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粱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幼苗反复干旱法鉴定高粱苗期的抗旱性,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以叶片与根系的长势为指标评价品种的抗旱性,不但与单纯以存活率为指标的结论相一致,而且更能从存活的质量上区别品种间抗旱性差异,进一步提高了筛选抗旱性品种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向日葵芽期、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室外盆栽试验对11个抗旱性不同的油用向日葵育种材料进行研究,测定与抗旱性有关的相对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和株高等14项鉴定指标。以种子萌发指数与幼苗成活率的乘积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参考数列X0,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各指标与苗期抗旱性的关系,从中筛选出关联度较大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芽相对生长量、根相对生长量、苗期株高、鲜重、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8个指标,然后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抗旱性进行分析,定量地评价11个油葵育种材料芽苗期的抗旱性。本研究为油葵芽苗期抗旱性鉴定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 对油葵抗旱育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云南玉米资源萌芽期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4.5%的蔗糖溶液时1465份云南玉米资源进行萌芽期的抗旱性评价。结果为:(1)14.5%的蔗糖溶液对萌芽期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发芽力的抑制相对较小。14.5%的蔗糖高渗溶液萌发法可作为玉米萌芽期抗旱性评价的方法;(2)筛选出萌芽期抗旱玉米资源76份,它们集中分布在滇东北和滇西南地区,昭通地区,镇康,镇源,新平可能是云南省抗旱玉米资源分布的多样性地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转ABP9基因冬小麦材料的抗旱性,在雨养和灌溉条件下,对32份转ABP9冬小麦株系及其受体亲本石4185的主要农艺性状和抽穗期部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和抗旱性度量(D)值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相关抗旱性状与抗旱指数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和D值法评价时,分别有6和10份转基因小麦材料的抗旱性较受体亲本石4185增强。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依照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单穗粒重、结实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叶绿素含量、POD活性、MDA含量、SOD活性、株高、有效分蘖。因此,在对转ABP9基因抗旱小麦进行鉴定筛选时,应主要以单穗粒重、结实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等农艺性状作为参考,适当考虑生理指标的影响;由于不同指标或性状对小麦抗旱性的贡献不同,采用抗旱性度量值较平均隶属函数值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用抗旱指数( R I) 等指标对苎麻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圆叶青、沅江黄壳早和沅江稀节巴为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 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包括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苎麻抗旱性早期鉴定的途径和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 R W C( 相对含水量) 、 P O D( 过氧化物酶) 、 Proine( 脯氨酸) 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 而 R P P( 细胞膜透性) 、 M D A( 丙二醛) 则与抗旱指数呈负相关。苎麻扦插(45 天) 苗在渗透胁迫4 小时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其中 R W C 、 Proline 和 P O D 活性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而 R P P 和 M D A 则与抗旱指数呈负相关, 采用模糊隶属法用上述五种生理生化指标对13 个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早期鉴定,此法简便有效,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3种评价方法对34份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评价,在鉴评抗旱性评价方法的同时筛选抗旱玉米种质资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方法要优于单一指标评价,即数学分析法与耐旱性分级法均优于总抗性评价法。玉米株高、穗位高、穗上叶夹角、穗粒数、单株产量可以作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的评价指标。筛选出抗旱性极强的自交系陇M0302和冀资H634。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最大根长、叶面积系数、根干重、根干重比值、株干重、株干重比值等指标对一些早稻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认为:这些品种中LARK、非旱的抗旱性最强。各个单个抗旱指标与综合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根干重、株干重比值、株干重、最大根长是主要的抗旱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大豆抗旱性评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抗旱性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作物高产和稳产的主要性状之一。提高农作物品种的抗旱性成为该类地区农业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鉴定作物品种的抗旱性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尚处于摸索阶段。在作物抗旱性评定方法上,应用生理生化指标者多,用形  相似文献   

