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桑树(Morus alba L.)品种强桑1号(M.alba L.cv.Qiangsang No.1)、强桑2号(M.alba L.cv.Qiangsang No.2)和农桑14号(M.alba L.cv.Nongsang 14)一年生盆栽苗为试材,研究水分胁迫(干旱胁迫和淹水胁迫)对不同桑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水分胁迫导致桑树叶片丙二醛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干旱胁迫下,强桑1号丙二醛含量较低,而淹水胁迫下,农桑14号丙二醛含量较低。水分胁迫下,不同桑树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先下降后升高,且无显著差异;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尤其是胁迫后期增加迅速,而强桑1号和农桑14号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在干旱胁迫和淹水胁迫下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干旱胁迫下表现为先增后降,而淹水胁迫下表现为先降后增。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桑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不断下降,胞间CO2浓度不断增加;且不同品种间叶片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强桑1号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农桑14号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  相似文献   

2.
淹水胁迫对桑树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五年生桑树(Morus alba L.)品种强桑1号、农桑14号、育71-1为试验材料,研究田间长期或短期淹水对桑树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月长期淹水胁迫导致强桑1号植株生长和光合作用明显受阻,与对照相比,枝条长度、叶面积大小、节间长度及桑叶产量极显著减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短期淹水胁迫导致强桑1号、农桑14号和育71-1叶片H2O2含量升高,而后随胁迫时间延长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各桑树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差异明显,农桑14号叶片MDA含量总体相对较低。短期淹水胁迫下,3个桑树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农桑14号叶片SOD和POD活性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耐淹水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干旱对冬小麦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借助于盆栽实验,设置了十个水分处理,在返青期以后至成熟期之间进行水分处理。灌浆期测定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结果表明:轻度干旱Pn下降4.2%,中度干旱Pn下降44.41%,重度干旱Pn下降62.45%;气孔导度Gs,干旱时Gs上升,水分过多时Gs也上升但幅度较小;细胞间隙CO2浓度Ci,随干旱加剧Ci先上升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结论为干旱对冬小麦旗叶光合作用产生了明显影响,导致净光合速率Pn和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下降,而气孔导度Gs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温室条件下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夏季伏旱时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以盆栽桑树为材料,设置对照(CK)、中 度干旱胁迫(T1)和特大干旱胁迫(T2)3个含水量梯度,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桑树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 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各时期桑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 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逐渐下降,胞间CO2 摩尔分数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叶片脱落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各处理 组间差异显著(p<0.05).(2)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以及桑树生长逐渐进入休眠期,各处理组桑树叶绿素含量、气 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下降的趋势,胞间CO2 摩尔分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净光合速率基本呈下降的趋势,但 T1,T2在实验中期(30~45d)有明显的回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脱落酸含量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可见,桑树能 够通过调节自身生理代谢来减少水分消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光合能力,从而维持其正常生长,表现出很强 的抗旱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融)草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光合生理响应特性,通过温室盆栽控水试验,利用LI - 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融)草在5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淹水组、对照组与轻度干旱组之间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重度干旱组净光合速率最低,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显著,导致其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他各组的原因则仍为气孔因素.(2)09:00-09:30,与中度干旱组相比,重度干旱组胞间CO2浓度有所增加,气孔限制值与水分利用效率有所下降.(3)10:30-11:00之间,各组(融)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有所下降,而气孔限制值与水分利用效率却明显增加.说明为适应不同土壤水分环境,(融)草在光合生理特性方面具备一定的适应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拉萨半干旱河谷以三年生藏川杨、银白杨、左旋柳和榆树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制试验,采用盆栽苗木称量法和Li-6400光合测定法,研究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50%~55%和30%~35%)条件下4个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正常供水时,藏川杨、银白杨、左旋柳和榆树白天耗水量分别为1 096.5、1 363.8、915.1、702.9g/m2,藏川杨和左旋柳白天耗水量显著低于银白杨;轻度干旱时左旋柳和榆树的全天总耗水量和白天总耗水量均有明显增加,其中左旋柳的增幅分别达到38.1%和40.8%,榆树的增幅分别为30.1%和28.7%,其余2个树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度干旱时4种苗木耗水量均有下降;重度干旱时耗水量最小。2)正常供水时,银白杨和左旋柳的耗水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2:00—14:00和16:00—18:00,藏川杨和榆树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14:00;轻度干旱时,银白杨为双峰曲线,第1峰值出现在12:00—14:00,其余3个树种为单峰曲线;中度和重度干旱时各树种耗水速率均表现为单峰曲线。