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加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41-42,77
[目的]探索如何协调早秋大麦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关系,从而提高产量。[方法]连续3年进行早秋大麦品种筛选试验,观察各品种农艺性状变化,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早秋大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主要农艺性状中,与产量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有效穗、穗实粒数、株高、千粒重、茎蘖总数、基本苗;对产量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基本苗、茎蘖总数;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茎蘖总数、基本苗。[结论]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是影响早秋大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南方大麦区试12个品系为试验材料,三叶一心(处理1)、五叶一心(处理2)与对照不割苗(CK)进行不同时期刈割处理,研究割苗时期对不同生态类型大麦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对产量构成因子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割苗期对冬性、半冬性及春性品系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割苗期对二棱及六棱大麦品系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割苗期麦苗干质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2(4678.5±301 kg/hm2)处理1(3610.5±189 kg/hm2);不同割苗期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表明,处理1各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重要性依次为主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穗长结实率;处理2对籽粒产量影响重要性依次为有效穗主穗粒数穗长千粒重结实率。本试验初步筛选出保大麦12号、G231M004M、苏啤3号、2008品22作为适宜麦苗生产、兼顾籽粒生产的两用型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1989~1991年于杭州选择对大麦(品种浙农大6号)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播种量、有机肥用量和化肥氮、磷、钾用量等五个因素,采用五因素五水平(1/2实施)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稻茬免耕大麦高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及其优化农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五个因素中,对产量的重要性依次为氮肥>有机肥>钾肥>播种量>磷肥;运用计算机模拟、寻优和频数分析法,建立了稻茬免耕大麦亩产大于350kg的优化农艺方案,播种量为9.76~10.22kg/亩、有机肥1379~1479kg/亩、纯氮10.40~10.74kg/亩、P_2O_52.80~3.28kg/亩和K_2O 6.10~6.27kg/亩;1990~1991年度对上年提出的数学模型和优化农艺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信息反馈结果表明,产量等数学模型及优化农艺方案基本符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滩涂盐碱地区大麦植株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大麦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结合大麦生长发育特点,确定了影响大麦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第一节间长第二节间长单株有效穗数总穗数成穗率株高茎粗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0.934)、总穗数(0.893)、株高(0.820)、成穗率(0.764)和第二节间长(0.762),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入选的6个因子(茎粗、第一节间长、穗长、总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大麦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954;通径分析表明株高、成穗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在滩涂盐碱地区大麦高产栽培中,建议优先选择植株高、籽粒大而饱满的品种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5.
杨明  余国东  李伯群  周风云  高志宏  刘涛  张朝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47-22248,2232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重庆市7个大麦品种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穗粒数〉小穗数〉有效穗〉千粒重〉穗长〉株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关中大麦种质资源多样性和提高大麦资源育种效率,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关中48份大麦资源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大麦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穗粒数和分蘖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8.85%和29.75%.产量与产量三要素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应用主成分分析将关中大麦7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6.55%,以粒重因子贡献率最高,为39.49%.综合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大麦育种中要同时兼顾667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7.
大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沿江地区大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沿江地区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临麦16高产高效优化模型设计与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 ,对优良小麦新品种临麦 1 6的主要栽培措施与小麦产量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对建立的产量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 ,明确了影响临麦 1 6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 ,为良种良法配套、丰产增收及农艺措施的合理运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麦高产、优质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回归设计测得的参数建立了豫麦二号、新乡5809以产量、蛋白质、赖氨酸含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仿真,筛选出两品种高产、优质的综合农艺组合措施,并对试验因子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进行了剖析。根据产量模型求出了诸因子经济最佳投入量方案。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温黄平原麦区稻板大麦高产栽培的函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播种量、有机肥与N,P,K肥用量对稻板大麦产量的影响,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选优,结合考虑经济效益,获得了本试验条件下>350 kg/mu并具有最高经济效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播种量7.5kg/mu(基本苗15万/mu),有机肥(厩肥)1500 kg/mu,化学氮肥(N)8.05 kg/mu,磷肥(P_2O_5)2 kg/mu,钾肥(K_20)12 kg/mu,文中对上述农艺因素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鉴定(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大部分水稻育种的最终目标是获得高产、稳产,因此对于育种工作者来说.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是重要的性状。在大田试验中,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两个重复,对CT9993-5-10-1-M × IR62266-42-6-2杂交而得 的144份水稻品系DH群体的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s)进行定位。采用MAPMAKER/QTL 1.1软件进行区间定位并估计每个QTL的表型方差的百分比,以LOD阈值>2.4来确定一个QTL的有无.试验鉴 定出与6个水稻农艺性状如千粒重、单株产量、株高、穗长、粒宽、粒长宽比有关的23个QTLs,这些QTLs将有助于 提高水稻产量,并有利于了解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省的388份大麦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连续3a的农艺性状鉴定和连续2a的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出优异地方种质资源10份。鉴定结果表明:1、大麦在其适宜种植区域是优势作物,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和抗病性,可作为抗性育种的种质资源。2、具有很强的地域生态特点。  相似文献   

13.
