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散居型是东亚飞蝗的一个重要生态型。对散居型蝗虫行为的深入研究为飞蝗的防治和预报提供重要依据。采用行为生物测定和触角电位测定(EAG)的方法对来自于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的化学信息素对散居型东亚飞蝗聚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群居型蝗蝻粪便释放出的化学信息素对散居型蝗蝻有明显的聚集作用;散居型蝗蝻对所测试的不同龄期群居型蝗蝻信息素均表现出明显的电生理反应,其中粪便抽提物的电生理活性较强,散居型蝗蝻对来自于相同龄期或较高龄期的群居型蝗蝻的化学信息素的电生理反应较强,其中,雄性比雌性敏感;群居型成蝗粪便信息素抽提物对散居蝗蝻有明显的电生理活性,雄性成蝗释放出的化学信息素电生理活性较高;散居型蝗蝻对来自于散居型蝗虫的化学信息素也有一定电生理反应,但反应不明显。散居型飞蝗的行为和型变与环境中的化学信息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正>群聚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动物中。群聚的个体与独居的个体相比较通常表现出显著的个体间协助和行为可塑性以适应多变的生存环境。飞蝗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典型的聚群现象。其多种行为特征,如嗅觉行为及运动活性,可在群居型及散居型间相互转变,是研究聚群行为可塑性的理想模型。我国的科学家曾发现嗅觉、多巴胺  相似文献   

3.
正蝗虫为何容易聚群成灾?近日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少量群居型蝗虫聚集,就会释放出一种独特的化合物,并在野外吸引和聚集更多蝗虫,该研究找到并验证了动物学家长期寻找的蝗虫群聚信息素。该项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完成的研究,通过分析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虫的体表、粪便挥发物,在35种化合物中鉴定出一种名为4VA(4-乙烯基苯甲醚)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极高,可由4只至5只散居蝗虫聚集而触发,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东亚飞蝗蝗蝻种群密度与型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是世界性的一大害虫。它具有散居型、中间型和群居型三种型态,各型之间可随其密度的增减而相互转变。1921年Uvarov就论述过蝗虫因其密度不同可产生群居型,首先创立了蝗虫型变学说。1950年Key也述及型变是由于其它原因所引起的对密度过剩的迁徙。Kennedy(1961)、内田(1972)等亦认为,高密度可促进型变。但何种密度可导致型变,尚未见报道。为了探讨蝗蝻种群与型变间的关系,研究其随密度变化而出现的不同生态型变规律,我们于1988~1990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蝗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李传友教授带领的"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在植物免疫机理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以番茄为模式解析了植物防御病虫害的转录重编程。近日,国际植物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指出该成果为解析植物防御病虫侵害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茉莉酸是来源于不饱和脂肪酸的  相似文献   

6.
《种子世界》2014,(3):38-38
<正>由中国科学院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领衔,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破译了飞蝗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康乐研究组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发展了组装超大基因组的生物信息方法,对飞蝗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组装、注释等,获得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飞蝗基因组图谱。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科学院消息,近日,由该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领衔,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破译了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基于基因组信息,这项研究还揭示了飞蝗食性、迁飞和群聚的奥秘。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上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同时国际知名数据库也向全球公开释放了飞蝗基因组数据。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由康乐院士领衔,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破译了飞蝗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基于基因组信息,科学家们还揭示了飞蝗食性、迁飞和群聚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正>昆虫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例如,每只雌性飞蝗产卵达300~400粒。与果蝇不同,飞蝗的卵小管属于无滋式,即卵小管没有滋养细胞,卵成熟所需的营养和大分子主要在脂肪体中合成,通过血淋巴运输到发育中的卵母细胞。而且,飞蝗的卵子产生包括卵黄生成和卵母细胞成熟主要是由保幼激素调控。但是,对以飞蝗为代表的具有无滋式卵小管及由保幼激素调节的生殖过程的分子机理缺乏了解,相关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产品     
<正>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玉米虫害间接防御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在揭示玉米虫害间接防御基因——萜类合成酶基因TPS10表达调控机制上取得新进展。植物中天然存在着复杂的防御体系,当植物受到害虫咬噬后释放的萜类化合物可以吸引害虫天敌来启动间接防御系统。玉米作为我国的第一大作  相似文献   

