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种养》2016,(4):61
正在植物世界中,数地衣的生命力最顽强。据试验,地衣在-273℃的低温下还能生长,在真空条件下放置6年还能保持活力,它在比沸水温度高一倍的温度下也能生存。因此,无论南极、北极,甚至大海龟的背上它都能生长。地衣为什么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人们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找到了谜底。原来地衣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它是由两类生物"合伙"组成,一类是真菌,另一类是藻类。真菌吸收水分和无机物的本领很大,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花卉盆景市场上时有一种肉红色似一尊尊罗汉、观音或一块块奇石被称之为“罗汉木”、“观音木”、“生命石”的盆景出售。《中国花卉报》(1993.3.11和6.24)曾以“新家族”、盆景良材分别报导罗汉木、生命石的照片,并说是为南美引进,为地衣属真菌科地衣多年生真菌植物。《花木盆景》杂志(2000年第2期)答读者问称是云雾山中的木质植物,出于江苏省罗汉山和广西山林之中,生命极长,生长缓慢,不长枝叶,又称“千年没叶树”。然而,笔者参观南京中山植物园见有被称为杉林膝状根  相似文献   

3.
蕨类植物门是植物界中一个自然的类群.它与藻类植物门、菌类植物门、地衣植物门、苔藓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并列成为现代植物界的六大门类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蕨类植物是先锋植物类群,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至今,蕨类植物仍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但是,蕨类植物的生态特征与植物界的其他类群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作者曾试用0.2%、0.5%、1%浓度的酚钠溶液防治茶树上的苔藓和地衣,看出0.2%溶液无防治作用,0.5%溶液对这些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而1%溶液则杀灭这些植物的效果特别显著。喷药后,三天内地衣与苔藓已呈现中毒,五天后枯黄而死,在绵雨期  相似文献   

