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获取能量和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它还有调节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改善肠道健康等多种作用。肠道是动物的重要消化器官,健康的肠道对于动物健康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碳水化合物对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结构、促进矿物质吸收以及增强免疫力等,不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效果不同。为了加深理解碳水化合物对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基于相关研究,文章分别从单糖、低聚糖和多糖等方面综述了碳水化合物对不同动物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旨在为动物健康成长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数量等与动物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医学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与人的胃肠道老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结肠癌、大肠肿瘤等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消化道微生物还通过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量代谢,以及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生理功能等进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因此,通过研究机体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的关系,如:不同生理环境条件下消化道微生物对机体的影响机理;不同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种群结构、数量的变化;不同的消化道微生物对机体的作用等,将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本文着重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消化道微生物与动物营养的相关研究报道,旨在说明消化道微生物与机体关系密切,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与动物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微生物群可调控动物机体内能量代谢、异源物质代谢,修复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宏基因组学技术可用于检测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变化。本文主要对宏基因组学研究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平台及宏基因组学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开发肠道生态系统动态的全球模型及动物机体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日粮蛋白在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营养和生物学作用,除了合成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还参与调控食物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以及胃肠激素变化,以此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及繁殖的需要。胃肠道是蛋白质消化吸收及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场所,微生物菌群平衡影响肠道营养及肠道健康。因此,日粮蛋白水平不仅影响猪胃肠道消化功能、激素水平,也影响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5.
家禽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存在至少600多个种和100多个细菌属。肠道菌群与宿主协同进化,相互依存,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对促进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刺激免疫系统发育和抵御外来病菌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营养方面讲,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合成自身机体生长发育的维生素,而且还利用日粮蛋白质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调节胆固醇原件结合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反应原件结合mRNA的表达,促进肝脏类甘油三酯的生成。日粮的组成对于肠道中的菌群有着显著影响,是肠道健康的关键控制点。文章探讨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是动物细胞生产能量的主要场所,可参与三磷酸腺苷的产生、细胞线粒体Ca2+稳态的维持,在调节动物机体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影响细胞线粒体代谢水平和功能,参与调节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周转速度,最终影响畜禽生长发育及饲料转化效率等。本文在总结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线粒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饲粮营养手段介导肠道微生物-宿主线粒体途径调节动物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肠道微生物对机体的营养代谢、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微生物黏附、定植以及同宿主肠上皮的相互作用在这些过程中至关重要,因而深入理解微生物和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阐明微生物如何参与机体营养、代谢和免疫过程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研究微生物与肠道相互作用的主要体外模型,以及应用这些模型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人工饲料对柞蚕幼虫肠道菌群组成、多样性特征及菌群功能的影响,收集从收蚁开始分别饲育柞树叶和人工饲料至2龄时期的柞蚕肠道样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进行分析,并采用Tax4Fun软件预测菌群潜在功能。结果发现,不同饲育组柞蚕幼虫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人工饲料组柞蚕幼虫肠道菌群多样性低于柞树叶组。肠道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肠道菌群中翻译、复制和修复、能量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等功能基因丰度显著升高,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膜运输等功能基因丰度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人工饲料显著改变了柞蚕肠道的菌群结构组成,并影响其代谢功能,这些变化可能与柞蚕幼虫生长缓慢、体质量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9.
肠道微生物群作为动物体内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微生态系统,有着以细菌为主的数千种不同的种属。它们与宿主多个组织、器官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能够调控宿主的能量代谢,影响机体免疫、内分泌和生殖功能。本文概述了家畜肠道微生物群随着宿主生长发育和不同生殖生理期而变化的规律,对性腺激素、精子发生、发情周期、妊娠泌乳和生殖疾病的影响,并指出肠道微生物群研究存在的问题,为肠道微生物在家畜生殖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各界对微生物功能的关注,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反刍动物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对宿主的营养代谢、免疫功能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肠道微生物受反刍动物的饲粮组成、年龄、基因型等因素的影响,而饲粮组成是影响肠道微生物最主要的因素,若饲粮改变,其中的粗纤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均发生改变,肠道微生物也随之发生改变。反刍动物体内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如瘤胃球菌、藤黄微球菌、牛肠球菌等)对动物机体有积极的作用,而一些有害菌(如梭菌、苏黎世杆菌等)会破坏反刍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使机体免疫力、抗病力下降,容易产生疾病,严重影响反刍动物的健康。此外,除了肠道微生物会影响反刍动物机体健康外,益生菌和营养素也对反刍动物机体健康起到调控作用,而一般的措施都是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添加有益益生菌或营养素饲粮,这样既能补充日常的营养水平,也能防止有害微生物的增生,从而保障反刍动物机体的健康。作者综述了影响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因素,以及益生菌和营养素对反刍动物健康生产的作用,旨在为合理调控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及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促进畜牧业的...  相似文献   

