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西优良红心杉单株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TDZ、香蕉泥组合及其浓度对红心杉增殖及其生理的影响,并探讨其增殖生长与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间的关系,为优化红心杉无性系组培苗增殖培养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是影响红心杉组培苗增殖系数、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主要因子,TDZ是影响红心杉组培苗游离脯氨酸含量、SOD、POD、PPO活性的主要因子;红心杉组培苗的增殖系数随着基本培养基中大量元素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基本培养基中大量元素、TDZ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总体均呈现出下降趋势,适当添加香蕉泥有利于红心杉组培苗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及POD、PPO活性的提高;MS+TDZ0.2mg·L~(-1)+香蕉泥100mg·L~(-1)是较适宜红心杉组培苗增殖生长的培养基,增殖系数与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POD、CAT活性间呈正向相关,与叶绿素含量、PPO、SOD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PEG6000模拟的离体干旱胁迫试验体系,探讨了干旱胁迫对火龙果试管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试管苗水势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促进火龙果组培苗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也促进了试管苗SOD和CAT活性的提高,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和处理时间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和CAT活性与试管苗水势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因此,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是火龙果具很高抗旱能力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的NaCl胁迫抑制了萝卜幼苗尤其是地上部的生长,提高了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在盐胁迫下施加外源脯氨酸则缓解了盐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从而增强了萝卜植株对盐胁迫的抗性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的NaCl胁迫抑制了萝卜幼苗尤其是地上部的生长,提高了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在盐胁迫下施加外源脯氨酸则缓解了盐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从而增强了萝卜植株对盐胁迫的抗性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测定比较了以二年生苹果砧木山定子与陇东海棠盆栽幼苗正常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下的叶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2种植物的丙二醛、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上升,且在整个胁迫过程中2种植物间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不断降低,且于第7 d后差异显著。中度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于胁迫第7 d达到最大值,随后不断下降,表明2种植物前期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较强,随胁迫时间加长其抗氧化能力减弱。综合分析,山定子的抗旱能力强于陇东海棠。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下不同无核葡萄品种抗寒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低温胁迫后不同无核葡萄品种的抗寒性,为北方地区抗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山葡萄,贝达和北醇为对照,3个无核葡萄品种(粉红无核、优无核、京早晶)为试材,通过对一年生枝条进行低温胁迫,测定相对电导率,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LT50),并测定低温胁迫下枝条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和抗寒性关联最大的抗寒指标。【结果】相对电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和所研究葡萄品种关联度最高的抗寒指标是CAT,其次是POD和MDA。【结论】本试验研究得出供试材料抗寒性强弱为:山葡萄贝达北醇粉红无核优无核京早晶,SOD酶活、POD酶活、CAT酶活、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可作为鉴定葡萄抗寒性强弱的综合指标。本试验为北方寒冷地区葡萄生产、杂交育种、种质筛选以及抗寒新品种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热胁迫处理下,对不结球白菜进行叶片生理指标测定,比较不同耐热性材料在热胁迫处理不同时期各项生理指标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3种材料在热胁迫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等光合产物含量均有所下降;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则呈上升趋势,且均以热敏材料上升幅度最大;丙二醛含量在热胁迫处理前后变化不明显;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为先下降再上升,热胁迫处理后耐热材料高于热敏材料;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以热敏材料升高幅度最明显;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则均呈现先大幅升高再大幅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遮荫对重瓣大花萱草光合色素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重瓣大花萱草进行不同程度遮荫处理,研究了其生长过程中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重瓣大花萱草在生长过程中,光合色素的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处理的叶绿索含量较高,叶绿素d/b值较低;持续遮荫的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呈上升-下降一上升的变化趋势.适度的遮荫可以提高重瓣大花萱草的叶绿素含量,对延缓叶片的成熟期和花期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重瓣大花萱草的生长及园林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壤酸化已成为较为难以治理的生态难题,选择适植树木对其进行修复性改造是一条较为合理的手段。罗拉多蓝杉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为探讨其幼树耐酸胁迫的生理机制,分别对1年生植株进行pH为7.0(CK)、6.0、5.0和4.0的酸胁迫4周,研究蓝杉幼树的光合作用特性、叶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H≥6.0时,植株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呈上升趋势;当pH6时,光合作用参数均呈下降趋势;当pH≥6时,叶片内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整个试验pH区间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着pH的下降而下降;当pH≥6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当pH6时,二者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与二者相反。综上分析,蓝杉幼树耐酸胁迫的生理调节阈值可能在pH 6.0左右,其可以在轻度酸性条件下更好的生长,在栽植过程中,应避免强酸对其造成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马尾松能在土壤酸化的稀土矿废弃地生长和更新的适应机理,以马尾松种子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pH值(5.5、4.5、3.5)酸胁迫试验,测定酸胁迫下马尾松种子萌发、胚根胚芽生长、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和酶活性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马尾松种子各萌发指标均随pH值降低呈减小趋势,但pH值3.5和pH值4.5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pH值5.5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显著促进作用,pH值3.5对活力指数有显著抑制作用;不同酸胁迫处理均显著抑制马尾松胚根伸长,但pH值5.5及pH值4.5对胚芽和胚根鲜质量有促进作用;随pH值降低,露白期马尾松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且显著小于对照,但发芽期则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露白期和发芽期马尾松种子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呈增加趋势,且pH值3.5时露白期和pH值4.5时发芽期脯氨酸含量显著大于对照;露白期马尾松种子体内POD活性随pH值降低先升后降,而MDA含量则相反;露白期和发芽期CAT和SOD活性均随酸胁迫程度增强逐渐增加;隶属函数值随pH值降低先增后减,仅pH值3.5时小于对照。综上,马尾松种子对酸胁迫有较强耐性,脯氨酸、...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水淹和干旱胁迫对棱角山矾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2年生棱角山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对重度水淹(W1)、轻度水淹(W2)、对照(W3)、轻度干旱(W4)、重度干旱(W5)处理下棱角山矾生长指标、生物量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棱角山矾在W2处理下基本能够正常生长;水分处理(除轻度水淹)对棱角山矾株高和生物量积累有抑制作用;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大和时间延长,棱角山矾幼苗叶片细胞质膜系统受损程度加剧,植株存活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中幼苗叶片细胞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至胁迫末期,棱角山矾的叶绿素质量分数较对照显著降低.可见,棱角山矾幼苗喜湿润土壤,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可通过提高细胞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和抗氧化酶活性来应对水分胁迫,在75%土壤含水量至轻度水淹(水面与土面相平)胁迫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海棠果和SH的实生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盐浓度处理比较其耐盐性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砧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在低盐浓度时呈相反的趋势,而在高盐浓度时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海棠果的上升趋势大于SH的变化趋势;在高盐浓度时,2种砧木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积累状态,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海棠果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SH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海棠果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SH叶片内2种保护酶活性变化趋势均为上升-下降-上升。  相似文献   

13.