5.
芥子油苷是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它被酶水解的降解过程与植物响应逆境胁迫有关。NSP蛋白是一类能与黑芥子酶结合从而改变芥子油苷降解途径最终生成腈类物质的特异蛋白,其与ESP家族蛋白在功能上存在冗余。本研究以拟南芥NSP家族基因为对象,对家族成员基因序列、蛋白质序列、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家族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该家族成员基因分布于3条染色体上,外显子数目2~4个;AtNSP5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其他成员定位于细胞质;结构域预测显示,该家族蛋白均含有4个Kelch结构域,除AtNSP5外,其他四个成员还含有1~2个Jacalin结构域;启动子序列中均含有CAAT-box、TATA-box核心元件及数量不一的逆境响应元件;干旱胁迫表达量分析显示,该家族中AtNSP5基因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其他成员响应干旱胁迫不显著。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NSP蛋白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并为植物抗旱基因工程提供潜在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植物抗逆相关ERF转录因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在它的生命周期中要经历各种逆境胁迫。植物许多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主要受特定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的调控。ERF转录因子家族参与植物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是同植物抗逆应答密切相关的一类转录因子大家族。它们通过识别不同的顺式元件,调节多种功能基因的表达,调节植物抗性应答。综述简要介绍ERF转录因子及其相关顺式作用元件。阐述植物ERF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抗逆应答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精氨酸脱羧酶(ADC)和鸟氨酸脱羧酶(ODC)共同负责腐胺的合成,而烟草等茄科植物中,因为腐胺是尼古丁的前体,ADC、ODC对于尼古丁合成具有特殊意义。为系统梳理ODC和ADC在植物基因组中的状况,我们对其基因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进化分析,并重点考察了其在茄科植物番茄中的表达。首先,我们从已阐明功能的ADC和ODC蛋白序列中,均鉴定了两个保守结构域;在此基础上,结合HMMER和BLAST,从10个植物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了46个鸟氨酸脱羧酶家族基因。对其构建进化树,发现它们分成3个亚家族:ODC、ADC和DapDc;这些基因均为脱羧酶基因。人类和酵母基因均聚在ODC这一枝,表明ODC在本家族中进化最早。拟南芥和苔藓中均不存在ODC基因,表明此基因在这两个植物基因组中发生了丢失。ADC基因在植物登陆后才得以进化形成。DapDc基因数目极为保守,表明它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受到了严格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甲基腐胺氧化酶(MPO)是茄科植物中腐胺衍生的生物碱合成途径中重要基因。前人研究表明,MPO基因由DAO基因进化而来,然而其在植物中的完整进化图景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全面鉴定MPO基因所属的CuAO基因的基础上,通过进化分析,构建了植物的MPO基因进化路径。首先,从已报道的MPO、CuAO及DAO基因中均鉴定得到了三个保守结构域;在此基础上,结合BLAST和HMMER,从6个植物基因组中鉴定得到了35个CuAO家族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家族基因分为4个亚家族。亚家族Ⅰ和Ⅱ均为AO基因;亚家族Ⅲ基因功能还未获鉴定,该亚家族基因在烟草属植物中不存在;亚家族Ⅳ基因仅在菊亚纲中发现,其在茄科中进一步分化成DAO基因和MPO基因。本研究表明,MPO基因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AO基因,而其最近的祖先出现于菊亚纲,最终在茄科植物起源后进化得到具有MPO活性的基因,从而整合入尼古丁等腐胺衍生的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9.
植物Pht1家族磷转运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植物磷转运子是植物磷营养中的重要蛋白之一。对植物磷转运子蛋白的拓扑结构、功能及其基因的调控和表达位点的研究,揭示了植物磷转运子各家族中各成员在磷代谢中的角色。植物磷转运子中Pht1家族是一类H2PO4-/H 共转运子,该家族主要成员在植物根系中负责磷的吸收、转运,其表达受磷调控,因此是研究得最为深入的植物磷转运子家族。本文总结了植物Pht1家族磷转运子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植物磷转运、分配的分子机理,并指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开拓改良植物磷效率的新思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AP2基因家族是与植物有关的转录因子家族,它广泛地参与到植物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同时调控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以及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为了揭示甘薯AP2基因家族的生物学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了甘薯AP2基因家族的成员,并从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九个方面对甘薯AP2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预测和分析。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甘薯AP2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在生产实践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钾通道与钾转运体是植物钾离子吸收的重要途径。根据其蛋白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Shaker钾通道家族、TPK钾通道家族、Kir-like钾通道家族、GNGC钾通道、KUP/HAK/KT钾转运体家族、HKT钾转运体家族、CPA钾转运体家族,这些蛋白家族均在不同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有所表达。分别从结构、功能以及相关蛋白3个方面出发,对上述钾通道和钾转运体家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miR398家族是植物界中一类保守的miRNA家族,本文旨在探究植物miR398家族成员的分子特征,阐释其系统进化规律。以数据库公布的植物miR398成熟体、前体及靶标序列为供试数据,用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法分析其分子特征与进化规律。miR398家族成员在34个植物物种中分布广泛,其成熟体长度、核苷酸种类、前体茎环结构及对靶基因抑制类型均符合典型的植物miRNA分子特征。不同植物间miR398成熟体保守性高于前体,前体茎部保守性高于环部。同一物种间的miR398家族成员具有不同的进化速率,少数物种间的miR398家族具有协同进化特征。靶基因功能预测结果显示,miR398家族成员多以切割抑制的方式参与植物的逆境胁迫响应。植物miR398家族兼具保守性与多态性特征,不同植物间的miR398家族成员具有多样的进化模式。研究结果为miR398介导的植物逆境胁迫响应机制探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最长的植物     
最长的植物是一种攀援植物,叫白藤。它和庭园中经常种植的棕搁,同是棕搁科家族的成员。它生长在热带密林,我国海南岛也有它的“芳影”。它的茎特别长,而且很纤细,可以说是植物王国中的“瘦长个子”。茎直径不过4~5cm,  相似文献   

