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苹果黑点病是套袋苹果特有的果实病害,在无袋栽培条件下很少发生。无论套纸袋还是膜袋,都会引起黑点病的发生,特别是套膜袋加纸袋,苹果黑点病发生尤为严重。黑点病斑只发生在果实表皮上,不深及  相似文献   

2.
近2~3年来,陕西省各果区,特别是渭北高原地区,不论套袋还是套塑膜袋的苹果,均在萼洼部位发生黑点病,个别果园的苹果果面上也发生黑点病,苹果越大黑点越多、套袋红富士苹果尤为严重。有的失去商品价值,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套袋富士苹果黑点病发生的原因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3年烟威地区套袋富士苹果黑点病发生较为严重。我们于 2 0 0 3年 9月初~ 1 0月初 ,利用 2 0多天的时间 ,走访了许多果农并调查了近百个园片对黑点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存在的现象乔纳金、嘎拉摘袋及采收时 ,果面洁净 ,几乎没有黑点病。 9月 1日前解袋观察富士苹果有无康氏粉蚧时 ,在果面上也很难发现黑点。 9月 2 0日前后摘袋 ,果面有不同程度的黑点出现。有的园片果实萼洼处黑点较多 ,有的果肩处及果实中上部黑点较多 ,梗洼处基本上没有黑点。不套袋果实 ,基本上没有黑点病或黑点病发生极轻。调查还发现 ,…  相似文献   

4.
套袋苹果黑点病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90年代中期开始,苹果套袋技术开始在全国苹果主产区推广。目前,已形成进口袋和国产袋一齐上、套纸袋与套塑膜袋相结合的全套袋栽培技术。回顾苹果套袋过程,从老果区到新果区,由于地区不同,栽培条件不同,袋子种类不同,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管理技术水平不同,致使这项技术在推行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最普遍的问题是果面上发生黑点病。在中、西部地区,1998年发病严重,今年久旱降雨之后又出现发病高峰。现根据烟台地区的经验和近几年苹果新区的发病情况,对黑点病作一探索性论述,以供广大果农和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从近几年套袋苹果发生问题看,不论套纸袋还是套塑膜袋的果,最普遍、最严重的是果面上发生黑点病。  相似文献   

6.
从近几年套袋苹果发生的问题看,不论是套纸袋还是套塑膜袋的果,最普遍、最严重的是果面上发生黑点病.  相似文献   

7.
2006年,套袋桑莎、嘎拉、红富士苹果果面黑点病普遍发生而且比较严重.经调查,套袋桑莎果面黑点病平均发病率高达56%,严重的果园发病率高达90%:套袋嘎拉果面黑点病平均发病率高达35%:有些红富士果园经摘袋初步抽查,果面黑点病的平均发病率约为30%,果品外观质量会降低2~3个等级,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8.
<正>苹果套袋是提高果品外观质量、生产优质果品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項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苹果生产中。现将苹果套袋后的果园管理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树体管理1.1定期检查套袋果实生长情况若遇大风下雨,应及时检查袋口是否松开,如松开要及时喷药后补套。其次,还应检查纸袋和膜袋是否粘贴果面,注意袋内要通气,以防治黑点病、日灼病等。1.2及时补钙套袋苹果比不套袋苹果易发生黑点病、痘斑病,套袋后结合喷药再喷1~2次优质钙肥。1.3夏季修剪套袋后的果园不宜环剥,套袋后环剥  相似文献   

9.
苹果黑点病的发生与果实生长期的气候条件、树龄树势、立地条件、管理水平、果袋型号等有关。文章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苹果黑点病在天水的发生状况,从加强果园管理、选择优质果袋、适时套袋、喷施药剂等方面总结了苹果黑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的问题,分析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应用农药防治,降低病菌基数;提高管理技术,减轻苹果面损伤;套用优质纸袋,控制果袋内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果品生产中,自从采用果实套袋技术,也就出现了套袋黑点病。特别是在苹果上,不论是套纸袋,还是套塑膜袋;不论套双层纸袋、单层纸袋,或者是套塑膜袋加套纸袋的双套法,控制和减轻黑点病是一个难点问题。受栽培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套袋果发生黑点病果率一般在2%~30%。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苹果套袋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宝鸡市套袋苹果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果面发生黑点病的问题,受害率在20%~30%,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结合套袋实践及黑点病发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谈点看法,供生产者参考。1套袋苹果黑点病的症状及特点1.1发病症状苹果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霉菌侵染危害造成的,发病初期在果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烟威地区富士苹果套袋果黑点病发生严重,给广大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于2003年9月初至10月初,走访了许多果农,调查了近百个果园,现将黑点病的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1 病症与病因 1.1 病症 经鉴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黑点型,黑点大小多为1~3mm,中心色浅,有时病斑中央有白色茸膜状果胶,黑点多集中于萼洼及  相似文献   

