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以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实用功能3方面作为评价准则的北京市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构建的体系对北京市8个郊野公园的120处景观样方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相关领域50人的评分结果显示,在准则层中,人们更重视植物景观为城市环境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其次是实用功能和景观功能。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郊野公园建设水平处于Ⅱ、Ⅲ级。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归纳出了郊野公园植物景观3大功能的实现手段,对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植物,特别是外来入侵植物数量和分布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展,可能对北京现有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针对外来植物,特别是入侵植物的数量与分布问题,依据3年的北京各区县野外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实地调查中所记录的北京地区72科165属234种外来植物的组成特点,包括原产地、区系特点和引入原因,并重点对入侵植物的组成与分布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市67.77%的外来植物原产于亚洲,38.03%属于世界分布植物。其中,从引进用途上,观赏植物所占的比例为28.22%;在物种组成上,菊科、豆科、蔷薇科种数最多。在野外调查记录的28种主要入侵植物分布上,通州分布的入侵植物最多,为18种,海淀区种类最少,只有1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外来植物引种、外来入侵植物防治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百鸟公园及其周边0.483 km2范围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连续3年的调查,报道了外来入侵植物在城市核心地带的入侵情况。同时对调查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记录到入侵植物42种,分属17科3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有11属14种,占所有外来入侵植物的33.33%。引入途径分析表明:29种植物属于有意引入,占外来入侵物种的69.05%,12种植物属于无意引入,占外来入侵物种的28.57%,1种植物引入途径不详,占外来入侵物种的2.3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为该辖区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小北湖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入侵等级、原产地及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小北湖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3种,隶属9科17属。其中,种数最多的是菊科,有9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39.13%。从生活型来看,均为草本植物。从原产地来看,以美洲和欧洲为主,分别为12种(占52.17%)和7种(占30.43%)。从科、属层面分析其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具明显优势。入侵途径以有意引入和无意引入为主。[结论]通过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及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昆明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种子传播方式的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对昆明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科属种组成、生活型、原产地、果实类型、种子长度及其种子传播方式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外来入侵植物现有36科87属122种。在科属组成中,科以菊科、豆科、禾本科的种类最多,在属方面则以茄科茄属、苋科苋属、菊科飞蓬属的种类较多。生活型则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外来入侵物种数的84.4%。从原产地看,原产美洲的物种数最多,有92种。果实以瘦果和蒴果为主要类型;有53.8%的物种种子长度为A(L<2 mm)等级。种子传播方式有5种,依靠自体传播的物种数最多,其中又以蒴果和荚果的物种为主;依靠自体传播的物种种子长度范围更广泛,种子长度为A等级和B等级(2 mm≤L<4 mm)的物种在其中占多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了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析了其分布状况、生活型、原产地信息和危害程度。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该林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0种,隶属于4科,菊科种类最多,达6种,占总种数的60%;生活型全部为草本植物,以1年生草本为主;原产地为北美洲的植物8种,占80%。Ⅰ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Ⅱ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1种,Ⅲ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Ⅳ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Ⅴ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  相似文献   

7.
郊野公国是北京市近几年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它的出现对改善域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体闲生活、提高城市景观质量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郊野公园性质和其周边城市化进程矛盾的日益加剧,郊野公园的转型和改造计划已然产生.以北京市东升八家郊野公园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前期调研和系统研究,对其进行了总体改造设计,营造出既有自然文化特色,又与现代城市融合的郊野公园,尝试梳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郊野公园转型改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海坛岛5个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路线法结合样方法调查公园的植物区系.结果表明:(1) 5个公园共有植物89科208属276种,含野生植物145种、园林植物131种.(2)植物区系中含≥10种的科有菊科、豆科、禾本科、大戟科和桑科,含≥10种的属有榕属,单种科(43.82%)和单种属(79.33%)所占比例较高.(3)公园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热带性质显著,古老性和特有程度不高.其中,原生植物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国内外来植物主要来源于热带亚洲,国外外来植物主要来源于美洲等偏热带区域.(4)原生植被优势种被外来植物取代,人为引入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和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等滨海特色植物.38.04%的国外外来物种具有入侵倾向,每个公园出现10种以上的入侵植物,在引种与管理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查和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对沅水流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入侵途径、危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沅水流域入侵植物有65种,隶属于21科,以菊科、苋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分别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4.6%、10.8%和9.2%。(2)入侵植物中原产美洲的有43种,占总数的66.2%;其次是欧洲的有14种,占总数的21.5%;亚洲、非洲、澳洲等地区有10种,占总数的15.4%。(3)沅水流域入侵植物中有意引入有27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41.5%;无意引入有31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47.7%;自然传入有7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0.8%。(4)65种外来入侵植物中严重入侵类9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3.8%;局部入侵类25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38.5%;一般入侵类19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9.2%;观察名单类12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8.5%。  相似文献   

10.