9.
苎麻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用抗旱指数等指标对苎麻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圆叶青,沅江黄壳早和沅江稀节巴为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包括次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玉米萌芽期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楠  吴玉群  姜敏  孔菲 《杂粮作物》2007,27(4):292-295
对4个玉米杂交种辽单24、丹413、沈丹16、沈农87进行了萌芽期的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杂交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根和胚芽的生长,也降低了叶片的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但不同杂交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水分胁迫下,抗旱性强的杂交种仍然保持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水分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吸水速率减小,但吸水速率与抗旱性间相关性不明显。各品种在20%PEG水分胁迫处理下的萌动吸水伤害率间差异明显,可以作为一个抗旱鉴定指标。研究表明,利用室内高渗溶液萌发法通过对玉米萌芽期抗旱性高度相关的性状的测定得出的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结果与田间直接鉴定的结果基本相符,说明室内高渗溶液萌发法是鉴定玉米萌芽期抗旱性的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花生品种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本研究通过测定花生种子在低渗溶液中的发芽率及主根长度,在人工干旱条件下叶片的萎蔫指数、相对含水量、失水率和减产率等6项与花生品种抗旱性密切相关的指标,对8个花生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鉴定,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出2个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其中广柳的抗旱性主要表现在根系吸水力较强,来宾三鞘豆则主要表现在叶片保水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在育种过程中测定抗旱性的新方法,并用于杂交设计、评价和选育抵抗各种形式干旱的基因型小麦。并根据该法,成功地培育了抗旱性软粒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抗旱基因型鉴定方法和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10,他引:35  
在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种条件下,在玉米开花期,利用玉米叶片的保水能力、脯氨酸累积量、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醇含量4项指标,以抗旱系数为对照,对6个不同基因型玉米的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依据某一个指标对不同玉米基因型进行抗旱性鉴定的结果可靠性较低;依据上述4个指标进行综合性鉴定的结果可靠性很高.因此,在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对玉米抗旱基因型进行鉴定时,需要同时利用多个性状的综合值进行评价,以提高抗旱性鉴定的准确率,用简而易行的大气干旱法可以取代繁琐的土壤干旱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地理来源续随子品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干旱胁迫及对照条件下对其形态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各品系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供试续随子品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值依次为安徽(0.839)>河南(0.524)>吉林(0.321)>福建(0.275)>重庆(0.179),安徽续随子品系在综合评价中表现出较强的抗旱优势,可作为续随子抗旱性研究的代表材料。以抗旱性综合评价值为因变量、以单项指标相对值为自变量,建立了评价续随子抗旱性的最优回归方程;筛选出MDA含量、SOD酶活性和根冠比等3个对续随子抗旱性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在苗期抗旱性鉴定中,有选择地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提高续随子抗旱性的鉴定效率。  相似文献   

15.
水稻苗期抗旱性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51个株系组成的Maybelle/白叶秋的加倍单倍体群体,构建了由226个SSR分子标记组成的遗传图谱。通过两年抗旱棚苗期抗旱性鉴定,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和QTLNetwork2.0对水稻苗期抗旱性进行QTL定位及互作效应分析。利用前者在两年共检测到5个抗旱性相关QTL,分别位于第2、3、5、6和8染色体;而通过后者在第2、3、5和6染色体上也找到了抗旱性相关的QTL,并且通过两种方法检测到的第3、5、6染色体上的3个QTL所在区间吻合;还发现4个具有上位性的QTL。所有抗旱性QTL的加性效应均为正值,表明来自父本白叶秋的这些抗旱性位点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选用抗旱性用不同的玉米杂交种--丹玉13号和掖单13号,研究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十植物诱导蛋白质的产生及其与植物抗旱性的。通过叶片蛋白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干旱能够引起诱导蛋白产生,并且抗旱性较弱的品种诱导蛋产生早于抗旱较镪的品种。在重度水分胁迫下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似乎能诱导基因更强地表达以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以12个抗旱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种子萌发期采用20%PEG(聚乙二醇)溶液人工模拟干旱处理,测定了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等与抗旱性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品种间的抗旱性排序有所不同;相对发芽率、相对芽长、相对胚根长、相对根芽干重与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均可作为水稻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评价指标;认为采用隶属函数法求取这5项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作为水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的综合指标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续随子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地理来源续随子品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干旱胁迫及对照条件下测定其形态及生理指标,并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各品系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供试续随子品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值依次为安徽(0.839)>河南(0.524)>吉林(0.321)>福建(0.275)>重庆(0.179).安徽续随子品系在综合评价中表现出较强的抗旱优势,可作为续随子抗旱性研究的代表材料.以抗旱性综合评价值为因变量,以单项指标相对值为自变量,建立了评价续随子抗旱性的最优回归方程;筛选出MDA含量、SOD酶活性和根冠比等3个对续随子抗旱性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在苗期抗旱性鉴定中,有选择地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提高续随子抗旱性的鉴定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是在古比雪夫条件下,用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品系),试验和比较鉴定植株耐脱水能力的各种方法,并选出育种上最准确、最简便的方法。根据种子在蔗糖溶液中的发芽能力鉴定抗旱性以种子吸水力和植物抗旱性呈正相关为依据,拟定了种子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的发芽  相似文献   

20.
异源细胞质小麦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分别具有山羊草属、小麦属和簇毛麦属的15种普通小麦近缘种细胞质的异源细胞质小麦为材料.采用高渗溶液法、水培盆栽法和田间鉴定法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抗旱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波斯小麦(T.persicum)、柱穗山羊草(Ae.cylindrica)、簇毛麦(Hanaldia villosa)和粗厚山羊草(Ae.crassu 6x)细胞质对小麦的抗旱性具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其效应值的性质、大小与核亲毒品种的基因型有关,在特定的核质组合中波斯小麦、柱穗山羊草、簇毛麦和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可明显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具波斯小麦细胞质的异质系(T.persicum)-s.c66种子发芽阶段和三叶期的抗旱性比相应核亲本明显增强.并且超过抗旱品种晋麦47。成熟期的鉴定结果表明.经核基因型改良的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小麦新品系NC223、NC232和NC236等15个异质系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因此,进一步研究异源细胞质提高小麦抗旱性的遗传机制,有助于拓宽小麦抗旱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