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法律不能对道德伦理规范进行评价.国家通过把科研行为中的基本道德上升为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科研行为规范,完成了科研不端行为道德法律化评价过程,其界限标准为是否产生社会危害性.民法通过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对科研行为进行引导,通过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惩处和纠正.科研不端行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形式相对单一,有待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法律运行的伦理追问作为从道德价值论的视角对于法之创制、司法和执法及守法诸环节的审视和评判,既有其必要性,又具有可能性,这两者构成了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内在依据。从具体向度看,法律运行的伦理追问主要体现在审视立法活动是否符合道德之“应然”,司法活动是否依循应有的伦理路径,守法主体是否确立了良好的守法道德。  相似文献   

3.
论土地行政伦理的失范与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行政伦理失范是土地行政主体漠视或者违反伦理原则与规范,利用公权力牟取私利的行为,它是土地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表征土地行政主体的道德缺失状态。通过对土地行政伦理失范的类型、特征与成因分析,提出了规范土地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三点建议:土地行政伦理教育、土地行政伦理制度化和土地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法制——新道德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当前时期,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竞争规则有待于完善,道德建设方面出现的问题是旧的道德规范被削弱、淡化之后,个人非理性冲突缺乏新的有效的约束而造成的。在这一时期,社会必须树立起法制的权威来强制定位和规范行为主体的行为,以促进新道德在全社会的通行,逐步培养起人们新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5.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由此而导致人们伦理价值观念上的剧烈冲撞。克隆技术在人本身上的应用将带来一系列法律道德问题 ,基因决定论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科技与伦理冲突已不可避免 ,如何强化伦理对科技的规范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各种违反网络道德与法律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为保证网络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网”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管理,尽快制定出适应互联网络发展的法律规范和思想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构建及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环境制度,是人们在调节自身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时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准则。从实施机制看,是从道德角度即通过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对人们行为进行约束,是伦理制度,即非正式制度;从具体功能和目标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实现对自然环境保护,是环境制度。其运行机制包括评价机制、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这三种机制共同作用于人们的环境行为,对有效促使人们集体行动,实现集体理性,缓和生态经济矛盾,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作为调节人们财产权利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产权与伦理有着内在的联系。产权是伦理的基础 ,它规定和影响着伦理的性质、状况和演变 ,健全的产权安排有利于规范人们的伦理行为 ,培育人们健康的道德心态 ,保障人们的伦理权利的实现。同时 ,伦理是制约产权安排的重要因素 ,它引导着人们对产权制度的选择 ,影响着产权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和现象的核心,是旅游伦理关系产生的根源,按照旅游伦理来规范和引导旅游者行为才能使得旅游业健康发展。《旅游法》将"旅游文明"纳入国家法律,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国家形象,破坏了旅游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旅游伦理体系进行梳理,分析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不文明现象,提出旅游者道德行为失范及其影响,以明确规范旅游者道德行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孙少山小说中逆造了许多女性形象,一类是道德伦理规范下的女性,另一类道德伦理失范下的女性。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对生命状态的认识和立场,以及对理想人生范式的确认。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如何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问 题,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而: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其道德品德发展的特点;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生活能力。同时,要完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还必须注意两点:适应与引导是辩证统一的;个体适应性与社会适应性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保证教育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充分认识教师素质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认真分析目前教师素质状况,多渠道地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思想品德的教育等。只有业务水平高、思想品德好的教师,才能担当得起“教书育人”之重任,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高素质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规范伦理”,忽视“德性伦理”;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内化”与“外化”。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法律运行作为法之创制、展开和实现的逻辑进程,离不开社会伦理道德的审视和导向,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之应然。这种合道德性的法律运行主要表现为:在立法环节,法不仅要符合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而且要追求与社会主导道德以及与广大民众心理和情感的契合;在司法活动中,不仅要求司法工作者追求司法公正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且应特别关注当下我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司法之“应然”;在守法环节,广大公民不仅应关注行为的合法性和履行法律义务,而且还应追求自觉的守法境界和积极主张自身的法定权利。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农民的政治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数亿农民转变传统的那种盲从的、封闭的政治意识,树立起现代的、理性的、开放的政治意识,有着更加特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农民应当树立的现代政治意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政治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改革、开放、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公民意识;人权意识;法律意识等几个方面。要使农民树立起现代政治意识,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这至少应包括:第一、对农民进行民主启蒙,提高农民的参政素质;第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三、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和社会治安工作,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第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村民自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通过建构“心”本体,使天道、天理真正贯通在人心,使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主体价值得以彰显,最终为以“人”为中心,以“伦理”为本位的儒学人文信仰的建构和完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王阳明心学既是一种哲学体系,也是一种伦理体系,是一种哲学与伦理相融一体的思想体系,这一特点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也表现了中国伦理史发展以伦理为出发点和以哲学为论证工具的典型学说特征。  相似文献   

17.
马卡连柯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晚年特别重视家庭道德教育问题。马卡连柯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通过家庭生活制度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家风;从身边小事做起,重视细节;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严慈、奖惩结合等。马卡连柯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有深刻的启示:重视家庭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父母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及早实施;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传统观念的主要特征为以突出伦理教化和政治倾向的"载道"原则为基本特点的功能观念、以"影戏"的基本规律为本体的创作观念、以"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传统为核心的接受观念,以及注重探索适合大众审美情趣的电影艺术创作方法等.谢晋电影创作观念,上承郑正秋、蔡楚生等创立的电影创作传统,下开中国传统电影借鉴并融合现代电影手法的先河,对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实现了审美超越,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是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体现出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在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不断加强研究生的理论学习,提高研究生的理论创新水平;其次,要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研究生的道德情操;再次,要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提高研究生整体队伍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