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慈利县自2005年以来通过半紧凑性玉米品种洛玉1号、丰玉8号、洛玉2号等宣传推广,配套密植高产栽培、间作套种等技术实施。大力提高了慈利旱粮生产水平,为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的旱粮生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谷绍玉是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一位普通的农民,以种旱粮为主,但他精耕细作,种养结合,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之路. 为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慈利县农业部门经过多年的引种试验,筛选出了洛玉1号、丰玉8号等中穗密植品种,大力推广.谷绍玉精细整地,选用农业部门推广的玉米良种,底肥施用自家猪栏肥,追施提苗肥和壮穗肥,人工除草,玉米收获后秸秆还地.另外,他积极推行分厢间套种模式,套种大豆1公顷,施用有机肥再加上秸秆还地,地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湖南农业科学》2006,(3):F0002-F0002
湘西自治州旱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集旱粮育种、推广、经营于一体,注册资金500万元。公司主要投资者和技术依托单位湖南省永顺县旱粮科学研究所选育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杂交糯高粱“水糯杂1号”.湖南省第一个杂交玉米品种“湘玉1号”.相继选育了“湘玉10号”、“永科5号”“永利6号”、“湘永单3号”等玉米新品种,均以高产、稳产、商抗,质优而亭誉武陵山区及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4.
宣威是一个拥有123万农业人口、以旱粮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全市14.67万hm~2耕地中有14万hm~2旱地。玉米是宣威旱粮中的第一大产业,年种植面积80万亩左右,需玉米种子200万kg。为提升宣威玉米种子产业,近年来,宣威狠抓良种选育和推广,选育出宣黄单2号、4号、5号等良种,注册了“宣黄单”系列品牌,年生产杂交玉米良种达360万kg,推广种植12万hm~2,年可增产粮食18000万kg。宣威玉米种业已成为惠及宣威、富源、会泽等60多个县市的70多万农户、年销售额2100万元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湘西州旱粮生产现状、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发展旱粮生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今后旱粮生产发展要突出旱粮种苗工程,重点抓好玉米、马铃薯、红薯、大豆四大作物生产,兼抓小宗旱杂粮开发,牢牢把握稳定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产的方向,着力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和扶持旱粮加工龙头企业,使湘西州旱粮生产发展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3年6月23日,全省旱粮产业化开发工作会议在郴州市召开,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吴新民在会上说,发展旱粮生产是调整和优化我省粮食生产结构的重要途径.我省种植旱粮已有成熟的技术,推广旱粮种植已有成功的经验,完全具备了发展旱粮生产的条件.目前我省旱粮生产总量逐年增加,旱粮规模化的产业开发正在兴起,已形成以饲用玉米为主的多种旱粮作物开发的生产格局. ……  相似文献   

7.
慈利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慈利县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安排平展型玉米(临奥1号、正大999、三北89以及对照品种)和紧凑型玉米(洛玉1号)等5个常规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进行苗情观察和考种。结果表明:洛玉1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25 d,正大999生育期为137 d,三北89生育期为136 d,临奥1号生育期为135 d,对照品种的生育期为131 d;平均产量的排序为洛玉1号三北89临奥1号正大999对照品种,洛玉1号的平均产量最大,为597.3 kg/667m~2;光合势排序为正大999洛玉1号三北89临奥1号对照品种;各品种的成熟天数基本为50 d;三北89抗性综合最好,其他品种抗性较好。由此可知紧凑型玉米洛玉1号适宜在慈利县推广,平展型玉米的发展趋势应为抗性好、品质好的硬粒性品种。  相似文献   

8.
2006年隆重推出玉米新品种:洛玉1号(河南省审定品种洛玉2号(河南省审定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1382E)保护公告号CNA001388E)  相似文献   

