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优良玉米杂交品种--会单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特征特性 会单4号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农科所育成的广适性玉米单交种,已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云薯101”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选育,2004年10月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该品种已提交参加国家马铃薯西南片中晚熟组的品种区域试验,并被全国30多家同行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3.
桑树新品种"云丰1号"和"云丰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采用传统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这2个品种遗传性状稳定,桑叶质量好、产量高,耐大水大肥,对桑树褐斑病具有一定抗性,适宜在云南省海拔800~2 000 m地区推广应用.经多年比较试验,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高25%,万蚕产茧量与对照相同,每公顷桑产茧量比对照高20%,桑树褐斑病的发病率比对照低80%,褐斑病的抗性与农桑8号相近.已定为云南省重点项目"云南省优质原料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重点繁育及示范推广的桑树新品种,并将在示范推广中进一步进行云南省各种自然条件的区域性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临沧市的气候条件和面粉市场的要求,临沧市农科所近年来杂交选育出优质小麦新品种临麦6号,200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同年获临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云南省农业厅推广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至2008年该品种已推广至云南省9个州(市)及缅甸北部佤邦、掸邦地区,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创新育种思路,大规模开展甘蔗品种选育和改良,“十一五”以来自主选育的7个甘蔗新品种已成为云南省新一代主推品种,今年选育开发出6个新品种并实际应用于生产,使云蔗型品种首次超过了外引种,成功实现了云南省甘蔗品种由自育种、引进种平分天下到自育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澳选3号”是云南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省啤酒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在我县多处乡镇进行过区域试验示范,表现适应范围广,具有丰产性好、稳产、外观及加工品质优等优良特点.在全县种植近10年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产增效显著,已成为我县啤酒大麦的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7.
靖麦11号是通过人工杂交系统选育成的优质弱筋旱地小麦新品种,通过了云南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连续两年在云南省地麦良种区域试验中居首位,增产极显著.在生产示范中比大面积推广品种增30%,深受群众欢迎.当前农业生产和国内市场迫切需要此类品种,靖麦11号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优质籼稻新品种美香占2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香占2号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方法培育成的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其组合是Lemont/丰澳占。该品种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引入云南省楚雄州小面积示范种植,2009~2010年参加云南省常规籼稻区域试验。在3年试验示范中,美香占2号表现出稻米品质优(国标优质米2级,具香味)、抗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受到示范区农户好评。2011年安排生产试验。2012年8月该品种通过云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正> A007由云南省农科院油料所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到2002年底已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示范推广15万亩。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淀粉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淀粉马铃薯品种是针对淀粉加工需求而选育出的专用品种,对加工原料生产和马铃薯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马铃薯淀粉的用途、国内外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的发展概况及云南省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的选育进程,指出云南省在开发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产业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雷得昆红三叶在云南省的引种筛选情况.雷得昆红三叶从1983年开始即在云南省推广种植.该品种适应范围广泛,在云南省寒温带至中亚热带均可种植,我国秦岭以南的绝大多数地区可以推广应用.用作放牧人工草地年干物质产量一般为2~5t/hm2;高水肥条件下,刈割利用时年干物质产量可达15-20t/hm2.  相似文献   

1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GMS)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研究云南面向GMS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推动云南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云南省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环境;因国制宜,积极灵活开展跨国教育与科研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王晓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88-10290
云南省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和石漠化严重省份之一,文山州是云南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州。通过对石漠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文山州及云南地区石漠化预防和治理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蓝色花植物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蓝色花植物资源作为分类、系统学和生态学研究发现:云南省蓝色花植物资源约408种以上,隶属82属、27科,分布在双叶子植物一个较为原始、一个较为进化两个类群以及单子叶植物一个类群共3个大类群中,简要论述了蓝色花植物的形成与生态条件的关系,总结出滇西北是云南省蓝色花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中心,并对蓝色花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云南苜蓿秋眠性评定技术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国标准秋眠性苜蓿品种(1~11级)为材料,在昆明自然条件下,研究苜蓿秋眠性在云南的评定技术标准。结果表明,在昆明测定苜蓿秋眠性应在11月初刈割,11月末或12月初测定其再生高度。秋眠性等级高的苜蓿品种在云南有较好的地区适应性,特别是在秋冬季具有较好的生长势和较高的产草量。引入秋眠性等级高的苜蓿品种是解决云南缺乏优质豆科牧草,特别是冬季优质牧草不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分析了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为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所需要的制度及其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差异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农业区划、耕作制度特点、整治工程措施特性,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分析方法,建立了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质量等5个指标所组成的土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把云南省划分为5个一级土地整治类型区:滇中中山湖盆高原整治区、滇西南中低山宽谷盆地整治区、滇东南喀斯特中低山整治区、滇西北高山高原整治区和滇东北中山山原整治区。  相似文献   

18.
在评析云南省耕地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云南省2020年总人口规模、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和粮播比例5个指标的合理取值问题,进而预测云南省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省域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可以确定为500万~510万hm^2,其中500万hm^2为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并构建云南坚守500万hm^2耕地“红线”的对策与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9.
黎成超  荣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8,(5):166-168,226
分析了1986—2016年云南省暴雨日和2009—2016年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云南省暴雨日数呈现出由北向南减少的趋势,大值区集中在滇南地区;云南省短时强降水的极值分布大体上有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增大的趋势,其中,大值区主要分布在滇南和滇东的局部地区;云南省年暴雨日数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增幅不显著;短时强降水次数呈现波动中显著减少的趋势。云南省暴雨和短时强降水集中出现在云南的雨季(5—10月),其中7月出现暴雨的日数最多,而8月出现短时强降水次数最多;短时强降水出现时段呈现出了2个波峰状,其中18:00出现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我国引进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 的质量,本研究通过比较滇中胭脂虫与秘鲁胭脂虫的堆密度、单重虫粒数、吸水率及体积膨胀率,并分析两地胭脂虫干虫体中四氯化碳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总蛋白质、胭脂红酸、不溶性糖类及灰分等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评估了我国滇中地区繁养的胭脂虫质量。结果显示,滇中胭脂虫与秘鲁胭脂虫相比,除堆密度含量差异较小外,其余物理参数和主要化学组分差异性均较大,但滇中地区繁养的胭脂虫作为生产加工胭脂红酸的原料,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