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某水电站垫层蜗壳结构,针对蜗壳与垫层、蜗壳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对蜗壳结构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蜗壳与垫层之间的摩擦系数对蜗壳外围混凝土的应力、结构位移的影响很小;蜗壳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对结构位移影响甚微,但是对蜗壳下半周混凝土的应力和配筋影响较大,尤其在底部位置,当摩擦系数由0.25增大到0.60时,环向应力平均增幅约为14%,配筋面积平均增幅达到30%左右。此前已完成的许多研究中将此摩擦系数取为0.25,根据相关实验研究该值偏小,对蜗壳外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偏不安全的。因此,在垫层蜗壳结构的接触非线性计算中,应选择合理的蜗壳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2.
对岩基上混凝土浇筑块在不同浇筑层厚、不同间歇时间及不同岩基变形模量下进行了研究,得到结论:(1)随着间歇时间的增加,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的最高温度降低;随着浇筑厚度的增加,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的最高温度增加。(2)随着间歇时间的增大,坝体横河向应力和顺河向应力减小;随着间歇时间的增加,浇筑层表面应力与浇筑层中间应力的差异越大;随着浇筑层厚的减小,坝体横河向应力和顺河向应力减小。不同岩基变模对横河向应力影响较小,对顺河向应力影响大于对横河向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渗流理论,以不同密实度的无砂混凝土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探讨无砂混凝土板在经过含沙水流过流前后,其渗水效率产生的变化以及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含沙水流对无砂混凝土板的淤塞效果是明显的,渗流量成倍数减小。在淤塞前,无砂混凝土板的密实度越小渗流量越大;在淤塞后,无砂混凝土板密实度越小,其淤塞效果越明显。无砂混凝土板的表面淤积层对板的渗流能力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无砂混凝土板经过反冲洗,其渗流能力能有明显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凝土挂板主要应用于混凝土重力坝渗漏加固处理,是利用沥青混凝土作为防渗层,外挂预制混凝土板保护,具有防渗效果好、抗收缩能力强、适应温度变化、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大连市大西山水库、北大河水库、龙王塘水库混凝土重力坝均始建于二三十年代,坝体混凝土老化,坝体伸缩缝和水平施工缝处有渗漏现象,采用沥青混凝土挂板进行防渗处理后渗漏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沥青混凝土挂板设计构造要求、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和配合比,以及锚筋安装、混凝土预制板安装、沥青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白鹤滩进水塔秋季施工的温控防裂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进水塔秋季施工过程与温控措施进行模拟。运用ANSYS软件将保温、通水时长、绝热温升、浇筑温度等对秋季多层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和温度应力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以底板为例,分析比较各方案下底板特征点的温度应力和最小抗裂安全系数,得到结论:多层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通水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增大混凝土前期应力;降低浇筑温度能使混凝土的温度均匀降低,而选择低热混凝土对于不同部位的温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的公路建设中,应力吸收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公路的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路面应力吸收层的作用,研究了应力吸收层施工中不同阶段的施工技术,希望能给实际的应力吸收层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含水率对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的影响,以花生主产区主要种植品种宛花2号、大白沙171为试验物料,利用DGF30/7-I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对花生荚果进行含水率调控(10.18%、13.57%、16.28%、20.66%、25.85%);利用静力学原理构建的静摩擦系数斜面仪测定花生荚果的静摩擦系数;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分析花生品种、接触材料、荚果含水率对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水率各水平下不同品种花生荚果与Q235钢板、大孔筛、小孔筛的静摩擦系数变化趋势相同;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宛花2号在不同含水率下与Q235钢板、大孔筛、小孔筛的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388~0.611、0.494~0.819、0.553~0.975,大白沙171在不同含水率下与Q235钢板、大孔筛、小孔筛的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42~0.622、0.608~0.822、0.619~0.892。在含水率各水平下花生荚果与不同接触材料的静摩擦系数变化趋势相同,其中大白沙171的静摩擦系数小于宛花2号;大白沙171花生荚果的流动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花生循环干燥设备仿真模拟参数设置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崩岗体剖面土壤收缩特性的空间变异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SS-1型土壤收缩仪测定崩岗体不同层次原状土壤的收缩特征曲线,研究崩岗土壤收缩特性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脱水过程中崩岗土壤的线缩率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线缩率与含水率间的关系(R20.991 1),红土层与斑纹层的土壤收缩曲线分段现象明显,而砂土层则变化平缓,土壤质地越黏重线缩率越大;崩岗不同层次土壤的收缩特性差异显著,红土层与斑纹层的径向收缩应变大于轴向收缩应变,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张拉裂隙,砂土层则相反,在干燥过程中易发生表面下沉。相关性分析表明,径向收缩应变与砂粒含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33),而轴向收缩应变受土壤质地影响不明显,体积收缩应变和缩限与黏粒和砂粒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891)和负相关关系(r=-0.838),说明崩岗土体收缩过程受土壤质地及土壤基质吸力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明矾石,硬石膏按一定比例经磨细混合均匀后生产混凝土膨胀剂,或与普通水泥生产补偿收缩水泥。对膨胀剂中的SO3,Al2O3及细度的控制,可以控制所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自由膨胀值,自应力值和稳定期。将其用于水利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注,高抗渗混凝土,不裂或少裂混凝土的配制及工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渗流理论,结合工程实际,以不同配比的无砂混凝土管为研究对象,探讨无砂混凝土管在不同粒径滤料的颗粒级配和多种防冲层材料条件下对渗流取水效能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水库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取水的能力是可观有效的,滤料颗粒继配良好,防冲层为无砂混凝土板时无砂混凝土管的渗流能力和取水效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期温度观测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期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规律,根据罗斯法水利枢纽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边墙的温度观测成果,采用嵌固板理论对衬砌的混凝土边墙的温度应力进行了简化计算分析。