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消除原始评价指标辨识度和重要性上存在的差异,提高复杂系统评价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权重赋权法对主成分分析法中的指标数据进行分层赋权,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定权的改进主成分分析模型。通过选取多维度、可量化的指标构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无论是横向验证还是纵向分析,改进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与客观实际吻合度更高,体现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对相关政策的制定要力争实现各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并进一步研究了组合赋权法的计算方式,并以土默特右旗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为实例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主观因素较强,而因子分析法计算权重过程又相对机械化,采用将二者计算的权重进行线性组合的方式来确定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在实际工作中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浏阳河梨、黑石渡和三角洲断面不同时期的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系数矩阵选取指标,并考虑评价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为水体评价因子赋权,对断面水体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浏阳河梨、黑石渡三角洲断面主要污染因子为COD、NH3-N、TP、Se、Hg、Cr6+,且CODMn、COD、BOD5、NH3-N等评价因子具有较强相关性。浏阳河下游3个断面中梨的水质最优,各时段评级均稳定在Ⅰ级。黑石渡、三角洲断面枯水期水污染较为严重,处于Ⅳ级。将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与熵权法、单因子评价法进行对比,主成分分析法较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客观,较熵权法可以通过合理降维减轻评价过程计算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陈长城 《现代农业科技》2023,(10):133-139+153
我国水资源紧缺形势严峻,农业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较大,因而开展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以帮助提高区域农业水资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本文首先构建安徽省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体系,然后分别采用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确定指标主观和客观权重。为提高权重及综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引入理想点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计算,求出指标最优综合权重。最后,将其与通过正态云模型计算得到的指标云隶属度相结合,确定安徽省2010—2017年不同年份的农业用水效益综合评价等级及对应参数。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组合赋权-正态云模型在农业用水效率评价领域的适用性较强,该模型可为类似评价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地作为油茶种植区域可选的土地类型之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合理确定林地油茶种植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从而对林地油茶种植适宜性进行科学评价,选出比较好的油茶种植基地,应用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广东省林地油茶种植适应性评价中。在选取的4个样本区域中,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此方法能兼顾主客观影响因素,优于单纯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中牟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比主成分分析法更有代表性,得出的指标权重更能准确反映实际耕地质量的要求。评价结果对比显示,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耕地质量综合评分高于主成分分析法,与各区域分布特征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7.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管道线路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道线路优选问题,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多指标多层次的管道线路方案进行优选.首先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处理决策指标,然后采用客观赋权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得到各方案的综合决策指标,从而选出最优方案.采用客观数据赋权,降低了传统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的依赖,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权重分配不当和主观错误,使管道选线更加客观和合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保护区的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等7项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并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保护区的生态现状评价结果.同时论述了层次分析法作为1种定量研究方法,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而言不仅可以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权值定量的理性成分.结果表明: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等级为4级,植被盖度较好,生物多样性较好,适合人类生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赋分(78.34)结果分析,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仍处于1个等级内的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以扬州市广陵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得出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数值;其次,利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出县域资源承载力综合值,探讨了广陵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级;最后,运用矩阵模型结合地块连片度确定了农用地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广陵区农业生产适宜和一般适宜的面积分别为13683.51和14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确权方法进行比较及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熵权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稳定检测方法对权数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主成分分析法在一致性和稳定性方面表现最优。[结论]该研究为烤烟化学成分赋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运用SPSS 11.5数学统计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在得到了可以反映明城林场森林健康的各个主成分的基础上,根据各样地B层指标的贡献率,计算出样地A层指标的得分,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A层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各样地的综合得分,并按照得分的高低对健康状况进行排名。本文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些有益于森林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帽儿山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层次分析法,采用专家共同构建的模式,提出了一套天然林小班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3个层次,4个指标、12个指标变量。结合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打分法,运用GIS数据地理技术,获得各指标变量的权重值及其评价值。经计算获得小班综合评价值。根据小班资源的综合评价,并天然林保护的基本准则,将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小班划分为4个保育等级。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只有通过权重的科学确定才能正确评价农业气象综合灾情.如何确定灾害权重,是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价的核心问题.将主、客观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和熵权法)应用于福建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价中权重的确定,探讨和比较它们在计算气象灾害权重方面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时体现主观和客观信息的组合赋权法,得到福建农业气象灾害的组合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低温冻害、旱灾、洪涝、风雹.结果表明.由组合赋权法计算的各灾害指标组合权重相比任何一种主、客观方法都更为合理和可靠.  相似文献   

14.
