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和娴  杜臣昌  郑英  王凤民  刘文俊  戴军 《绿色科技》2024,(2):244-248+265
大众旅游的持续推进,对旅游景区的服务、管理和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现有的游客信息掌握少且不精准等问题,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移动定位技术,研究了游客分析相关关键技术,开发了旅游景区游客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方便旅游景区识别热门子景点、绘制客流趋势、判断游客类型、统计消费数据、分析游客画像、区分游客来源地等,对于旅游景区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调整二次消费产品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马鞍岭核心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法、问卷调查法与IPA分析法对其空间意象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马鞍岭核心景区的旅客认知地图具有较高的等级结构,空间型认知地图占比较大,序列型认知地图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形现象。旅客对景区的标志物的感知最强烈,对边界的感知较弱;对火山口核心空间认知最为清晰,对游客服务前导空间的认知最为模糊,且认为其空间布局较混乱。景区多数意象元素有较高的旅客满意度和比较强烈的旅客感知,寄生火山观景台需在提高游客关注度方面进行提升,仙人洞和火山神庙需重点改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泰宁水利风景区为例,基于丰富的网络图文数据,运用ROST CM软件及内容分析法对景区感知意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水文景观类照片数量最多,且所有景观类照片占比76.90%;涉及景区景观文本词汇最多,景区活动次之;语义网络以大金湖、上清溪和景色为核心展开,各景区景点与旅游活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2)在认知形象中景区景观主类目占比最大,其次是景区旅游活动和景区服务与设施;特色景观和活动是游客关注的焦点,但仍存在收费不明、服务态度差等不足之处。3)游客积极情绪占比高达80.80%,负面评论集中于景区门票服务和管理。该研究对拓宽水利生态旅游市场、完善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节庆期间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感知,以杭州超山梅花节为例,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把近4a梅花节期间游客在各大旅游网站上的评论和游记作为研究样本,以景区整体环境、景区旅游资源、游客行为活动、旅游设施服务作为游客旅游形象感知的构成元素,对游客关于梅花节期间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整体环境认知良好;认为景区对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在对景区内开展的各项娱乐活动较为满意的同时认为景区旅游元素过于单一;对景区的旅游设施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基础设施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游客旅游体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智能大背景下,传统酒店智能化是大势所趋,然而在传统酒店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分析了传统酒店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传统酒店在智能化过程中,可采取前厅增加酒店自助终端,实现智能化入住服务;酒店客房增购智能化设施,打造智能客房;加强酒店员工智能化培训,提高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宾客关系管理系统,提供个性化服务;优化员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酒店管理效率等对策,以提高传统酒店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分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需求,提出了山风景区旅游开发战略的新思路:明确主题定位,塑造鲜明形象;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商品,促进旅游发展;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性能;加强区域横向联系,促进合作开发;提升景区区域职能,扩大影响力.以期为山风景区快速发展、深度开发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两步路”平台爬取GPS轨迹数据和位置照片拍摄数据,结合水系空间分布,应用GIS核密度、近邻分析等方法,对漓江风景区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秋冬季是漓江风景区的旅游旺季,节庆时间游客活动量大幅度增加。一日内的游客轨迹数量和拍摄照片数量变化呈现双峰型,11点至18点是游客一日中活动节奏活跃时期,拍摄点主要集中在九马画山、漓江景区和象鼻山景区。漓江风景区形成了以漓江环境为依托,景区景点为载体,水系为骨架深度串联的点线面式的网络游赏体系,其中的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受到气候变化、路线丰富度和景观偏好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丰富游赏方式、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贵州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接待总量也在逐年增长。旅游景区一旦存在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将严重威胁旅客人身与财产安全,因此开展旅游景区滑坡危险性评价与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瓮安县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与江界河大桥两大旅游景区为例,基于模糊理论计算地质构造、岩组、水文、坡度、人类活动等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了滑坡安全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两处景区灾害隐患点J1、J2、J3、Z1、Z2、Z3基本安全,Z5存在潜在危险。此外,针对瓮安县旅游景区滑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罗宇 《技术与市场》2022,(1):142-144