张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3-10364,10379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作物耐旱机制与油菜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油菜幼苗,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对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结论]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油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抗旱性不同小麦材料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皮麦’为材料,以正常水分管理作为对照,待小麦长至三叶期,采用干旱胁迫-复水法,取幼苗叶片测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脯氨酸、脱落酸、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皮麦’的保护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及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下,保护酶活性、脯氨酸、丙二醛、脱落酸、总抗氧化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却明显降低;复水以后,保护酶活性、脯氨酸、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脱落酸、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两品种/系的处理与对照间脱落酸、丙二醛含量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干旱胁迫和复水情况下,‘靖麦12号’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和较高渗透调节物质且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因此‘靖麦12号’具有较高的抵御干旱胁迫以及复水后的恢复能力,可作为云南地区重要的抗旱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针叶在不同大气环境中对重金属的积累状况和抗性特征,分别测定了城区、郊区和山区的白皮松当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针叶中Cu、Mn、Zn和Cd的含量,比较了3种年龄针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采样点,白皮松针叶中的Cu、Mn、Zn和Cd的含量表现为城区郊区山区;在不同年龄间,Cu、Mn和Cd的含量在山区表现为三年生二年生当年生,而在城区、郊区和山区Zn的含量则随着针叶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采样点对针叶中Cu、Zn和Cd的含量影响较大,而针叶年龄对Mn的影响较大。针叶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促进了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随着针叶年龄的增加,白皮松针叶S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并在山区最低;山区当年生白皮松针叶SOD活性显著低于郊区和城区。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与4种重金属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白皮松三年生针叶对于大气重金属污染具有监测价值;针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对重金属造成的氧化胁迫具有指示作用;白皮松积累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可能是其抵御重金属胁迫的一种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天津农业科学》2017,(7):10-13
为了研究榔榆的抗寒性,以一年生榔榆叶片为试材,通过不同的低温处理来测定叶片中电导率变化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可溶性蛋白呈先降后升又降的变化。榔榆通过体内膜透性的改变以及渗透物质的积累来抵抗低温造成的伤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榔榆抵抗逆境的生理学特性奠定了基础,并可为榔榆的北引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开顶式生长室模拟增温,研究了气温变暖对滇杨和川杨株高、生物量、芽数量、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增温增加了滇杨和川杨平均株高、干质量、平均节间长度,但川杨增加不显著;增温显著降低了滇杨和川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游离脯氨酸含量,同时川杨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滇杨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增温显著提高滇杨和川杨净光合速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b含量,但川杨中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更显著。因此,滇杨和川杨可以通过提高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方式,适应温度变化;从2种杨树对增温的响应差异来看,高海拔川杨对气候变暖在生理上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选择原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云南樟半年生实生幼苗为研究材料,进行在不同浓度的铅、镉溶液浇灌下云南樟幼苗各项生理指标(丙二醛含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Pb2+、Cd2+胁迫下,MDA的含量略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且总体呈上升的趋势;随着Pb2+、Cd2+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变化不显著,P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的Pb2+胁迫使得云南樟幼苗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而在Cd2+胁迫下,其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不明显;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Pb2+、Cd2+对云南樟幼苗的毒害作用强度不同,在10 mmol/L的浓度下,Cd2+胁迫表现出更强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紫薇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清水为对照,用IBA300 mg·L~(-1)处理紫薇嫩枝插穗基部1 h,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IBA处理的嫩枝插穗和对照相比,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大致相近。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前期含量比对照高且峰值早于对照出现;淀粉含量基本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其峰值早于对照出现,但含量低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大致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含量总体略高于对照;SOD活性大致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含量高于对照;POD活性总体呈上升-下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含量总体高于对照。IBA处理可提高嫩枝插穗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活性,加速淀粉降解,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对山葡萄、贝达、北醇、无核白、奥迪亚无核、京可晶这6个葡萄品种的1年生休眠枝条进行不同低温胁迫,测定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并用恢复生长法测定枝条扦插生根率,分析其理化指标变化趋势,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曲线模型,拟合其半至死温度(LT_(50))。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各葡萄枝条SOD、POD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整体呈先升后降趋势,CAT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扦插枝条生根率呈下降趋势;供试材料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山葡萄贝达北醇无核白奥迪亚无核京可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