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及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外来入侵植物对其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目的是为掌握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主要危害和防控区域。  方法  对岛屿不同区域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布区域、优势度、浙江省外来植物入侵等级进行加权统计评分的方法,评定各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入侵等级,确定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区域和防控区域。  结果  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全为草本植物,共计47种,分属于21科36属。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有38种,占总种数的80.85%。中度危害与严重危害的种类共23种;入侵等级为1级与2级的种类共22种。丘陵山地、郊野荒地以及海岸滩涂是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和防控区域。  结论  普陀山的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现状较为严重,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海岛联动防控,加强外来物品入岛检验检疫工作,做好外来植物应用前的入侵危害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预案。表1参31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外来入侵植物的文献资料、植物标本信息并结合野外调查,确定了目前吉林省外来入侵植物约有18科48属66种。同时分析了吉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原产地、入侵途径和生长型。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着国际贸易日渐繁荣,跨国、跨洲运输不断增多,使得本土的入侵生物越来越多,对当地生物生态形成严重威胁。为此,对海原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普查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等级、生境类型等状况,以期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和保护当地生物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交通便利情况分4条调查线路,在每一线路设置踏查点并进行踏查记录,完成海原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等级、生境类型等状况普查。【结果】海原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有12科26种,其中菊科入侵种类最多,占总数的34.62%;入侵等级为恶性入侵(1级)的植物有3种,占总数的11.54%,分别为小蓬草、刺苍耳、圆叶牵牛;入侵生境以村庄用地出现种类最多,频次也最多。【结论】海原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原产地多元,恶性和严重入侵植物占比较高,入侵形势严峻,应加强入侵植物防控。建议加大入侵植物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增强入侵植物防范意识,以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南宁市金花茶公园非山茶科观赏植物资源及绿化现状,为植物资源的选择、分析、评价和景观绿化及园林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非山茶科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金花茶公园观赏植物有193种,隶属于70科149属;观赏植物中乡土物种64种,占种数的33.16%,外来种占37.82%;观赏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达124种,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的比例为1∶3.8;按观赏特性统计,观果植物、观姿植物、观花植物、观叶植物的种数比例为1∶4.7∶4.8∶5.7.[建议]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大力营建区域特色公园绿地景观;积极引进和应用水生植物,丰富城市湿地绿化景观的多样性;丰富藤本植物种类,营造公园垂直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鸟类栖息地营建为切入点,提出郊野公园景观提升方法及策略【方法】通过对石家庄龙泉湖公园周边地区进行鸟类研究,选择出现频次和研究资料较多的鸟类为目标种,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研究,归纳目标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从空间角度构建水平、垂直两个维度的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分别对水体类型、水域面积、驳岸类型及水岸形态、滨水缓冲带、植物覆盖度、惊飞距离、水深、植物高度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郊野公园鸟类栖息地景观设计依据及方法。【结果】共确定23个鸟类目标种,建立鸟类栖息地约20.3 hm~2,其中水域栖息地约11.4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水域面积在2.6~5.8 hm~2之间;水生植物覆盖度在30%~65%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平均水深在0.8~2.5 m之间;水生植物高度平均为0.3~1.8 m。陆域栖息地约8.9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滨水过渡带乔木覆盖度在10%~16%之间,灌木覆盖度在35%~44%之间,草本覆盖度在40%~55%之间;植物平均高度为8.6~22.5 m;地被种类在12~31种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结论】(1)从空间尺度指标入手,构建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提出营建策略,可以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2)郊野公园应设置大小不同,功能丰富,具备蜿蜒自然缓坡驳岸和一定水深的水体空间;植物景观在满足鸟类对水域、近岸缓冲带、陆域范围植物覆盖度、群落组成形式、高度需求的同时还应提升地被丰富度;园路及场地应采用近自然材质和低鸟类干扰的策略。(3)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重视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和不同鸟类的种间关系,同时还应满足人类休闲游憩的需求,实现人-鸟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5.
