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验证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2015年5—6月在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五和基地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400和600mg/kg浓度对葡萄霜霉病两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9.8%和84.4%,均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并且对葡萄表现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臭氧处理对巨峰葡萄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臭氧气体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为臭氧在葡萄保鲜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以21.04mg·m-3、44.62mg·m-3、81.41mg·m-3、131.14mg·m-3等不同浓度臭氧气体处理巨峰葡萄,置于温度-0.5℃~0.5℃、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可有效抑制葡萄的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的下降;有效抑制PPO活性,减少单宁等抗氧化物质的消耗;并能保持葡萄果实内较高的SOD、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延缓葡萄果实的成熟和衰老进程。其中以81.41mg·m-3臭氧气体处理葡萄,即以250mg·h-1臭氧气体发生量通入气胀2min,并密闭保持1h,每周处理1次,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最为显著,贮藏至98d后,好果率达85.4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3.
选用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用药量1500倍液、1000倍液、800倍液防治葡萄霜霉病,药后14d的防效分别是79.24%、90.89%、91.75%,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药后14d的防效是64.79%。试验表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明显高于对照25%嘧菌酯悬浮剂,建议使用浓度为1000倍液,于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对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4.
张兴亮 《北方园艺》2016,(6):125-127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低温冷藏加保鲜包装处理对其进行保鲜试验,研究了不同材质包装对"巨峰"葡萄采后品质变化影响。结果表明:预冷后的"巨峰"葡萄,使用不同包装材料进行处理,能有效延缓葡萄品质的下降。贮藏30d后,采用聚苯乙烯泡沫箱包装"巨峰"葡萄,采后品质调控效果明显;葡萄呼吸强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为3.7CO2mg·kg-1·h-1,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8.01%,可滴定酸含量下降7.84%,维生素C含量降低5.32%,果皮硬度维持在13.28~13.73kg/cm2,果肉硬度维持在0.79kg/cm2。B型瓦楞纸箱和内衬0.01mm PE保鲜袋的塑料筐对葡萄采后品质调控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5.
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区,高温多湿,少日照,不太适宜葡萄生长,尤其是葡萄生长季的5—7月降雨量大(月平均146·0~191·9 mm),导致病害种类多,发生普遍,程度重,防治难,其中果实上发生的炭疽病和白腐病等常造成大量烂果和落果,造成葡萄大幅减产。近年来,巨峰葡萄在重庆市近郊区九龙坡区发展较快,目前面积267 hm2,大部分已进入投产期。据近3年调查统计,由炭疽病和白腐病等病害引起葡萄减产30%~40%,有的超过70%,严重者绝收。病害已成为九龙坡区葡萄生产发展的“瓶颈”。葡萄套袋栽培为防治果实病害,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性措施之一。为筛选出对葡萄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矿物油乳油在避雨栽培葡萄白粉病防控的应用效果,研究对避雨栽培的'赤霞珠'葡萄采用97%矿物油乳油进行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7%矿物油乳油处理后,与对照相比,葡萄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97%矿物油乳油100倍液和200倍液对葡萄白粉病治疗效果分别达到69.23%和60.86%。矿物油乳油在避雨栽培葡萄白粉病的防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美乐"和"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不同硒浓度(分别为0、100、200、400、800mg·L~(-1))的硒肥,每667m2用量60L,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硒肥对酿酒葡萄产量、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确定富硒酿酒葡萄硒肥施用的最佳时期和施用量,以期为富硒葡萄酒酿造提供原料。结果表明:在葡萄果实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肥均能提高"美乐"和"赤霞珠"的单粒质量、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在果实膨大期,叶面喷硒量为200mg·L~(-1)时的效果最佳,"美乐"和"赤霞珠"的果实单粒质量、横径、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清水)提高了28.6%、15.4%、13.7%、72.6%、16.43%和23.0%、11.8%、12.9%、71.4%、22.3%。在果实膨大期,喷硒浓度为200mg·L~(-1)时产量达到最大,此时"美乐"和"赤霞珠"的产量分别比对照高了10.2%和9.1%。在安全范围内,酿酒葡萄果实膨大期喷硒肥200mg·L~(-1)时富硒效果最佳,此时"美乐"和"赤霞珠"籽、皮和葡萄果浆的硒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42.2%、954.9%、3 311%和352.3%、1 518.9%、2 818%。综上所述,"美乐"和"赤霞珠"葡萄叶面最适喷施硒肥时期为果实膨大期,最适喷施浓度为200mg·L~(-1)。  相似文献   

8.
