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一种复合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最适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甲醛滴定法测定大豆蛋白水解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适宜温度为50℃,适宜底物浓度为8.5%,适宜pH值为6.0。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蛋白和阿拉伯胶为原料,通过不同的方式(热诱导、盐离子诱导、酶诱导)诱导形成复合凝胶,并研究其凝胶性质。结果表明:热诱导复合凝胶在加热温度90℃、大豆蛋白和阿拉伯胶的比例为1∶2.0时,胶凝强度最强(176.5 g);盐离子诱导复合凝胶,加入Mg Cl2的凝胶强度大于加入Ca Cl2的凝胶强度;利用TGase酶诱导形成的复合凝胶,凝胶强度比热诱导和盐离子诱导形成的凝胶的强度都大,且形成凝胶的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几种天然添加剂对面条品质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天然添加剂最适宜的添加量为谷朊粉4.00%、魔芋精粉0.50%、大豆蛋白粉5.00%、葡萄糖氧化酶0.06%和黄原胶0.50%。几种天然添加剂对面条的品质都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其中魔芋精粉与黄原胶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鱼油纳米乳液运载体系构建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作为复合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鱼油纳米乳液,研究了大豆蛋白质量分数、磷脂酰胆碱质量分数、鱼油质量分数、均质压力对鱼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PDI、ζ-电位、浊度等性质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大豆蛋白质量分数2%,磷脂酰胆碱质量分数0.2%,鱼油质量分数1.5%,均质压力100 MPa,得到鱼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245±3.1)nm,PDI为0.226±0.019,ζ-电位为(-30.2±0.6)mV,浊度为(2 413±34.7)cm~(-1)。通过超高分辨显微镜观测到鱼油被包埋于复合乳化剂中且均匀分布在乳液体系中;通过稳定性研究发现: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鱼油纳米乳液分别在4℃和25℃储存30 d均稳定;对一定浓度的Na+有较好的抗性;酸性条件不稳定,碱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公司沙棘维生素P粉提取工艺流程为主线,研究了由中性蛋白酶法、沙棘汁有机酸分步水解大豆蛋白制取沙棘维生素P多肽的工艺路线和方法。实验以水解度和分子量为指标,确定了联合水解的最适工艺。本实验得到的沙棘维生素P多肽产品,可作为营养保健产品直接食用,为沙棘和大豆蛋白的高附加值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生鲜鸡肉糜中大豆蛋白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无损检测生鲜鸡肉糜中超量添加的大豆蛋白含量,采集了鸡肉糜中掺杂的3种典型大豆蛋白的高光谱图像。在鸡肉糜中分别掺入质量分数0~30%的大豆蛋白粉(SPF)、大豆浓缩蛋白(SPC)和大豆分离蛋白(SPI),并于可见-近红外(400~1000nm)光谱范围采集样品的高光谱图像,基于波段运算提取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光谱,建立了原始及预处理光谱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定量模型,发现模型对SPC预测效果最优(R2p=0.9984)、SPF次之、SPI最差。进一步利用二维相关光谱(2DCOS)自相关峰提取特征波长,建立的多光谱模型对于3种大豆蛋白的检测限分别可达0.53%、0.58%和1.02%。将以上多光谱模型应用到原始光谱图像,实现了不同大豆蛋白及其掺假梯度的可视化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苦荞麦粉、糕点粉、鸡蛋和蔗糖为主要原料制作无水苦荞蛋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苦荞粉、鸡蛋、蔗糖和打发时间4个因素对蛋糕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无水苦荞蛋糕的最佳生产工艺:苦荞粉比例70%、鸡蛋比例163%、蔗糖比例80%和打发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糙米、燕麦、荞麦为原料,研制一种营养丰富且口感细腻的马铃薯全谷物复合代餐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马铃薯全谷物复合代餐粉配方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佳配方为马铃薯粉42%、燕麦粉21%、糙米粉16%、荞麦粉5%、白糖16%。  相似文献   

9.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与大豆分离蛋白(SPI)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以不同比例、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加热前后大豆蛋白的界面性质(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及乳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吐温80与大豆分离蛋白在50℃时复合得到的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界面性质,与70℃时复合物相比,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性分别提高了189.73%,63.59%和80.40%;在pH值为5时复合物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显著优于其他pH值条件,在pH值为7时复合物的乳化性有最大值;吐温80与大豆分离蛋白的比例为1∶2时,复合物的界面性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低温下添加不同浓度钙离子和还原剂亚硫酸氢钠以及pH值的控制,对大豆蛋白中两种主要组分7S蛋白和11S蛋白进行两步法诱导分级分离并优化条件,制备出含11S蛋白57.4%的分级大豆蛋白Ⅰ和含7S大豆蛋白61.4%的分级大豆蛋白Ⅱ.功能性质评价结果表明,分级大豆蛋白Ⅰ比大豆分离蛋白具有更好的凝胶性和起泡性,而分级大豆蛋白Ⅱ比大豆分离蛋白具有更好的乳化性,说明钙离子的诱导分级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来更有效地开发大豆蛋白组分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11.
利用PLC技术、变频器技术等开发一种智能全自动包装机。介绍该设备的整体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能够提高包装质量、精度及效率,降低次品率,满足生产要求,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食品检验标准存在一些局限性,给食品检验工作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根据检验实践经验,讨论食品检验标准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为充分发挥食品检验标准的作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食品用塑料包装中有害物质迁移问题已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介绍食品用塑料包装中存在的主要有害物质种类,对有害物质向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迁移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就如何提高该问题的监督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STC89C52单片机及温湿度和雨滴传感器,设计一种露天养护多肉植物自动遮挡装置。该装置可在温度过高、光照过强或检测到雨水时自动拉上遮挡布,防止露养多肉植物因阳光过强晒伤或因淋雨后暴晒出现黑腐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5.
营养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水平,合理营养关系到人体健康。对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现状与变化趋势,以期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从而促进我国居民体质及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杆塔组立是架空输电线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周期长、危险系数高等特点。虚拟施工基于虚拟定义,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模拟和预演,掌握施工前后及过程中的状态。在分析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实现杆塔组立的虚拟施工过程,通过软件编译平台编写生成软件,以期为今后教学与施工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以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铝的风险监测研判参考值为主要依据,根据铝的主要来源和暴露情况,介绍不同类别食品中的铝的限量值和参考值,为开展食品中铝的风险监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棉籽蛋白是很好的植物蛋白和饲用蛋白源,但其中含有有毒成分棉酚,需要经过脱毒处理才能利用。研究液—液—固三相萃取法脱除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FGP)的效果,以期为食用棉籽蛋白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食品中抗氧化剂BHA,BHT,TBHQ的检测效率,利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剂在1.6~16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0,10,4 mg/kg;添加水平为10倍检出限,回收率为96.0%~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0.9%~3.9%。  相似文献   

20.
针对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方式现状,结合食品高级人才培养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深入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提出丰富课堂理论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强调思考独立与激发创新思维等建议,旨在为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