拟自然群落在上海郊野公园应用模式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郊野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弥补城市绿地的不足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很多国内的郊野公园沿袭了城市公园模式,大量地表现为人工群落,缺少自然属性,无法实现群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应引入拟自然群落模式。以上海为主,在实地调查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带性复合型群落(ZMC)概念模型,即把地带性植物作为建群种,融合城市园艺植物资源,构建新的地带性-园艺植物混合模式,兼具群落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并举例说明了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群落、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群落、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群落、冬青(Ilex chinensis)群落等拟自然群落模式。研究结果为未来的郊野公园设计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群落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不断扩张,促使城市近郊出现了一批为居民提供游憩休闲的郊野公园。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郊野公园的发展及定义进行概述,并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分析其植物景观特点。总结出郊野公园中自然式植物景观营造的四个要点:即调整原有植物群落,体现自然风貌;布置自然式花境,缓减人工气息;片植自播草花,突出自然野趣;利用乡土树种,体现地区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调查保定市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风险评估,为进一步开展全国外来物种调查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方法支撑。研究采用清查、踏查、访问调查、样地调查等方法调查了保定市清苑区不同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空间分布、盖度、面积、危害程度、社会经济影响和生态损失,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入侵植物的传入风险、生物学特征、扩散特征、已入侵现状、危害和影响、防除难度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其危害和风险等级。调查发现,保定市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共33种,隶属于13科24属。数量最多的为菊科,共9种,占总种数的27.27%,其次为苋科,共5种,占15.15%。入侵植物中有意引入的有20种,占60.61%;无意引入的有10种,占30.30%;自然扩散的有3种,占9.09%。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有30种,占90.91%;原产地为美洲的19种,占57.58%;产自欧洲的有10种,占30.30%。清苑区北店乡是发现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乡镇,共发现22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保定市清苑区Ⅰ级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Ⅱ级植物3种,Ⅲ级植物2种,Ⅳ级植物8种,Ⅴ级植物18种,其中危害程度最大的入侵...  相似文献   

18.
椰子织蛾来源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已成功入侵我国华南地区4个省,对我国棕榈植物及城市园林景观造成严重威胁.利用COⅠ、COⅡ和COⅢ3个基因片段对原产地(印度)和入侵地(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共12个地区的107份椰子织蛾样品的遗传分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产地与入侵地种群的核苷酸组成存在34个变异位点,38%为嘌呤转换,62%为嘧啶转换;入侵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种群均为同一种基因型.系统发育树表明椰子织蛾存在两个遗传支系,即原产地支系与入侵地支系,遗传距离为1.3%,说明椰子织蛾种群已产生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9.
龚银梅 《乡村科技》2023,(12):138-140
外来入侵植物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危害仅次于生境退化,不仅会造成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丧失观赏性减弱和养护成本增加,甚至还会威胁市民健康。详细调查重庆市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发生情况,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原产地、频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本土植被、强化生态意识,科学引种、加强监测,加强养护管理、科学开展防治等防治对策,为植物引种及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杨凌地区外来植物的入侵状况,并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从植物来源、生活型及入侵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杨凌地区外来植物共有87种,其原产地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地区,外来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本地的生物多样性;杨凌地区的外来植物大多属于有益外来植物和中性外来植物.目前对杨凌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其外来植物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应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以保护杨凌地区的环境.如:制定长期监测机制、建立监管制度、对外来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宣传培训力度以及建立早期预警预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