14.
玉米SBP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BP基因家族是一类植物基因组特有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多种生理生化过程。近来,大量研究已在多种植物中鉴定出SBP转录因子,但关于玉米(Zea mays L.) SBP转录因子家族的系统分析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对拟南芥、水稻等植物已知的转录因子与玉米基因组数据比对,并设置一系列严格的筛选标准从玉米基因组中挖掘SBP转录因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单子叶植物玉米和水稻的SBP基因保守性更强、亲缘关系更近;共鉴定37个SBP基因,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通过基因分析注释以及启动子功能预测,进一步发现SBP家族基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逆境胁迫响应、花器官发育以及植物光反应等过程。并且,玉米SBP转录因子可通过参与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水杨酸等多条激素信号调控途径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从植物营养转运、表观形态、光合作用以及非生物胁迫抗性4个方面总结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表明,AMF通过调控营养转运基因的表达和提高观赏植物吸收养分的面积促进观赏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积累,改善植物营养吸收;通过提高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光合酶活性等提高植物的碳固定能力和改善源-库关系,进而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通过调控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等酶活性提高植物的抗旱、耐盐碱及高温等抗逆性。今后应进一步研究AMF参与钾离子、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胁迫相关转录因子(如GRAS家族、AP2/ERF家族、MYB家族)的调控机制,以探究AMF的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相关发育调节因子(interferon-related developmental regulator factor, IFRD)主要参与植物耐盐机制和-ABA-信号传导途径。为深入了解陆地棉IFRD基因家族功能,本研究通过对锦葵科植物陆地棉IFRD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染色体定位、亚细胞定位、构建进化树、基因结构可视化、motif序列检测、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及表达模式等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得到了15个陆地棉IFRD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陆地棉的九条染色体上,根据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其分为两个亚家族,亚家族Ⅰ成员与锦葵科植物同源性较高、亚家族Ⅱ成员与锦葵科和蔷薇科同源性较高;GhIFRD亚家族Ⅱ成员在陆地棉各组织中表达量比亚家族Ⅰ成员较高,推测其参与陆地棉生长发育的调控;GhIFRD亚家族Ⅰ、亚家族Ⅱ都有部分成员响应逆境胁迫。通过陆地棉蛋白互作发现陆地棉IFRD可能参与mRNA的剪切、核糖体的加工以及核糖体上蛋白起始翻译、DNA损伤修复过程。启动子分析显示:亚家族Ⅰ成员GhIFRD13具有较多的激素类调节元件与逆境响应元件,推测其在陆地棉逆境胁迫响应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陆地棉IFRD基因家...  相似文献   

17.
《新编拉汉英植物名称》一书出版该书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写,1996年出版发行。该书选择国内外种子植物以及蕨类、苔藓、藻类、真菌、地衣等植物名称,多达近5.6万条。植物名称用拉丁文、汉文、英文3种文字对照,按拉丁文母顺序排列,书后附有汉文、英文名称...  相似文献   

18.
植物B3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3基因家族是植物所特有的,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大转录因子家族。B3家族含有B3-DNA结合结构域,通过结合特异性DNA序列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晶体结构分析显示B3-DNA结构域和Eco RII(Eco RII-N)以及Bfi I限制性酶切位点(Bfi I-C)具有相同的蛋白质折叠特性。根据结构特征和功能可将B3家族分为5个亚家族:ARF家族、ABI3家族、HIS家族、RAV和REM亚家族,这些基因家族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器官形态建成、花芽分化以及应答多种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B3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和5个亚家族的主要功能作用,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家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植物光敏色素作用因子(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PIFs)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家族,通过将光和温度等外部环境信号与植物体内源信号途径相整合,进而形成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来精密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目前,关于马铃薯PIF家族基因的研究较少,鉴定和分析StPIF家族成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PIF家族成员蛋白序列作为源序列,通过在马铃薯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BlastP分析鉴定出7个StPIFs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染色体分布、复制事件、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Motif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表达模式以及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分析。结果显示,StPIF家族所有成员均含有Motif 1 (bHLH结构域)、Motif 2 (APB结构域)基序;在StPIF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预测到多个参与光响应、激素、干旱、低温、昼夜节律以及防御和应激反应调控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和现蕾期高温胁迫响应分析表明,家族成员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基因存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快速鉴定西瓜抗病毒基因的新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是马铃薯Y病毒家族的一个成员,它严重影响了全世界的葫芦科作物中西瓜的商业化生产。目前马铃薯Y病毒是34个公认的植物病毒中最大的,大部分是通过蚜虫进行传播的。如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