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基于精准扶贫在攻坚深度贫困地区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个体失灵现状,探究精准扶贫与乡贤德治间的耦合性及乡贤扶贫参与困境,进而探索精准扶贫中乡贤德治的新路径。【方法/过程】以乡贤的群体特性为逻辑起点,通过探究精准扶贫的多样化要求,进而寻求乡贤德治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性,并通过驻村调研方法,以豫北深度贫困村为例,分析Y村脱贫的困顿及乡贤参与的作用过程。【结果/结论】乡贤因其本土性、理智性与道德性特征,契合"德治"要求和精准扶贫的现实需要,但囿于乡贤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合法性缺失等桎梏,必须完善底层设计,赋予其相应的合法性地位,以乡贤为纽带,建立政府、村委会、乡贤协同参与的精准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2.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欠发达乡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RHB(Resource-Humanity-Benefit)开发战略,以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山东省旅游扶贫村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困境,探讨旅游扶贫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山东省旅游扶贫以贫困户为中心,乡村精英引领,景区、企业赋能赠权,贫困户积极参与,旅游扶贫成效显现,至2018年底直接带动17 886户脱贫,90%扶贫村的贫困人口受益。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主要形成了依托景区型、农户自组织型、合资共建型等发展模式。但旅游扶贫村仍存在乡村旅游规划不完善、主题定位不明晰、发展特色不突出、管理水平不专业、政策因素不可控等发展困境。建立立体化的旅游扶贫战略体系,不断提升扶贫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贫困人口的内生造血发展力是当务之急。因此,为优化旅游扶贫村的发展路径,提出依据乡村发展地域类型分类推进开发;拓展多方合作渠道,聚合多源力量综合开发;打造乡村发展增长极,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等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分析宁德市山区县的扶贫模式,有利于形成良性运作扶贫机制,筑实精准扶贫内生力量,提升扶贫效果,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宁德市山区县140个贫困村503位贫困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分析调查区域扶贫模式的成效与不足。【结果/结论】根据成效分析结果,从建立贫困家庭教育保障体系;加强家庭责任意识培育;完善多元扶贫措施3个方面提出宁德市山区县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应大有作为,通过分析农户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影响因素,为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建议。【过程/方法】通过对福建省4个市区14个乡村旅游扶贫点的农户进行问卷访谈,收集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实际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意愿强烈,但参与方式单一;农户的年龄、文化水平、是否敢于贷款和参与意愿都会影响其实际参与行为,提出要提高农户在乡村旅游中的实际参与率,政府应加强宣传和引导;组织开展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培训和学习;加强人才引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期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通过探索更高效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以期为助推社会扶贫参与机制落地生效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方法/过程】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梳理闽侯县社会扶贫参与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的对策建议,包括:搭建社会参与扶贫平台,开展扶贫志愿者活动,完善帮扶资金管理制度,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扶贫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旅游扶贫的核心是让贫困人口有所受益和发展,这有赖于制度设计的精准化和扶贫政策的供给创新。【方法/过程】通过对原中央苏区县旅游扶贫模式的调查,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及文献调查法对农户(贫困户)的受益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从旅游扶贫的基础、关键与保障等三个层面提出旅游扶贫应强调产业的成功开发、农户的参与及能力提升,以及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这对现有旅游扶贫方式方法的转变创新及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村扶贫旅游规划本质上是对乡村资源的排查与合理利用,通过对乡村现有资源的合理规划,让贫困户尽可能参与其中,通过自身的土地流转、旅游资源合理利用脱贫致富。扶贫旅游规划编制过程中有多方相关利益者参与,村民是乡村的主体,应保障村民参与的渠道畅通,以实现乡村扶贫旅游规划的落地性。但目前的乡村扶贫旅游规划存在模式化、刻板化的问题,村民参与流于形式,政府为实质主导者,规划难以表达村民的意愿,满足村民真正的诉求。以永泰县赤水村为例,寻找村民参与的有效途径,探讨扶贫旅游规划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怀旧价值与旅游开发模式,促进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及乡村文化振兴。【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分析我国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构成要素及旅游开发现状,阐释传统村落旅游者的怀旧旅游需求,并构建怀旧旅游视角下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策略。【结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非物质文化的传统村落旅游者怀旧需求包括淳朴民风、原真氛围、原态民俗的怀旧。【建议】传统村落旅游地应重视非物质文化的怀旧旅游价值,通过社区参与留住原住村民、社区治理留存古朴环境、社区传承留下民俗活动的方式来保护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以三明市农村电商扶贫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三明市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的路径。【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分析三明市农村电商扶贫的制约因素,探寻值得三明市学习并借鉴的电商扶贫模式;剖析三明市农村电商扶贫面临的困境:贫困户参与电商意识弱,贫困县缺乏产业基础,电商高级人才匮乏,农产品供应链设施建设滞后。【结果/结论】三明市农村电商扶贫工作应该从强化政府主导、打造优势产业,推动三产协调发展、加快贫困地区高级电商人才引入与本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产品供应链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和创新一条让贫困村可实现脱贫不返贫的产业扶贫道路。【方法】基于冲口村目前的农事服务超市模式的成功做法,分析其内容和作用,根据具体的特色产业和农业需求,依托“农事服务超市”的代耕服务,提出未来完善方案与展望,探索和创新适合贫困村的 “超市化”服务模式。【结果】以产业扶贫带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的农事服务超市,在冲口村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购买“私人定制”的农事生产服务,农业告别传统耕作方式,推进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使农民粮食作物可达到标准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收,基本达到扶贫攻坚任务的目标。【结论】冲口村打造的农事服务超市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农业的各种难题,在未来,要让农事服务超市真正成为村民的“全能管家”,并逐渐扩大农事服务范围,让更多的贫困村农民实现脱贫不返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达到“精准”脱贫致富目的,提高精准扶贫力度,打好扶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都有"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优良传统,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公益扶贫方面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然而,"一把吉他走四方,快乐拉祜美名扬"的云南普洱拉祜族歌舞之乡老达保村,却通过公益性旅游脱贫致富建设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音乐乡村,这一案例值得深入研究.