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罗非鱼是国际上养殖最为广泛、生长速度快,而且可以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热带鱼类之一,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罗非鱼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技术、加工工艺的提升,为罗非鱼养殖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本文对江城县罗非鱼健康养殖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罗非鱼养殖水平。罗非鱼是一种很受消费者喜欢的鱼类,由于对水域条件要求较高,我国可以进行罗非鱼养殖的水域有限,饲料原料短缺,导致罗非鱼价格偏高。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提高罗非鱼  相似文献   

2.
张东 《世界农业》1992,(10):54-54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已广泛养殖。菲律宾是较早开展罗非鱼养殖的国家之一。1950年菲律宾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在房前屋后的池塘中进行养殖;1972年菲律宾又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开始了淡水养殖罗非鱼。 菲律宾罗非鱼养殖在8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是世界最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我国是世界最大罗非鱼养殖和出口国。针对罗非鱼在各养殖模式中的适宜放养密度国内外很多学者做出了相关研究, 成果报道于国内外各类水产养殖专业杂志。为了解目前罗非鱼养殖中的适宜养殖密度, 本文作者查阅了国内外罗非鱼的适宜养殖密度相关研究报道, 并对其成果进行综述, 以便日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及合理指导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4.
西藏罗非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西藏罗非养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藏罗非鱼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西藏罗非鱼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罗列了西藏养殖罗非鱼的优势条件,并提出进一步发展西藏罗非鱼养殖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渔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罗非鱼养殖规模不断增大,罗非鱼作为主要的淡水鱼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是竞争力较大的品种,罗非鱼的养殖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为加快养殖业发展进程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本文针对罗非鱼养殖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科学化养殖的有效措施,从而为罗非鱼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罗非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保障广西柳江县罗非鱼养殖业实现健康发展,参照HACCP基本原则,创建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文章在探讨罗非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探讨罗非鱼养殖安全控制技术,以期提升广西柳江县罗非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姜丽 《河南农业》2019,(2):38-3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渔业获得了长远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就要不断提高渔业产量。罗非鱼味道鲜美,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其养殖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在池塘养殖罗非鱼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罗非鱼的生长发育受阻。因此,需要结合罗非鱼池塘养殖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养殖技术,为罗非鱼的健康生长提供可靠保障。基于此,本文对池塘养殖罗非鱼的放养前准备工作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生长的旺季在每年的夏季高温季节中,这是罗非鱼养殖效益的关键性阶段。夏季的广西,经常持续的高温,这给罗非鱼的养殖带来了管理和防病上的困难,在高温的气候中,罗非鱼的发病率会增多,降低了罗非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高温中的罗非鱼生长发育的情况分析,阐述了如何在高温条件下加强罗非鱼的饲养管理和预防常见鱼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罗非鱼本身是一种生长速度快、病害问题少的鱼种,在具体的养殖中很少受到病害问题的影响。但近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出现严重地影响到罗非鱼的生存,严重的会导致罗非鱼死亡。罗非鱼链球菌病是影响罗非鱼生长和养殖的重要疾病类型,因此,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成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意义重大。养殖人员要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保证罗非鱼的养殖质量。1.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类原产于非洲和东南亚,具有生长迅速、耐粗食、肉质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世界渔业的重要鱼品。世界罗非鱼生产以捕捞和养殖两种方式进行。九十年代,世界罗非鱼养殖业迅速崛起,养殖产量开始逐渐超过捕捞产量。世界罗非鱼养殖主要品种是尼罗罗非鱼。与此同时,世界罗非鱼的加工与贸易,亦有比较快速的发展。根据1981—2002年FAO关于罗非鱼捕捞和养殖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世界罗非鱼产业的动态特征,目前中国罗非鱼养殖年产量世界第一,有必要继续关注和提升中国罗非鱼养殖业发展的世界地位。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全球淡水鱼养殖产量排名靠前的经济鱼类,通过人工引种进入到我国水域系统,经过几十年发展养殖品种、分布等发生较大变化。该研究从罗非鱼形态特点、生长环境需求、繁殖习性等特点进行了梳理,根据罗非鱼引进时间顺序,对常见种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罗非鱼新的养殖模式和消费方式进行了回顾。同时,结合罗非鱼的生活史特征对四川省罗非鱼养殖与水生生态系统保护2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是国家农业部和广西区政府定位重点发展养殖的优势水产品种.广西罗非鱼的养殖产量、产值、加工出口创汇三项指标均列全国第三,已成为我国罗非鱼三大产区之一.但是,广西罗非鱼养殖存在一些瓶颈,制约了罗非鱼产业做大做强.本文通过调研收集我区罗非鱼产业总体情况,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解决措施,为广西罗非鱼产业持续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13.
