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研究从麦冬健康叶片中分离得到两株内生细菌,并对其进行了分子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MD1菌株是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淀粉水解试验、甲基红试验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阳性;MD2菌株是节杆菌(Arthrobacter woluwensis),淀粉水解试验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阳性,而甲基红试验为阴性。本结果为麦冬内生细菌的功能菌株的筛选和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与纯化低温沼液中纤维素降解菌。[方法]从湿地、马粪、河流污泥、牛粪、沼蔽等样品中,分离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茵株,对此进行了刚果红透明圈直径。相对酶活性、滤纸酶活力(FPA)、协同作用和生理生化试验,筛选酶活力相对较高的菌株。[结果]具有降解纤维能力的16株菌株中,菌株XB-1、XB-7、XB-15的酶活力相对较高,其透明圈直径分另8为24、22、19mmi滤纸酶活力分别为29.73、29.10、28。75μg/(ml·min)。3株菌的协同作用较好。生理生化试验表明,XB-1菌株为过氧化氢和油脂水解阳性;XB-7菌株为淀粉水解阳性,XB-15菌株为明胶液化和淀粉水解阳性。[结论]该研究为低温沼液中纤维素的降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猪源高产蛋白酶芽胞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酪蛋白培养基从猪粪便样品中分离产蛋白酶的芽胞杆菌,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酶活力,对筛选到的高酶活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从86株分离茵中筛选了一株酶活较大的菌株B.A464,革兰氏阳性菌,呈粗杆状,能形成卵圆形芽孢,16SrDNA序列长度是1463bp,与蜡样芽孢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所产蛋白酶活力为2.19×10^3U·mL^-1。  相似文献   

4.
从采自湖北省不同地区规模化鸭场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疑似病例肝脏中分离到12株细菌,进行了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细菌均为两极着色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胰蛋白大豆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不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半乳糖、乳糖、甘露醇和山梨醇,靛基质、VP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硫化氢产生、甲基红试验均为阴性,触酶、氧化酶试验为阳性。结果表明分离的12株细菌均为鸭疫默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耐药谱试验显示,分离的菌株对头孢噻呋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其次为环丙沙星、强力霉素、诺氟沙星、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对四环素、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广西喀斯特生境台湾相思采集根瘤并分离纯化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和生长适应性。[方法]分离纯化从台湾相思树根瘤中获得的菌株,分别对获得的45株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和耐盐、耐钙、酸碱试验及温度试验。[结果]所有供试菌株在B.T.B反应中均产酸,都能利用KNO3和(NH4)2HPO4这2种氮源,绝大部菌株均能利用7种碳源,但在以不同糖类作为唯一碳源时生长速度差别很大;有17株菌呈革兰氏阳性,其余为阴性;有8株菌能利用3-酮基乳糖,19株菌能水解淀粉,19株菌水解明胶,绝大部分菌株都能利用柠檬酸盐;80%供试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很差;耐低温(9℃)的菌株有19株,占总数的42.2%,耐高温(39℃)较强的菌株有28株;13株菌的耐酸性较强,22株菌在pH 9.0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供试的45株菌都能耐受0.5%的NaCl,在1.0%~2.0%盐浓度范围内能良好生长的菌株有10株;所有供试菌株在3%~15%的钙浓度范围内均生长良好,在30%的钙浓度下仍生长良好的菌株有15株。[结论]在喀斯特环境下,根瘤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抗逆性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中筛选到8株有机磷细菌和7株无机磷细菌,根据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有机磷细菌菌株PO1、PO3、PO4、PO5鉴定为Bacillus cereus(蜡状芽孢杆菌),菌株PO2、PO6和PO7鉴定为Bacillus megaterium(巨大芽孢杆菌),菌株PO8为Bacillus badius(栗褐芽孢杆菌),而本试验筛选到的无机磷细菌菌株均为Pseudomonas sp.(荧光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解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为大豆肽,利用酪蛋白平板法作为筛选模型,从土壤中分离和筛选高产 蛋白酶的菌株,选取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株液体发酵后进行蛋白酶活力和大豆肽转化率的测定,结 果得到1 株蛋白酶活力和大豆肽转化率较高的菌株B1,其酶活力达到111.8 U/mL,大豆肽转化率达到37.2%。