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在分析生态农业研究成果和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区应构建以“草、林—牧—农”型系统循环链网为中心,以“菜、果—农”型系统循环链网为重要补充,进而发展为“草、林、农—牧—工—商”型系统循环链网或“菜、果—工—商”型系统循环链网的商品型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发展山区农业经济的问题,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山区经济.按照“多层利用型”、“综合利用型”及“循环利用型”三种生态农业单元进行建设与研究.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持水土为基础,以发展林果业、城郊型畜牧业为重点,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走种、养、加的路子,实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循环利用与转换,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析了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重点建设“四大工程”以及增加投入、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县、加强闽台与国际生态农业技术合作和建设三大保障体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1湖北省农业环保工作成效1.1抓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大力开展县域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围绕省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开展“三圈三带”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三圈”即外圈重点抓以山区为主的立体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草),防治水土流失;中圈重点抓以鄂北为主的岗地“旱包子”治理,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内圈重点抓江汉平原为主的湖区“水袋子”整治,实施退湖还田,发展水域高效生态避灾、减灾农业。“三带”即长江、汉江、清江三大流域生态经济带,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调查、统计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 分析总结了上海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研究提出了设施化+生态技术为主、集约化+生态技术为主、科技化+生态技术为主、市场化+生态技术为主、产业化+生态技术为主、观光休闲+生态技术为主等6个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重点分析整理了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的不同实践模式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上海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型生态农业单元是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项目,它对于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资源,促进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转,提高经济收入,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窝铺流域试区研究结果看①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较充分,生产力较高,林、果、粮、菜的面积比为100:36:35:3.②初级生产综合利用较为合理.③养殖业种群结构需进一步调整.④加工业基本持平,加工能力占试验区需要量的80%以上,果品加工业发展潜力较大.⑤能源建设普及率较低,经过3年的规划治理,利用“综合利用型”生态模式,三大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对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该研究结合沼气生态农业模式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生态农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选择了17个指标构建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均权法确定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宝鸡市2个典型沼气生态农业模式(陇县“沼气池—厕所—畜舍—菜(果、粮)”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和千阳县“桑—蚕—双孢蘑菇—畜舍—沼气池”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研究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退耕背景下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的变化情况,运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模型,对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协调发展阶段、耗损发展阶段、胁迫发展阶段、恢复重建阶段。1998-2008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生态、经济综合指数明显增高,系统耦合演变过程经历了“胁迫衰退、恢复重建和协调发展”阶段。依据耦合度拟合曲线及所划分的耦合态势类型,目前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处于不断协调过程中,通过优化农业资源结构,提高产业与资源一致性,有望形成良性耦合态势。  相似文献   

9.
庭院生态农业是江西整个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庭院生态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述了江西庭院资源概况;接着分析了发展庭院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之后,重点讨论了江西庭院生态农业的类型、模式及效益;最后,对进一步发展江西庭院生态农业提出了若干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对促进当前江西乃至南方类似地区庭院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南方农区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均自然资源低、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结构不合理和土地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以南方农区为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内容和采取的政策措施,即发展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混合水产养殖业、以沼气为纽带的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和以“两高一优”为目标的农田生态农业为主要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以期达到农业增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A polymer (PDMTD) containing multiple sulfur groups is prepared and used for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silver 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batch adsorpti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adsorption of silver ion, including pH, adsorption time, and initial Ag(I) concentration. The maximum uptake of Ag(I) is 127.89 mg/g at pH?=?1.