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半夏连作的障碍效应及其缓解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重茬地、2a和4a前种植过半夏的土壤进行再植,测试半夏的连作障碍效应,以土壤、种茎消毒及撒施重茬肥等措施组成不同组合(A1、A2、A3、A4、A5)处理2a轮作地土壤进行半夏连作障碍效应的缓解效果测试。统计调查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测定不同处理下半夏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块茎中琥珀酸、还原糖、生物碱、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与4a轮作半夏相比,连作半夏幼苗长势较弱,叶绿素质量分数和产量均显著低于4a轮作,其块茎中浸出物和琥珀酸质量分数均未达到药典标准,块茎中还原糖、蛋白质和生物碱质量分数最低;2a轮作处理半夏叶片偏黄,长势依然较差,琥珀酸、还原糖、生物碱、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高于连作,且低于4a轮作;半夏连作障碍效应的缓解试验结果表明,A4和A5处理下半夏生长状况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组处理,其中A5处理半夏块茎琥珀酸、还原糖、可溶性蛋白等有效成分质量分数最高,对半夏的障碍效应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连作条件下谷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不同连作年限下谷子功能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加深对谷子连作障碍的认识,以晋谷29号品种为材料,选取3个不同年限(2、3和4年)的连作方式,以轮作方式为对照,分析不同连作年限下,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保护酶活性(SOD、POD、CAT)、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氧自由基积累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对比轮作与连作处理,结果表明:谷子开花后,其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CAT、SOD和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MDA和氧自由基积累量持续上升。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CAT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SOD和POD活性在开花前中期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MDA和氧自由基积累量上升,且连作高于轮作。相关性分析显示,花后功能期叶片SOD活性与产量呈正相关,POD活性、叶绿素含量、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氧自由基、MDA含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连作影响谷子功能叶片代谢,增加连作年限,叶片功能期缩短,植株衰老加剧,最终导致谷子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轮作及连作条件下荞麦功能叶片的衰老特性,揭示叶片衰老机制和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在连续4a定位试验的基础上,测定轮作及连作条件下荞麦开花后主茎功能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保护酶SOD活性和膜质过氧化产物MDA、氧自由基积累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荞麦开花后,随着衰老进程的推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S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轮作显著高于连作;MDA和氧自由基积累量持续上升,且轮作低于连作;轮作荞麦籽粒产量较连作高出32.89%。综合分析说明,连作会加速荞麦功能叶片的衰老进程,而轮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功能叶片的衰老,维持叶片生理功能,对籽粒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故在荞麦生产上要合理地轮作倒茬。  相似文献   

4.
研究涝渍胁迫下生姜幼苗生长和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涝渍胁迫下生姜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相比,涝渍10 d时生姜地下干质量降低46.45%;地上生物量降低37.69%,根茎比显著下降,根中ADH活性在涝渍5、10 d时均显著升高。涝渍处理下植株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明显,涝渍前期SOD、CAT、APX活性均上升,涝渍后期酶活性下降,而POD活性则一直受到抑制。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在涝渍5 d后明显升高,显示植株体内氧化压力增加。  相似文献   

5.