9.
以慈利县主推玉米品种洛玉1号、临奥1号、正大999为材料,探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播期和品种对玉米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的生育进程逐渐加快,生育期逐渐缩短;在籽粒灌浆结实阶段,受高温干旱的胁迫,对产量影响明显,产量逐渐降低,但对紧凑型玉米品种洛玉1号的影响较小。因此,在高温干旱频繁发生的背景下,选择生育期较早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洛玉1号在3月下旬播种是抗灾避灾的重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全国旱播粮食作物座谈会提出要给旱粮摘掉“杂粮”粗粮”的帽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提得是时候。这绝不仅仅是个名称的问题,而是纠正轻视旱粮作物的思想,把旱粮生产摆在和水稻、小麦生产同等重要地位的问题。 旱粮,卽过去习惯所称的“杂粮”、“粗粮”,包括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等。在旧社会,剥削阶级把这些粮食叫作“杂粮”“粗粮”,只称大米、白面为“主粮”“细粮”,因为他们自己是只吃大米、白面的。剥削阶级的这种偏见,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一些干部,他们只重视水稻和小麦生产,不重视所谓“杂粮”“粗粮”的生产。这是解放以来我国旱粮生产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改变旱粮生产的面貌,使之有更快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给旱粮摘掉“杂粮”、“粗粮”的帽子,提高旱粮生产在整个粮食生产上的地位。 旱粮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第一位。比水稻种植面积大一倍多,比小麦种植面积大近两倍。我国北方和南方丘陵山区的广大人民以旱粮为主食;而谷子、高粱、玉米等旱粮作物的秸秆,又是农村中修房子、喂牲口、烧柴火、编用具等的重要原料和材料。因此,抓好旱粮生产,对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粮食储备,有重大的意义。 旱粮作物是“懒庄稼”、“低产作物”,这  相似文献   

11.
《河南农业科学》2008,(1):115-115
近期主供玉米品种:洛玉4号:2006年审定,耐密、高产、高抗、广适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豫审玉2006013。河南省区试,生产试验连续产量第一名。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方法对3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郑韩358、先单158、洛玉7号、博农118、吉祥1号、百玉1号、浚6840、北青210、洛0302、平玉8号等玉米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黔玉3号亲本繁殖及杂交种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黔玉3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组配选育的高产、优质、抗旱、耐瘠薄的山区玉米三交种,其种子生产程序较为复杂,为使该品种更快走向市场,对其亲本繁殖、杂交制种技术规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湖南省旱粮(包括玉米、薯类、大豆等主要旱粮和高粱、荞麦、蚕豆、豌豆、绿豆等小杂粮)作物的生产与科研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作为营养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前景。提出在战略上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以产业化为目标,提高规模效益。在措施上要稳定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配备基层专职干部抓旱粮生产,开展旱粮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要培植旱粮产业化开发的龙头企业。在技术上要加强良种选育和加速良种推广;改单作、连作为粮经轮作和间套作,改少施或单一施肥为多元配合施肥;改秸秆焚烧为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洛玉8号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洛玉8号在豫西种植的最佳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夏玉米单株叶面积先增加后减小,而LAI则持续增加。在7.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群体叶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叶片光合的进行,单株玉米干物重随密度增加单株干物重减小。洛玉8号在7.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灌浆速度最快,在8.2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灌浆速率最慢。通过产量分析得出洛玉8号在豫西的理论最佳种植密度为104483.55株/hm2。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4,(2)
<正>旱粮(包括小麦、大麦、玉米、番薯、马铃薯、大豆、蚕豆、豌豆、杂豆、高粱、荞麦等)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的农产品,对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丰富城乡居民食物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浙江省水田少,而山地、园地、低丘缓坡等旱地资源丰富,旱粮生产发展潜力较大,也有利于农业节水。目前,旱粮生产基础薄弱、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面积、产量、占粮食比重等分析了温州市旱粮生产现状,总结了近年来旱粮生产特点,提出了存在问题及今后温州市旱粮生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研究洛玉8号的种植密度与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其株高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行粒数,对穗长和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豫西及其类似地区的洛玉8号高产种植密度不宜超过78755株/hm2,最佳生产种植密度为70000~75000株/h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沙、浏阳、醴陵等6县12乡镇120户种植农户的走访调查,总结2016年度长株潭地区主要旱粮作物的生产情况表现为:玉米生产面积较上年度有所下降,甘薯和马铃薯种植面积较上年度有小幅增加,大豆和蚕豌豆较上年度基本执平,绿豆在长株潭范围内有零星种植。发现其栽种模式呈多样化,新品种应用比较及时,但是新技术缺乏,机械化应用程度低,就此提出了旱粮作物生产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及发展主要旱粮作物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洛玉8号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洛玉8号在豫西种植的最佳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夏玉米单株叶面积先增加后减小,而LAI则持续增加。在7.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群体叶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叶片光合的进行,单株玉米干物重随密度增加单株干物重减小。洛玉8号在7.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灌浆速度最快,在8.2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灌浆速率最慢。通过产量分析得出洛玉8号在豫西的理论最佳种植密度为104483.55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