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杉木家系无性化造林与原家系实生苗造林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保持着原有家系的基因型特性。18个杉木家系(组合)3年生时,平均树高比对照大20.84%,胸径超过32.9%,其中有15个家系树高、胸径的增幅均在10%以上,较优良的5个家系和3个杂交组合,树高大于对照20.20-45.7%,胸径大于对照31.77-65.5%,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可在闽北及类似地区进行无性繁殖,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筛选出优良单亲家系进行中试造林,探讨了各家系相互间在有无竞争的条件下其生长量的差异。在家系间相互存在竞争的情况下,10年生国产湿地松单亲家系比对照(进口商品种子)材积生长增产24.5%,最优家系0-1027材积增产达70.3%;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6年生家系试验林比对照林分增产75.38%,其中最优家系0-1027比对照林分增产120%,家系示范林比对照林分增产83.08%。  相似文献   

3.
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筛选出优良单亲家系进行中试造林,探讨了各家系相互间在有无竞争的条件下其生长量的差异。在家系间相互存在竞争的情况下,10年生国产湿地松单亲家系比对照(进口商品种子)材积生长增产24.5%,最优家系0-1027材积增产达70.3%;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6年生家系试验林比对照林分增产75.38%,其中最优家系0-1027比对照林分增产120%,家系示范林比对照林分增产83.08%。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优良家系造林的增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优良家系中试造林研究表明:9年生湿地松优良家系中试林比对照林分增产68.4%,其中最优家系0-1027#比对照林分增产89.0%;湿地松优良家系示范林比对照林分增产79.4%。本研究为大面积营造湿地松丰产林提供了优良的遗传材料和高效栽培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优树子代抗逆适应性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1980年在枯死现象严重的平潭防护林场木麻黄采伐迹地营造木麻黄化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通过17年的试验,筛选出抗逆适应性强、保存率高、生长优良的家系夏26、夏8、夏4、夏23、夏3、夏25、龙5共7个,17年生保存率均在80%以上;平均保存率85.2%,比对照高58.6%,均与对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夏26比对照高72.2%。这些家系生长也较好,平均胸径20.73cm,比对照大20.2%;平均树高17.09m,比对照高11.3%。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逆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湖南林业科技》1994,21(4):5-9
1984年春对靖州县排牙山林杨杉木种子园选出的11个优良家系分别在怀化地区北部、中部和南部进行了区域性造林试验。历时10年,结果表明:优良家系间与环境间交互作用显著,但都优于对照。材积增产率比种子园混系种大23.6%,比一般生产用种大42.6%,平均遗传增益22.6%。  相似文献   

7.
高脂马尾松产脂力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对在信宜,河源,郁南三地营造的48个高脂马尾松优良家系,7-13年生时进行产脂力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地点间方差分量占27.14%,年度间方差分量则占36.00%,年度间比地点间差异更大。家系产力与bi值回归系数综合分析,48个家系可分为4种类型;(1)高产脂稳定型,占22.92%,产脂力比对照高17.60%;(2)高产脂非稳定型,占8.33%,产脂力比对照高21.01%;(  相似文献   

8.
应用区组调整法,在天麻和毫山林场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的优良家系内,分别选出20株和23株优良个体。这些优良个体的树高均值大干优良家系均值54.9%和23.2%,大于对照90.7%和43.9%,遗传增益为33.8%和22.5%。该方法与绝对树高值选择法比较,可靠性强,预期增益高。  相似文献   

9.
杉木二代园子代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的39个杉木第二代种子园(福建洋口)子代家系的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存在着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家系与地点交互作用接近明显。初步筛选出4个生长较优且稳定性也较好的家系。同时也揭示出用广西融水,融安西山种子园,优良家系山口38三个高水平的对照与参数家系比较,引进的家系增产效果不大,且多数生长量比对照小,因此,广西建立第二代杉木种子园应以本区域优良材料为主,谨慎使用外省的二  相似文献   

10.
对4个初选火炬松优良家系作了中试,结果表明:优良家系依然优良,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比对照大15%─25%、且15%─23%和36%─72%。  相似文献   

11.
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的产脂力优良单株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11年生33个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和1个对照的产脂力、树高、胸径测定表明,有69.7%家系的平均产脂力10 cm割沟单刀产脂量为18.89 g,大于对照的15.9 g,22号家系的平均产脂力还达到30.6 g。有85.3%的家系的平均胸径(11.86 cm)大于对照(10.74 cm),有42.4%家系的平均树高(8.6 m)大于对照(8.4 m)。说明大多数家系的产脂力和胸径生长量都比对照大,而树高只有40%强的家系大于对照树。  相似文献   