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在得到了可以反映驼梁森林健康的各个主成分的基础上,根据各样地B层指标的贡献率计算出样地A层指标的得分,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A层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各样地的综合得分,并按照得分的高低对健康状况进行排名。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些有益于森林健康的措施,为驼梁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万州土壤质量指标选取与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壤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三峡库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配,根据专家经验和因子贡献率确定土壤质量评价权重,然后结合万州地区的土壤特性,参考等级法划分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对库区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土地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以庄浪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为例,选用熵权法、离差最大化法、变异系数法、均方差决策法、因子分析法及灰色关联度法6种常用客观赋权方法进行土地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于指标差异的敏感性较弱,不适宜对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熵权法、离差最大化法、变异系数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由于所采用的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值不同,对指标的赋权结果也不同,其中熵权法对指标差异的敏感性最强.因此,熵权法是最优的土地评价指标赋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森林生产力要素、森林生态要素、环境要素与胁迫要素4个角度建立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承德县8种不同林型、林龄的林地进行健康状况综合评价。用综合健康指数反映其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较客观合理,因此认为主成分分析法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选择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方面具备优势,能有效消除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并能避免主观赋权法因主观随意性而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土壤质量评价过程中不同质量指数计算方法的差异与最优组合,采集并测定了内蒙古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79个土壤样本的11项理化指标,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最小数据集,对比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2种权重确定方法与隶属度函数、线性评分函数和非线性评分函数3种指标评分方法组合下计算的土壤质量指数,最后通过与全体数据集的自相关精度检验获取最优方法组合。结果表明:1)层次分析法确定的物理指标权重高于主成分分析法,速效养分指标权重低于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度函数、线性评分函数、非线性评分函数对指标分值计算结果的分布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隶属度函数对物理指标进行评分时具有更高的区分度;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隶属度函数确定指标分值计算的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的自相关检验精度最高(R2=0.85),纳什效率系数为0.81,相对偏差系数为0.04;3)最优方法组合下全体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变化分别是0.25~0.71和0.16~0.78,平均值为0.43和0.45,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处于中等质量水平。综上,本研究确定了准确评价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土壤质量的最优方法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客观准确评价土壤质量,为石漠化地区预防土壤退化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省鹤峰县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测定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18项土壤属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结合熵权法确定参评指标的权重值,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加权关联度值。[结果]根据加权关联度值的大小排序来看,研究区的土壤质量高低依次为:下坪中营燕子五里走马;结合土壤质量评判标准表可得,下坪的土壤质量等级为Ⅱ级,中营为Ⅲ级,燕子和五里均为Ⅳ级,走马为Ⅴ级;且研究区整体的土壤质量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与当地实际情况相一致。[结论]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土壤质量,且该方法计算简便、思路清晰,为土壤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岩溶区干线公路建设的发展,针对岩溶区路基稳定性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对岩溶路基稳定性进行评价,选取16个对其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熵权法求得各评价指标权重值,最后参考置信度准则判断岩溶路基风险性等级。将该方法应用到湖南省石门县干线公路改造当中,得出1#段路基和2#段路基的风险性等级分别为Ⅳ级、Ⅲ级,这与采用专家经验法及模糊评判分析法得到的结果相符。该方法可作为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新手段,其分析结果可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