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邓龙 《中国蜂业》2003,54(6):16-16
一、穿心莲防治中囊病穿心莲又名搅核莲、一见喜、斩蛇剑 ,系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性味苦寒 ,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消炎。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 ,用穿心莲注射液兑 1∶2的糖浆喂蜂防治效果好。用量根据病群群势而定 ,一般 1 0框群可取 2mL装的穿心莲注射液 2支兑糖浆于傍晚喂蜂 ,穿心莲味清香甘甜 ,蜜蜂喜食 ,每天喂一次 ,至治愈为止。同时对蜂具进行消毒 ,结合换箱、换脾、换王则效果更好。无病群预防药量减半。隔 5天喂一次 ,一般 3~ 5次即可。  二、防治意蜂大肚病晚秋和早春 ,蜂群易患大肚病。患病群工蜂在巢门前震翅、不安 ,…  相似文献   

2.
选择 5群健康的云南东方蜜蜂蜂群 ,每群有 5脾蜂 ,分别引入受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脾 ,以后每隔2 4h检查蜂群内的幼虫脾 ,统计被东方蜜蜂清理的受感染幼虫数 ,患欧洲幼虫腐臭病的幼虫数 ,以及这些幼虫受感染后被工蜂清除的情况。另外 ,选择 3群群势健康的西方蜜蜂蜂群 ,每群有 5脾蜂 ,分别引入受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脾做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东方蜜蜂有很强的抗欧洲幼虫腐臭病的特性 ,4天后 ,基本上可以清除原引入的西方蜜蜂幼虫脾上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 8天后 ,在东方蜜蜂幼虫脾上也发现有少量的幼虫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 ,但在其后的 5天内 ,所有东方蜜蜂幼虫脾上染病幼虫均被清理 ,5群东方蜜蜂均保持健康状况。而做对比群的西方蜜蜂在 5天后发现其幼虫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 ,此后疫情不断加重 ,并出现“爬蜂病” ,约 30天后实验对比群消亡。  相似文献   

3.
(上接 2 0 0 0年第 11期 )3 实验检疫3.1 美洲幼虫腐臭病3.1.1 微生物学检查 取幼虫尸体少许 ,置载玻片上 ,再滴 1滴无菌水 ,进行涂片 ,然后在 10 0 0~ 15 0 0倍的显微镜下检查 ,发现较多的杆状细菌 ,并有椭圆形游离的芽孢时 ,即可确检。3.1.2 鉴别试验 取幼虫尸体置于小试管中 ,加入新鲜牛奶 2~ 3mL ,充分混合 ,于 30~ 32℃下培养 1~2h(小时 ) ,若牛奶发生凝集变澄清的现象 ,则为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菌无此反应。3.1.3 血清学的沉淀实验 取经分离纯化的美洲幼虫腐臭病细菌制成的兔抗体血清与可疑患美洲幼虫…  相似文献   

4.
王志  薛运波 《中国蜂业》2005,56(3):23-23
一、非生物因子与蜜蜂病敌害的发生 1.温度因子 (1)高温与蜜蜂病敌害的发生:温度高于35℃时,易发生慢性麻痹病,并会借助于受病毒感染的花粉、巢脾、蜂机具以及盗蜂、迷巢蜂在群间迅速传播.持续的高温天气或丧失调温能力的蜂群,往往造成对卵和幼虫的高温伤害.高温有助于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芽孢杆菌及急性麻痹病病毒粒子的增殖,有助于败血病及黄曲霉病的传染.  相似文献   