自2004年北京东城区首创网格化管理模式后,网格化管理成为全国各地进行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手段.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发展和兴盛,大数据也被运用于网格化管理模式中为其赋能.具体分析了大数据在提升网格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高网格化服务的全面程度、增强其服务社会综治的功能、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照片数据以及景区内相关旅游资源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杭州湾海上花田景区的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景区的游玩关注对象主要是花卉;花卉的花期与游客到访游玩的淡旺季时间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不同时间段内的气温以及旅游活动安排影响游客的游览行为;游客对景区西部与北部的游览关注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游客对较为西式的景点关注程度也较高。提出今后景区应从总结经验优化提升、突出重点强化景区花海景观主题、围绕主题开发配套景点、因地制宜完善游赏服务设施、丰富活动内容调节淡旺季、挖掘花文化开发体验活动等方面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栅格数据结构的分析,采用在栅格点间插入边界点,将栅格数据转换成边界点栅格数据,边界点的取值非0即1。且其最大的方向数为4;根据边界点的方向数,设置搜索成线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搜索成线过程沿着方向数为2的边界点方向进行,完成搜索成线后,对线进行多余点处理及圆滑处理;然后进行多边形及其标志点的生成,建立面状图的拓扑关系并回填属性值,从而完成了包含拓扑关系及其属性的栅格向矢量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各类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数据一直存在着差异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调查监测成果的使用和发布,亟待深入分析和研究解决。通过全面分析和梳理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数据的差异问题,归纳其主要误差来源,并进行系统分类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数据差异与误差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建立和完善全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点云数据的测树因子提取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树木进行扫描获取树点云数据,经过格式转换、分离、提取后,对树木各测量因子包括胸径、树高、树冠、材积量进行测定,并对测量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树冠测定因子可以由于测量技术的提高,测定树冠的叶面积指数更能反映树冠的生理学意义;通过不规整三角网构建的多面体的计算的树干体积较平均断面积、中央断面积求树干材积更准确与便捷。  相似文献   

14.
对石河子市的校园绿地、宾馆绿地、道路绿地、小区绿地、广场绿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及秋季色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样地中园林植物共计45种,隶属16科30属45种;植物秋季色彩比例不协调,其中黄色系植物占比最大,为68.89%;紫色系和红色系植物仅占6.67%和11.11%。通过Q型聚类分析,调查的灌木和乔木分别聚为3个类群,并提取每类群的共同特征。在研究的基础上,为石河子市营造色彩丰富的秋季景观效果提出了合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霞 《绿色科技》2020,(3):197-200
对重庆市直辖以来的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有关旅游数据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间隔周期为5年,结合使用GIS、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99,说明重庆夜间灯光指数与有关旅游数据呈高度及显著的相关性,估算得到的旅游数据密度能够从一定层面反映重庆旅游发展状况的宏观分布现状,可为重庆市作出后期的旅游发展空间分布、相关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海量林业资源数据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基于福建省林业政务信息网络环境的全省林业资源数据GIS组织的技术方法和实现过程。通过分析海量林业资源数据的特点,探讨了GIS系统组织结构、空间数据预处理及加载、数据无缝与多尺度管理、ArcSDE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设计与配置、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据仓库在网络上能够方便、快速地被客户端所调用,满足了全省林业资源数据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陈茸  张琦  刘斌 《绿色科技》2013,(10):152-154,156
对某宾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开展了卫生学评价,确保了其运行期间卫生质量符合要求,预防和控制某宾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能出现的健康危害因素。对某宾馆集中空调基本信息进行卫生审查,现场调查周围环境状况,开展危害因素监测,对获得资料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卫生规范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卫生检测结果显示1套新风处理机组对应送风口细菌总数检测结果最大值为524cfu/cm2不符合标准值。饭店大堂的新风口距离地面平均只有30cm,高度不够,不符合要求。机组送风前未设置消毒装置。提出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进行整改,并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经再次检测评价合格后方可运行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酒店屋面雨水和优质杂排水为研究对象,结合酒店建筑的用水特征,分析了酒店杂排水的组成及水质,以某绿色酒店建筑非传统水源综合利用工程为例,探讨了建立相应的水量平衡关系,将雨水和优质杂排水为水源,主要用于室内冲厕、绿化灌溉、道路广场浇洒、车库地面冲洗等,使非传统水源利用卒达到29.12%。  相似文献   

19.
刘敏  李晓  刘灿  渠巍  周丹  赵晶 《绿色科技》2020,(4):90-92
指出了数据审核是污染源普查数据采集完成后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研究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指标间逻辑关系审核要点,建立指标间的对应关系,在对数据填报要求及对应关系明确的基础上,结合三类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生产工艺、污染治理及污染物排放的特点,提出了普查表填报及与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相关数据的审核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科技队伍的知识、年龄、专业结构和科技装备质量、图书情报系统的效率分析,认为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科研能力在国内是较强的,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指出当前影响森工科技进步的4个因素和依靠科技“治危兴林”的8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