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组合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根据育种目标,模拟出“理想品种”中各性状参数和各个性状的不同权重系数,在筛选新组合时,对多个相关性状进行定量分析,减少人为因素对筛选的影响,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糯甜玉米杂交组合F1代的各主要性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组号为F1 33的杂交组合综合性状最好(G1=0.872),F1 13次之(G1=0.8111),F1 19综合性状最差(G1=0.48866),综合评判结果与杂交组合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品种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判分析法,对2000年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了12个性状指标综合分析,计算灰色关联度对杂交种进行评价,并把关联度值与产量性状及变异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均为显著相关,因此,认为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能够更好地评价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3.
宿9604小麦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卫生  程守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21-722,727
利用 1998和 1999年安徽省淮北片半冬性组区试资料 ,应用高稳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宿 96 0 4等小麦新品种 (系 )的丰产性、稳产性及生态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宿 96 0 4两年平均较对照周麦 9号增产 12 .10 % ,属于A级水平 ;两年b值分别为 0 .82 6 7和 1.0 2 2 6 ,高稳系数为 93.37%和 83 .2 2 % ,是一个丰产、稳产型品种 ;两年灰色关联度ri 分别为0 .86 3 1和 0 .90 81,均居第 2位 ,接近参考品种 ,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并对宿 96 0 4丰产稳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鉴定安徽省区域试验通过的中籼新品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筛选出适宜广德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以2015年安徽省一季中籼生产试验的27个品种(组合)进行示范种植,以Ⅱ优838为对照,对各品种(组合)的产量、抗性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述。结果表明,所有品种都比对照增产,其中有2个品种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所近期育成的11个小麦品种(系)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依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而进行的综合评判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V8(8318)、V10(8726)、V1(8946)和V2(9101-6)综合性状好,表现出产量高,品质较好,稳产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参试品种(系)产量要素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各试点的代表性、鉴别力,利用R语言的GGEBiplot GUI程序包对参加2017-2018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的8个参试品种(系)‘L1036-34’(P1)、‘F80’(P2)、‘201106-7’(P3)、‘D0602-10’(P4)、‘天11-8-2’(P5)、‘天11-8-24’(P6)、‘西和蓝’(P7)和‘陇薯6号’(P8)在6个试点的产量要素性状进行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年6个试点中小区产量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最强的参试品系均为P1;商品薯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产量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结薯数丰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2、P1,稳定性好的品系为P1、P5;商品率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6。综合产量要素分析,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综合排序依次为P1、P5、P6、P2、P4、P8、P7、P3。双标图能够简单直观有效的评价参试品系和试点,较为理想的品系为P1,较为理想的试点为会川、天水、临夏。  相似文献   

7.
硬粒小麦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硬粒小麦品种(系)的9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87(341)46-16-1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好,产量水平高。  相似文献   

8.
宋昌云  梁华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959-959,96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4年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米质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度大于M1148(CK)的品种(组合)有花培18、晚粳M002、双优3404,表明这3个品种(组合)综合性状好,是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优良品种(组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量化评价、综合描述近两年山东省参加区域试验的13 个 小麦新品种(系)相应7 个重点性状,从试验分析结果中找出综合表现最为优异的新品种(系)。相比 于传统的等权关联度排序方法,本文所涉及的加权关联度排序方法最终的评价结果,可以将新品种 (系)包含产量在内的众多性状具体表现反映出来,从而借助不同权重对不同的性状加以赋予以及构 建参考品种,而这便属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最为核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对20142015年度陕西小麦区域试验13个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影响小麦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利用稳定参数法可以有效地评价小麦的高产稳产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产量性状中,收获指数和穗粒数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大,是增产的主要因素,而穗粒重、千粒重和生物学产量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小;在农艺性状中,株高构成指数和花期叶面积这2个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而穗长、旗叶夹角和株高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小;在生理性状中与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单株伤流量。在小麦的高产品种选育中,应对与产量关联度高的性状进行改良,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2014~2015年度陕西小麦区域试验13个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影响小麦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利用稳定参数法可以有效地评价小麦的高产稳产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产量性状中,收获指数和穗粒数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大,是增产的主要因素,而穗粒重、千粒重和生物学产量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小;在农艺性状中,株高构成指数和花期叶面积这2个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而穗长、旗叶夹角和株高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小;在生理性状中与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单株伤流量。在小麦的高产品种选育中,应对与产量关联度高的性状进行改良,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4和1995年安徽省淮北片半冬性组小麦区试资料,分析了皖麦29等小麦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并对参试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皖麦292a区试和1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741.4kg/hm2,3a平均较时照博爱7422增产7.81%,是2a区试中唯一较对照增产的品种。皖麦292ab值分别为0.9786和1.0543,均接近于1;2aS2di分别为0.1694和0.0035,表现出了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2a综合评估的ri值分别为0.7203和0.7432,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排序均为第1位。结合近年生产实际,对皖麦29丰产稳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双低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贵州大学油料所的14份双低油菜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双低油菜材料同一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同一材料内的不同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每角粒数(γ=0.709 8)〉千粒重(γ=0.684 1)〉角果长(γ=0.647 7)〉株高(γ=0.645 7)〉单株角果数(γ=0.641 9)〉二次分枝数(γ=0.637 0)〉分枝高度(γ=0.636 7)〉一次分枝数(γ=0.623 9)。因而,在双低油菜的选育过程中,应加强对每角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的选择,同时考虑株高适度及单株角果数。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度在小麦品种(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小麦12个品种(系)的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泰山241、泰山036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2000-2003年参加宁夏灌区春小麦优良新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灰色关联度以及品质综合分析表明:品系永3119主效应值为0.600,关联度最大为0.7517,丰产性好,稳产性较好,品质达到国家中强筋优质小麦标准。宁春32号、宁春35号品种主效为正值,灰色关联度较大,丰产性,稳产性较好,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指标。通过对优良品系麦谷蛋白亚基分析,大多数品系富含优质亚基组分。  相似文献   

16.
选用爱杂9号于2010年在安徽省沿江、江淮和淮北3个棉区进行试验,探讨该品种(系)在我省不同生态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爱杂9号在生育期、产量、抗病性和纤维品质方面都比对照品种皖杂40 F1有优势,更适宜在淮河以南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小麦抗旱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目的】探讨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对分别种植于干旱棚和大田自然降水两个条件下的65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为:气孔导度(0.7995)、光合速率(0.7909)、蒸腾速率(0.7556)、可溶性糖含量(0.7467)、丙二醛(MDA)含量(0.7336)、游离脯氨酸含量(0.7267)、穗长(0.7102)、穗粒数(0.7095)、千粒重(0.7005)、水势(0.6959)、有效分蘖数(0.6951)和株高(0.6866)。并依据各品种的加权抗旱指数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可以较好的反映品种的选育及适应地区。参试品种中较抗旱的品种有洛旱6号、晋麦47、陕麦168、小偃6号等。【结论】与抗旱指数关联度最大的是和叶片气孔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它们在作物受到干旱胁迫时所受的影响最大,与作物抗旱性关系最为密切。因而可以选用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小麦抗旱性的以性状为基础的选择,以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18.
彩色杂交棉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彩色杂交棉组合F1代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彩色棉F1代杂优组合皮棉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衣分>株铃数>果枝数>667 m2株数>铃重>株高>果枝始节>生育期,为选育彩色棉优势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课题组新育成的21个冬小麦品种(系)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依各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价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G9815和G9816综合性状好,产量水平高,早熟,抗病、抗旱、抗例状,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花生品种(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濮阳市花生区域试验的5个品种(系)的7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其评价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濮花10号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最优,是一个有希望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