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俊文 《四川蚕业》2001,29(4):37-38
<正>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程的加快,蚕桑产业化经营也如雨后春笋,呈现蓬勃生机。特别是租赁承包成片土地进行蚕桑规模开发经营的业主和大户不断涌现,成为了蚕桑发展的新亮点。截止目前,我县蚕桑业主已发展到42户,经营面积达4000亩,部份业主已初见成效。推行蚕桑业主制经营,实现了蚕桑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发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珙县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按照国家级农业蚕桑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农业蚕桑科技园区、省级蚕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和承接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战略部署,坚持以蚕桑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为主线,以蚕桑资源多元开发为突破,把蚕桑基地建设融入国家生态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全县桑园总面积达  相似文献   

3.
《四川蚕业》2017,(3):7-11
<正>四川盐亭是嫘祖故里、蚕桑丝绸发源地,2008年7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授予盐亭县"嫘祖文化圣地"。2017年6月"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明确了嫘祖蚕桑的历史地位,为盐亭县加快嫘祖文化圣地建设,开发嫘祖蚕桑丝绸文化资源,发展蚕桑丝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和田玉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蚕桑产业开发为主,集制药、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公司建立了几个规模较大的生态蚕桑基地,以"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为技术支撑,深挖维医药精华。公司以"激发健康创意,关爱生命宽度"为宗旨开发健康蚕桑系列产  相似文献   

5.
广东蚕业所桑椹利用开发研究近况及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蚕桑品种选育、蚕病防治、桑树种植等领域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省蚕桑面积迅速下降,珠江三角洲的蚕桑基本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我所除继续保持传统蚕桑研究开发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我所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蚕桑资源包括桑叶、桑枝、桑椹、蚕沙、幼蚕、蚕蛹、蚕蛾等,其中对桑椹的开发利用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桑椹产业化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我所的发展也带来了积极影响。 1 桑椹利用开发的发展历程 桑椹的开发利用在我所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原来主要是为了收获桑种子,繁殖桑苗。由于蚕桑形势的不稳定性,桑种子的价格波动很大,最高时可达500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安康蚕桑生产区的调研,认为安康蚕桑产业应该“东山再起”。结合蚕桑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将蚕桑产业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强村大户,实行订单农业,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多层次开发蚕桑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 凉山州把蚕桑丝绸业作为全州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去年经受住了茧丝绸业持续疲软的冲击,保持了蚕桑丝绸业的稳定发展,生产蚕茧14.1万担,从全省的第9位跃居前3位。 凉山州把蚕桑丝绸列为全州各族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和攀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安宁河、  相似文献   

8.
《蚕学通讯》2015,(1):2
<正>新疆和田玉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蚕桑产业开发为主,集制药、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公司建立了几个规模较大的生态蚕桑基地,以"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为技术支撑,深挖维医药精华。公司以"激发健康创意,关爱生命宽度"为宗旨开发健康蚕桑系列产品研制开发了"雄蚕圣酒"系列、"雪蚕降糖胶  相似文献   

9.
奉节县农业银行紧跟形势,进一步明确经营思想,贷款向农业倾斜,重点扶持开发项目。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了当地开发农业的重点项目,加以优先扶持。如发展生猪,扶持养猪大户;重点支持建设脐橙外贸出口基地;资金、技术配套发展蚕桑;鼓励开荒种烟等。几年来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4月1日,两广蚕桑科技合作交流会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举行。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廖森泰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如平出席了会议。会上,廖森泰围绕目前影响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和战略调整、广西蚕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两广合作方向等要点作《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两广科技合作》报告,提出两广下一步应着重在蚕桑品种选育、蚕病研究攻关、蚕沙肥料化、蚕桑食药用开发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并建议设立两广合作专项,建设蚕桑产业研究院等。  相似文献   