巨峰葡萄浆果发育及糖酸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南方十三省、市的葡萄栽培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的葡萄总面积为20万亩,主栽品种为巨峰。就浙江省而言,巨峰葡萄的面积占全省葡萄总面积的80%以上。本试验旨在研究浙江省巨峰葡萄浆果发育及其糖、酸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研讨南方巨峰葡萄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为指示菌,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TB-12菌株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番茄灰霉病拮抗菌Bacillus velezensis TB-12菌株的抑菌效果,并通过盆栽试验考察了TB-12菌株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今后该菌剂生产工艺条件的进一步确定及其防治应用的开展奠定相应的基础。结果表明:TB-12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合为乳糖2%,酪蛋白胨4%,MgSO_4·7H_2O 0.1%,KCl 0.05%;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装瓶量50 mL,初始pH 8,发酵时间60h,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1)。与采用基础发酵培养基相比,优化后TB-12菌株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增加了69.4%。盆栽试验表明,优化后TB-12菌株发酵上清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达到69.2%,治疗效果达到58.2%,分别提高了32.6%和19.5%。TB-12菌株对番茄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纵论辽宁省葡萄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葡萄产业发展态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3年以来辽宁省葡萄栽培面积、产量和单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3—2012年,辽宁省葡萄栽培面积趋于稳定,占全国葡萄总面积和辽宁省水果栽培总面积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4.14%和10.35%;辽宁省葡萄总产量基本呈现稳定态势,占全国葡萄总产量和辽宁省水果总产量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3.72%和19.93%;辽宁省葡萄单产水平呈现稳定、较高水平,引领着全国葡萄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辽宁省葡萄产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培育‘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木,初步建立‘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以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IBA为变量,接种后‘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生长状况为因变量;通过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在32℃预热处理7 d,再逐渐升温至37℃热处理30 d后,剥取茎尖进行培养,待获得完整植株时,利用RT-PCR检测方法对‘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进行病毒检测。【结果】‘阳光玫瑰’葡萄嫩茎段外植体经75%乙醇30 s+0.1%氯化汞8 min处理,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种到添加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萌发,在1.5 mg·L~(-1)6-BA和0.2 mg·L~(-1)NAA的培养基上萌芽率最高;将启动培养获得的无菌新芽,接种到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在1.0 mg·L~(-1)6-BA+0.1 mg·L~(-1)NAA的培养基中单芽增殖效果最明显;把继代培养中生长健壮的单芽切下,转入添加IBA和NAA的1/2 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在添加0.4 mg·L~(-1)IBA和0.2 mg·L~(-1)NA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进行‘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脱毒处理,热处理植株的成活率为78%,茎尖成活率为60%,经检测,再生植株不带葡萄卷叶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病毒3(GLRaV-3)、葡萄病毒A(GVA)、葡萄斑点病毒(GFkV)、葡萄扇叶病毒(GFLV)。【结论】初步建立了‘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为‘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葡萄作为新疆吐哈地区主要特色林果,受其干旱、少雨、蒸发量高的气候环境限制,对葡萄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葡萄灌溉普遍采用地面沟灌,耗水量大,造成水资源日益紧张,导致葡萄在水分管理上存在着灌溉定额过大、高耗低效及粗放的田间管理等问题。该研究在滴灌灌水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弥雾微喷调控技术,对葡萄各生育期光合参数、温度、湿度进行测定,分析葡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确定葡萄优质增产的微气候因子阈值范围。结果表明: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变化呈抛物线状,坐果期的Pn和T的阈值为22.05μmol·m~(-2)·s~(-1)和36.19℃;果实膨大期的Pn和T的阈值为20.33μmol·m~(-2)·s~(-1)和35.81℃;果实成熟期的Pn和T的阈值为11.15μmol·m~(-2)·s~(-1)和37.52℃。同理,坐果期的Pn和RH的阈值为22.14μmol·m~(-2)·s~(-1)和47.08%;果实膨大期的Pn和RH的阈值为19.91μmol·m~(-2)·s~(-1)和40.12%;果实成熟期的Pn和RH的阈值为10.96μmol·m~(-2)·s~(-1)和25.24%。蒸腾速率与空气温度都呈单峰型关系,坐果期阈值为37.46℃,果实膨大期阈值为39.34℃,果实成熟期阈值为37.58℃。