土壤镉胁迫对紫金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金牛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不同质量分数镉(25、50、100、200 mg·kg~(-1))对于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后各处理组叶绿素质量分数、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_P)、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_(T,R))值持续降低,植株对于光能利用能力下降,热耗散升高;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持续上升,膜质过氧化加剧。胁迫15 d,处理Ⅰ(25 mg·kg~(-1))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对照,其余处理低于对照,各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升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降低;处理60 d,植株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低于对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SOD活性高于对照,机体增强对活性氧的清除和生物膜的保护,可溶性糖的合成受到影响。随着镉质量分数的加大,紫金牛叶片产生不同程度的外观损伤,但无死亡。结果说明,紫金牛能忍受土壤中200 mg·kg~(-1)的镉,具有较强的抗重金属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年限连作荞麦功能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探讨连作荞麦叶片衰老机理和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方法】以‘西农9920’苦荞品种为材料,在连续4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以轮作荞麦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荞麦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氧自由基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收获时测定不同连作年限和轮作荞麦的产量、千粒质量、株高和主茎节数,最后对荞麦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生理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荞麦开花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MDA和氧自由基含量持续上升。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荞麦开花后功能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MDA和氧自由基含量上升,且连作高于轮作;SOD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再下降趋势;POD活性在开花前中期(开花后7~14d)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而在生育后期(开花后21d之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升高趋势。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荞麦籽粒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均降低,且均低于轮作荞麦,但连作与轮作荞麦之间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荞麦产量与花后功能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MDA以及氧自由基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叶片功能期缩短,活性氧伤害程度加剧,籽粒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连作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耐连作障碍、抗氧化能力以及块茎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5年连作导致马铃薯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细胞膜稳定指数、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剂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块茎产量和硬度降低,块茎淀粉、Vc、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叶片MDA含量、活性氧水平显著增加,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在施用外源水杨酸处理后,马铃薯幼苗的相对含水量增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根系活力和细胞膜稳定指数增强,生长得到促进,植物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剂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块茎产量、硬度以及块茎淀粉、Vc、可溶性蛋白含量增高,叶片MDA含量、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比较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处理,以20 μmol·L-1和30 μmol·L-1对促进马铃薯连作幼苗生长发育及缓解连作伤害效果最佳,其中对于连作5年的马铃薯,30 μmol·L-1外源水杨酸处理相比于对照块茎产量相对增加64.4%,而叶片净光合速率相对增加287.0%。可见,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处理显著减轻了连作障碍造成的伤害,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并改善了块茎的营养与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产业化栽培和近野生栽培等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晶品1号’D. candidum‘Jingpin No. 1’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质量分数PEG 6000 (5%、10%、20%、3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铁皮石斛幼苗,观察铁皮石斛幼苗茎段和叶片细胞结构,并检测铁皮石斛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1)高质量分数PEG 6000 (20%~30%)处理后铁皮石斛茎段和叶片细胞内叶绿素质量分数减少。(2)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铁皮石斛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MDA、POD和CAT有显著影响(P<0.0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随着PEG 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到第12天时达最高值;可溶性蛋白则呈下降趋势;MDA质量摩尔浓度、POD活性和CAT活...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轮作年限土壤上种植三七,于三七开花期采集新鲜叶片进行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随轮作年限的缩短,三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不同轮作年限对2年生三七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显著;对3年生三七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显著.说明三七连作障碍的机理之一是连作干扰了三七植株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降低了三七叶片保护酶活性,进而阻碍了三七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利用防雨旱棚,研究了水分胁迫下夏玉米根叶保护酶系活性变化及其对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玉米根系、叶片保护酶系SOD、CAT、POD活性均在生长发育前中期显著升高而后期下降,根系SOD、CAT和POD活性小于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加剧而增加,且根系MDA含量小于叶片MDA含量。研究还表明,在水分胁迫下,玉米根系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呈正相关关系,且绝大多数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此外,叶片与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水分胁迫导致夏玉米果穗性状恶化,经济产量大幅下降。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的减少和百粒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与半夏轮作对减轻半夏连作障碍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年限与小麦轮作的土壤上种植半夏,通过测定半夏株高、叶面积、倒苗率、产量及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探讨了与小麦轮作减轻半夏连作障碍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小麦轮作3 a的半夏,株高、叶面积均显著高于连作1 a,与前茬4 a均种植小麦的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倒苗率正好相反。浸出物、可溶性糖、还原糖、琥珀酸、生物碱和鸟苷质量分数均有呈现,轮作3 a半夏的成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连作1 a,并已达到药典标准,但又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试验还表明,半夏连作土壤在与小麦轮作3 a或更长年限后,其上种植的半夏生长指标和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也证明与小麦轮作可有效克服半夏连作障碍,为深入研究与小麦轮作克服半夏连作障碍的机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何斐  崔鸣  李川  鲁小东 《西北农业学报》2020,30(7):1095-1105