得出了特殊点温度历时曲线和典型点应力历时曲线,并对衬砌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浪底水利枢纽集中布置的10座进水塔群,上部为格箱式结构,下部多为大体积的板、墙、墩、梁和柱式结构,兼有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的特点,由于多层孔道纵横交错,温度作用设计难度很大,简述了温度作用设计中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为了解进水塔施工期和运用期最大温度以及温度应力产生的部位和大小,对分缝分块施工布置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为温度配筋提供依据,采用平面和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施工期和运用期的温度场及温度徐变应力仿真计算分析,对框架结构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进水塔分缝分块施工布置方案是合理的,施工期温控方案是可行的,温度钢筋配置时,在将温度作用与其它荷载按常规组合时,须考虑混凝土开裂对温度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型箱涵竖向裂缝原因分析及防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混凝土箱涵易产生竖向裂缝的现象,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是水化热温差及混凝土收缩,二是管道设计分节过长,提出采用“后浇带”施工方法可以消除温降及收缩产生的应力从而减少竖向裂缝产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新型装配扶壁式挡土墙具有环保美观,施工速度快的优点,但存在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及拼接缝,影响结构整体性。结合宿迁市马陵河整治工程,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该挡土墙结构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应力、变形特性,并预测了其极限抗震能力,分析了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强度参数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作用下,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剪应力小于抗滑力,剪切变形很小,属弹性变形,结合面黏结良好;拼接缝处面板拉应力远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预测超载的挡土墙极限抗震能力为0.50 g;接触面摩擦系数在0.4以上,结构可保证整体性,抗震能力较强,摩擦系数降至0.2以下,结构抗震能力显著降低。该工程新型装配扶壁式挡土墙的抗震安全性满足要求,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采取洒水养护是地下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有压段建模计算,进行了不同洒水对流系数的取值对温度应力的敏感性分析以及不同的洒水对流系数对混凝土温控的影响分析。成果表明,在混凝土温控研究中,不同的洒水对流系数对温度应力影响显著;洒水对流系数越大,混凝土早期温降越快,同时,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早期抗裂安全系数偏低,对后期温控反而有利,计算结果可为地下工程衬砌混凝土防裂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6.
坝下游面钢衬钢筋混凝土管道是近30年来应用最广的压力管道型式之一,其工作机理是允许外包混凝土开裂,但要限制裂缝宽度。以三峡水电站坝后背管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设置软垫层坝后背管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设置软垫层坝后背管结构应力状态,并与结构模型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坝后背管设置垫层能有效减小钢管向外围混凝土传递的内水压力,降低混凝土拉应力峰值,改善外围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状态,提高钢管的承载比。随着垫层弹模的降低、厚度的增大,这种效应更加明显。对设置软垫层的范围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工程中,一些矩形薄壁量水堰采用较厚的混凝土墙作为侧收缩堰的两侧挡水壁,导致过流堰板与挡水壁厚度不同。这一改动增加了量水堰的安全性,但与规范中的标准情况不同,可能对过流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矩形收缩堰在考虑挡水壁厚度情况下的流量系数计算方法,研究进行了收缩比为0.5时的6个厚度比的侧收缩薄壁堰在一系列流量下的物理模型实验,并对水舌形态进行了观察与记录。实验表明收缩堰的挡水壁厚度对流量系数有一定影响。经对比后发现,测量规范中现有的收缩堰的流量系数计算公式不能很好体现出边壁厚度的影响。因此,依据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回归关系方法建立了考虑厚度比D/d和h/P的收缩堰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可供工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镁渣对C30混凝土干燥收缩的作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镁渣利用率低,现代混凝土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问题,考虑利用镁渣水化后的体积膨胀性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镁渣取代率为主要因素,运用无约束收缩变形的非接触法和接触法实验研究镁渣对混凝土早龄期(3d)以及长期(180d)干燥收缩的影响,揭示作用规律,探讨作用机理,为镁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混凝土尺寸稳定性的提高提供一条经济有效的措施。研究表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镁渣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干燥收缩的发展与水泥的水化进程基本一致;混凝土的早龄期干缩变形占总干缩变形的比重较大,减小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的重点在早期;镁渣能显著减小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在取代率不大于25%时,混凝土的干燥变形一直处于收缩状态,无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在无砂混凝土板上铺设不同骨料以及骨料的铺设顺序不同时,渗流流态的变化规律,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容重无砂混凝土板在不同骨料铺设顺序情况下,渗流流速v和水力坡降J的拟合关系,为今后在实际工程中考虑渗流流态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结果表明,在无砂混凝土板容重较小时,渗流流态接近于紊流,而容重较大时,渗流流态呈过渡流形态。铺设骨料中含有粗骨料时,随水力坡降增加渗流流速变化的幅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MgO微膨胀混凝土由于自生体积变形具有良好的延迟性而被工程界广泛应用,其膨胀量、膨胀时间、膨胀速率以及膨胀过程线的形态对补偿收缩的效果起着十分关键作用。通过对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变形过程的最优曲线,达到了进一步降低拉应力的效果,为微膨胀混凝土材料的研制提供了一条目标曲线。还对自生体积变形过程线优化的初始可行点的选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