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本一代母羊早期配种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哥拉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一代母羊在8.5月龄左右进行早期配种,母羊15月龄体重比同龄非早配母羊低(P<0.05),产羔率较常规配种组也低,但早期配种母羊在羔羊断乳后生长迅速,到18月龄左右进行第二胎次配种时,体重已接近对照组母羊;早期配种组羔羊初生重和离乳重均低于常规配种组,但周岁剪毛后体重与产毛量反而略高于同龄对照组母羊。这说明,安本一代母羊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重达到18kg左右进行早期配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当年母羔8.5月龄配种,其关键是体重和营养问题。要求配种体重在40kg以上,产羔前体重在60kg以上,泌乳后期体重保持在50kg以上,这样对母代和子代均无明显影响,而在第二次剪毛时,毛量、毛长、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当年母羔早期配种,缩短了世代间隔,提高了繁殖力,加速了育种进程,增加了经济效益,是提高养羊业生产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无角美利奴育成母羊早龄配种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早龄配种母羊15月龄时的剪毛后体重、剪毛量比同龄非早配母羊低,初产时的产羔率较常规配种组也低;但早龄配种母羊在羔羊离乳后生长迅速,于17月龄配种时的体重已接近对照组母羊,早龄配种与常规月龄配种母羊的子-代母羊的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性能均无明显的差异。母羊体重40kg以上早龄配种对母羊及其子代的生长发育,生产与繁殖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种不同补饲方法对放牧条件下绵羊育成母羊进行了不同补饲方法的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对体重、体尺、剪毛量等性状,组间差异(P〉0.05)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低、中、高不同饲养水平对48 ̄50支纱半细毛繁殖母羊在低、中山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体重高与低差异显著(P〈0.05),剪毛量高与低差异极显著(P〈0.01),中与低差异(P〈0.05)显著。为48 ̄50支纱半细毛羊新品系在低、中山生态区放牧条件下繁殖母羊的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配种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40头母猪进行配种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估价配种期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配种期母猪饲喂含金霉素200mg/kg饲料的日粮增加母猪体重。与对照组相比,配种期(P<0.05)、怀孕110天(P<0.01)、产仔后24小时(P<0.01)、产仔后21天(P<0.05)和断奶期(P<0.01)母猪体重显著增加;除怀孕增重外,分娩失重和哺乳失重略高(P>0.05);哺乳期饲料摄入降低(P<0.05);配种受孕率略高。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显著提高每窝产仔数(P<0.05),出生时、21日龄和断奶时存活仔猪数都略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时存活仔猪体重、21日龄仔猪体重都略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略高于对照组。断奶至发情的间隔略长于对照组。结论: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可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中、高三个不同补饲水平对边新藏繁殖母羊舍饲饲养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体重高、中水平与低水平组间差异(P<0.01)极显著,剪毛量高水平与低水平差异(P<0.05)显著。为48—50支纱半细毛羊新品种在低中山生态区舍饲饲养繁殖母羊的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4月龄感染了马立克氏病的2月龄-6月龄乌黑鸡群血清蛋白及血清酶的研究结果表明;2月龄~3月龄健康乌黑鸡如血清蛋白升高极显著(P〈0.01),血清ALP活性下降显著(P〈0.05),AMS活性下降不明显(P〉0.05),CHE活性升高不明显(P〉0.05),4月龄感染MD后,血清蛋白显著降低(P〈0.05),而后,白脓月回升,变化均不明显(P〉0.05),白蛋白在5月龄再次极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9.
补饲硫对安哥拉山羊F2代杂种羊产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硫酸钠,胱氨酸支安哥拉山羊F2代杂种羊进行补饲。结果表明:二种硫源对F2代杂种养单位皮肤面积的剪毛量,总剪毛量,毛丛长度,无髓毛的伸直长度,强度,伸度及含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对羊毛纤维中无髓毛的比例也有一定的提高;对羊只体重,羊毛细度影响不大(P〉0.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粗毛型长毛兔横交五世代6月龄体重(X1)、6月龄剪毛量(x2)及11月龄粗毛率(x3)三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体重和剪毛量样本数279只,粗毛率样本数156只。结果表明,6月龄体重、6月龄剪毛量和11月龄粗毛率的遗传力分别为0.3604,0.2648和0.1312;6月龄体重与6月龄剪毛量,6月龄体重与11月龄粗毛率,6月龄剪毛量与11月龄粗毛率等均呈正遗传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7,0.0837和0.6374。同时利用本次估计的参数制订综合选择指数,I=0.0702x1+0.4095x2+0.2395x3,并对其选择效果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1.
对江西地方黑鸡的2个品种即泰和乌骨鸡和南城五黑鸡4、5月龄血清蛋白水平及体重变化的研究表明:泰和乌骨鸡4、5月龄时体重、总蛋白、球蛋白变化均不显著(P>0.05),白蛋白极显著地下降(P<0.01),南城五黑鸡4、5月龄时增重迅速(P<0.01),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总蛋白、球蛋白 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河北坝上地区羔羊肥育及屠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志海  武冬鹏 《草地学报》2000,8(4):262-266
选用5月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德国肉毛兼用美利奴)与河北细毛羊杂交一代羔羊各24只,按体重分成3组,研究不同肥育方式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断奶羔羊补饲适量混合精料,日增重提高显著(P〈0.01)。同时能显著提高当年青年母羊的发情和配种率。试验结果后,选用4只8月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杂交一代羊进行屠宰,比较不同肥育方式对羊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可显著地(P〈0.01)提高胴  相似文献   