养殖罗非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地区实现出口创汇和渔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结合云南省江城县罗非鱼的养殖现状就罗非鱼的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高罗非鱼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广西是全国罗非鱼养殖的重要地区,但是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广西地区罗非鱼养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升罗非鱼的养殖技术效率,探究影响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来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促进广西地区罗非鱼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界罗非鱼捕捞和养殖的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类原产于非洲和东南亚,具有生长迅速、耐粗食、肉质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世界渔业的重要鱼品。世界罗非鱼生产以捕捞和养殖两种方式进行。九十年代,世界罗非鱼养殖业迅速崛起,养殖产量开始逐渐超过捕捞产量。世界罗非鱼养殖主要品种是尼罗罗非鱼。与此同时,世界罗非鱼的加工与贸易,亦有比较快速的发展。根据1981—2002年FAO关于罗非鱼捕捞和养殖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世界罗非鱼产业的动态特征,目前中国罗非鱼养殖年产量世界第一,有必要继续关注和提升中国罗非鱼养殖业发展的世界地位。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为144万t,占世界罗非鱼养殖总产量的40%左右。我国60%罗非鱼养殖产量用于加工出口,罗非鱼产业可持续发展完全依赖于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罗非鱼出口量有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开拓罗非鱼国内消费市场,减少产业国际竞争压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为了深入研究罗非鱼国内消费市场、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从消费者、营销、产业和社会等方面探讨了影响罗非鱼国内市场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罗非鱼出口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述了我国罗非鱼的养殖现状,分析了我国罗非鱼的出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提高我国罗非鱼出口竞争力方面提出了3项对策:宣传生态养殖理念,注重罗非鱼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区域优势,形成罗非鱼区域优势发展格局;分散出口市场,化解罗非鱼出口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高山稻渔以养殖禾花鲤为主,为寻找新的稻渔养殖品种,在三江县进行罗非鱼稻田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20天的养殖,罗非鱼总体成活率低于禾花鲤;罗非鱼单养比罗非鱼禾花鲤混养、禾花鲤单养产量分别提高26.3%、17.3%;相同投苗数量条件下,罗非鱼的总产量比禾花鲤高45.7%。总体上看,罗非鱼是适合高山稻渔养殖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的正常生存水温在12℃以上,因而在冬季,只有海南省才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地确保罗非鱼顺利越冬,国内其他罗非鱼养殖地区都需要采取适当的越冬技术,才能确保罗非鱼顺利度过寒冬,宾川县亦是如此。本文结合宾川县的罗非鱼养殖现状,对宾川县小Ⅱ型水库养殖罗非鱼的越冬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推荐的养殖品种,20世纪50年代被移植于中国,历经试验养殖阶段(1957 ~1980年)、规模养殖阶段(1981 ~1990年)和全面养殖阶段(1991年至今),如今已发展成规模性养殖产业.罗非鱼淡水养殖区域几乎遍及全国,主要产区为广东、海南和广西.进入21世纪,海外对罗非鱼的需求非常旺盛,为中国罗非鱼产业创造了必要的市场条件,加之国内内陆省份的广域性需求,罗非鱼养殖产业已成为很有“钱”途的养殖业,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