11.
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在长期的进化与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态平衡。肠道微生物在宿主动物的生长发育、器官功能、营养代谢、机体免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微生物区系的形成与动态平衡受到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特别是不同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对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形成特点和主要营养素对其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在长期的进化与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态平衡。肠道微生物在宿主动物的生长发育、器官功能、营养代谢、机体免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微生物区系的形成与动态平衡受到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特别是不同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对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形成特点和主要营养素对其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营养策略对肠道健康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日粮中的三大营养素对优化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即使在这三大营养素已经充分取得平衡时,饲料添加剂仍然可以对确保肠道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锌是动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多种金属酶和胰岛素的组成成分。锌不仅参予和影响机体内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维生素的代谢过程,而且与胰岛素、前列腺素、促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活动有关,具有促进香粘膜味蕾细胞迅速增生、调节食欲、抑制肠道某些有害细菌、延长食物在消化  相似文献   

15.
仔猪的能量饲料及能量代谢评定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仔猪的能量饲料及仔猪的能量代谢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碳水化合物中的乳糖和乳清粉替代品开发;脂类中的植物油和动物油的应用性研究;豆类深加工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对新生仔猪的能量分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建立了许多相关模型。1 仔猪的能量饲料仔猪的能量饲料主要包括谷物、乳品及植物性和动物性油脂。1.1 碳水化合物饲料 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和免疫机能尚未健全,所以仔猪利用单糖的能力,要比利用多糖的能力强(Mahan等,1993;Jin等,1998)。新生仔猪肠道内乳糖酶的活性非常高,对乳糖的利用效率比较高,而几乎不能利用…  相似文献   

16.
生物素作为羧化酶的辅酶,与机体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及核酸代谢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生物素可改善奶牛蹄质健康,提高泌乳性能,但对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不大。文章总结了生物素的结构及营养功能、奶牛生物素吸收及代谢途径,综述了生物素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进展,并结合已有研究,给出了早期泌乳奶牛日粮生物素的建议添加量,旨在为生物素的合理添加和保障奶牛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是一个由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能够将进入肠道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肠道菌群对于动物机体保持正常的物质消化、营养吸收、能量转化和代谢功能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肠道菌群对动物机体骨骼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从肠道菌群在动物机体营养物质吸收、免疫、内分泌功能中的作用以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作用等方面综述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和机制,以期为丰富动物骨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12,(22):14
<正>1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1.1应激因素应激因素主要通过改变机体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和微环境来对微生态造成影响。例如在动物体处于长时间的恐惧状态时,消化功能将处于抑制状态,肠道蠕动和分泌变弱,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1.2小环境动物机体所处的小环境直接对动物机体产生作用,这种作用多以应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后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反刍动物后肠道的容积、食糜存留时间、微生物、淀粉及纤维物质的消化能力及影响因素、VFA的产生与吸收以及后肠道对碳水化合物消化能力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后肠道的内容物相当于瘤胃的 15 %~2 6 % ,大肠食糜存留时间为 10~ 2 9h ,5 %~ 30 %的纤维素和 30 %~ 4 0 %半纤维素在大肠消化 ,产生的VFA相当于总产量的 8%~ 17% ,提供相当于进食量 8.6 %的代谢能 ,满足机体 5 %~ 13%的葡萄糖需要。  相似文献   

20.
由于家禽缺乏可水解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的重要的内源性酶(碳水化合物酶),不能消化NSP,因此日粮中的NSP会通过影响家禽的肠道进而影响家禽的健康,导致鸡场经济效率下降。新一代碳水化合物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有助于降解复杂的底物,提高家禽的生长性能。本文综述了使用碳水化合物酶改善家禽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