12.
2000—2008年采用系统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共统计到维管植物153科、429属、723种(包括变种、亚种和多年栽培种)。维管植物分布区类型组成是温带起源的科占总非世界分布科数的44.14%,温带分布属占总非世界分布属数的35.00%,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属最多,占总非世界分布属数的26.84%,其次是热带、亚热带分布科占总非世界分布科数的41.44%,热带分布属占总非世界分布属数的25.53%。说明紫溪山植物区系不仅具有温带性质,而且具有热带性质,是二者兼容的地区,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中植物省,为古热带植物区系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结合。分布区类型的组成也表明此区系古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全光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1996年以来,利用现有山场的马尾松幼林作为穗条来源,采取人工间歇喷雾管理法进行马尾松全光扦插育苗。结果表明: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穗条平均成苗率是清水处理的1.5~2.1倍;半木质化穗条的成苗效果好于尚未木质化的;3~5年生幼林可做为穗条来源。对22个高产脂家系和6个速生无性系单株的扦插育苗,成苗率分别为37.8%~77.5%和5.9%~92.7%,从中选出14个高产脂家系和3个速生无性系单株的扦插苗上山造林,提高扦插成苗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4.
将鄂西北山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13种森林类型,在系统调查样地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碳含量的基础上,对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鄂西北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75.812t·C·hm-2,各层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土壤层(110.130t·C·hm-2)乔木层(48.278t·C·hm-2)灌木层(15.187t·C·hm-2)枯落物层(2.217t·C·hm-2),各层分别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62.64%,27.46%,8.64%和1.26%。天然林不同林龄碳密度排序为近成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人工林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经营方式下蒙古栎次生林林下草本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模式下草本植物种类要略多于纯林模式下;大多数草本在针阔混交模式下,高度、盖度、数量、频度等指标要大于纯林模式下,即混交模式更适于林下草本的生长繁衍及对资源的占有利用;混交林下草本在保持水分方面与纯林相比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辽东地区森林可被燃物载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森林地被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掌握森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分布,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辽东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调查,搞清楚了一些常见的主要林型地被可燃物平均载量情况,同时对油松人工砘林、落叶松人工纯林和天然阔叶杂木林3个具有代表性的林型,按不同林分密度、林龄、坡向和坡位等因素,进行地被可燃物载量分布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辽东中、北部地区载量大于辽东南部地区;林分密度和林龄愈大,则载量愈高;南坡载量大于北坡,北坡最小;坡位愈高,则载量愈小。  相似文献   

17.
三类调查中手持GPS面积精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后处理差分的方法,研究了手持GPS在三类调查中的面积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面积大于627.7m2以上时,利用后处理差分方法获得的数据面积精度可以达到95%,能够满足三类调查对面积精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17a生华山松混交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均比同期纯林要大,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量下降趋势比纯林慢,材积连年生长量上升比纯林快.8a生华山松仅树高定期生长量比纯林大,胸径与材积定期生长量不及纯林.混交林的叶量、叶面积及单位重量的叶绿素含量均比纯林高.华山松营养根呈簇状疏散分布,无明显主根,根系分布浅而细根密集,根系总长度比纯林大20%以上,种间根系无互相排斥现象.  相似文献   

19.
沙地云杉林植物区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分析了沙地云杉林的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种子植物的统计并得出结论:在沙地云杉林中,共有161种植物,分别属于49科,123属。其中1种蕨类植物,2种裸子植物,158种种子植物。共有10种地理成分分布类型,其中以达乌里-蒙古成分占优势,内蒙古自治区的特有成分只有沙地云杉一种。根据优势成分分析,发现在乔木层中只有沙地云杉和白桦达到存在度的4~5级,灌木层中只有黑果木旬子木达到5级。根据相似系数比较发现:沙地云杉林有56.8%的科、47.4%的属、47.4%的种与大针茅草原相同;有60.8%的科、22.3%的属、7.2%的种与长白山的典型暗针叶林相同,因此沙地云杉林仍然属于暗针叶林范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檫树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檫树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小于天然林 ,宽度大于天然林 ;纤维素、戊聚糖和木素的含量均稍高于天然林 ,灰分和抽出物含量均低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