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含量的GC-FID分析方法。采用RTX-1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和FID检测器,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为内标,对试样中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进行分离和检测。方法对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9,标准偏差为0.11和0.05,相对标准偏差为0.45%和0.50%,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9.01%和99.89%。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嘧菌酯、戊菌唑、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氟环唑、醚菌酯、己唑醇对家蚕的毒力,并观察了家蚕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2龄家蚕96 h的LC50值分别为:883.79 mg/L,8.4 mg/L,6.68 mg/L,39.43 mg/L,297.62 mg/L,165.11 mg/L,708.76 mg/L;嘧菌酯对家蚕的毒性最低,戊菌唑对家蚕毒性最高。对其毒性大小分级:戊菌唑、苯醚甲环唑为高毒,氟硅唑、醚菌酯为中毒,嘧菌酯、己唑醇、氟环唑为低毒。得出结论:戊菌唑、苯醚甲环唑等不适合用在桑树及附近使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测定混剂中吡唑醚菌酯和噁唑菌酮含量的方法。采用ODS C18、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离,以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在254nm波长下,经保留时间定性确证,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噁唑菌酮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和0.999 6;变异系数分别为0.68%和0.45%;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8%和100.32%。  相似文献   

4.
探索乙嘧酚、醚菌酯、醚菌+啶酰菌、唑醚+氟酰胺、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粉唑醇6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草莓的安全性,为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要求,进行了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病效果。试验的醚菌+啶酰菌、唑醚+氟酰胺、苯醚甲环唑+醚菌酯、醚菌酯4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优良,达85%左右;乙嘧酚和粉唑醇的防效次之,乙嘧酚中、高剂量防效高于粉唑醇,低剂量防效与粉唑醇相当。醚菌·啶酰菌、唑醚·氟酰胺、苯醚甲环唑+醚菌酯、醚菌酯这4种杀菌剂防效优良,建议在生产上推荐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对斑痣悬茧蜂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和三唑类(粉唑醇、腈菌唑、戊唑醇、己唑醇及戊菌唑)杀菌剂对寄生性天敌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的毒性风险,在室内分别采用药膜法和摄入法测定了上述8种杀菌剂对斑痣悬茧蜂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方法对结果有明显影响。在药膜法处理中,肟菌酯表现出最高的触杀毒性,其致死中时间(LT50值)为1.18d;戊菌唑次之,其LT50值为1.98d;粉唑醇的毒性最低,LT50值长达52.58d。在摄入法处理中,供试杀菌剂的LT50值均大于15d。除粉唑醇药膜处理和己唑醇摄入处理外,其余处理斑痣悬茧蜂的寿命均显著缩短。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关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尤其是肟菌酯和戊菌唑对斑痣悬茧蜂等寄生蜂天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室内通过紫外线照射和药剂驯化相结合的方法连续诱变7代,获得了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对己唑醇的抗性菌株,该抗性菌株对己唑醇的抗性水平达到105倍,其产孢量和致病力比敏感菌株略高,但差异不显著,且对戊唑醇、腈菌唑、多抗霉素和嘧菌酯无交互抗性,对醚菌酯表现交互抗性,结果表明田间用己唑醇防治黄瓜白粉病可能存在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7.
选择8种药剂开展棚室甜瓜白粉病防治试验,调查比较各药剂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5%己唑醇悬浮剂、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29%比萘·嘧菌酯悬浮剂的防病效果较好,第2次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6.42%、94.10%、86.28%和82.14%。其中,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速效性较好,5%己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持效性较好。安全性观察发现,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处理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药害。因此建议在棚室甜瓜生产中使用5%己唑醇悬浮剂、29%比萘·嘧菌酯悬浮剂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防治白粉病。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马铃薯中的残留特性和安全性,建立了测定马铃薯植株和块茎中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农药在马铃薯植株中的消解动态及在马铃薯块茎中的最终残留。样品前处理采用 QuEChERS 法,经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0.005~0.5 mg/kg添加水平下,戊唑醇在马铃薯植株和块茎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0%~99%、94%~10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8%~5.3%、5.3%~9.2%;吡唑醚菌酯在马铃薯植株和块茎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8%~104%、89%~9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0%~8.7%、3.0%~8.0%;样品中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定量限(LOQ)均为0.005 mg/kg。监测了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山东烟台、天津武清、四川成都、重庆九龙坡、湖南长沙、安徽宿州、陕西榆林、贵州贵阳、宁夏银川和黑龙江绥化10个试验点的马铃薯中的残留行为。发现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马铃薯植株中的消解速率较快,半衰期分别为6.4~6.5 d和5.0~7.2 d,属易消解型农药。采用32%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按推荐剂量(有效成分用量182.4 g/hm2)施药3次,距末次施药14 d,戊唑醇在马铃薯中的最大残留量不大于0.018 mg/kg,低于欧盟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0.02 mg/kg),吡唑醚菌酯在马铃薯块茎中的最大残留量<0.005 mg/kg,低于中国规定的MRL(0.02 mg/kg)。