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31例水牛血液的检测,发现水牛的红细胞上除具有粘附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花环外,还具有C_(3b)受体,形成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从而证实,水牛的红细胞不仅具有携氧、运输气体和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71例纯种杂种山羊血液的检测,发现山羊的红细胞上除具有粘附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花环外,还具有C_(3b)受体花环.从而证实,山羊的红细胞不仅具有携带、运输气体和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同时发现,杂种山羊红细胞上C_(3b)受体花环率的均值,显著高于纯种山羊(p<0.01).因此,我们初步认为,杂种山羊表现的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等杂种优势,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可能还与红细胞上C_(3b)受体花环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检测了180例不同肝病患者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肝癌、肝硬化、慢活肝患者红细胞C_(3b)花环率明显降低,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升高,急性肝炎患者的改变程度较轻。结果提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失调是慢性肝病患者免疫功能失调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红细胞C_(3b)花环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有助于不同肝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32例黑白花奶牛的检测,发现黑白花奶牛的红细胞除了具有粘附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花环外,还具有C_(3b)受体,形成红细胞C_(3b)受体的花环,这表明黑白花奶牛的红细胞不但具有携氧、运输气体、调节酸碱平衡等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对32例鲤红细胞检测表明,鲤红细胞除具有形成免疫复合物花环(花环率为4.22±1.54)外,还具有 C_3b 受体。能形成红细胞 C_3b 受体花环(花环率为8.17±1.99),二者差异显著,从而讧明鲤红细胞不但具有携氧、运输气体和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等作用,而且还有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选用14日龄健康的海佩科内用仔鸡48羽,随机分成试验(24羽)和对照(24羽)两组.试验组在饲粮中添加0.25%的茶多酚(TP),研究TP对鸡免疫功能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TP对自然感染法氏囊病鸡,有明显提高(p<0.05)鸡血液中红细胞C_(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及保护鸡脾脏正常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发现TP对公母鸡法氏囊的重量有不同影响.本试验表明,TP具有提高家禽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实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实验,对马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马红细胞可形成细胞C_3b受体花环及免疫复合物花环,说明马红细胞也具有C_3b受体(CR_1),并可借助CR_1进行免疫粘连(IA)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发挥重要的免疫机能,即红细胞免疫系统学说(RCIS)对其仍适用。文中还探讨了RCIS的生物学意义,并提出:比较分析C_3bRR及ICR实验结果,可了解到CR_1的生物化学状态。  相似文献   

8.
将100只2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AIV感染组(I)和对照组(C),应用免疫学和细胞培养及MTT等方法动态检测AIV感染雏鸭血液红细胞免疫黏附能力、红细胞免疫自身调控能力以及红细胞促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雏鸭感染AIV后1~14 d,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E-CRR)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I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IV感染雏鸭后3~21 d,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抑制(RFI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IV感染雏鸭的红细胞对血液T、B淋巴细胞增殖促进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AIV感染引起的雏鸭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自身调控能力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与AIV感染导致雏鸭外周血免疫功能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SRBC),通过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了10份接种 IBD 疫苗后第35日龄鸡的血清,10份高免血清,10份未免疫健康鸡血清,并辅以对流免疫电泳(CIEP)相对照。结果 IHA 与 CIEP 的阳性符合率为94.7%,并通过鉴别试验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证明此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3~6周龄的青年鸡,病毒在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中迅速繁殖,损伤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除直接引起鸡死亡与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引起其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鸡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  相似文献   

11.
