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赭曲霉广泛分布在粮食和饲料中,其次级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A(OTA)具有强毒性和高稳定性。由于同一产毒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产毒能力不同,为筛选得到赭曲霉生长、产毒最优的培养基,选取多种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接种赭曲霉,对比其生长和产毒的差异性;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5种常用提取方法的回收率。结果表明,赭曲霉在不同培养基上产毒差异较大,天然培养基中产毒最高的是玉米和小麦培养基,OTA产量均在250μg·g~(-1)以上;固体培养基中产毒最高的是DG18培养基,OTA达到107.93 ng·mm~(-2);赭曲霉在液体培养基中的产毒十分微弱且只有在YES液体培养基中产毒,OTA产量仅为15.39 ppb。HPLC检测发现,5种常用的OTA提取方法中,甲醇直接提取法的回收效果最好,回收率达到106.64%;氯仿萃取法次之,回收率为87.28%。本研究结果为OTA检测、赭曲霉生长和产毒机制的探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中筛选得到赭曲霉毒素A的模拟表位,并以其替代毒素标品建立赭曲霉毒素A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以纯化的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OTA mAb)为配基,亲和筛选融合表达在丝状M13噬菌体次要衣壳蛋白(PⅢ)上的随机七肽库,以ELISA方法鉴定阳性克隆,并以筛选的模拟表位建立赭曲霉毒素A的ELISA检测方法。经过4轮亲和筛选,共得到22株与OTA mAb特异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且该结合都能够被OTA标品阻断,DNA测序及多肽核心序列分析后,得到赭曲霉毒素A的模拟表位的主要序列为:MPLWXDL,X为任意氨基酸,以阳性噬菌体克隆建立的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50~8000pg/ml。基于制备的OTA mAb,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可成功筛选到赭曲霉毒素A的模拟表位,并能够替代OTA标品建立直接竞争模式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西藏750份粮油作物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9种毒素检测,结果表明,5种粮油作物中,青稞样品中毒素污染相对较为严重;9种毒素中,伏马毒素检出率最高,赭曲霉毒素超标率最为严重;不同种类毒素污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毒素污染也有明显的时间性,集中分布在某一特定年份。各真菌毒素含量与全年降雨量、年≥0℃积温均无显著相关,但与粮食收获至入库期间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
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不仅能够引起谷物霉腐,而且能够代谢产生具有强肾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A,OTA),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然而,赭曲霉也能够发酵应用于甾体转化和生产木葡聚糖酶等有益方面.为深入解析赭曲霉中OTA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以及探索其有益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基于同源重组的原理,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成功构建了赭曲霉的遗传转化体系.基于赭曲霉对潮霉素的敏感性,本研究选择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作为赭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筛选标记基因,筛选浓度为70 μg/mL以上,为保障筛选的稳定性和减少假阳性,选择浓度100 μg/mL的潮霉素进行筛选.赭曲霉原生质体的质量和浓度是转化成功的必备条件,本研究优化2%蜗牛酶和2%纤维素酶为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细胞壁酶解条件.本研究采用融合PCR和巢式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上下游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相融合的拟转化DNA片段,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拟转化DNA片段转化入赭曲霉原生质体,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测序验证鉴定是否为阳性转化子.赭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成功构建为今后赭曲霉在OTA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工业生产应用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通过串联两种免疫亲和柱的方式同时检测粮食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90∶10)提取后,通过串联的两种免疫亲和柱净化,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线性范围分别为1~30μg/mL和10~300μg/mL,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02和0.995 72,不同基质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75.25%~98.37%和83.41%~117.09%,精密度分别为1.28%~8.16%和1.23%~9.45%,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4μg/kg和3.9μg/kg。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和准确性高等特点,适用于粮食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通过制备杂色曲霉素半抗原,研制出一种能够检测饲料中杂色曲霉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限为1μg/kg,检测时间仅为15 min,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符合《农残办技术材料要求及审查程序》要求。