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在小麦白粉病发生初期,分别使用20%三唑酮乳油、430g/L戊唑醇悬浮剂、5%己唑醇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1%蛇床子素水乳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共计7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进行田间施药试验。喷药10d后调查各处理区发病情况,并于小麦成熟后测产。试验结果显示,供试杀菌剂中,以5%己唑醇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病指防效最高,达到98.95%,其处理区小麦增产率也最高,为20.79%;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效次之,分别为94.37%和93.57%;20%三唑酮乳油防效最差,但也达到85.55%。供试药剂均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较高防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即以甲醇︰水=75︰25(V/V)为流动相,C18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柱分离测定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18.7%水分散粒剂中的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3、0.026;变异系数分别为0.45%、0.2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99.96%;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7、0.9986。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番茄叶霉病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及平板涂布法测定6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毒力,评价其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和对叶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氟硅唑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均较高,EC_(50)分别为0.50、0.55、0.80、2.42 mg/L,其次为腈菌唑和四氟醚唑,EC50分别为6.92、15.08 mg/L。6种杀菌剂抑制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作用均较弱,对芽管伸长的抑制活性高于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戊唑醇和四氟醚唑抑制孢子萌发的作用相对较强,100 mg/L处理的抑制率为60%~70%,戊唑醇、四氟醚唑和己唑醇抑制芽管伸长的作用相对较强,100 mg/L处理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己唑醇和戊唑醇200 mg/L处理番茄植株,显著抑制其株高,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这4种杀菌剂对番茄植株的叶色及形态均无明显影响;且这4种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预防效果均高于治疗效果,其中150 mg/L己唑醇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最高,分别为90.67%和85.58%;苯醚甲环唑的最低,300 mg/L时预防效果为80.16%,治疗效果为71.68%。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生产中缺少防治花生褐斑病高效药剂的问题,进行了14种杀菌剂防治花生褐斑病的田间试验。发现在14种杀菌剂中,5%己唑醇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对花生褐斑病病指防效最高,达91.24%;43%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4个处理也起到较好的防病作用,病指防效分别达84.49%、82.34%、78.93%和76.35%。不同药剂处理小区测产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区相比,5%己唑醇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小区平均产量增产率最高,达23.40%;43%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4个处理也表现出较好的增产作用,增产率分别达到14.93%、10.45%、8.83%和7.84%。  相似文献   

13.
通过1年6地的荔枝田间试验,采用QuEChERS-UPLC-MS/MS方法,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和氰霜唑及其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CCIM)在荔枝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当吡唑醚菌酯添加水平在0.01~1.0 mg/kg时,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在73%~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4.5%;当氰霜唑及代谢物CCIM添加水平在0.01~0.5 mg/kg添加水平下,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在79%~103%和81%~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2.8%。吡唑醚菌酯、氰霜唑和CCIM在荔枝全果和果肉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吡唑醚菌酯在广东、广西和海南3地荔枝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9 d, 5.2 d和8.0 d;氰霜唑在广东和广西2地荔枝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0 d和6.7 d。于安全间隔期(21 d)时采收的荔枝样品中,吡唑醚菌酯和氰霜唑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我国相应的MRL值(0.1 mg/kg和0.02 mg/kg)。经膳食风险评估可知,吡唑醚菌酯和氰霜唑的摄入风险概率均<100%,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冬小麦种植区的一种重要土传真菌病害.为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缓解和治理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原药)对禾谷丝核菌的毒力.结果表明:98%戊唑醇原粉、95%氟环唑原粉、96%烯唑醇原粉、96%三唑醇原粉、97%吡唑醚菌酯原粉、95%丙环唑原油的EC50分别为0.115,0.158,0.237,0.432,0.652和1.426mg/L,表明小麦纹枯病菌对上述杀菌剂比较敏感;95%苯菌灵原粉、97%咪鲜胺原油和98%噻菌灵原粉的EC50分别为8.034,9.225和14.894mg/L,病菌对药剂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97.56%甲基硫菌灵原粉的EC50为587.362mg/L,抑菌活性较差.将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分别与烯唑醇、三唑醇、噻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按照有效成分1∶1的比例复配,联合毒力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上述复配药剂对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丙环唑和醚菌酯的药液浓度及雾滴密度与其对小麦白粉病防效的关系,首次提出了杀菌剂雾滴抑制中密度 (即达到50%抑制率时所对应的雾滴密度,EN50) 这一概念。结果表明:1)室内喷施丙环唑及醚菌酯药液,当丙环唑质量浓度从0.01 g/L提高到1.0 g/L时,对应的EN50值从18.7 cm–2下降至5.1 cm–2,EN90值从755.8 cm–2下降至92.8 cm–2,雾滴杀伤半径 (r50) 从0.92 mm增大到1.77 mm;当醚菌酯质量浓度从0.01 g/L提高到1.0 g/L时,对应的EN50值从227.1 cm–2下降至1.0 cm–2,EN90值从596.1 cm–2下降至26.9 cm–2,雾滴杀伤半径从0.27 mm增大到4.00 mm。