以安康当地花魔芋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菌剂D74与钾肥配施对连作魔芋生物学性状、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活性氧代谢、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软腐病的影响,为魔芋连作障碍微生物-化学双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剂与钾肥配施对连作魔芋具有一定的促生防病作用,使魔芋单株块茎鲜质量和生长系数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86.7%和85.9%,软腐病病情指数降低 33.0%。配施处理中,钾肥和菌剂分别在促进魔芋块茎膨大和抑制软腐病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菌剂与钾肥配施促进魔芋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其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51.0%及34.6%,同时叶绿素a/b及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比值分别提高41.8%及22.2%。配施的菌剂效应对叶绿素合成的促进作用占主导地位。菌剂与钾肥配施显著提高魔芋的诱导抗性,其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1倍、2.9倍和2.2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魔芋相关19个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得出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矩阵,提取3个主成分(叶绿素b、叶幅和相对防效)综合评价菌剂与钾肥配施对魔芋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不同施肥处理综合得分高低顺序为:菌剂与钾肥配施>单施钾肥>单施菌剂>不施肥对照。综上所述,娄彻氏链霉菌菌剂D74与钾肥配施能提高连作魔芋产量并降低植株发病率,有效缓解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种植专用肥对半夏连作土壤肥力、微生物多样性,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缓解半夏连作障碍提供科学施肥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复合肥料为对照(CK),设定了3个种植专用肥施肥量水平,探究处理组1(2.25 t/hm2)、处理组2(3.00 t/hm2)和处理组3(3.75 t/hm2)对土壤肥力、pH及微生物生态、半夏的农艺性状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半夏的株高和茎粗低于处理组、倒苗率高于处理组;种植专用肥提高了半夏的产量及水溶性浸出物,其中处理组2最为显著;种植专用肥能够改善半夏连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半夏产量。[结论]中药材种植专用肥可作为一种防治措施,缓解半夏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软枣猕猴桃对低温胁迫生理变化规律,为引种、抗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幼苗为试材,通过4℃低温处理,以25℃(常温)为对照,测定软枣猕猴桃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SOD、POD活性均下降,CAT活性先升后降.[结论]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加剧,MDA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AM真菌对白芷抗旱性和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接种AM真菌Beg180、Beg193和白芷土著AM真菌对白芷Angelica dahurica生长、抗旱性和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明显促进白芷植株生长,植株生物量显著提高,尤其是根部生长量;接种AM真菌提高了植株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抗旱性;接种AM真菌可增加白芷不同部位的总香豆素含量,其中Beg193显著提高白芷根中的总香豆素含量和欧前胡素含量。但尤以接种白芷土著AM真菌的植株,白芷根部形态最为良好。  相似文献   

16.
3种土壤下巨菌草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四川盆地3种典型土壤(冲积土、紫色土和黄壤)不同浓度镉(Cd)处理(0、20、50、100 mg·kg~(-1))对巨菌草植株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抗氧化酶、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条件下,20 mg·kg~(-1)的Cd处理浓度对巨菌草的生长未造成显著影响,而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巨菌草的生长受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巨菌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各部分生物量的降幅表现为黄壤紫色土冲积土。巨菌草地上部与地下部植株Cd含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表现为黄壤紫色土冲积土。巨菌草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随着Cd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则表现出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巨菌草对Cd污染具有一定的忍耐力和富集吸收作用,3种土壤类型中巨菌草对Cd的生理响应有所差异,但与其他2种土壤相比,冲积土中生长的巨菌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和MDA含量都比较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耐Cd性。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不同光照度对商洛丹参生长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测定商洛道地丹参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生长减缓期)叶片在不同遮光处理下(遮光率为40%~50%、50%~70%、70%~80%和85%~95%)生长指标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光率为40%~50%时,株高、主茎数、单株鲜质量和根鲜质量最大;随遮光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分数遮光率呈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先增后减。综合全生育期来看,遮光率为50%更适合商洛丹参生长。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对河北香菊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质量分数多效唑对河北香菊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后,河北香菊的茎秆变粗,这种效应随多效唑质量分数增加更明显。在一定的多效唑质量分数下,香菊的株高显著降低。喷施多效唑提高香菊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a/b值;提高营养生长期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降低蕾期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蕾期的增加幅度大于营养生长期;降低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营养生长期低质量分数多效唑处理下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降低幅度大于高质量分数,蕾期则相反。河北香菊对多效唑的反应因不同时期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