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由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主办、云南马龙三福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液体肥料产业发展论坛"在广西桂林举行。本次会议聚焦我国液体肥料的生产、市场、原料供应以及微滴灌技术、养分管理解决方案等行业热点话题,通过分享研发成果、交流推广应用经验,提升液体肥料的技术创新水平。发展液体肥迈向"零增长"2015年年初,农业部发布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  相似文献   

2.
正1月20日,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绿色农华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年中国液体肥料创新发展论坛暨绿色农华液体肥事业创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据了解,本次论坛以“创新科技、共赢未来”为主题,旨在解读液体肥料产业政策,展示国内外肥料前沿技术,分享液体肥料研发成果,交流推广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液体复混肥是我国肥料行业的新宠,市场潜力巨大。大规模推广液体复混肥料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液体复混肥成为多国农业的"宠儿"。据了解,美国液体肥料占总肥料的55%,拥有3000多家液体肥料加工厂,年消耗液体肥料1600多万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  相似文献   

4.
正11月4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新型肥料发展论坛暨中国国际特种肥料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此次会议以"协同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指出了新型肥料面临的发展契机,剖析了目前新型肥料发展的痛点,找准了未来行业发展的亮点,准确定位新型肥料市场,为肥料行业提供导向性指引。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农业向着绿色、高质量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绿色新型投入品和优先支持发展的生物制品——微生物肥料及其产业得以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在备受行业和市场关注之下,在产品与技术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微生物肥料作为一款有生命的"活"肥料,究竟给农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近年来微生物肥料产业都取得哪些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家减肥增效、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新形势,我国肥料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行业转型发展步伐在逐步加快,新型肥料快速发展,肥料品种更加丰富。一方面涌现出了一系列高效、生态、绿色、环保的新型肥料,如缓控释肥、稳定性肥料、水溶肥、生物菌肥等;另一方面基础肥料的升级换代产品多了。在新型肥料创新发展中,企业除了关注氮磷钾为作物提供营养外,越来越重视肥料的功能性,也越来越重视中微量元素的添加、腐植酸的应用以及"海藻"制剂类、氨基酸类、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等肥料增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农业发展新常态,如何提升肥料行业发展的永续动力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一方面,肥料行业要顺应整个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另一方面,为适应新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行业自身提升也正乘势前行。转方式、调结构已是推进我国肥料产业向着"生态、环保、绿色、安全"方向发展的根本动力。站在  相似文献   

8.
<正>本报讯上月末,第五届全国腐植酸行业"乌金杯"评选结果揭晓: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腐植酸行业"乌金杯"优秀企业奖。这表明鲁西集团化肥板块注重发展绿色环保型肥料——腐植酸肥料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腐植酸工业协会表彰鲁西腐植酸肥料销量远超20万吨,为改善我国土壤质量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施工图"日渐清晰,已经启动达峰行动方案编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能源、化工等多个重点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变革。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农业要想实现绿色发展,解决肥料行业碳压力至关重要。国家提出碳排放任务,对于肥料行业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又将产生哪些影响?对此,《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行业专家和有关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10.
正以"聚焦热点、难点,拓展行业绿色发展通道"为主题的"第25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暨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将于4月25日-2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及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主办,聚焦行业发展质量,聚焦环保,聚焦肥料增效,本着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理念,倾听行业声音,了解企业诉求,分析当前环境,为行业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正>肥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取暖",只有科企联合、企企联合、企资联合、联盟联合才能实现传统与新型肥料相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合力推进我国肥料产业向着"生态、环保、绿色、安全"方向发展,为有效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这是记者近日从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肥料产业科技发展高峰论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农资行业化肥"零增长"的政策背景下,新型肥料迎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新型肥料技术的不断更新,新技术应用方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日前,农业部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在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主办的"2018年中国液体肥料创新发展论坛"上,针对农资转型、新型肥料创新以及应用技术理念的更新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随着扶持政策取向和方向的逐步变化,未来生产研发新型肥料的企业、研究应用方式的企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逐渐由"量农业"向"质农业"转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农产品的提质增效对肥料行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绿色、生态、健康不仅是肥料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刚性要求,更是种植环节的一次理念革新和意识革命。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在由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上,针对马铃薯主粮化的未来发展策略,行业专家热议液体肥料,认为其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众多参展肥料企业中,新惠农农业生产资料(北京)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备受种植大户青睐的一瓶无色透明液体——优斯美液体氮肥荣获了产品优胜奖。带着围观者"这是什么肥料?""这款肥料具体有哪些用途?"等好奇的声音,记者针对营销渠道以及产品服务等方面专访了新惠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网络发展部经理甘良涛。  相似文献   

15.
<正>由安徽省神农公司等单位完成的"有机矿化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成果获得了2016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创新点:将在农业部登记的液体肥料根据它的成分划分为元素类、激素类、有益微生物类、氨基酸类、黄腐酸类、甲壳素类、海藻酸类、有机矿化类等八大种类,揭示出液体肥料比传统肥料具有更广泛的范畴,部分液体肥料既有肥料的功效又有杀菌剂的功能,既可作为肥料登记又可作为杀菌剂登记,是二者的交叉融合。这为"药肥同源"产品研发提供了依据,从而推动了液肥和药肥行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绿色现代化的发展,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和减肥增效等政策要求下,农资行业正在不断转型升级,在减少肥料生产量和使用量的同时提升其利用率,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大量元素肥料产品也在不断进行产品升级,传统肥料应用缓释和稳定技术以及与液体肥结合等都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尿素等传统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提升并适应农业绿  相似文献   

17.
正纵观行业政策纵观行业政策,测土配方施肥肥、肥料利用率提升、"双减"行动、有机肥部分替代有机肥部分替代,以及东北黑土地有机质提升有机质提升,都是"青山绿水"生态理念在农业领域的提升和再强化理念在农业领域的提升和再强化。""十四五"期间,企业应当顺应行业发展不可逆的生态核心理念行业发展不可逆的生态核心理念,抓住一个突出矛盾抓住一个突出矛盾,解决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和肥料产业的关系问题生态发展和肥料产业的关系问题。当""生态"成为常态,当绿色转型成为企业战略的必选项型成为企业战略的必选项,新一轮的竞争淘汰已然开启的竞争淘汰已然开启。  相似文献   

18.
正6月6日,诺贝丰(中国)农业有限公司第一批KLAD长效缓释液体肥下线,中国与以色列合作的年产30万m~3长效缓释液体肥项目在诺贝丰投产。这是疫情之后,肥料行业的一大喜讯:又一"贵族肥料"实现国产化,并将走进我国普通农户的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19.
<正>本报讯近日,2012年腐植酸产业思想创新发展交流大会、第十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大会暨第四届全国腐植酸行业"乌金杯"评选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山东农大肥业凭借近20年的腐植酸肥料研发、生产和推广等综合实力,被评为第四届全国腐植酸行业"最佳企业",并荣获具有最高荣誉象征的"乌金杯"奖杯。作为腐植酸行业中的标杆企业和最具影响力的单位之一,山东农大肥业在腐植酸肥料获得了行业的最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25日-26日,由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新型肥料产业发展中心主办,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新肥协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的"第四届液体肥料产业发展论坛暨规模化农场营养管理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功举行。会议汇集了业内相关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和种植大户近400人。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秘书长张小彪在致辞中称,本次论坛的主旨在于为进一步促进肥料行业的发展,引导肥料企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邀请相关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