13.
珍珠长毛兔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珍珠长毛兔F4、F5选育群中,随机选出574只,对其生长发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中,该兔F4和F5代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该兔早期生长发育快,40日龄断奶至3月龄,平均日增重4428g,3月龄体重32kg。8月龄体重43kg,体型大,产毛量高,8月龄第3次剪毛时为355g(90d养毛期),估计年产毛量1420g。粗毛率为22%。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双重和三重配种对本场-千多头母猪的产仔力进行观察结果三重配种显著提高母猪产仔数和产活仔数(P〈0.01),两种配种法对仔猪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1991~1996年在独山草种繁殖场和威宁种羊场通过对1987年引进的新西兰考力代羊的综合选育,成年百体重达46.79kg,剪毛量4.93kg,毛长12.3cm,分别比选育前提高22.72%,4.98%和9.49%,经t检验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成年公羊体重为64.52kg,剪毛量6.43kg,毛长13.05cm,分别比选育前提高2.91%,6.30%和0.13%差异均不显著(P〉0.0  相似文献   

16.
利用通径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皖系粗毛型长毛兔选育群三、四、五世代11月龄粗毛率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发现5、8、11月龄粗毛率分别为10.73±1.33%、12.56±1.75%、13.05±2.07%,相互呈中等以上正相关;5、8月龄粗毛率与相应的体重、产毛量呈弱负相关(P<0.05);11月龄粗毛率与相应的体重、产毛量相关不显著(P>0.05);直接影响11月龄毛率最大的性状是8月龄粗毛率,其相关和通径系数较高(r(yx6)=0.7034,P(yx6)=0.),其次为5月龄产毛量和粗毛率,其他性状影响较小。因此,选育粗毛型长毛兔应以8月龄粗毛率为主要选种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中国美利奴成年母羊60只,幼龄母羊(8月龄)19只。用同期发情处理。其中,A组17只成年母羊发情配种。发情率为100%,双胎率为73.3%;B组43只成年母羊同期处理后,利用腹腔内窥镜观察卵巢排卵情况。其中排双卵的羊35只,占81.4%,明显高于自然发情母羊双胎率(23.3%)(P〈0.01);C组同期处理8月龄母羊19只,配种后妊娠14只,其中以胎6只,双胎率为31.6%。  相似文献   

18.
邓凯东  Warr.BE 《中国养羊》1998,18(4):14-15
在相同补饲条件下,与冬季草场常规放牧的新疆细毛羊生产母羊相比,舍饲可有效维持母羊在产羔前的体重(P<005),但在冬季其他时期内,舍饲和穿衣对母羊的体重、净毛线性生长速度、净毛生长率、纤维直径和羔羊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粗毛型长毛兔横交五世代6月龄体重、6月龄剪毛量及11月龄粗毛率三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体重和剪毛量样本数279只,粗毛率样本数156只。结果表明,6月龄体重、6月龄剪毛量和11月龄粗毛率的遗传力分别为0.3604,0.2648和0.1312;6月龄体重与6月龄剪毛量,6月龄体重与11月龄粗毛率,6月龄剪毛量与11月龄粗毛率等均呈正遗传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7,0.0837和0  相似文献   

20.
绒山羊选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选育后成年基础母羊和精选群母羊生产性能及产绒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其基础群公母羊产绒量分别为458.62、309.53g,比同龄同性别组群前分别提高12.59%和17.22%,差异均显著(P〈0.05);精选群公母羊分别产绒525g和444.91g,比同龄同性别羊选育前提高28.88%和68.32%,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