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是抓项目建设,在保质保量完成年度计划任务上下功夫。按照全省实施兴水战略的安排部署,坚持淤地坝建设不动摇,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推动淤地坝建设。精心组织市县继续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保项目、首都水资源水保项目、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坝滩联合整治工程等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依托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2.
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政府把淤地坝建设确定为2007年开工实施的六大水利工程之一。为做好工程开工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月21日,省水利厅水保局在太原召开了全省淤地坝建设工作会议,动员并安排部署淤地坝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水保局副局长张鹏主持会议,水保局助理调研员石生新就初步设计等具体工作作了安排布置。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副主任周玉珍及参与淤地坝规划的科长,承担淤地坝建设任务的太原、朔州、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等7市水利(务)局分管副局长、水保科(站)长,48个项目县的分管副县长、水利局长、技术骨干共16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淤地坝工程是经历史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淤地坝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持续发挥淤地坝效益的需要。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淤地坝工程安全工作,陈雷部长曾多次对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除险加固提出明确要求。黄委和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七省(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超前筹划、提早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扎实做好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确保淤地坝工程安全度汛。  相似文献   

4.
截至2022年底,陕西省建成淤地坝35 049座,占全国淤地坝总数的58%,是淤地坝建设的主战场。基于陕西省淤地坝建设发展现状及成效,从病险淤地坝影响安全运用、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林业占地手续制约水保生态治理项目实施的积极性、运行管理手段落后等4个方面,分析了淤地坝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顶层规划体系、超前谋划项目前期、加强建设管理、创新筹融资机制、提升运行管理效能、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等6个方面的应对举措,可为陕西省淤地坝高质量发展和打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为加快推进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确保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6年4月1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部署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局长  相似文献   

6.
水利部党组把淤地坝作为2003年水利建设争取启动实施的三项新“亮点”工程之一,要求作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和黄土高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为落实部党组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有关方面必须扎实做好淤地坝建设的前期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机制,搞好淤地坝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强化对淤地坝建设的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7.
常兴  刘刚  刘亚 《水土保持通报》2022,42(2):129-135
[目的]设计淤地坝巡查管理系统,借助现代便利的智能手机和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落实“3个责任人”管护制度,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水平。[方法]以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开发“淤地坝安全运用巡查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辅助各级淤地坝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巡查工作管理。[结果]构建了淤地坝工程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人员数据库,实现了安全巡查打卡、淤地坝工程安全隐患识别、问题描述、拍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可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消除隐患,降低风险。同时为智慧水务应用平台构建了一个应用模块。[结论]该系统可以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缩短巡查责任人安全问题上报和主管部门处置的反应时间,帮助各级管理部门随时掌握辖区内工程风险点。  相似文献   

8.
2003年以来,临汾市抓住国家加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机遇,使淤地坝建设这一亮点工程在全市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新建淤地坝425座,其中骨干坝99座,中小型淤地坝326座,先后建成了一批特色坝系工程,加上原有的基础,全市淤地坝累计已达到10891座。其主要经验是:科学规划设计,提高工程质量;集中项目投资,部门协同作战;落实“护坝田”制度,加强工程管护。针对淤地坝工程的建设运行实际,提出了加强防洪保安和充分发挥增产增收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淤地坝是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控制沟道侵蚀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具有悠久的建设历史。但受投资规模的限制,加之过去普遍存在少花钱、多建坝、快拦泥、多淤地的思想,建成的淤地坝多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没有泄洪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防灾抗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为搞好淤地坝安全运用,就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中的设计标准、溢洪道布设、坝系洪水组合、坝高和库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29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实施兴水战略动员会,启动实施六大兴水工程。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作为全省六大兴水工程之一,“十一五”期间要在10市60县完成建设1万座淤地坝、新造5.3万hm2稳产高产沟坝地的任务,2007年的首要任务是建设2 500座淤地坝、新增1.3万hm2沟坝地。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兴水战略决策,山西省水保局于4月召开了全省落实兴水战略淤地坝工程动员会,按照厅党组的要求,对淤地坝工程前期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在省市县三级水保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全省淤地坝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等前期工作已…  相似文献   