对该 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将其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活性较高的产漆酶细菌菌株。[方法]利用含0.2 mmol/L Cu2+的LB富集培养基,从造纸厂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编号为WG35的细菌,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WG35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用菌株WG35所产漆酶处理造纸黑液,处理3 d后造纸黑液BOD/COD比值可达0.85,可生化性较好。[结论]该研究为细菌漆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从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67株细菌,并从中选出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将这些菌株接种到纤维素培养基上,在p H 5.5和28℃的条件下,利用刚果红染色溶液进行染色后,测其水解透明圈与菌落的比值的大小,进行初步筛选。将这些初筛的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摇床培养后,制得粗酶液,并分析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活力测定和滤纸酶(FP)活力及β-葡萄糖苷酶(BG)。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对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最终筛选出曲霉A25(Aspergillus sp.)这一株菌株,最适酶活温度为50℃。产纤维素酶酶活力分别为:CMC酶活达2 340.92 U/m L;FP酶活达2.66U/m L;BG酶活达164.72U/m L。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藏灵菇发酵乳为试验材料,利用MRS培养基、PDA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有益菌的分离纯化,并依据《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手册》和《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经鉴定,共分离得到3株菌:R3属于芽孢乳杆菌属,R7属于芽孢杆菌属,J4属于酒香酵母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究非豆科植物泡桐与微生物共生固氮体系,对泡桐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培养条件 及其系统发育地位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从广西钦州市采集的泡桐根瘤上分离纯化得到的根瘤内生细菌, 进行传统生理生化研究和 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 9 株根瘤内生细菌,大部分菌株 能较好地利用 8 种碳源;78% 的菌株能利用铵盐,89% 的菌株能利用硝酸盐;所有的供试菌株在 3- 酮基乳糖 和淀粉水解试验中呈阴性;89% 的菌株能利用柠檬酸盐;B.T.B 反应除菌株 PG-7 产碱外,其余都产酸;33% 的菌株能使硝酸盐还原;有 56% 的菌株能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多数菌株具备豆科植物根瘤菌的 一般生理生化特征。通过 16S rDNA 全序列分析,确定 9 株供试菌株可分为 4 个菌属,其中菌株 PG-1 和 PG-2 共属于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PG-3、PG-5、PG-6、PG-8 和 PG-9 等 5 株菌株共属于根瘤菌属(Rhizobium), PG-4 隶属于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PG-7 隶属于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结论】分离自同一寄主 的根瘤内生细菌其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表现出了遗传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株从海南菌草“绿洲一号”叶片中分离鉴定的内生细菌HLY3-2的促生、拮抗病原真菌等特性,为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及植物促生机理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方法】以海南菌草“绿洲一号”叶片为材料,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内生细菌HLY3-2。通过形态学鉴定、16Sr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属种。采用平板对峙法并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培养基、促生性能培养基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内生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测定,HLY3-2被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拮抗病原真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HLY3-2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Guy11)、香蕉枯萎病菌4号(Foctropical race4, Foc4)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率分别为18.45%和30.65%。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内生细菌不具有利用柠檬酸盐、纤维素与淀粉的能力;在生长过程中不产生酯类物质,也无法将明胶水解,但其在生长过程中具有产生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能力。促生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内生细菌具溶解无...  相似文献   

13.