该项研究通过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获取了老达保村的第一手数据,论述了各社会机构对当地乡村演艺旅游发展帮扶措施,总结了"党支部+公司+农户"能人带户""精准指导"与"政府扶持"4种公益性演艺旅游扶贫致富模式,探索公益性旅游扶贫致富项目向商业模式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民族地区扶贫面临着新任务和新挑战,旅游精准扶贫成为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引证,为试验奠定逻辑推理与理论分析的文献支持。选取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归纳提炼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与成功经验;理论构建基于贫困居民受益的4种典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即政府部门+贫困居民参与模式、旅游企业+贫困居民参与模式、村寨农户+贫困居民参与模式、扶贫共同体+贫困居民参与模式,并阐释其模式特征与实施内容;综合比较4种民族地区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在模式特征、适用范围、优点缺点、参与方式、受益领域、实施要点的区别,为民族地区选择合适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志智"双扶是催生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是实现脱贫可持续的有效途径。探索更高效的"志智"双扶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助推"志智"双扶落地生效。【方法/过程】运用文献法、系统论方法等研究方式,梳理现阶段扶贫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分析其原因。【结果/结论】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强帮扶干部培训,提高"志智"双扶能力,推动村校定点合作,订制"志智"双扶方案,转变扶贫宣传方式,增强"扶志"脱贫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地处左右江革命老区腹地的贵州省荔波县大土苗族村近30年来的科学造林、巧筑梯田、劈山修路和发展林下经济、开展乡村旅游、实施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扶贫举措及模式,探讨了大土村在反贫困斗争中因地制宜取得的成效及其成功经验。认为大土村的反贫困举措、扶贫模式、脱贫路径是极为成功的,在当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胜会战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参考借鉴意义。因此,对其扶贫攻坚的路径、成效、经验进行梳理和分析,目的是希望有助于整个左右江革命老区和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精准脱贫与同步小康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广西村民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归纳分析方法,对广西设立村民合作社的重要性、村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困难问题三大维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结果】广西村民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模式有乡村旅游型、股份合作型、物业租赁型、服务创新型、资源开发型和产业带动型;存在着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人才匮乏、发展模式单一等困难问题。【建议】规范村民合作社组织机构和运行体制、加强民主管理、规范化资产的管护、规范化财务管理和收益分配、加强统筹用足政策促进发展、加强人才支持强化业务培训、多模式经营、建立股权流转机制和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福州和定西是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城市,福州、定西两市聚焦定西贫困,探索了"通过植树造林方式实现地区减贫"的生态扶贫模式。对两地林业生态扶贫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可为六盘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脱贫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在定西调研、开展项目规划和实施全过程中所掌握的一手数据和资料,分析了项目的扶贫模式、主要成效以及项目实施带来的启示,并讨论了项目后续需要关注和跟踪研究的问题。【结果/结论】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定西市贫困户的收入,提供了生态服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东西部协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引领下,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集成应用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造林技术、统一工程化管理以及与贫困户建立有机联合体,是该项目得以成功实施且成效显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福建省在电商扶贫工作过程中农村电商示范县、电商服务体系、规范运作、人才工程、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总结福建各地典型的电商扶贫模式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电商扶贫工作提供可鉴之资。【方法/过程】对福建省尤溪、长汀、建宁等地农村电商的模式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了出各地典型的电商扶贫模式。【结果/结论】电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福建省各部门和政府需要在政策、产业、人才、物流、技术、金融、营销、终端等维度进行全局建设,探索创新、因地制宜的电商扶贫模式,精准对接贫困地区经济、产业、人口,打赢电商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参与旅游扶贫已经成为促进扶贫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共享发展理念下企业参与旅游扶贫的动力机制以及参与路径相关理论出发,分别根据动力机制、政府政策、市场机遇以及企业发展和参与路径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居民思想素质、助推产业发展以及改善农村环境,提出企业参与旅游扶贫的基本理论假设,再以W公司的旅游扶贫案例,逐一验证理论假设。本文在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后,提出提升企业参与旅游扶贫绩效的对策建议,为政府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黄铺村“小田变大田”改革的研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探索新的路径。【方法】分析研究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黄铺村“小田变大田”改革的做法,取得的成效意义,存在的问题不足,研判改革的实际推广价值。【结果】黄铺村通过“组权确界、户权确亩”,村集体统一流转实施招租,坚持以村民为主体,实施“双向承诺”等措施,取得了农田变形增量、农业效益增长、农民收入提高、集体经济壮大、田园村貌变美的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村民观念陈旧、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不足。【结论】“小田并大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需求。但改革需要实事求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上,不能“齐步走”,严格把握好法律和政策界限,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利益,适当引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20.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创新扶贫形式,是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2016年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扶贫开发现状和限制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贫困内生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复杂的民族社会构成及单一的产业结构,旅游业是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战略选择之一,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主导和社区参与作用均不显著,建议从提高参与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专业人才培养三方面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增强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