11.
紧抓新时代发展机遇促进陕西淤地坝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19年底陕西省的淤地坝已累计拦截泥沙58亿t,累计淤地5.73万hm~2,年产粮食3亿多kg,同时淤地坝在治理水土流失、减少黄河下游河床泥沙淤积、改善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在建设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病险淤地坝数量多,安全运用任务繁重;控制性大型坝数量偏少,布局不尽合理;投资不足;管护机制不健全;政策较为滞后;效益发挥不充分,功能定位不全面;基础性工作需加强等。提出了相应的淤地坝高质量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6月12日,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专项检查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出席会议并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李春安主持会议,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武建新致辞。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七省(区)汇报了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情况,各检查组汇报了专项检查情况。会议分析了当前淤地坝安全运用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工  相似文献   

13.
关中地区淤地坝建设起步晚,缺少经验,往往参照甚至套用陕北地区淤地坝建设模式,不但造成资金浪费,而且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结合陕西省小流域坝系建设实际,从项目可行性、坝系及工程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中地区坝系建设在坝型配置、坝系设计标准、工程枢纽组成等方面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为该地区坝系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在淤地坝除险加固、新建淤地坝,以及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结合淤地坝建设实例,针对性提出了一些对策:在淤地坝除险加固时,需要妥善处理除险加固工程与上下游沟道工程的关系及工程防洪安全与可持续拦泥淤地的关系,未达到设计淤积高程的淤地坝应适当滞后配套泄洪设施;在新建淤地坝及拦沙工程时,应全面规划,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取较长的设计淤积年限,优化坝系中各单坝的建设时序。  相似文献   

15.
张志勇 《中国水土保持》2011,(11):F0002-F0002
<正>山西省自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淤地坝被列为"六大兴水工程"之一,结合淤地坝建设配套实施了坝滩联合整治、沟坝地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坝滩联合整治就是对淤地坝下游的荒滩、瘠薄滩地,加厚土层到50 cm,改造为高标准滩地;对已成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淤地坝是适应黄土高原地区气候与水土资源条件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原创性贡献,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效,更是一种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在拦泥淤地、减少入黄泥沙和确保黄河安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淤地坝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重点从“守底线、补短板、强监管”等方面着手,具体而言就是从除险、销号、转型、慎建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流域人、坝、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淤地坝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和安全运用长效机制,合理运用飞检、暗访、群众举报、督查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全面加强淤地坝监管,在短期内扭转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问题频发的现状,保证淤地坝安全运用和防汛安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甘肃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当地生产条件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但是受投资规模的限制,加之普遍存在少花钱、多建坝、快拦泥、多淤地的思想,过去建成的淤地坝多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没有泄洪设施,且病险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防灾抗灾减灾和安全生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若不对病险淤地坝有针对性地进行除险加固,则危害到一方民众的安居乐业。介绍了甘肃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做好淤地坝建设试点示范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试点示范工作对淤地坝建设的推动作用。围绕淤地坝可研、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行管护4个阶段,分析了当前淤地坝试点工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开展以支流为单位淤地坝系建设对淤地坝长远发展和水土保持治黄事业的优越性,指出了实施好支流坝系试点示范工程应抓住的关键环节,旨在为广大从事淤地坝建设的同仁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度,全省实施了5个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与3个省级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12万hm2,超计划15.6%。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淤地坝安全运用工作得到强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收到实效。主要做法:一是分区推进重点治理,二是严格工程建设管理,三是注重工程管护达效,四是强化技术人员培训。2015年,要抓好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强化预防监督管理、推进民营水土保持、开展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水土保持监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跨区域淤地坝信息监测机制,实现对重要淤地坝的动态监控和安全风险预警。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对淤地坝建设和淤地坝水土保持监测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从淤地坝监测的必要性、目标、任务、布局原则、主要内容与方法上做了探索性思考,期望为业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