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data are fitted with different isotherm and kinetics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Ag(I) follows a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Langmuir isotherm mode. Chel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Ag(I) and sulfur and nitrogen atom is the main adsorption mechanism. PDMTD shows the good selectivity from the coexisting ions and can be reused at least five times. The polymers containing multiple sulfur groups have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to selectively capture silver ions from highly acidic aqueous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自身农业发展特点,建立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安徽省发展循环农业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和分析了安徽省典型循环农业模式:淮南毛集实验区循环农业模式、砀山梨生产循环利用模式、临泉县"林-草-牧-沼-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安徽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立体农业模式、生态链转换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和观光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环境、保持水土是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保障。"一山三带"植被恢复模式(林—果—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山地丘陵区广为运用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对"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产生、原理、生态意义以及模式的实际应用等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该模式在我国南北方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旱塬区果-草-鸡生态循环模式及耦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土高原旱塬区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模式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土高原旱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系统耦合和生态循环理论,将生态涵养与优质高效生产有机结合,建立适宜于黄土高原旱塬区资源特征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的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实现该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区域,从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和水热条件出发,设计了以功能耦合和产业耦合为核心的果-草-鸡耦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对生态循环结构进行了配置,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分析了其耦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将果、草、鸡3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进行耦合生产,改善了果园系统的物种结构,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使果园系统能量相互转化和循环利用。与传统的清耕果园模式相比,单位面积的产出利润提高3.82倍,水分利用率提高54.1%,水土流失量减少58.82%,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25.24%和5.56%,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36.84%,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构建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突破。立足于三峡库区这一特定区域,分析了库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背景和现状,说明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与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在此基础上试图构建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并提出保证该模式稳定高效运转的一系列措施,以协调库区人地关系,使山地生态农业系统得以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基塘生态农业工程模式的能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及最新推出的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EISD),分别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三水市的3种基塘生态农业工程模式进行系统层和子系统层的能值比较研究。分析评估结果为:模的可持续发展性能(EISD)最强。其EISD比模式、分别高出58.3%和29.7%;种植业子系统经济效益好,但影响环境,是模式内可持续发展性最差的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生产环效果不佳,但增益环效果明显;渔业子系统经济效益好,环境影响减小,是系统内可持续发展性最强的子系统,引入翘嘴鳜的生态经济边际效益显著。研究表明,基塘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方向,发展应走面向市场,不断完善内部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下,如何选择一种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成为现在很多农村面临的问题之一。江苏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被很多学者称为"苏南模式"并广泛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江苏省南通市洋口镇的两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鞍山市矿点较多,总计有452处,矿业损毁地面积达10 230.77 hm2,且具有水土流失强度大、恢复难度大等特点。通过选择代表性矿业损毁地进行定点试验,提出5种生态重建模式:一是点、线、面全方位保护生态林重建模式,适用于陡坡排岩场;二是石埂梯田全覆土生态林重建模式,适用于缓坡排岩场;三是林果草花鸟鱼生态旅游综合开发模式,适用于尾矿库的库面;四是经济林、生态林、牧草梯式立体开发模式,适用于尾矿库的坝面;五是多种养殖立体开发模式,适用于采场。结果表明:这几种生态重建模式的实施在该市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这些模式也可为其他地区矿业损毁地生态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生福 《计算机与农业》2012,(8):126-129,136
地方性院校为本地企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于企业生产是地方性院校的基本定位。构建以ERP等具有先进性、综合性和可直接面向实际就业等特点的课程为切入点,在企业提供的实践岗位和开发项目的全程引导下形成的ERP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利用校企两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施园艺工程集成模式的表达方式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工程集成模式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在技术路线选择、成果输出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权威性和系统性的成果很少。该研究在对全国20个省级地区设施园艺发展模式进行充分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前期建立的设施园艺工程集成构建方法,在对技术、组织、产业模式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将中国设施园艺的模式转化为27种模块化的标准化表达方式;从中选择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发展性的9种模式作为模式评价的目标;然后运用投资组合战略分析工具GE麦肯锡矩阵的原理建立起模式"先进性-现实性"动态评价矩阵;以当前和中期为时间节点,运用该评价矩阵对中国设施园艺模式进行评价,获得在未来8~10年应当重点发展和研究的3种模式,分别为市场环境、合作组织下的规模化技术模式,市场环境、企业组织下的规模化技术模式,市场环境、企业组织下的专业化技术模式。研究成果对中国设施园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其研究的路线、方法对农业工程其他领域的集成模式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