5.
余林生 《中国蜂业》2010,61(1):29-29
蜜蜂幼虫病有白垩病、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及美洲幼虫腐臭病.它们是由真菌、病毒、细菌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我国蜂群健康影响很大.蜂农一直以抗生素防治为主,由于抗生素造成蜂产品残留污染而禁止使用.目前仍没有找到一种防治幼虫病很好的药物和方法,现在我国蜜蜂幼虫病的发生有所抬头.下面简要介绍不用抗生素药物防治幼虫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振英 《蜜蜂杂志》2008,28(7):32-32
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白垩病是当前蜜蜂容易感染的传染病.发现病情后如何治疗以及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是养蜂者极为关心的事情.在此,笔者愿把自己的经验与蜂友们交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2.5几种常见蜂病的药物防治蜂病防治的药物和方法较多,为了防止药残和对蜂产品的污染,主要介绍中草药防治蜂病。实践证明,中草药防治蜂病有其独特的优点:用法简便,价格便宜;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具有多功能性,符合蜜蜂机体功能的相互协调和整体统一规律;无不良作用,一般无残留,不会致畸、致突变;无抗药性,可长期使用。2.5.1蜜蜂囊状幼虫病方1:虎杖30g,金银花30g,甘草12g。方2:穿心莲60g。以上2方任选一方,煎浓液,对入白糖适量,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于傍晚饲喂蜂群,每脾饲喂30~50g,以蜜蜂能饮完为度,勿多,以防引起盗蜂,连喂10天为一个…  相似文献   

8.
美洲和欧洲腐臭病是发生得最普遍而又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蜜蜂细菌性疾病。美洲腐臭病在苏联国内除北部地区外各地均有发生,欧洲腐臭病也在各地可见,但中部和北部地区发生较多。随着大蜂螨病的出现,腐臭病发生得更为严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些蜜蜂蜂子病的防治。美洲腐臭病一种封盖蜂子的传染病,伴随出现死幼虫腐败,蜂群生长缓慢以至死亡。其病原菌是一种称为Bac.larvae的芽  相似文献   

9.
蜂幼康颗粒冲剂(简称"蜂幼康")是纯中草药提取有效成分研制成的新蜂药,应用临床取得较好的防治蜜蜂传染病效果.在曾发生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爬蜂病"、蜜蜂"白垩病"等传染病的地区,预防性给药有效防止了疾病的再次发生;对已发生这些传染病的蜂群给药治疗,平均总有效率达98.01%,其中治愈率为72.79%.由真菌引发的白垩病治疗效果稍低,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00%和23.10%.  相似文献   

10.
欧洲幼虫腐臭病简称欧幼病,又称“烂子病”。但一些蜂农对此病不大了解,甚至误诊为冻伤幼虫病。一、发病条件 1.从外部环境看:此病多发生在气温较低的旱季,外界缺少蜜粉源时也容易发病。2.从蜂群内部看:首先发病的是抵抗力较弱的、并且缺乏蛋白饲料的蜂群。另外,还与幼虫的日龄有密切关系,一般2日龄的幼虫感病,潜伏期为2—3天。所以一般看到3—4日龄的幼虫死亡,其它日龄的幼虫不易感染,成年蜂亦不感病。二、发病症状 3—4日龄的未封盖幼虫死亡,幼虫腐烂,并能闻到酸臭味。有卵虫相间的插花子脾,幼虫尸体无粘性,不能  相似文献   

11.
震声 《中国蜂业》2001,52(6):20-20
病 名病原和发病条件主要症状治疗措施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球菌天冷 ,饲料不足 ,保温不良 ,病情加剧未封盖的幼虫失去肥胖状态、死亡、变色 ,由淡黄色变为黑褐色 ,最后腐烂干枯 ,贴在巢房底 ,易清除。死虫有酸臭味。子脾初时“花子”严重。最后只见卵、虫 ,不见封盖子。西方蜜蜂换王即可 ,无需治疗。中蜂在换王基础上 ,喂含抗菌素药物糖饼2 5 0克热蜜加 5 5 0克糖粉加 8克土霉素搓成糖饼 ,每群喂 1 5克 ,连续 3星期。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芽孢杆菌西方蜜蜂 (意蜂、喀蜂等 )在天气热、气温较高条件下发病严重。封盖房湿润 ,下陷 ,中间有针孔。…  相似文献   