蒸腾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坐果期阈值为44.35%,果实膨大期阈值为33.70%,果实成熟期阈值为25.14%。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坐果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阈值为36.19~37.46℃和44.35%~47.08%;果实膨大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阈值为35.81~39.34℃和33.70%~40.12%;果实成熟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阈值为37.52~37.58℃和25.14%~25.24%。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葡萄产业已发展成为宾川县最具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农民增收效果最好的主导产业。截至6月,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4213.33hm^2,挂果面积达2820hm^2,预计总产量11.84万t,产值10.66亿元。为进一步做好全县葡萄销售工作,云南省宾川县委、县政府日前召开了由县委副书记王远主持,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出更多对葡萄霜霉病有特效的农药制剂复配组合,延缓霜霉病的抗药性,在一段时间内彻底解决抗性霜霉病,并帮助农户丰收增产,我们进行几种农药制剂防治‘巨峰’葡萄霜霉病大面积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中与目前国内流行的优秀药剂进行广泛对比。结果表明,在每667 m2用水量45 kg情况下,70%烯酰吗啉·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0 g/hm2(制剂)对‘巨峰’葡萄霜霉病最佳防效达到73.7%,基本与250 g/L吡唑醚菌酯EC(凯润)360 ml/hm2(制剂)71.3%最佳防效相当;并且显著优于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阿米西达)225 g/hm2(制剂)38.6%最佳防效、3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50 ml/hm2(制剂))57.9%最佳防效和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450 ml/hm2(制剂))61.4%最佳防效。通过该试验,我们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组合,为更好地防治葡萄抗性霜霉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山西省临汾市是葡萄生产较大的市,面积、产量仅次于运城市居全省第二,约占全省1/4左右。曲沃县的红地球(红提)、尧都区的各类鲜食葡萄和乡宁县的酿酒葡萄在全省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全市葡萄总面积达8800hm2,主要品种为红地球、巨峰、科瑞森、夏黑、维多利亚、金星无核、赤霞珠等。  相似文献   

16.
金华市位于浙江中部,现有葡萄面积约4 000 hm2,主栽品种为藤稔、巨峰、京亚、京玉、红富士等。南方设施栽培是葡萄生产的发展方向,为此,1999年开始先后引进翠峰等葡萄新品种,建立引种栽培试验园,进行观察试种,以期筛选出适宜浙江等南方设施栽培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金华市果业协会基地进行,面积1万m2,架设避雨膜。采用双十字V形架,行株距3 m×1 m。土地平整,土质为肥沃壤土,pH值6·1,灌溉方便。当地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气温5·2℃,7月平均气温29·1℃,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9·6℃,≥10℃年有效积温5 2…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013—2017年在郑州周边大型园区内推广葡萄与早熟洋葱间套种模式。简述了葡萄与早熟洋葱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分析了该间套种模式优势及效益,葡萄产量在30 000kg·hm~(-2),果园洋葱种植面积占果园总面积50%左右,套种后收获洋葱产量60 000kg·hm~(-2)。按市场均价估算间套中地块总效益在270 000元·hm~(-2)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地处广阔黄河故道,北部有马陵山丘陵地,是发展酿酒葡萄的基地,计划1985年葡萄面积发展到万亩以上。为寻求提高葡萄生产经济效益的途径,1981年我们与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协作,应用“EF”植物生长促进剂在葡萄上连续多点试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榕江县车江乡车江大坝,地处贵州东南部都柳江中上游,海拔255 m,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310天,年降雨量1 211 mm,属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5—7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60%以上,具有典型湿热气候特点。本地区葡萄种植以巨峰、京亚为主栽品种,占葡萄种植面积的85%以上。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河北省葡萄主产区水肥调控潜力,实现水肥高效绿色可持续,分别在2011、2014和2018年,以河北省葡萄主产区张家口怀来县、涿鹿县和秦皇岛昌黎县为区域开展追踪调研;并于2017-2019年在昌黎县、定州市,分别进行了鲜食葡萄“红地球”与酿酒葡萄“赤霞珠”的移动水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调研区内鲜食、酿酒葡萄均以沟施为主,分别占比63%和62%,2014较2011年沟施占比增加,撒施占比降低,2018较2014年撒施占比增加。灌水方式上有很大差异,沟灌、漫灌和滴灌占比分别为43%、45%、13%,2014较2011年沟灌与滴灌占比均有所增加,漫灌占比降低,2018年较2014年漫灌占比增加,沟灌与滴灌占比下降。主产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仅占葡萄种植面积的0.45%。采用移动水肥技术鲜食葡萄产量提高16.73%,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分别增加8.09%、4.41%,节本增效13922.8元/hm^2;酿酒葡萄产量提高7.69%,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分别增加2.59%、1.30%,节本增效4597.5元/hm^2。结果表明,河北葡萄主产区水肥管理方式不统一,移动水肥技术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实现节本增收,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