试纸条能够在基层实验室的大批量样本检测中得到应用,具有实际意义,并且未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相关文献报道,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生姜在生长、收获、加工、储存等一系列过程中,容易受到霉菌的侵染而发生真菌毒素污染,但目前对生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保证生姜质量安全,促进建立高效、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本文总结了有关生姜及其制品中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污染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对生姜及其制品中常见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旨在为生姜中真菌毒素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子鼻的花生有害霉菌种类识别及侵染程度定量检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花生霉变传统分析方法操作繁琐、时效性差等不足,该研究拟利用电子鼻气体传感技术建立起花生有害霉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辐射灭菌花生籽粒分别接种5种谷物中常见有害霉菌(黄曲霉3.17、黄曲霉3.395 0、寄生曲霉3.395、寄生曲霉3.012 4和赭曲霉3.648 6),并于26℃、80%相对湿度条件下储藏9 d至严重霉变。利用电子鼻气体传感器获取不同储藏时期(0、3、6、9 d)花生样品的整体挥发性气味信息。最后,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电子鼻传感器响应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建立了花生中有害霉菌污染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成功区分不同霉菌侵染程度的花生样品,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模型对样品不同储藏天数判别的准确率均达到或接近100%。花生中菌落总数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和预测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814 5和0.244 0 lg(CFU/g)。结果表明,应用电子鼻技术快速检测储藏期间花生霉变状况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为利用气味信息实现粮食霉菌污染的在线监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赭曲霉毒素A(OTA)对拟南芥植物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赭曲霉毒素A主要由某些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谷物、啤酒以及肉等动物性食品中,对动物和人体赭曲霉毒素A(OTA)具有肾脏毒性、肝脏毒性,以及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Evans blue染色、trypan blue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双向电泳等研究OTA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物的毒性,结果表明:OTA对拟南芥植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表现在根、叶等部位;DNA片段化,经Trypan blue和Evans blue染色证明发生细胞死亡,OTA导致拟南芥叶片细胞损伤或坏死,细胞膜完整性破坏,DNA降解;蛋白电泳结果表明OTA诱导拟南芥蛋白表达发生变化,一些蛋白表达量上调,一些蛋白表达量下调,甚至消失.研究提示OTA具有植物毒性.  相似文献   

10.
试验分离鉴定了嫁接茄子的根际真菌,并采用对峙培养法,研究了这些根际真菌对茄子黄萎病菌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嫁接处理根际真菌的优势种主要是烟曲霉原变种(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fumigatus)、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CK则主要是土曲霉(A.terreus)、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和腐皮镰孢(F.solani)。在所分离的13属17种根际真菌中,烟曲霉原变种(A.fumigatus var.fumigatus)、粘轴霉属(Gliocladium sp.)和瓶霉属(Phialophora sp.)真菌对黄萎菌的拮抗作用最强。此外,黄暗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eonigrum)、土曲霉(A.terreus)、枝顶孢属(Acremonium sp.)、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弯孢属(Curvulariasp.)真菌对黄萎菌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各嫁接处理根际真菌的优势种均包括对黄萎病菌有高拮抗作用的烟曲霉原变种,这可能与嫁接茄比自根茄抗病性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
链格孢毒素是由链格孢霉产生的广泛污染谷物和饲料的真菌毒素,其中最主要的几种链格孢毒素有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烯(ALT)、交链孢菌酮酸(Te A)和交链孢毒素(ATX),本文系统的总结了谷物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污染来源、毒性作用机制、检测方法和降解研究进展,旨在为谷物中链格孢毒素的消解提供技术基础,从而减少谷物的污染损失,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萃取溶剂少、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实现山楂干制品中黄曲霉毒素(AFB_1、 AFB_2、 AFG_1、 AFG_2)、赭曲霉毒素A (OTA)、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展青霉素(PAT)等8种真菌毒素同步定量分析,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山楂干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分析,了解其实际污染情况。试验以0.2%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提取剂,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8种真菌毒素。结果显示, AFB_1、 AFB_2、 AFG_1、 AFG_2、 OTA、 AOH、 AME等7种真菌毒素在1~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PAT在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R2≥0.991。回收率为84.3%~111.5%。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17个山楂干制品样品分析,其中AOH和AME检出率分别为100%、 88.2%,含量为1.2~9.0μg/kg,其余6种毒素均未检出。结果表明,建立的QuECHERS方法适用于山楂干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同步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生物毒素辐照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婧  哈益明  王锋  李庆鹏  郭芹  张松山 《核农学报》2016,(10):1997-2004
