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盐碱地改良的传统技术及新工艺,包括耐盐植物栽培技术集成、海水养殖废水利用、利用作物秸秆埋设隔层、DS 土壤改良剂、喷滴共用灌溉技术、快速培肥等技术,阐述了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盐碱地改良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盐碱地改良的传统技术及新工艺,包括耐盐植物栽培技术集成、海水养殖废水利用、利用作物秸秆埋设隔层、DS土壤改良剂、喷滴共用灌溉技术、快速培肥等技术,阐述了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盐碱地改良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盐碱地在我国有较大的面积,研究、改良和利用盐碱地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盐碱地的危害,并从水利、物理、化学、生物四个方面介绍了盐碱地改良措施,然后对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做出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及六维改良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大面积盐碱地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改良与利用已经成为确保耕地“红线”不被突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综合分析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案例,提出了盐碱地治理与利用的六维改良法。六维改良法实现了盐碱地垦造、改良与种植的一体化。此外,还对未来盐碱地改良措施的优化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盐碱地改良利用是我国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在总结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盐碱地的改良技术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浅谈新疆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媛媛 《甘肃农业》2014,(16):65-67
盐碱地改良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很多国家都致力于盐碱地治理和利用。目前盐碱地改良与治理的方法很多,如种植水稻、苜蓿等先锋作物的生物改良,用水洗盐的物理改良,用石膏和硫磺等的化学改良。这些改良方法存在改良周期长、投入大、浪费灌溉水等缺点。新疆现有耕地面积6000多万亩,其中31%属于盐碱地,并且盐碱化的趋势还非常明显。在耕地受城市化占地、荒漠化、沙化、盐碱化的侵袭而日益减少的今天,盐碱地改良与治理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这些现状,阿勒泰地区正在启动盐碱地改良利用发展规划,全面治理盐碱地。  相似文献   

7.
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改良与水稻种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现状,在论述盐碱地改良共性技术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宁夏银北地区以水稻种植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措施,包括水利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物理和化学改良措施,探讨了目前盐碱地改良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盐碱地改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农垦银北农场盐碱地改良利用现状,在以往盐碱地改良措施的基础上,总结了宁夏农垦银北农场盐碱地改良的技术措施,比较了水利措施、农艺措施、物理和化学改良措施的优缺点,提出根据目前不同类型盐碱地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9.
改良东部滨海盐碱地的优良作物-菊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地区盐碱地是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探索改良利用的尝试从未停止过,为了能够将盐碱地利用起来,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介绍了改良东部滨海盐碱地的一种优良作物-菊芋,通过菊芋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利用价值,总结了菊芋生长势强、叶面积指数大、耐盐碱而又有一定经济价值等适于滨海改良的特点,分析了利用菊芋改良滨海盐碱地的优点和意义,介绍了菊芋在滨海盐碱地的初步应用,认为菊芋种植有很大的潜力,希望能对改良滨海盐碱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嘴山市盐碱地改良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石嘴山市盐碱地概况、盐碱地改良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盐碱地改良的发展目标、重点内容及保障措施,制定了符合科学发展观、顺应历史潮流的盐碱地改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喀什地区沙枣资源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指出种植沙枣改良盐碱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喀什地区种植沙枣改良盐碱地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盐碱地生态经济型沙枣产业综合开发的建议,以有效利用沙枣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吉林西部含氟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要解决的环境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改善土地环境,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盐碱地现状、改良技术以及各灌区现状3个方面阐述了吉林西部盐碱地开发现状,探讨了吉林西部土壤氟化物高背景值在盐碱地改良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为后续合理利用盐碱地、优化盐碱地的改良措施和更好地控制灌区排水中的氟化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近几年来白城市在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多个层面进行试验研究和探讨,并就白城市利用电场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土壤效果、增强盐碱地改良能力及节水灌排等方面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农安县盐碱地分布特点,结合盐碱地生产情况,从节能、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在改良中利用,在利用中改良,统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盐碱地改良之间的关系;考虑土壤、气候、农业生产条件等各要素,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重点选择可操作性强,农民愿意接受,简单易复制,便于大面积推广的技术模式;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相关项目,鼓励农民筹资投劳,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盐碱地改良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围垦的滩涂,土壤盐分高,有机质少,是一块盐碱地,要经过洗盐和培肥改良后才能利用.养鱼改土已具备了成功经验,从工程配套、养殖技术、培肥措施等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放养模式,对盐碱地改良产生明显效果.研究结果,在海涂养鱼改土中,选择以鲢、鳙为主养鱼模式可以获得最好的改土效果,其次是以银鲫为主养鱼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盐碱土改良与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了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盐碱地资源与利用现状,详细论述了盐碱地改良的主要技术措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盐碱地利用技术,针对苏打盐碱地改良与利用领域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盐碱地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的治理通常采用水利工程措施、化学改良及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引进筛选耐盐植物是生物修复盐碱地的基础。我们筛选出7个耐盐植物,耐盐程度较高,利用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地,发展养殖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盐碱地开发利用是我国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研究结合调查统计资料分析了陕西省盐碱地的分布、成因,并以定边县为例对陕西省盐碱地的开发造田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以铺沙和修筑水利设施为主,辅以生物、农艺等其他措施,土壤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是改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其生产投入低,管理方便,经济价值高,适宜在北方滨海和内陆滩涂等 区域大规模种植,发挥利用和改良盐碱地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向日葵在北方盐碱地的利用现状及其生物改良模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向日葵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优势和意义:(1)向日葵的植物特点及分布;(2)向日葵的经济 价值,包括其在食品加工、饲料加工、肥料制造、工业原料、生物医药原料、环保吸附剂方面的应用,以及其本身的观赏价值;(3)向日葵耐盐碱性研究及配套技术,包括耐盐碱向日葵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等;(4)耐盐碱机制等.向日葵作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经济作物,相比于粮食等大宗作物及观赏性花卉,在生物改良中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在盐碱地推广向日葵种植的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运城市盐碱地资源利用现状,包括分布、盐碱地类型及近年来的治理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良对策,以期为该地区后期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