hm~2,比对照山东金乡县白皮大蒜增产10.6%。适宜在我国各蒜苗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13个中早熟马铃薯品种(系)在白银市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白银市早熟马铃薯产区引进的13个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48 9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0 782 kg/hm~2,增产率28.27%;FY折合产量46 558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13 kg/hm~2,增产率22.06%;陇薯4号折合产量46 554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09 kg/hm~2,增产率22.05%。这3个品种均表现商品薯率较高、品质优良,适宜在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在张家川县龙山镇进行了马铃薯切薯药剂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张家川县山旱地条件下,种薯用50%的多菌灵拌种折合产量31 695.6 kg/hm~2,与不拌种(对照)28 231.7 kg/hm~2相比,增产3 463.9 kg/hm~2,增长12.27%,增产效果比较显著,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4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间进行了4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9%吡萘·嘧菌酯(11.2%吡唑萘菌胺+17.8%嘧菌酯)悬浮剂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最好,为80.99%;折合产量最高,为35 396.7 kg/hm~2,较喷清水对照增产13 046.7 kg/hm~2,增产率58.37%。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为78.11%,折合产量34 856.7 kg/hm~2,较喷清水对照增产12 506.7 kg/hm~2,增产率55.96%。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宜克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品质的筛选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其中,高淀粉品种克202032-37,块茎圆形,淡黄皮白肉,淀粉含量18.5 g/100 g,产量31 187.50 kg/hm2,比对照增产3.96%;中晚熟品种克202045-14,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9 g/100 g,产量41 375.00 kg/hm2,比对照增产37.92%;中熟品种克202042-2,块茎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7 g/100 g,产量42 820.51 kg/hm2,比对照增产42.74%。这3份材料可作为优质品种继续鉴定筛选,为该地区马铃薯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6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适口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京糯208鲜果穗产量最高,达到24 000 kg/hm~2,比对照增产38.6%,荣玉糯9号产量22 437 kg/hm~2,比对照增产29.6%。以上两品种鲜果穗采收期与对照相当,株型适中,抗病抗倒性强,口感好,比对照增产,差异极显著;赣糯二号产量21 288 kg/hm~2,比对照增产23.0%,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