雏鸡感染vM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日龄AA肉用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4875%,MD死亡率为1645%,红细胞EC3bR花环率、EIC花环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将 150只 1日龄健康 AA肉用雏鸡随机分为黄芪多糖组、香菇多糖组和健康对照组 ,每组50只 ,分别作不同处理 ,并分别于 7,14 ,2 8,4 2和 56日龄测定各组雏鸡红细胞 E- C3 b R、 E- IC花环率。结果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组雏鸡 E- C3 b R在大部分测时期高于对照雏鸡 (P >0 .0 5,P <0 .0 5,P <0 .0 1) ;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组雏鸡在大部分检测时期 E- IC花环率低于对照雏鸡 P >0 .0 5,P <0 .0 5,P <0 .0 1)。表明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继发性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Two hundred and forty specific pathogen free leghorn chicke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nd reared in isolated pens. The tested chickens were negative to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at 25 d old. Group 1 was treated with saline, whereas Groups 2, 3, and 4 were inoculated with 0.3 mL IBDV suspension intranasally the next day. Groups 3 and 4 were also administered with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 intramuscularly twice daily at 5 or 10 mg kg-1 BW, respectively, until 31 d old. The erythrocyte-C3b receptor rosette rate (E-C3bRR) and the erythrocyte-C3b immune complex rosette rate (E-ICRR) were measured at 25, 29, 32, 35, and 38 d o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BDV significantly reduced E-C3bRR and E-ICR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while simul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APS with 1BDV maintained E-C3bRR at similar levels to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increased E-ICR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group non-treated with APS (P 〈 0.05). APS treatment reduced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chickens inoculated with IBDV (P 〈 0.0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PS may enhance the immune adherence of chickens erythrocytes by affecting the activity and/or the number of complement receptors on the erythrocyte membrane. These findings can be beneficial in provid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mechanisms required for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PS in modern medicine.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患鸡死亡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过程中的微血栓形成做了动态检测,并观察了补液抗休克治疗对IBD发病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早期死亡鸡重要器官(肺、心和脑)中微血栓检出率比早期病(未死)鸡和晚期死亡鸡显著增高(P<0.05);补液抗休克治疗可显著降低IBD患鸡的晚期死亡(P<0.001)。这说明重要器官的微血栓形成与IBD患鸡的早期死亡有关;而腹泻-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则是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诱导对肉鸡白细胞粗提物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异物刺激对肉鸡机体抗菌物质活性的影响。测定了大肠杆菌诱导后肉鸡白细胞粗提物活性变化,分别对大肠杆菌诱导前和诱导后的健康肉鸡进行采血,血液红细胞溶胀、离心后,各取含1×107个白细胞的溶液经超声波破碎,10%(V/V)乙酸浸提、旋转蒸发,获得白细胞粗提物,采用微量琼脂扩散法测定粗提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白细胞粗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抑制作用,诱导后的粗提物比诱导前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大肠杆菌诱导增强了肉鸡白细胞粗提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IBD二价弱毒细胞苗和二价油乳剂灭活苗对鸡进行加强免疫,待高免鸡血清IBDAGP抗体效价达1:256以上时,收集高免蛋,用于制备抗IBD高免卵黄抗体,制出的高免卵黄抗体IBDAGP效价为1:64~1:128,用这种高免卵黄抗体对万余只IBD病鸡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只鸡肌注1ml,总有效率在90%以上。由此可见,IBD高免卵黄抗体具有特异性好、治愈率高、取材方便、制造简便和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草药材,经粉碎加工制成“法囊净”散剂、丸剂或片剂.经过近1年的药物筛选和试验,又经过半年的实验室验证,证实中成药法囊净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具有特效.对不同症状、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患病鸡只治愈率平均为99.63%,对健康鸡群的保护率达100%.对冶疗和用药前后各种生理指标的测定数据经过生物学统计比较(t测验)差异均不显著,证明该药配方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防鸡IBD的区域性流行,以当地典型发病鸡群的法氏囊为组织源,以蜂胶为佐剂,研制鸡IBD蜂胶囊毒组织灭活苗。室内试验表明,对10日龄AA肉鸡接种后,20、50d血清AGP抗体阳性率和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达100%;田间试验表明,对6批7~15日龄,3万多只不同品种的雏鸡免疫,未发生一起IBD;常规检验表明,该苗安全、无毒副作用,保存期内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