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蚕豆间套垄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蚕豆是甘肃省兰州地区主要粮食蔬菜作物,传统栽培都采用一年一熟制、裸地单种方式,产量效益低。2013年在甘肃省中部兰州旱作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马铃薯、蚕豆垄作间作套种一年两熟制高效栽培模式试验,总结出了"宽窄垄+高低垄+套种+覆盖保墒"一整套技术集成模式,在西北旱作农业区是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 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 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索黄芪最佳栽植方式(横卧式、斜卧式和立式),通过对黄芪移栽不同栽植方式的产量和品相进行比较试验。得出:在黄芪栽培中采用斜卧式栽植时,黄芪产量最高,品相最佳。  相似文献   

4.
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白条党参和蚕豆间作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玉米间作花生不同模式,筛选适宜的间作模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玉米、花生、原粮产量变化为指标,对不同间作模式进行优选。[结果]1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模式收获花生产量最高,2行玉米+1行花生间作模式收获玉米产量最高,2行玉米+2行花生间作模式收获原粮产量最高。[结论]2行玉米+2行花生是最高效的间作模式,即最佳的玉米、花生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谷子花生不同间作方式对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选用农大8号和晋花10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了谷子单作(T1)、谷子花生2:4间作(T2)、谷子花生3:3间作(T3)、谷子花生4:2间作(T4)、花生单作(T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①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下谷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SPA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有所下降。②对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作谷子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相比较单作均有显著提高,PSⅡ最大量子产量变化不明显。③对于产量指标来说,间作谷子产量相比较单作得到提升,而由于高位谷子遮阴,导致花生通风透光性较差,抑制了花生的生长发育,使其处于间作劣势,但间作处理总体仍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其中T2处理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间作谷子栽培及高产稳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谷子产量,更新谷子现有栽培模式,在赤峰市不同地区研究了各种栽培模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谷子生长前期的地温,液态膜对地温影响较小,增产优势不明显。种子带费用较高,经济效益不佳。地膜+滴灌+种子带处理的谷子产量最高,而经济效益最佳的处理是地膜覆盖+滴灌带组合。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完善马铃薯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规范,准确掌握不同栽培套种带型下,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最高产量,确定马铃薯套种玉米的适宜带型密度最佳配置方式,特进行了马铃薯套种玉米带型密度试验,探讨最佳带型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3个草莓品种进行立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红颊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是余姚立架栽培的最佳品种;章姬生长势强,平均单果较重,但后期易发灰霉病,凤冠虽然含糖量高,但植株长势弱,产量低,易空心,这2个品种都不适宜在余姚立架栽培。  相似文献   

10.
烤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山市施甸县大力推广烤烟套种鲜食蚕豆技术。通过几年的试验,初步摸索出烤烟套种蚕豆的栽培方式,蚕豆平均鲜豆荚增产6.75~11.25 t/hm~2,增值1.5万元/hm~2。因此,文章主要介绍此项旱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使该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秋大豆的高产栽培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秋大豆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全年产量.一般种植方式是:夏熟蚕豆,3.8~4尺组合,春播套种玉米,收获前套种秋大豆.它与玉米间作夏大豆的不同处,主要是玉米组合由5.6~6尺缩小到3.8~4尺,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秋大豆在玉米收获前7~10天套种,每亩种植密度4.5万株左右,比间作的夏大豆增加3万株以上,可达到间作更大豆的产量水平.同时,一年三熟中有两熟是豆科作物,养用结合,不负地力,有利促进农田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据1981~1983年典型四调查资料,玉米套种秋大豆全年亩产为1337.4斤(蚕豆315.9斤,玉米812.6斤,大豆208.9斤),比玉米间作夏大豆亩产1090.3斤(蚕豆327.5斤,玉米557斤,大豆205.8斤)提高22.67%.  相似文献   

