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馨月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6):127-129,206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被赋予了更多新功能,乡村休闲旅游成为新的农业发展形态和农村经济增长点,并逐步细分出乡村亲子休闲旅游这一新业态.通过研究北京市现有乡村亲子休闲旅游项目,分析了北京市乡村亲子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宁夏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结构、等级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宁夏乡村休闲旅游地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对宁夏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地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宁夏乡村休闲旅游地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提供依据、为宁夏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功能分区及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为促进宁夏乡村休闲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贵州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路径:以贵阳市乌当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从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国内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趋势、经验、模式的分析归纳中,提出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路径;同时,针对乌当区、新堡乡大寨村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结合的模式、产业选择作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秦州区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秦州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展现特色,力争打造成一个以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区。以伏羲文化游和秦州古城游联动发展,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秦州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知名度,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消费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向,休闲旅游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其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北京平谷区的乡村休闲旅游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未来也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当前平谷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政策、经济、文化等优势契机,然后对区域旅游、农业观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模和地域形象等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平谷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即国际市场小、旅游同质化现象明显、休闲设施不完善、休闲从业人员缺乏、区域品牌不突出等。最后,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从世界休闲大会、乡土文化遗产、旅游共享经济、休闲人才战略和旅游IP战略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平谷乡村休闲旅游。  相似文献   

6.
乡村休闲旅游不但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该文以六盘水市为例,在阐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提出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急需增长下,乡村旅游与创意休闲农业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理念也越来越成熟,始终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的发挥乡村优势和环境特色,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统筹发展,以构建新型的产业体系,实现乡村经济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国外引入后,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笔者通过对近十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发展现状、相关概念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了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体及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态度和感知等方面的研究,增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增加在西北干旱地区及绿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的案例研究等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
曾琼霞  袁香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33-4634
通过分析影响旅游的经济发展、人口社会、交通网络和工具、居民出游行为4大因素来对上海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优势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个喻义的公式来归纳上海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空间:(乡村休闲旅游出行愿望×人口潜力×居民经济能力)都市圈=上海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朱永文 《甘肃农业》2012,(1):46-48,51
乡村休闲旅游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旅游休闲的需要,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乡村旅游新的转折点和增长点。为此,以浙江省建德市为例,阐述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与养生文化相结合、与严州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突出"乡村野趣"和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建设等建德市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长治市郊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提出了未来发展长治市郊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思路、引导、规划及对策。认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可以很好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并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方面,提出了长治市郊区今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气象条件作为影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可以为休闲农业从业者生产管理和城乡居民到乡村旅游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分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气象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给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战略后,国内农村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新经济时代的趋势孕育下,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类型从仅以乡村田园风光文化为重要主题的休闲观光型特色乡村文化旅游,逐步转型升级到成为一种可结合休闲、娱乐和日益增长的以见识文化为重要主题的特色乡村文化旅游。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综合重点分析了国家乡村旅游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的重点乡村文化旅游行业产品布局规划发展现状,以各区域规划调查为主要研究问题,深入探讨顺应市场需求,遵循开发规律之下的旅游业快速发展体系。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农村旅游业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三大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确定权重,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对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15年福建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新农村建设发展明显滞后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表现出高耦合低协调情况;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由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减;经济、社会、资源和区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鄢陵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采用抽样调查法并结合实证研究对鄢陵乡村休闲旅游的市场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鄢陵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鄢陵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之一。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各地政府的共同举措。但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以湖北武汉为例,阐释了武汉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鄢陵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采用抽样调查法并结合实证研究对鄢陵乡村休闲旅游的市场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鄢陵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鄢陵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何艳琳 《北京农业》2013,(27):228-229
我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政府重视和政策的引导,群众组织作用的发挥,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其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对北京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管理体系、政策法规、规划与开发等方面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农业发展、美丽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增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采用统计分析法,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进行统计,对2012~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及我国乡村旅游占国内旅游比重和收入统计等进行数据分析。其次,论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解决路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麟游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挖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区位优势,探索适合麟游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对于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