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肝蛭是牛肝片吸虫的俗称,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胆管引起牛发病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肝片吸虫的幼虫期穿破肝表膜引起牛肝脏损伤、出血。虫体的刺激引起肝胆管堵塞、胆管炎、肝实质变性、黄疸等。病牛进而引起营养下降、产奶量下降等临床表现,治疗不及时甚至引起死亡,对牛的养殖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2.
牛肝片吸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肝片形吸虫病(又名牛肝蛭或柳叶虫),是牛的一种慢性寄生虫侵袭病。肝片吸虫病的病原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虫体寄生在牛的胆管里,能引起胆管炎、肝炎、肝硬变。病牛营养下降,奶牛产奶量减少,有时甚至引起死亡,对牛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3.
牦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牦牛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肝片吸虫的生活史、感染肝片吸虫的症状、牦牛感染肝片吸虫病的调查、肝片吸虫病的诊断方法、病牛的治疗以及综合防治等,以引起牧区牧民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肝片(形)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引起的疾病.肝片吸虫病是牛、羊、骆驼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它的病原体属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5.
1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牛重要的寄生虫。水牛在池塘边采食水草常引起严重的片形吸虫感染。成虫寄生在牛胆管内,淡水螺丝为其中间宿主。兽医临床上病牛出现各种程度的腹泻、消瘦、贫血和前胃弛缓等症状。母畜不孕、流产,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牛肝片吸虫病是牛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复殖目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胆管和胆囊中引起。肝片形吸虫存在于全国各地,尤以我国北方较为普遍。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严重,特别是对幼牛,可引起大批死亡。慢性病程会造成牛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1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继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病症,常引起牛羊的大批死亡。肝片吸虫病常流行于河流、小溪附近和低洼潮湿地带。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  相似文献   

8.
正一、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肝脏胆管引起,主要表现食欲减退、反刍异常、腹胀、贫血、消瘦、被毛粗乱,颌下水肿、腹泻,并伴发有肝炎、胆管炎等。(一)诊断要点1.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其发生于中间宿主椎实螺密切相关,多发于低洼地、  相似文献   

9.
<正>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肝脏而引起的牛常见寄生虫病。2012年10月6日,禄劝县中屏镇中屏村委会王某打电话告诉笔者,自家饲养的水牛精神不好,采食量下降,消瘦,粪便时干时稀,眼睛潮红。1临床症状病牛精神不振,贫血消瘦,眼睑、下颌、胸部、腹部发生水肿,食欲减退,粪便黑褐色,有腥臭味,混有  相似文献   

10.
武隆县屠宰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四川省武隆县肉联厂牟乾谷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其病原体属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主要引起患畜慢性肝炎、胆管...  相似文献   

11.
三氯苯咪唑(Friclabendazole)系苯并咪唑(Benzimidazole)类化合物,其感对染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大片吸虫(F.gigantiea)的成熟虫体及未成熟虫体的杀灭效果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日本,肝片吸虫的实验感染动物及自然感染牛的驱虫效果已有报导。本试验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牛投与本剂后的驱虫效果进行了研究。供试牛52头,系经检查虫卵确认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牛。共分为4个组,即12毫克  相似文献   

12.
牛肝片吸虫病又称牛肝蛭,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只肝脏、胆管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发病特征主要是病牛异食、水肿、贫血,营养障碍、消瘦等,严重影响牛只生产与繁殖性能。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从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方面对牛肝片吸虫病进行了阐述,并同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诊治牛肝片吸虫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管、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该病会导致牛消瘦、贫血、异食、腹泻、发育不良及生产性能下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可直接导致牛死亡。笔者根据病原体的属性、流行特点采用临床症状与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病进行诊断。治疗此病采用氯氰碘柳胺钠+中药驱虫配伍方式对该病牛进行治疗,连用5 d;预防此病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消灭中间宿主、加强养殖户的防范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肝片形吸虫病是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胆管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能导致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等症状,危害严重,尤其是引起犊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可造成养殖业经济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蠕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牛、羊。本病能导致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致使体重下降、消瘦,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绵羊,可引起大批死亡。1流行特点格尔木市草场翻浆多,利于肝片吸虫生存,翻浆一般出现  相似文献   

16.
<正>片形吸虫主要是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常寄生于牛、羊体内,人也可以罹患此病。病原体主要寄生在患畜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寄生部位急性或慢性炎症,以及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可引起幼畜和绵羊死亡。牛患本病后,耕作能力下降,奶牛泌乳量减少,特别是肉用牛的肝脏不可使用。  相似文献   

17.
肝片吸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主要寄生的虫体,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引起牛、羊肝炎、胆管炎,严重引起腹泻。所以治疗时要及时。  相似文献   

18.
肖红伟  张金明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1):124-124,126
牛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寄生在牛身体的肝、胆管内而引起的奇生虫病。每年在我县部分乡镇多有流行。病牛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腹泻、贫血、黄疸或黏膜苍白,颌下、胸及腹下水肿,临床上以颌下水肿较为常见,故在我县流行区多称为“水葫芦病”。牛发病后经投服“硝氯酚(拜耳9015)”治疗后多会痊愈。但有部分患牛数次投药仍不能使临床症状消失,特别是“水葫芦”反复出现,经久不愈,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兔肝胆管内发现肝片形吸虫一例肝片形吸虫(Fasciolahepatica)主要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胆管中,引起严重疾病。其它一些动物虽可寄生,但较为少见。近来我们在一只家兔的肝胆管中发现一条吸虫,确诊为肝片形吸虫,兹报告如下。因作...  相似文献   

20.
<正>肝片吸虫病牛、羊、猪、马、人都可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1肝片吸虫生活史肝片吸虫在牛、羊胆管内寄生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潮湿条件下,虫卵发育成毛蚴,当毛蚴游于水中遇中间宿主──椎实螺时,可在椎实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后很快变成囊蚴,囊蚴可粘附于草上或游于水中,当牛、羊吃草或饮水时即被感染。囊蚴穿过牛、羊肠壁进入血管,经门静脉到肝脏,并进入肝脏、胆管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