12.
浅谈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利用了玉米与大豆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特性互补,可充分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入。本文首先对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当前成熟的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种类,最后对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施氮对带田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西一熟制灌区4种主要栽培模式施氮效应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氮肥,以玉米+甘蓝带田的产量增幅最大。同种作物的间套方式不同,产量间有差异。在相同条件下,在玉米+甘蓝间作模式中,玉米当量面积产量分别较小麦+玉米、玉米+蚕豆间作模式中的玉米当量面积产量高。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施氮肥明显地提高了作物的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以玉米+甘蓝间作模式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鲜食蚕豆大棚覆盖条件下的产量表现,挖掘增产潜力,探索提高大棚耕地产出的有效途径,以莴苣、黑塌菜、豌豆3种蔬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方法对大棚鲜食蚕豆100 cm等行、130 cm+70 cm宽窄行和160 cm+40 cm宽窄行3种行距配置及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3种蔬菜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蚕豆纯作时,100 cm等行产量最高,130 cm+70 cm宽窄行、160 cm+40 cm宽窄行分别减产9.25%和22.27%,差异显著;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后,160 cm+40 cm宽窄行的蚕豆鲜荚分别是增产9.72%、增产14.91%和减产16.98%;130 cm+70 cm宽窄行的蚕豆鲜荚分别减产6.27%、增产5.86%和减产18.41%;100 cm等行种植的蚕豆鲜荚分别减产10.86%、增产3.23%和减产24.07%;3种行距配置间作的3种蔬菜产量,均以160 cm+40 cm宽窄行最高,130 cm+70 cm宽窄行次之,100 cm等行种植最低。由此得出,行距配置对大棚鲜食蚕豆产量有着显著影响,蚕豆间作蔬菜时其产量表现与行距配置、蔬菜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宁强华细辛秋冬季间作套种甘蓝,采用不同有机质覆盖均能较好的抑制杂草,有利于华细辛生长。采用有机肥加化学肥料是最佳施肥方式。建议选用的甘蓝品种或同种甘蓝生育期在4月上旬采收完毕,可实现药+菜间作套种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间作配对作物、不同间作行比对蚕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间作模式对蚕豆主要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蚕豆与马铃薯以行比2∶2间作种植时,蚕豆具有显著的间作产量优势,蚕豆的主要经济性状除株高外,有效分蘖、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比单作分别增加0.7个、2.8荚、6.3粒、11.7 g,单株产量及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分别提高40﹪、41﹪。  相似文献   

17.
爬地冬瓜具有节省架材,减少搭架和绑蔓用工,成本较低,方便间作套种,栽培管理比较粗放等优点。春季露地栽培时于早春低温季节,在爬蔓畦间作小白菜、小水萝卜、茼蒿等蔬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我地广大农民朋友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出春季露地栽培爬地冬瓜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油菜/蚕豆间作控制病虫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油菜/蚕豆间作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确定了种植株行距、播种量、间作与净作、氮钾用量几个主要栽培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不同种植模式和施肥条件下油菜/蚕豆间作控制病虫害的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油菜/蚕豆间作优化栽培推广方案,为油菜/蚕豆间作对控制病虫害的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合山西省的最佳谷子与花生间作模式,试验以花生单作(CK)为对照,设置了谷子与花生2∶4(T2)、3∶3(T3)、4∶2(T4)3种间作模式,研究了谷子与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与花生2∶4间作处理(T2)的花生主茎高低于3∶3(T3)、4∶2(T4)处理,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干物质积累量高于T3、T4处理,且T2处理下花生产量达到最大值,为3 465 kg/hm~2,较T3、T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6.73%、17.57%。在谷子与花生2∶4间作模式下,花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最优,其为最佳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烤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山市施甸县大 力推广烤烟套种鲜食蚕豆技术。通过几年的试验,初步摸索出烤烟套种蚕豆的栽培方式,蚕豆平均鲜豆荚增 产6.75~11.25 t/hm2,增值1.5 万元/hm2。因此,文章主要介绍此项旱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使该技术得 到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