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枣业是临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栽培面积、产量均居山西首位。但是,以木枣品种为主的临县红枣由于个小、肉薄、质量差,严重地制约着枣农的经济效益,所以,改良枣树劣质品种已成为发展高效优质红枣产业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进行了枣树不同嫁接技术对成活率影响的试验。1 材  相似文献   

2.
郝哲 《北方果树》2019,(6):46-48
陕北红枣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红枣原产中心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制干枣的优生区。其中榆林市的红枣种植面积12万hm2,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为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立过汗马功劳。但近年来,随着国内红枣栽培面积和产量的剧增及供大于求的形势变化,加上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降水显著增加,陕北红枣产业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形成产量、品质、价格、效益全面下滑的态势,直接影响广大枣农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威胁并阻碍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红枣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红枣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大规模的优胜劣汰势不可挡,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1]将成为陕北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支撑。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红枣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 ,山区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80 .3%,气候非常适合枣树生长发育 ,是我国红枣原产地之一。由于红枣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 ,在全省大部分县市均有栽培 ,并已形成相当规模。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 ,红枣已成为许多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为了促进全省枣产业的健康发展 ,使其在农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将全省红枣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与规划综述如下 ,供生产者参考。1 山西省红枣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红枣生产现状山西省是全国红枣的主要产区之一 ,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河北和山东 ,居全国第 3位…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红枣矮化高密度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发展红枣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果品质量优,红枣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塔里木盆地红枣栽培面积25万hm^2,已形成规模。尤其是酸枣直播嫁接建园模式的推广,实现了当年嫁接、当年挂果、2年丰产、3年后高产稳产的优质高效栽培目的。体现了枣树矮化高密度栽培早产早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临猗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属黄河中游地区,是枣的原产地之一.据<尔雅>记载"……今河东猗氏出大枣;子如鸡卵".古时猗氏即现在的临猗,其枣树栽培距今已有3 0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倾向于以果致富,由于苹果、梨、桃等水果供应充足,市场价格一再下滑,唯有梨枣价格呈上涨趋势,且投入较少,较其它水果管理省工,果农栽培梨枣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峨嵋岭早塬区的果农却因不善管理而望枣兴叹.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杨梅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钧 《浙江柑橘》2005,22(4):34-36
杨梅是我省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近年来杨梅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省第二大水果产业,深入研究我省杨梅产业的现状、问题,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对策,对促进我省杨梅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随市场需求及种植业调整,保护地辣椒发展迅速。尤其越冬红椒比较效益优势凸现,已成为辣椒栽培的重要形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每667m^2效益万元以上,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疆发展红枣产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具有易栽培、适应性强、结果早、收益快等特点,加上南疆地区发展红枣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几年种植红枣的规模骤增,特别是红枣直播建园技术的推广,使这一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发展热潮。但为促进红枣产业在新疆健康发展,作者通过分析资源优势和借鉴国内先进经验,特提出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花卉》2018,(22)
红枣是山西五大干果经济林主要树种,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山西红枣产业发展受经济、市场等因素影响,发展缓慢。从政策、项目支持到新品种推广、示范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进行深加工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山西红枣经济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落叶果树》2021,53(3)
正"世界红枣在中国,中国红枣在新疆",新疆作为中国新兴的红枣产业基地,无论是面积、产量均超过内地的冀、鲁、晋、陕、豫等五大传统红枣产区。据统计,新疆现有红枣面积447万hm2(6 700多万亩),占全国红枣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巴州和东疆的吐鲁番、哈密等地,北疆也有少量栽培。主栽品种是灰枣和骏枣(图1),其中灰枣占全区红枣总面积的60%以上。新疆枣产业已成为富民产业,许多农牧民依靠枣脱了贫,致了富,走上了小康路,红枣产业也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红枣面积快速扩大,迅速掀起"新疆枣热"。  相似文献   

11.
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条件使且末县成为生产优质红枣的基地。且末红枣以其优良品质赢得疆内外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通过分析且末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且末县红枣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吕梁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梁是全国最大的红枣基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4%,红枣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由于管理粗放,种植结构不合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导致红枣裂果观象频发,损失惨重;又因缺乏品牌效应,产品深加工不够,产品档次不高,导致销售渠道不畅.研究认为,通过综合应用防裂果措施、改变品种结构、提升加工水平、转变销售模式、发展龙头企业等措施,可促进吕梁红枣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西太谷红枣产业发展面积0.53万hm~2,品种多样,优良品质享誉海内外,通过各项管理技术的实施,产值近2亿元,但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红枣产业出现了管理失衡、资金投入不足、流通不畅,市场竞争力受到冲击。为此,政府协调,转变观念,加强科技支撑,提出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先进的栽培技术,以激发红枣产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山东省牡丹生产面积达5.3万hm~2,已成为山东花卉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山东牡丹产业与国际、国内主产区相比,在栽培面积、种质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存在品种资源结构不合理,种苗质量差,缺少专用良种,产业化程度低,单位面积效益差等问题。现结合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红枣是我国主要干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据资料统计,至2009年底,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93.3万hm^2。但由于种种原因,红枣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效益最不稳定的,每年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1 影响红枣产业效益的因素 1.1 品种结构不合理 鲜食品种所占比例过大,  相似文献   

16.
临县红枣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不同地域同行产品竞争激烈,比较效益下降等,山西临县红枣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进行深入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思想认识、经营管理、政策导向、政府职能、生产技术等方面,指出了红枣生产的出路,以实现临县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红枣发展迅速,陕西、山西黄河沿岸红枣栽培面积达30万hm^2。随着红枣栽培面积扩大,枣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在陕西省佳县和山西省柳林县、稷山县等地危害严重。枣芽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名食芽象甲、枣飞象、枣月象、小灰象甲等,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等地,危害红枣、苹果、核桃等多种果树。枣芽象甲成虫早春上树危害嫩芽、幼叶,严重时可将枣树嫩芽吃光,造成二次萌芽,削弱树势,推迟生育,严重降低红枣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烟台是我国大樱桃引进栽培的发祥地,经过150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尤其是近30年的快速发展,烟台大樱桃成为烟台市优势特色主导水果产业,成为继"烟台苹果"之后的第二大水果产业,荣获"中国大樱桃之乡"等众多殊荣.近年来,河南、山西、陕西等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成熟早、效益高的区域优势,快速发展大樱桃产业,在产业顶层规划、新品...  相似文献   

19.
枣园间作是枣区群众在长期栽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立体栽培模式,在全国各大枣区广为应用。据统计,陕西大荔县现有枣树面积2.8万hm^2,间作枣园面积1.8万hm^2,占总面积的64.3%,纯枣林仅有1万hm^2,占总面积的35.7%。随着红枣产业的不断发展,枣园问作方式愈来愈多。为了进一步挖掘红枣发展潜力,探索建立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笔者对枣园间作的类型、模式、效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红枣产业发展,以当前鄂尔多斯市红枣产业的实际发展为切入点,介绍鄂尔多斯市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矛盾,并对鄂尔多斯市红枣产业升级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