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围绕小麦、玉米、蔬菜、食用菌等18个特色产业,我省组建了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这些创新团队通过构建"1+N"科技创新联合体,完善了从种子种苗到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产业技术体系。在创新团队的有力支撑下,今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主推技术应用率均稳定在98%以上。为解决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突出问题,今年,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重点研发推广20个绿色高产高效、健康养殖、循  相似文献   

2.
北京是首都,科技资源丰富,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自2009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创新团队围绕市场需求,优化整合首都科技资源,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充分发挥了科技对现代农业升级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下半年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启动后,云南省农业厅在泸西县设立了云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泸西县油菜区域推广站。5年来,在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强力支撑下,泸西县油菜区域推广站组建了11人的研究团队,认真组织实施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开展油菜综合技术示范区样板建设,辐射带动全县油菜产业发展,促进了泸西县油菜产业及相关项目的发展,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国家为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在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依托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优势力量和资源启动建设的。目前,已经建设了水稻、油菜、生猪、大宗淡水鱼等50个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了一批产量、质量和抗性突出的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集成创新了一大批高产高效、优质、智能机械化的栽培技术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1基本情况2009年,在四川省农业厅、财政厅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为配合衔接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相关工作,推动四川现代农业创新升级,四川省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省级十大产业创新团队,其中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前5年为柑橘创新团队)的建设旨在依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进四川果树品种优化与配套新技术集成、提升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特色和产业竞争力、开展产业政策研究与体制机制创新探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及其他省市创新团队引导下,天津于2017年初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过去2年来,创新团队积极开展科技研发、新品种引进培育、技术指导培训、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各项工作。实践表明,创新团队运行增强了成员间科研协作意识,加快了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拓展了农业科技培训范围和方式,促进了产学研融合,这些均有助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与产业化水平提升。针对性提出了促进天津创新团队运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2009年开始,由北京市农业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成立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创新团队,如今已经走过了五年.五年中可谓是科技有言,创新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处处折射出一种大的情怀,这种情怀心系农业、农村和农民.  相似文献   

8.
观赏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成立于2009年4月21日。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不打破农科教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建设以观赏鱼为单元,以观赏鱼产业为主线,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观赏鱼产业技术体系,为北京市观赏鱼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都市型现代渔业的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正12月10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联合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泰安召开2016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以促进水稻创新团队成员的技术交流和协作攻关,推动岗位专家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生产。会上,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周学标与各岗位专家、各综合试验站站长分别总结汇报了2016年各岗位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情况、开展研发、扶贫等方面工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次重大管理创新。在四川省财政厅的支持下,2008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启动地方创新团队建设试点,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6730万元,建设创新团队15个。9年来,各个团队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围绕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集聚优势科技资源,强化技术集成,在良种选育、高产优质关键配套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观赏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成立于2009年4月21日。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不打破农科教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建设以观赏鱼为单元,以观赏鱼产业为主线,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观赏鱼产业技术体系,为北京市观赏鱼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都市型现代渔业的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正"要实现‘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绿色发展理念,科学谋划技术及方案最关键。"作为"奶业振兴"战略的技术"智囊团",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的科技支撑作用毋庸置疑。今年,这支团队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又将如何促进全省奶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河北省奶牛产业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3.
实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要求,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四川省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农业科技进步与科技力量难以满足产业兴旺的发展需求。要实现产业兴旺,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引领作用,整合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不断完善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筑产业兴旺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为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紧密联系北京农业发展特色,从2009年起,实施了"都市农业新品种四百千万展示工程",筛选出了大批适宜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品种。为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提升首都蔬菜产业供给能力,带动蔬菜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北京市种子站在继续实施"都市农业新品种四百千万展示工程"项目基础上,围绕良种增效的总目标,开展"蔬菜良种增效十百千万示范体系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广东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主管我省科技教育工作的农业厅副厅长程萍博士在本刊采访中指出,要充分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必须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抓手,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并从我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的背景、特色、总体目标及任务、具体内涵与指标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同时也对5年后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水肥高效利用与产品质量监控岗位专家范凤翠研究团队,针对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绿色农业、质量农业为目标,近年来通过创新研究,取得了"日光温室甜椒节水灌溉技术规程"等5个蔬菜系列节水标准、1 6个水肥相关专利,集成了"设施蔬菜根水肥同位同步智能控制技术"、"冷凉区彩椒增温提质增效智能控制技术"2项新技术,并在张家口崇礼区京津冀农科院共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地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延伸和补充,经过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本文立足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实践,通过文献研究法,整理分析北京、山东、山西等典型地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天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际,提出围绕产业链打造科技链、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强化体系推广服务能力和以人为本的创新团队建设等几点启示,对天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具有借鉴作用,从而为加快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产业实证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选育优质多抗植物新品种、以循环农业的理念创建绿色种养模式并集成配套技术、构建绿色施肥和病虫草害防控技术体系、加快生物农药的研发等,是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立足。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制度效应,增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意识,努力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可促进现代种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进而促进我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石家庄市农科院小麦科研团队是以研究小麦育种技术和培育节水高产优质新品种为主的创新团队,也是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近年来,该团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个农业"的决策部署,在潜心科研工作的同时,牢记服务三农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推广新成果、普及新技术,为农民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