3)随干旱加剧,藏川杨和银白杨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逐步下降;左旋柳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在轻度干旱时最大,在其余3个水分条件下随干旱加剧,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下降;榆树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对较低,最大值均出现在轻度干旱下,重度干旱时其值显著小于其余处理。4)藏川杨在中度和重度干旱时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正常供水和轻度干旱;银白杨在各干旱胁迫下水分利用效率均相对较低;随干旱加剧,左旋柳的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加;榆树在重度干旱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综上所述,4个树种均能耐受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属耐旱较强的树种,综合各因素,其耐旱性排序为榆树藏川杨左旋柳银白杨。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甜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I0466(抗旱性强)和农大甜研4号(对照)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其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2个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同,HI0466的净光合速率降幅较小而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幅较大;Ci/Ca比值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表明轻度水分胁迫下叶片Pn下降是气孔限制因素,重度干旱胁迫下Pn降低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地被菊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地被菊的抗旱能力,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地被菊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地被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胞间CO2浓度(Ci)在轻度干旱条件下下降,重度干旱胁迫下提高...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对杜梨(P.betulaefolia Bge.)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对保水剂处理的杜梨苗木的生长及生理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生长环境中,3种保水剂用量处理对杜梨苗木生长量依次为T2(50 g/盘)、T3(70 g/盘),T1(25 g/盘),且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随着保水剂用量增加生长量也增加,且苗木生存期显著延长,比对照显著提高29.7%~8.2%.在干旱胁迫前期,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随剂量增加而上升,但达到一定剂量会受水分的胁迫而下降;而在干旱21 d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随剂量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0.
广西热带岩溶区苹婆幼树光合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北热带岩溶区主要树种苹婆幼树的光合蒸腾特性。[方法]利用1年生苹婆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长期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的苹婆幼树,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将导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结论]苹婆属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的树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云南鹤庆地区栽植的农桑1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及其相应环境因子的日变化测定,探讨了云南红土高原桑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桑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光合“午休”现象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并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相反.各环境因子对桑树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较大,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北热带岩溶区优势树种蚬木幼苗的光合与蒸腾特性。[方法]利用野外生长正常的1~2年生蚬木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正常供水和长期干旱处理的幼苗,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期干旱将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论]蚬木具有光合、蒸腾速率较低,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抗旱性较强的生态特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浓度酸雨(AR5.6、AR3.0)对重金属镉(Cd)污染下农桑12号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严重及酸雨频发地区桑树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农桑12号幼苗作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Cd污染(100 mg·kg-1)条件下农桑12号幼苗生物量积累、气体交换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特征,以及加入弱酸性及重度模拟酸雨溶液对受Cd胁迫的农桑12号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 Cd胁迫下,农桑12号幼苗的总干物质积累(DMA)、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电子传递速率(ETR)均不同程度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有所上升。2) 2种不同浓度的模拟酸雨溶液处理下,农桑12号幼苗的Pn、E、Ci均显著降低,AR3.0处理的下降幅度更大;AR5.6处理下Fv/Fm、Fv/F0、PSⅡ光合量子产量Y(Ⅱ)、ETR有所上升,但AR3.0处理下Fv/Fm、Fv/F0均显著下降。3)复合处理下,与单独Cd处理相比,AR5.6的加入,增大了农桑12号幼苗茎和叶的比例,Pn、E、Ci、Gs、Fv/Fm、Fv/F0、Y(Ⅱ)、ETR均有所缓解;而AR3.0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以上指标。以上结果表明,Cd胁迫对农桑12号幼苗的DMA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根生物量(RW)的降低;还对气体交换速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使植株光合机构受损严重。不同浓度模拟酸雨处理对农桑12号植株生物量积累、气体交换速率和光合机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AR3.0处理的负面作用显著高于AR5.6处理。Cd处理前提下,AR5.6的加入有利于植株光合机构的恢复,但AR3.0的加入加剧了植株的受胁迫程度。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草莓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5个草莓品种苗期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下降,且甜查理的下降幅度最小,艳丽的下降幅度最大。