11.
<正>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在水稻抗褐飞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褐飞虱是一种暴发性和致害性极强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常群居稻株基部,吸食汁液,引起植株萎焉枯死,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首要害虫,仅在中国褐飞虱每年的危害面积就在3亿亩次以上。除此以外,褐飞虱还是水稻病毒病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的  相似文献   

12.
<正>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针对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体系,探索其化学本质,就有可能发现和研制出靶点更加精准、高效、无毒副作用的先导化合物和新型绿色农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郝小江带领的研究团队,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具有化学防御功  相似文献   

13.
<正>入侵植物在入侵地被昆虫取食的压力减小,尤其是缺少专食昆虫的取食,这将导致入侵植物的昆虫防御策略发生演化。植物减少防御的投入,而分配更多资源用于生长和繁殖。诱导防御是在植物受到刺激或伤害时才会表达出来,因而比组成型防御(始终在植物中表达的防御)的成本低。因此,入侵  相似文献   

14.
从近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的农业科技提升行动“飞蝗综合防治示范现场会”上获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飞蝗、草地螟和鼠害监测预警及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组织实施一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专家已成功研制了一批飞蝗防治新产品和飞蝗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治理模式,在飞蝗综合防治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入侵植物在入侵地被昆虫取食的压力减小,尤其是缺少专食昆虫的取食,这将导致入侵植物的昆虫防御策略发生演化。植物减少防御的投入,而分配更多资源用于生长和繁殖。诱导防御是在植物受到刺激或伤害时才会表达出来,因而比组成型防御(始终在植物中表达的防御)的成本低。因此,入侵植物在入侵地可能会因为昆虫取食的频率和类型而改变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多态位点率和香农指数两种多样性参数所展示的飞蝗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多态位点率和香农指数对飞蝗不同地理种群的RAPD数据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飞蝗各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率为59.17%-77.38%,平均香农指数为4.95-6.09。尽管两参数在不同引物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各种群的两参数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将香农指数分解为种群内和种群间两种水平的多样性,种群内多样性都比种群间的要大,平均所占比率分别为66.85%和23.15%,与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类似。多态位点率和香农指数展示出中国飞蝗不同地理种群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两种多样性性参数分析RAPD数据来展示昆虫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地区亚洲飞蝗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地治理亚洲飞蝗灾害,必须改变防治策略,加大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比重,科学运用各种方法,逐步实现对亚洲飞蝗的可持续治理。亚洲飞蝗的生物学特性复杂,目前对这种突发、迁移性害虫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栖息环境和发生规律尚不明确。笔者详细介绍了亚洲飞蝗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方法。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对于亚洲飞蝗的防控,应以预防为主,综合考虑治蝗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初步研究了东亚飞蝗重要天敌山东红蚂蚁的生物学特性,表明该虫在鲁北一年发生1代,以滞育的生殖蚁和工蚁在蚁穴内越冬。其与夏,秋蝗的发生呈明显的追随现象。观察了蚁穴结构特征和捕食蝗蝻习性,测定了成蚁捕食功能和蚁穴田间分布型,为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多态位点率和香农指数两种多样性参数所展示的飞蝗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多态位点率和香农指数对飞蝗不同地理种群的RAPD数据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飞蝗各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率为59.17%-77.38%,平均香农指数为4.95-6.09。尽管两参数在不同引物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各种群的两参数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将香农指数分解为种群内和种群间两种水平的多样性,种群内多样性都比种群间的要大,平均所占比率分别为66.85%和23.15%,与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类似。多态位点率和香农指数展示出中国飞蝗不同地理种群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两种多样性性参数分析RAPD数据来展示昆虫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农业部蝗灾防治指挥部在成都召开西藏飞蝗联防工作会议,总结2008年防治工作,对今年西藏飞蝗防治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打好蝗虫防治这场硬仗,为西藏、四川、青海三省区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