1987~1989采用播种量、有机肥和化肥氮、磷、钾用量的五因素五水平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除草剂效应,施肥技术与方法等的小区试验,并且设置了高产示范田。经电子计算机统计分析和选优,总结出亩产350kg左右的“中群体、壮个体、稳健生长”的免耕大麦优化高产配套技术方案,并建立了各麦区主要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级稻晚稻中熟组合丰源优299,进行了不同基本苗数的大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本苗对丰源优299的产量、经济性状及其他农艺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以插植178.5万苗/hm2时的产量最高,综合农艺性状最佳。并提出,为了充分发挥超级稻组合的增产潜力,应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播期大麦、小麦、小黑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期对不同麦类和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明显的影响.不同麦类间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的因素是亩穗数,不同品种间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的因素.早播是穗粒数;晚播是千粒重.在适宜播期范围内,产量高并有它相适宜的产量构成,从而提出不同麦类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叶面肥对高海拔地区青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青稞不同生育期施磷酸二氢钾、大肥王、利丰硼3种营养型肥及氨基酸水溶液生物型肥,研究其对青稞产量、生育期及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4种叶面肥对青稞产量的构成因子均有促进作用,营养型叶面肥中以利丰硼增产效果最为显著(P0.05);氨基酸水溶液肥中以苗期、孕穗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P0.01)。[结论]在确保外部营养正常供应的基础上,分别在灌浆期和孕穗期各喷施1次氨基酸水溶液叶面肥对青稞植株的生长及产量的增加促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苏啤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苏啤6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苏啤6号的适宜施氮量为210kg/hm2,播种基本苗为300万/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了10个大麦品种种植在三种氮肥施用时期下,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品种间蛋白质及其三种组分含量差异均极显著;谷蛋白含量的氮肥施用时期与品种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蛋白质含量其二者互作效应也显著。同时,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盐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CHA杂种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优势特性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CHA杂种及其亲本为材料,探讨了 CHA杂种小麦产量优势形成过程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不同组合优势性状及其大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 CHA杂种小麦产量优势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分蘖期对15份大麦基因型进行12 d 的渍水处理,研究渍水条件下生长抑制和产量损失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黄化指数(LCI)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基因型的产量损失程度,但作为耐湿性的一个指标对大多数基因型是可靠的.在渍水期间和撤水后,大部分大麦基因型新长的叶长和叶宽下降,但93-3143变化不大;渍水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和干重平均降低29.2%和54.4%,基因型间差异显著,Franklin的降幅最大.渍水下导致籽粒产量显著下降,产量构成因子中以穗数下降最为明显,其次是每穗粒数,粒重变化较小,而穗数减少主要是分蘖及其成穗数下降的结果.渍水对产量影响的基因型差异很大,地方品种永嘉红六棱减产最小,两个澳大利亚主栽品种Franklin和Gairdner减产最为严重.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穗数、粒数和粒重,穗数经粒数对产量的影响很小,经粒重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且为正值;粒数经穗数对产量的影响亦较小,经粒重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且为负值;粒重经穗数和粒数对产量的影响均较大,但作用方向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