从畜禽养殖场土壤中分离到细菌菌株87株,初筛到26株具有产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通过复筛,获得2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好的菌株。根据形态特征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鉴定产酶细菌L2、L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 1 株从海南菌草“绿洲一号”叶片中分离鉴定的内生细菌 HLY3-2 的促生、拮抗 病原真菌等特性,为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及植物促生机理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方法】以海南菌草“绿洲 一号”叶片为材料,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内生细菌 HLY3-2。通过形态学鉴定、16SrDNA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 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属种。采用平板对峙法并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培养基、促生性能培养基研究其生 物学特性。【结果】通过内生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 16SrDNA 序列测定,HLY3-2 被鉴定为苏云金芽孢 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拮抗病原真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 HLY3-2 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Guy11)、香蕉枯萎病菌 4 号(Foctropical race4, Foc4)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率分别为 18.45% 和 30.65%。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内生细菌不具有利用柠檬酸盐、纤维素与淀粉的能力;在生长过程 中不产生酯类物质,也无法将明胶水解,但其在生长过程中具有产生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能力。促生性能分 析结果表明,该内生细菌具溶解无机磷和有机磷、降解硅酸盐的能力,不具有产铁载体潜力,但具有很强的产 IAA 能力。【结论】内生细菌 HLY3-2 在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病害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葡萄根癌病病原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明确引起济南南部山区葡萄根癌病的病原菌种类,为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形态学为基础,结合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赤霞珠葡萄根癌病样品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结果表明,从根部肿瘤组织中利用MW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了12株类似于根癌土壤杆菌的细菌。形态学和16SrDNA检测表明12株菌均为根癌土壤杆菌属。其中生化Ⅰ型5株、生化Ⅱ型4株、生化Ⅲ型3株。采用针刺涂抹法接种胡萝卜圆盘,向日葵、葡萄幼苗,确定了两株强毒性菌株JC02、JC05。两株菌均为生化Ⅲ型菌株。质粒生物学鉴定表明JC02、JC05菌株含有Ti质粒,为章鱼碱类型。[结论]研究表明,为害济南南部山区赤霞珠葡萄根癌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tis)。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近年来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猕猴桃苗圃新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病的原菌,并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流行规律,采用稀释分离法对采集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对获得的细菌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常规的细菌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反应、Biolog鉴定、16S rDNA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l)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从发病猕猴桃病株上获得9株细菌菌株,将其接种在健康的猕猴桃植株后,其发病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基本一致,且从接种后病株的茎秆和根部又重新分离到与原菌落形态相同的细菌。柯赫氏法则证实这9株细菌菌株为猕猴桃细菌性枯萎病的致病菌。这9株菌株在N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一致,均呈不规则型、扁平,并逐渐向四周扩散,不产生粘稠状物质,不会使培养基变色;在TTC培养基上,菌落颜色呈暗红色,产生可扩散至培养基中的红褐色色素,其流动性较差;在YDC培养基上,菌落呈乳白色。经综合分析,这9株细菌菌株均被鉴定为假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生化型Ⅲ和演化型Ⅰ(亚洲组),序列变种14。这是首例青枯菌侵染猕猴桃的报道。以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从云南农田土壤材料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真菌YN-2,对其进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及通过ITS基因片断序列分析后,初步确定该菌株为草酸青霉。产酶条件及酶活力特性分析发现该菌株在培养4d后,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酶活达61.50U/mL, 滤纸酶 (FPAse) 酶活达19.37U/mL;酶促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50℃;pH值为4.8时,CMCase 达52.60U/mL, FPAse 活力达18.37U/mL。研究发现当固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12%的吐温20(Tween 20)对菌株YN-2的CMCase活力影响最显著,在0.10% Tween 20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菌株YN-2的FPA活力有所提高,在其他Tween 20添加浓度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菌株YN-2的CMCase活力和FPA活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从安徽省某养殖场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6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5株为爱德华氏菌,分别为AHIE01、AHIE02、AHIE03、AHIE04和AHIE05;1株为志贺氏菌,为AHIE06。经胸腔人工注射感染试验,证明所有分离菌株均具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斑点叉尾鮰100%发病;经再次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可从发病鮰鱼体内重新分离到生理生化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的细菌。用20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存在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从死亡麋鹿的心血、肝脏和肾脏各分离、纯化获得3个分离株,并对分离细菌进行了菌株鉴定及致病性分析。分别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人工感染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手段,确认3个分离株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鱼塘污泥中光合细菌的类群分布,利用特异性培养基对采自周口地区鱼塘的泥水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得到4株紫色非硫细菌(PNSB)。根据菌落及菌体形态学观察、活细胞吸收光谱测定、碳源和生长因子利用等生理生化试验,确定PSB-1和PSB-4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PSB-2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中的荚膜红假单胞菌,PSB-3菌株属于红细菌属中的万尼氏红微菌。研究表明,鱼塘污泥中广泛存在紫色非硫细菌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