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渠道防渗是灌区充分利用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的关键性措施之一。目前主要采用土料防渗、水泥土防渗、砌石防渗、混凝土防渗、膜料防渗等形式进行渠道防渗,不同防渗形式的技术原理、技术要点、适用条件、效果及推广条件差异明显。以宿迁市船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为案例,分析表明,渠道防渗后,显著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了投资和运行费用,年节水效益达191.72万元,并结合生态防渗技术的推广,渠道防渗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崔素云 《北京农业》2011,(12):49-50
通过搞好灌区节水工程建设,推广渠道衬砌和防渗等技术,整治病险工程,对渠系建筑物及量水设施全面配套,实现了节水增效。通过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使供水方向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3.
李敬章 《北京农业》2011,(30):195-196
通过搞好灌区节水工程建设,推广渠道衬砌和防渗等技术,整治病险工程,对渠系建筑物及量水设施全面配套,实现了节水增效。通过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使供水方向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桃花江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重要性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奖补机制的建立提出建议,认为建立未级渠系节水改造奖补机制是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目前灌区管理单位经营困境和重点解决末级渠系管理难题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节约用水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话题,在农业节水中渠道防渗技术是最为有效的节水方式。本文主要对渠道防渗技术在水库灌区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库的分布非常的广泛,水库由于渠系工程老化,管理水平低,水量浪费严重等原因,目前大多数灌区经济效益差,运营艰难。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大中型灌区只有在灌溉面积、管理质量、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全面领先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大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我国的水库尤其是众多中小型水库,都存在渠系工程老化,管理水平低,水量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为提高灌区管理水平,有必要在全国推广节水灌溉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而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灌区管理DSS为灌区管理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辅助决策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7.
张永红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13-114
从地下输水渠段中的排水减压措施及防渗衬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青铜峡灌区渠道防渗处理的实际操作应用,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套灌区引水量限额后节水灌溉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河套灌区引黄水量限额配置调整等问题,对节水灌溉对策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改进,完善工程设施,进行以渠系防渗为中心的灌区技术改造,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井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合理确定作物种植比例和灌溉定额,以缓解引黄水量限额与农业生产需水量的矛盾,实现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GCL用于内蒙古河套灌区渠道防渗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该地区共有渠道8 365条,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2,渠道防渗节水有较大潜力.该地区干旱寒冷、盐渍化严重,普通防渗材料有一定局限性,GCL为防渗新材料,有防渗效果好、施工简单、抗冻胀性能好等优点.研究GCL在该地区的适用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GCL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渠道防渗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离子、浓度、初始水化液水质对GCL渗透系数有一定的影响,溶液矿化度由0.5g/L增大到10g/L时,钙、镁、钾、钠离子溶液对应渗透系数约增大1 000倍、100倍、30倍、100倍.用自来水进行预先充分水化,则渗透系数减小100倍.GCL在该地区用于渠道防渗,离子及冻融作用会对防渗效果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可满足渠道防渗要求,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双牌灌区末级渠系基本情况及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抓好双牌灌区末级渠系灌溉管理的进行了思考,并对如何搞好双牌灌区末级渠道的节水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工程技术措施和成立用水户协会组织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就小水库灌区节水节能的改造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力争将节水节能的改造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12.
马金萍 《北京农业》2011,(30):149-150
渠道防渗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措施,它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业灌溉用水的浪费,节水潜力巨大。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以极大地提高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可以防止渠道冲刷、淤积及坍塌,节约运行管理费用,有利于灌区的管理。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及沼泽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疆节水灌溉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在总结新疆节水灌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今后新疆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解决的问题,为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和发展节水灌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南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春旱成为困扰小麦持续高产的问题。从土壤水、灌溉水综合调控的角度,研究了小麦冬灌水量对土壤水库和小麦分蘖过冬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1)小麦冬灌时不同的灌水量会形成差别很大的越冬土壤水库,常规灌水量下麦田越冬土壤水库较灌水前减小;(2)土壤水库大小对小麦分蘖越冬成活数量有影响,随着土壤水库增大单位基本苗发育成活的分蘖数提高;(3)综合考虑土壤水库大小、小麦越冬分蘖成活情况和土壤水渗漏等因素,初步确定和田地区沙性土壤小麦冬灌水量以116 m3/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将彻底改变原有老灌区畦田田块面积过大和"大水漫灌"的粗放型灌溉方式,充分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变化及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根据不同灌溉定额和不同灌水次数设计了12个处理,在灌水前1 d利用中子土壤水分仪测定宽、窄行的10、20、40、60、80和100 cm深度处中子数,灌水间隔1 d后重复此过程,然后将中子数转换为土壤含水率,同时将不同处理条件下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进行对比.[结果]灌水次数为16次,不同灌溉定额处理下,10 cm深度处灌水前后宽窄行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灌水次数为10次,灌溉定额为4 500、5 100 m3/hm2时,棉花生长区域土壤水分出现了深层渗漏,而其它处理条件下,均未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为3 900 m3/hm2,灌水次数为16次的处理产量最高,灌溉定额为4 500 m3/hm2的处理节水效率达到11.8;,在灌水次数为16、13次时,减产幅度仅为5.5;和3.1;.灌溉定额为3 900 m3/hm2的2、10处理水分生产率较高,均在1.6 kg/m3以上.[结论]灌溉定额越大,灌水次数越少,灌水后宽窄行含水率增大趋势越明显,越容易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越大,产量并不是越高,其灌溉水分生产率也不是很好,而中等灌溉定额的产量较高,灌溉水分生产率也是最好的.因此,设计灌溉制度时,应尽量选择中等灌溉定额和灌水次数,同时达到提高产量和节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寒地水稻需水量模型的研究很少,研究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寒地水稻用水模型的工作便十分具有实际意义,水稻用水模型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及现代化灌溉管理的技术基础,也是探求水稻节本增效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8.
棉花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下滴灌技术(SDI)是在滴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方式,指出棉花种植上应用地下滴灌技术的相关问题,总结地下滴灌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深入广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已成为辽宁省义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旱作节水技术,主要采用行走式节水灌溉播种、抗旱保水拌种剂应用技术、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营造土壤水库技术。  相似文献   

20.
张胜军  周婷  冉文生  李学颖  翟国亮  李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63+6070-6063,6070
[目的]寻找防止膜下昆虫啃咬滴灌带的方法。[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分别选试验地为草地、试验箱、砼地,膜下昆虫选蝗虫、蟋蟀、地老虎3种,在试验地分别铺设9根滴灌带,膜下放置昆虫,每隔3d抽出部分滴灌带进行漏水检测,同时对剩余滴灌带进行通水,7月试验1次,8月重复上述试验1次。[结果]统计结果表明,昆虫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为获取水分而啃咬滴灌带,其大规模啃咬通常在滴灌带第2次通水之后发生,其啃咬的部位在滴灌带滴水元件附近的迷宫处,且随着通水次数的增加,滴灌带的非正常漏水点增加。[结论]膜下昆虫啃咬滴灌带是有时间段的,而且有明显的特征部位,建议对滴灌带生产原料进行改进,以防止昆虫啃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