2)田间使用MG-1S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丙环唑和醚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无人机施药液量为15.0 L/hm2,药液质量浓度为5.0 g/L时,在小麦旗叶及倒二叶的雾滴密度分别为29.7和9.5 cm–2,喷施丙环唑和醚菌酯3、5、7 d后,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41.9%、80.7%、90.2%和30.8%、67.9%、84.5%;电动喷雾器施药液量为450.0 L/hm2,药液质量浓度为0.17 g/L时,在小麦旗叶及倒二叶的雾滴密度分别为287.9和204.2 cm–2,喷施丙环唑和醚菌酯3、5、7 d后的防效分别为42.1%、85.3%、94.3%和28.5%、80.1%、90.5%。研究表明,田间施用丙环唑和醚菌酯时,无需把叶片全部喷湿,只需达到一定雾滴密度即可;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高浓度、低容量喷雾时,10~30 cm–2雾滴量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调查了3种化学药剂12.5%四氟醚唑水乳剂、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种生物农药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90%萜烯醇乳油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2.5%四氟醚唑水乳剂、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施用3次后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均达到70%以上,可做为防治用药的优先选择;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90%萜烯醇乳油防效相对较低,第3次药后的防效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我国杧果中甲氧基丙烯酸酯和三唑类杀菌剂残留的风险水平,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等13种杀菌剂的分析方法,并运用点评估法对儿童和成人的长期及短期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在1~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94,定量限 (LOQ) 为5 μg/kg;在5种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6%~1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4%。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我国杧果主产区和消费城市1056份全果样品中检出率较高的杀菌剂有吡唑醚菌酯 (22.6%)、嘧菌酯 (18.5%) 和苯醚甲环唑 (15.5%)。运用杀菌剂50th和97.5th百分位点的残留值分别计算对长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杧果中吡唑醚菌酯等13种杀菌剂对成人和儿童的长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0.01%~0.5%和0.01%~0.3%,9种有急性参考剂量的杀菌剂残留在成人和儿童中短期暴露风险商分别为0.01%~7.2%和0.02%~28.9%,通过杧果摄入13种杀菌剂对人体产生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较小。根据上述杀菌剂在我国杧果上的登记情况、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以及膳食评估结果,建议加强对醚菌酯、丙环唑、腈菌唑、氟硅唑、腈苯唑、氟环唑和三唑醇7种杧果上未登记农药的监管,修订吡唑醚菌酯及制定肟菌酯等杀菌剂在杧果中最大残留限量(MRL)。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梨褐斑病、黑星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的协同增效作用,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离体叶片法与田间有效剂量药效验证法研究杀菌剂协同增效组合对靶标病原菌的毒力、对靶标病害的防效及其田间应用效果,并制定梨树主要病害关键防治时期的减量用药流程。结果显示,针对梨树3种主要病害共筛选到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协同增效组合10个(体积比):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氟菌唑(4∶1)、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噻肟菌酯(1∶1)、辛菌胺醋酸盐+噻肟菌酯(1∶5)、苯醚甲环唑+噻肟菌酯(1∶1)、硝苯菌酯+氟硅唑(1∶4)、醚菌酯+氟硅唑(1∶1)、苯菌酮+四氟醚唑(1∶1)、氟吡菌酰胺+嘧菌酯(1∶1)、丙硫菌唑+嘧菌酯(1∶1)、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吩嗪α-2羧酸(1∶6),增效系数分别为2.15、2.87、3.46、3.89、2.36、3.62、3.21、4.39、2.87、2.64;确定杀菌剂与杀虫剂协同增效组合1个:12.5μg/mL丙硫菌唑+12.5μg/mL嘧菌酯+7.2μg/mL阿维菌素,用药1次后10 d防效为96.74%,用药3次后50 d防效为70.31%;确定杀菌剂与助剂协同减量增效组合6个:100μg/mL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25μg/mL氟菌唑+0.1%NF-100、60μg/mL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10μg/mL吩嗪α-2羧酸+0.1%Tmax、40μg/mL醚菌酯+40μg/mL氟硅唑+0.1%NF-100,连续用药3次对梨褐斑病的持效期可达50 d;40μg/mL醚菌酯+40μg/mL氟硅唑+0.025%N280(或0.1%迈道或0.1%Tmax),对梨黑星病和梨白粉病的持效期可达30 d。根据协同增效组合与病害对应关系,可制定以上述协同增效组合为关键技术的梨树主要病害减量用药综合防控体系,防效最高达93.15%。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用于防治金银花白粉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盆栽法、喷雾法分别测定了2种药剂对金银花白粉病的室内活性、田间防效以及对金银花的安全性。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对金银花白粉病均具有较高活性,EC50值(7 d)分别为3.18、3.01 mg/L,且较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EC50值(7 d)12.88 mg/L)的活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金银花安全,安全系数分别为4.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试验剂量下防效均在80%左右。研究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金银花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推荐作为田间防治金银花白粉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和酸水为流动相,使用ZORBAX80? ExtendC_(18)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54nm波长下对混剂中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9 9、0. 999 8、1. 000 0;标准偏差分别为0. 04、0. 04、0. 08;变异系数分别为0. 67%、 0. 58%、 0. 3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 95%、100. 17%、99. 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