14.
苹果套袋技术在我国已应用多年,可明显地减少病虫危害,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和外观品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果园的套袋苹果出现病斑,即果面上发生黑点病,甚至腐烂,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为此,笔者结合套袋实践就黑点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谈点看法,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今年陕西渭北果区苹果霉心病发生严重。给果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引起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在宝鸡市的凤翔、扶风、岐山等地调查发现,苹果霉心病从7月份开始发病,出现落果现象,8月份落果最为严重。一般发病园落果在10%左右,严重的在15%以上。富士苹果发病率最高,嘎拉、秦冠、乔纳金、红星等发生较轻。富士病果以心腐型为主,其他品种病果以霉心型为主。套袋果比膜袋果脱落严重,腋花果比中心花果严重,  相似文献   

16.
套袋苹果黑点病、红点病的病因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套袋苹果数量的增加,果面上发生黑点病及红点病也比较普遍。黑点病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针状小黑点,黑点直径逐渐扩大,有的如芝麻大,有的如绿豆大,还有的在黑点上带有一小白点。病斑只发生在果实表皮,不会引起果肉溃烂。红点病多发生在苹果摘袋后,若遇雨,多在向阳果面上形成许多针状小红点。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对辽西地区苹果黑点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辽西地区苹果黑点病总体发病较重,品种间发病存在差异,珊夏、富士、金冠品种发病重;药剂的选择和果袋质量是苹果黑点病发生的关键。田间病果分离结果表明,辽西地区苹果黑点病主要是由粉红聚端孢霉引起的真菌病害,6月连阴雨的气象因素是造成该病流行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和影响病害发生的各种因素,我们提出套袋前将治疗性和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来控制苹果黑点病发生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自从大面积推广苹果套袋技术以来,苹果黑点病的发生便愈来愈重,很多专家、果农认为黑点病是缺钙、郁闭、施氮肥过多、杀菌药喷不好、雨天过多、袋的质量差、粉红聚端孢菌等原因所致。我们2001~2004年在运城市盐湖区姚孟乡岳坦村路武 14 年生乔化果园(4 m×3m行株距)的实践表明,苹果黑点病同果园及果袋的通风透气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可通过改善果园通风透气和增加果袋透气孔进行预防。2001 年套袋前给果树喷3次钙,主要是硝酸钙、氨钙宝交替使用,杀菌剂用大生M-45 800倍液与日本纯品甲托1 500倍液交替使用4次,套“孟海、晨阳、佳路”3种塑料膜…  相似文献   

19.
套袋以后,苹果品质提高,但引发了黑点病的大发生。对黑点病的发生原因,有不同看法,如缺钙、雨量过多、粉红聚端孢霉侵染等。我们通过总结2001~2004年的生产教训与成功经验后认为,苹果套袋黑点病发生程度与果园、果袋通风透气性呈负相关,与降雨天数、降雨量相关性不明显。只要果园通风透气良好,果袋透气性良好并加开通气孔(5个),及时喷药肥,就可将黑点病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苹果套袋后的果面发生的黑点病主要原因是:套袋前没有有效地把病菌控制住而套了袋;再是套袋后雨水多,套袋的技术不过关与袋的某些位置进入带菌雨水,最后在袋内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菌侵染果面而致。它区别于果实上的康氏粉蚧危害,绿直虫春危害及苦痘病和痘斑病。黑点病的病原是链格孢菌和粉红聚端孢霉菌,在病果,病落叶上越冬,落花后10—30天的幼果易被侵染,其潜育期40~50天。病菌腐生在苹果花器残体上,多在高温潮湿环境下侵染危害,套袋后条件合适可通过皮孔浸染果实部位,发生程度与气侯条件、果园环境、果园综合管理水平,果袋种类及性能,套袋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