11.
章俊文 《蚕学通讯》2001,21(4):41-42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程的加快,蚕桑产业化经营也如雨后春笋,呈现蓬勃生机.特别是租赁承包成片土地进行蚕桑规模开发经营的业主和大户不断涌现,成为了蚕桑发展的新亮点,开辟了蚕桑发展的新捷径.截止目前,我县蚕桑业主已发展到42户,经营面积达267公顷(约4000亩),部份业主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 当前,在深化改革中,广大农村推行农业技术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出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蚕桑生产,是农业组成部份,根据我省当前蚕茧单产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也应象农业生产那样,广泛推行蚕桑技术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更好地调动蚕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广蚕桑科学技术,使之变为生产力,促进蚕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县蚕桑产业在“八五”、“九五”十年间发展最快,平均每年增长蚕茧5万kg,1992年建立3200绪缫丝厂,年产白厂丝90t,年利税102.6万元。“九五”末,桑园面积保存到2040hm^2,桑树总株数达2500万株;年养蚕2.6万张,产茧70万kg;蚕桑产业总产值达3100万元,创利税186万元。蚕桑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0.7%,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开发中占居十分重要地位,为完成“十五”蚕桑产业发展计划和实施长远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蚕桑产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定”和优惠政策,保证了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滕飞  李红 《蚕学通讯》2015,(1):41-43
<正>随着我国总体经济以及各个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与其他产业比较存在一定差距,蚕业发展的态势发生了迁徙转移,使得蚕业生产规模在不断的萎缩。许多蚕桑生产的专业人士都希望通过种桑的综合效益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从而不让蚕桑生产在本地区销声匿迹。宜宾市翠屏区继续围绕“亮点蚕业”点缀翠屏“亮点农业”为中心、发展“观光蚕业”为主题,着力推进“果桑开发”推广和桑园鸡开发工作,促进传  相似文献   

15.
<正>一、团体会员名单: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四川省绵阳市丝绸公司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四川省凉山州农学会蚕桑专委会四川省雅安地区开发农业办公室蚕桑科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省北碚蚕种场四川省营山县蚕种场四川省武胜县蚕桑局  相似文献   

16.
蚕桑产业是适应西部大开发的一大优势产业,为宝鸡地区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农业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总结了目前蚕桑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与稳定宝鸡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费洪标 《中国蚕业》2005,26(2):80-81
蚕桑生产是石门镇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目前蚕桑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石门镇农业结构调查中的主导地位,效益农业的骨干项目,在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巩固和稳定蚕桑这项优势产业,我们在2002年选择了蚕桑基础较好、发展蚕桑积极性高、有增长和扩大潜力的东池村作为蚕桑专业村,以引进桑蚕新品种,建立标准化桑园园区;组建小蚕饲养专业场,培育蚕桑大户;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区域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专业村建设.通过3年来的项目实施,超额完成项目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稳定蚕桑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彪 《四川蚕业》2012,40(4):1-2
<正>近年来,我省蚕桑产业加快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多元化开发,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2012年,全省桑园面积120000 hm2(180万亩),产茧7.46万t(149.2万担),桑园套作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预计全年蚕桑综合产值50亿元,可实现全省农民人均增收7.5元。面临转型期的农业以及转型特征更为明显的蚕桑产业,抓住机遇夯实产业基础,推动我省由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9.
蚕桑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该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浙江省蚕桑已有4700多年历史,素以“丝绸之府”闻名中外.新中国建立以来,该省蚕茧产量长期名列前茅,蚕桑对该省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茧丝绸工业发展与外贸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蚕桑生产在提供原料茧的同时,还有十分丰富的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自本世纪来,浙江省蚕桑资源的循环利用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四川蚕业》2017,(4):15-16
<正>荣县位于川南自贡市,蚕桑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是荣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根据荣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措施,配套相应的发展支持政策,培养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断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真正将蚕桑产业打造成荣县蚕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1荣县蚕桑产业现状荣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一直是四川省产茧大县,全省重点蚕桑产业基地县。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