食物生物毒素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微藻毒素以及贝类毒素等是比较重要的生物毒素,研究开发生物毒素降解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毒素的辐照降解效果、降解产物化学结构、产物毒性与安全性等,旨在阐明生物毒素辐照降解技术的优势、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促进相关技术应用和其他生物毒素辐照降解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显著地增加了兽医工作在预防动物中毒,以及在饲料中和畜产品中检测农药残留的重要性。用农药直接处理或者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都会使饲料植物受到污染。因此,在利用含有残留农药的饲料时,在各种情况下都必须考虑农药允许的残留量。作者用倍硫磷,二嗪农和伏杀磷作了长  相似文献   

15.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真菌毒素,会对谷物、动物饲料、动物性食品等造成污染。OTA对多种动物具有较强的肾毒性和肝毒性,并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对植物的研究表明,OTA还具有植物毒性。本实验研究了植物中重要的内源信号分子水杨酸(Salicyli cacid,SA)在OTA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毒性中的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拟南芥叶片在OTA处理下S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OTA胁迫促进了SA含量的上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了OTA对SA途径中重要的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pathogenesis-related gene1,PR1)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OTA能诱导PR1的表达,并且这种诱导作用与OTA胁迫时间有关;SA与OTA同时处理拟南芥叶片后,观察到SA能造成OTA引起的叶片坏死斑的加重,相对电导率和活性氧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SA能加重OTA对叶片的伤害,促进OTA诱导的活性氧的上升。本研究表明,SA参与了OTA诱导的拟南芥毒性过程,SA和OTA共同处理能增强OTA的植物毒性。  相似文献   

16.
真菌毒素污染是玉米产品的主要风险因子。玉米真菌毒素产生存在不可预见性,玉米在生产、收获、贮藏、运输、加工、流通等环节,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极易发生霉变,产生真菌毒素。本文介绍了玉米原料及饲料真菌毒素污染概况及限量标准,阐述了玉米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及玉米真菌毒素污染与控制技术等,以期提高人们对玉米真菌毒素污染管控的认知,为确保农作物高产和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A,OTA)是一种污染食品的真菌毒素,对许多动物具有肾毒性,肝毒性,免疫毒性,致畸和致癌作用.本研究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体外模型,研究OTA引起的细胞损伤及对DNA稳定性的影响.MTT结果显示,OTA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存在时间剂量——效应关系.OTA引起细胞上清中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升高,诱导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彗星实验结果显示OTA引起DNA链断裂,形成拖尾现象.同时,本研究还首次研究了OTA对DNA甲基化的影响.HPLC/MS/MS结果显示,经OTA处理后的细胞,其DNA中5-甲基脱氧胞苷(5mdC)百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OTA会抑制HepG2细胞生长,引起氧化损伤,破坏DNA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本研究表明OTA引起的肝毒性可能与氧化损伤和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抑制素A(INHA)对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中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的作用,通过体外培养牦牛卵泡颗粒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在颗粒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用不同浓度外源性INHA(0、1.25、2.5、5、10、20 ng·mL-1)作用12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中FSHβ、LHβ、FSHR、LHR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验(ELISA)检测细胞内外FSH、LH的含量。结果显示,FSHR和LHR在颗粒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表达。FSHβ和LHβ基因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随INHA浓度的增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INHA浓度接近5 ng·mL-1时,FSHβ表达最低;INHA浓度接近10 ng·mL-1时,LHβ表达最低;FSHR和LHR基因的表达与INHA浓度呈负相关。INHA浓度接近5 ng·mL-1时,颗粒细胞内外FSH含量最低;INHA浓度接近10 ng·mL...  相似文献   

19.
本文汇总了我国饲料元素检测方法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对现行标准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标准技术内容中的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方法特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饲料元素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在时效性、系统性、先进性以及发展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并为我国对饲料元素分析方法标准体系进行清理整顿、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镰刀菌毒素是污染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毒素之一。本文针对食品和饲料中的主要污染镰刀菌毒素,就其限量和分析方法标准进行了梳理,比较国内外的差异,为不断补充和完善我国农产品中镰刀菌毒素检测标准体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