在轻度干旱胁迫下,5个草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5个草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胞间CO_2浓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艳丽和宁丰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草莓主要是通过降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响应干旱胁迫,气孔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草莓主要是通过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响应干旱胁迫,非气孔因素影响光合作用。不同的草莓品种光合作用对干旱的响应能力不同。其中,甜查理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艳丽的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合云南不同海拔地区生态栽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桑树品种,解决蚕桑生产中桑树品种单一的问题,促进云南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方法]以农桑14号为对照,对云桑3号、云桑4号、强桑1号、强桑2号、鲁插1号等12个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发芽期、发芽率、生长芽率、停止生长期和桑叶硬化期)、产叶量(新梢条数、枝条长、米条片叶量、公斤叶片数和株产叶量)、黄叶率、止芯率及抗病虫性进行调查.[结果]各参试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不同,发芽最晚的品种与发芽最早的品种相差近1个月,昌盛、云桑4号、鲁插3号、强桑1号、丰田2号、强桑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等8个桑树品种的株产叶量均较对照(1.790kg)高,且以昌盛的株产叶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21.6%.在养蚕成绩方面,以投喂丰田2号的效果最佳.各参试桑树品种间无明显的抗红蜘蛛、桑橙瘿蚊为害特征差异;鲁插2号、云桑3号、强桑2号、鲁插3号的抗桑褐斑病较强;强桑2号和鲁插2号的桑疫病自然发病率、病情指数均为零,其抗桑疫病最强;各参试桑树品种间亦无明显的抗旱性特征差异.[结论]云桑4号、云桑3号、强桑1号、强桑2号、昌盛、鲁插3号、丰田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的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云南新栽桑园和低产桑园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麻疯树幼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麻疯树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麻疯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苗高生长量(△H)、地径生长量(△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水分利用效率(WUE)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升高,重度干旱胁迫下极显著降低(P<0.01);胞间CO2浓度(Ci)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有所降低,重度干旱时极显著上升(P<0.01)。说明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麻疯树幼苗光合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在轻度和中度干旱时麻疯树幼苗以降低光合生长和蒸腾耗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环境、维持生命,但长势变弱,而严重干旱时麻疯树幼苗的生长受到土壤水分的严重限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干旱胁迫对菘蓝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法,利用大型移动防雨棚开展了菘蓝干旱胁迫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菘蓝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气孔限制值(L_s)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水分和轻度干旱胁迫下,气孔限制是菘蓝P_n降低的主要因素;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菘蓝P_n降低的主要因素。干旱胁迫会导致菘蓝的T_r降低和T_r峰值的前移。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菘蓝为适应干旱缺水的条件会使叶片的P_n、T_r和G_s均显著下降,从而提高干旱情况下的WUE,缩小与充足供水情况下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3个桑树品种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浓度(0、0.2%、0.3%、0.4%)NaC l盐分胁迫处理对3个桑树品种1年生嫁接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桑树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绿素总量鲁插1号〉农桑12号〉昌盛。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高盐度降幅明显高于低盐度;而胞间CO2浓度随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增幅最大的是昌盛,最小的是鲁插1号。综合分析发现,3个品种在盐胁迫下的光合能力为:鲁插1号〉农桑12号〉昌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乡土草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变化规律,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和石漠化治理工程筛选抗旱性较强的乡土草种。【方法】以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常见的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糠稷(Panicum bisulcatum)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为材料,用盆栽称重、控制浇水的实验方法模拟土壤水分环境,进行干旱胁迫实验;测定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生理指标。【结果】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3种草种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2在重度干旱胁迫下,3种草种的叶绿素含量荩草最高,糠稷次之,画眉草最低;3重度干旱胁迫下3种草种光合速率大小排序为:糠稷画眉荩草;糠稷的蒸腾速率较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抗旱性最好。【结论】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糠稷更能适应石漠化地区的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对彩叶草设置4种水分梯度模拟干旱胁迫处理,20 d后测量光合生理指标并观察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彩叶草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都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后升趋势,水分利用率(WUE)、气孔限制值(Ls)呈先升后降趋势;光补偿点(LCP)升高,光饱和点(LSP)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表现光量子效率(AQY)降低,表明干旱胁迫对彩叶草光合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其光能利用效率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Pn降低是由气孔限制引起,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则由非气孔限制起主要作用。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叶绿体结构逐渐受到破坏,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逐渐扭曲。至重度干旱胁迫时,细胞膜边缘模糊甚至部分破裂消失,出现大量嗜锇颗粒;淀粉粒变形糊化,线粒体膜模糊。研究表明,适度的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60%~65%)可提高彩叶草的水分利用率,辅以适当遮阴可减轻光抑制,提高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