12.
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AFB),亦称烂子病,是蜜蜂幼虫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主要检疫对象之一。目前我国也将此病列为主要检疫对象。我市动物检疫员对来自浙江、江西、安徽、上海等十几个省市来自我市放养的蜜蜂进行认真检疫。每年都检出一定数量的美洲幼虫腐臭病。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巢脾化蜡,病蜂治疗,蜂箱蜂具消毒处理。现将此病的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蜜蜂细菌性幼虫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蜜蜂细菌性幼虫病主要是美洲幼虫腐臭病(简称美腐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简称欧腐病),此外还有一种称为粉状鳞片病的幼虫病,很少发生,对它的研究了解不多。1在蜜蜂病虫害防治上的误区在蜜蜂病虫害防治上有一些误区,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误区之一,在蜜蜂病虫害防治上,有些人往往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简单地理解为对蜂群普遍饲喂抗生素,认为既可以防治蜜蜂幼虫病,又可以防治成蜂病。抗生素确实可以抑制和杀死细菌的营养体,但不能杀死细菌的芽孢。漏网的细菌或芽孢会产生抗药性,一旦暴发幼虫病,再用抗生素难以治愈。而且蜂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对…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震声 《中国蜂业》2005,56(12):25
问:《中国养蜂》今年第2期《生物防治欧洲幼虫腐臭病》一文介绍“用土霉素掺糖饲喂蜂群。每隔四五天喂一次,3次一个疗程”,请问土霉素的用量多少?土霉素与糖浆比例是多少?可喂多少框蜂?  相似文献   

15.
自 1 998年以来 ,我场有几群蜂感染了白垩病 ,一直没有找到治好的药物。 2 0 0 2年早春 ,雨水较多 ,我场先后有 5群蜂复发了白垩病 ,一朋友给了我一个中药方子 :金银花 6 0g ,连翘 6 0g,蒲公英 4 0g ,川芎 2 0g ,甘草 1 2g ,野菊花 6 0g ,车前草 6 0g,加入清水 2kg ,熬至 1kg药水备用。我将 3群发病严重群换箱换脾 ,稍轻微的 2群未换箱也未换脾。将这 5群蜂调整为蜂多于脾 ,晚上用加糖的药水喂蜂 ,白天用药水喷蜂及蜂箱和副盖、隔板等 ,直至喷到有水往下流为止。 3天 1次 ,3次为 1疗程 ,治了 3个疗程 ,从去年观察到现在 ,这 5群蜂没有复发白…  相似文献   

16.
美洲幼虫腐臭病(以下简称“差幼病”)又叫“烂子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幼虫病,西方蜜蜂尤其是意大利蜂容易感染。此病多发生于春末和夏秋季节。当个别蜂群染病后,若不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由于蜂具的混用,特别是摇蜜  相似文献   

17.
董秉义 《中国蜂业》1998,49(5):28-29
美洲幼虫腐臭病病原及防治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100093)董秉义美洲幼虫腐臭病又叫烂子病、臭子病,是蜜蜂幼虫细菌性顽固性传染病,传染快,危害大。该病常年均会发生,一般多流行在夏秋高温季节。患病蜂群轻者影响繁殖和采集力,重者造成全群甚至全场蜂...  相似文献   

18.
蜂蜜中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原因剖析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峰 《蜜蜂杂志》2002,(10):21-22
1 蜂蜜中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原因剖析在养蜂业中抗生素是用来防治蜜蜂细菌病的药物。蜜蜂感染细菌病的种类有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副伤寒病和败血病。就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而言 ,常见的是 2种幼虫细菌病 ,而 2种成年蜂细菌病却很少发生。造成蜂蜜中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原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蜜蜂幼虫传染病有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囊状幼虫病三种,均在蜜蜂发育期的幼虫阶段感病,致使幼虫死亡而腐烂,不能发育为成蜂,严重时(特别是美洲幼虫腐臭病)病群幼虫大批死亡,缺乏后继新蜂,群势逐渐衰弱以至  相似文献   

20.
鲍敬恒 《中国蜂业》2003,54(6):18-18
从开始养蜂至今 ,本人一直采取只在春繁开始时喂药预防蜂病的办法 ,而且只使用土霉素和大黄苏打片两种药物。除了个别群有时出现白垩病外 ,从来没有发现一群蜜蜂患过欧 (美 )洲幼虫腐臭病。我认为 ,蜂病并不是总会发生的 ,没有必要经常用药物预防。俗话说 :“是药都有毒”。给蜜蜂喂了抗生素等药物后 ,表面上看不出对蜜蜂有什么毒害作用 ,污染蜂产品是明摆着的事实。 2 0 0 2年我国蜂蜜出口因抗生素污染受阻便是例证。由此看来 ,预防蜂病 ,不应采取简单的喂药办法 ,应采取不污染蜂产品的综合治理办法。1 饲养抗病蜂种 ,一年四季养壮群 ,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