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市有1.8万亩高涂蓄水养殖池塘应用了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模式,平均亩产脊尾白虾75千克、雌性三疣梭子蟹50千克,亩均产值6500多元,利润2500余元。现将该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混养效益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南通地区从1993年开始尝试三疣梭子蟹养殖,目前已形成以梭子蟹、脊尾白虾综合养殖为主要模式的养殖区3万多亩。这种养殖方式通过混养脊尾白虾弥补了单养梭子蟹产量较低的缺点,一般亩产虾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变舟山地区历年来三疣梭子蟹传统养殖模式,探索三疣梭子蟹健康养殖模式,2006年我们进行了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的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混合健康养殖的技术要领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是湖北省沧州市的传统养殖品种,已有15年的养殖历史,养殖规模近7万亩,由于养殖时间长,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池塘的重复利用,使得养殖三疣梭子蟹病害较多,效益有所下降,促使人们探索一些新的养殖品种或者混样品种,通过选择、试验以及经济效益的核算,选择脊尾白虾作为混养品种,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饵料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残饵,保持水质清新,减少了三疣梭子蟹的发病机会,每亩收获脊尾白虾80斤左右,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近十多年来,南通启东的三疣梭子蟹和脊尾白虾养殖已成规模化,但每年的收成情况均有悲有喜,即使同一个养殖户也很少能做到每年丰收,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系统化管理和总结,笔者根据多数养殖户的经验反馈,根据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的生物学特点,从池塘结构、放养模式、水质管理、投饵管理、病害防治和池塘日志  相似文献   

7.
氯苯对四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4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水pH 7.9~8.2、水温24.1~24.5 ℃、盐度27.8~29.2条件下,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的96 h LC50分别为52、15、0.39、91 mg/L.综合氯苯对4种海洋生物的毒性机理和急性毒性数据,氯苯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依次为:脊尾白虾>黄姑鱼>三疣梭子蟹>菲律宾蛤仔.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52、0.15、0.0039、0.91 mg/L.  相似文献   

8.
正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是东海区重要的海水增养殖品种。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江苏连云港、盐城和南通等地开始三疣梭子蟹养殖,目前已发展出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混养模式[1]。然而,由于片面追求高产,不断增加的养殖密度超过了水体的养殖容量,致使虾、蟹病害频发[2]。为了防控病害,养殖户往往会加大用药力度,甚至滥用药物,导致养殖群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不断下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虾、蟹的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其养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地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三疣梭子蟹养殖,目前已形成以梭子蟹和脊尾白虾混养的模式。这种养殖方式通过混养脊尾白虾弥补了单养梭子蟹产量较低的缺点,亩均效益提高3000元。一、池塘条件池塘大小以10亩左右为宜,土质为泥沙质,水源无污染。池埂宽4~5米,池深1.5米以上,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闸门,  相似文献   

10.
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3年利用100亩池塘,设计多种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试验,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将试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之三三疣梭子蟹健康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江苏省南通市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脊尾白虾与梭子蟹混养技术的普及,梭子蟹养殖成为该市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该市梭子蟹养殖面积3045公顷,产量4045吨。2004、2005年冬,该市自然越冬池塘,出现较大面积死亡现象,发病池塘的死亡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2.
三疣梭子蟹与不同虾类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脊尾白虾等虾类与三疣梭子蟹进行混养。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三疣梭子蟹养殖单产最高,平均产量1678.5 kg/hm2,其次为凡纳滨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平均产量1659 kg/hm2。对虾养殖单产以凡纳滨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最高,平均产量990 kg/hm2,其次为中国明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平均产量952.5 kg/hm2。但考虑到日本囊对虾市场售价为其他混养虾类的两倍,因而日本囊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养殖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硝基苯对四种海洋生物的毒性及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硝基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四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硝基苯对以上4种生物的96 h LC50分别为7.6 mg/L、7.5 mg/L、0.26 mg/L和9.2 mg/L,95%置信区间分别为5.7~10 mg/L、4.5~13 mg/L、0.16~0.40 mg/L和6.4~15 mg/L,硝基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76 mg/L、0.075 mg/L、0.0026 mg/L和0.092 mg/L。硝基苯对脊尾白虾的毒性为高毒,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和菲律宾蛤的毒性均为中毒。  相似文献   

14.
正一、基本情况1.试验地点位于启东市利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海水养殖区域。2.建设规模2016年建设总面积为35亩,其中,工业化流水槽429米~2(共4组),改造建设净化养殖池塘约34亩。3.养殖品种2017年水槽养殖品种为罗非鱼;净化区养殖品种有脊尾白虾、缢蛏和三疣梭子蟹。4.2017年的试验实绩水槽内产商品鱼12117千克,净化区产脊尾白虾9350千克、缢蛏  相似文献   

15.
文蛤是广温、广盐性埋栖型双壳贝类,江苏南通地区的启东、如东有养殖文蛤的传统,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养殖模式的效益逐年下滑,虾蟹养殖池中三疣梭子蟹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现象尤为明显.红火了近30年的这种海水池塘养殖模式积累了诸如塘底环境恶劣、病害频发等多种不利因素,所以迫切需要调整养殖模式,以轮作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水池塘里投入经人工土池繁育的三疣梭子蟹稚蟹种苗,接着播以抱卵的脊尾白虾亲体,即在养成池中自繁自育成脊尾白虾苗种,充分利用其在生物学上的共生互利关系进行混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水产养殖已进入中后期的管理阶段,海水养殖由于品种多,管理比起单一的淡水养殖品种更为复杂一些,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脊尾白虾和梭子蟹的中后期管理。脊尾白虾(俗称白米虾)繁殖能力强,促使养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2014,(1):40-40
<正>2013年11月,山东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新品种选育及生态养殖示范"和"脊尾白虾种质资源与全人工繁育研究"进行了技术鉴定,2项科技成果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新品种选育及生态养殖示范"完成了三疣梭子蟹7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育成海产蟹类第一个新品种—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国家水产新品种授权号GS-01-002-2012),生长速度提高20.12%,成活率提高32.00%。研究了近交对重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制定了合理的育种方案,开发了重要海水甲壳类育种参数的评估模型和数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海水养殖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效益亩均净增收1200元,平均亩产二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千克,梭子蟹成蟹45千克,脊尾白虾75千克,虾虎鱼15千克,亩均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曹华  黄继斌 《齐鲁渔业》2007,24(9):11-11
我市高涂蓄水养殖起步于1999年,是江苏沿海发展高涂蓄水养殖较早的县(市)之一。当初,养殖模式只有泥蚶、青蛤、文蛤、对虾等单一品种的养殖,经济效益一般。2003年以后,开发了脊尾白虾、南美白对虾、基尾虾、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泥蚶、缢蛏、青蛤等多品种养殖,养殖模式也发展到虾蟹、虾贝、虾蟹贝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