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树的三种嫁接传染性衰退病(褪绿叶斑病、茎痘病、茎沟病)都是潜隐性的病毒病。一般由苹果品种潜带病毒,带毒病株不显现症状,当其枝、芽嫁接到圆叶海棠(Mains Prunitolia)、三叶海棠(M.Sieboldii,为了区别于黄三叶海棠往往叫做红三叶海棠)或黄三叶海棠(M.Sieboldii Var.arborescens)砧木上后才发病。此病日本在1935年前后就已发现,因其多在用新引进品种进行高接换种后发生,所以叫做高接病。其病原及检验方法等,是在60年代以后才明确的。我国近年在辽宁省金县大委家公社曾发生高接换种后树体迅速衰弱枯死的现象,经中国果树所用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2.
苹果高接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苹果高接病是一种病毒病害,发生在日本和南朝鲜.日本在本世纪30年代,为了改变苹果品种组成,适应商品生产需要,从美国引入带有病毒的元帅系品种接穗,在国光、红玉等老品种树上实行高接换种.由于日本使用的苹果砧木圆叶海棠和三叶海棠,分别对潜伏于元帅系品种中的褪绿叶斑病毒(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CLSV)和茎痘病毒(Stem pitting virus=SPV)非常敏感,高接2-3年后,病毒侵染,导致根部韧皮坏死和木质部发生茎痘斑而使生长衰弱乃  相似文献   

3.
<正> 经研究已明确,高接病毒具有4种类型,即退绿叶斑病毒(CLSV)普通型、潜伏型,茎痘病毒(SPV)及茎沟槽病毒(SGV)。过去,鉴定高接病毒需1~2年时间,精确度也存在问题。青森县苹果试验场设想能否有这样一种砧木可同时且短期内将上述4种病毒鉴定出来,为此,该场从1971年开始全力投入这方面的检索工作。结果表明,作为苹果砧木的希德克氏海棠(Malus schedeckeri ZABEL.)可用以判断是否带有高接病毒的指示植物。它除对茎沟槽病毒不敏感外,对其余三种高接病毒都极为敏感,精确度在90%以上,而且鉴定效率也大大提高,一般为1个月,长的也仅需3个月。  相似文献   

4.
苹果无融合生殖型砧木对潜隐病毒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85~1988年鉴定研究,明确无融合生殖型苹果砧木红果三叶、威宁海棠、花红茶、卢氏海棠、泰山海棠、德钦海棠、栾川山定子和巴东海棠不抗苹果茎痘病毒、褪绿叶斑病毒和茎沟病毒。病毒浸染后,苗木接芽不萌发而枯死,或接芽萌发但植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卷缩扭曲,枝梢顶端枯死。若3种病毒混合侵染,病势更加严重。上述鉴定品种因对苹果潜隐病毒敏感而不抗病,用作苹果砧木受到很大限制,只有在苹果接穗无病毒情况下,才得以繁殖苗木推广应用。平邑甜茶和石屏野海棠对潜隐病毒的抗病性,尚需进一步观察鉴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RT-PCR方法检测无融合生殖砧木采种母树的带毒状况。结果表明,平邑甜茶、小金海棠、青砧一号、青砧二号等砧木的采种母树不同程度带有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茎痘病毒(ASP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等3种潜隐病毒,带毒株率0~13%。应当重视由此可能给苗木繁殖和研究利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日本长期以三叶海棠或园叶海棠为苹果砧木,实行乔化栽培。自美国引进矮化砧木 M系,MM 系以来,矮化栽培则发展很快。最近从美国引进 CG 系和 MAC 系,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一、M 系、MM 系砧木六十年代利用 M 系、MM 系矮化砧木,现  相似文献   

7.
<正> 辽宁省金县大委家公社,为了解决外销需要和品种单一授粉不良的问题,用红星和红冠两品种,在砧木为三叶海棠的国光树上,进行高接换种。换种后的第4年,很多高接树生长停滞,并有140余株已衰退枯死。其症状表现与日本和南朝鲜报导的“高接病”极为相似。据柳濑春夫(1972)研究,高接病的病原系由两种潜隐病毒所致。如果把  相似文献   

8.
苹果高接病,又叫衰退病。病树一般表现树势衰弱,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叶片变小而硬,叶色变黄,提前落叶,出现大量畸形花,果实小,果肉质硬,部份果实变形,并有条纹班,经3~4年后,病树全株死亡。该病由苹果潜隐病毒侵染所致,其病源为苹果茎症病毒,褪绿叶班病毒和茎沟槽病未而且多为3种病毒复合侵染.高接病由嫁接传播,即从感病毒的树上采接穗高接到感病砧末的树上就会发病。因此只有用无病毒接穗和钻木繁殖苗木,才可避免衰退病的发生.对发病重的植株只能刨除,对发病较轻植株,可施行根部培土,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接穗部位生根或在病根周围栽植抗病砧木…  相似文献   

9.
几种苹果砧木抗旱性的研究选择了较抗旱的苹果砧木花叶海棠、新疆野苹果和适应性较广的湖北海棠及未经利用的变叶海棠、小金海棠为试材,用抗旱较差的三叶海棠作对照。在人工气候室中,通过高渗培养液的水培方法,研究了干旱对各苹果种类生长和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同时通...  相似文献   

10.
阿坝州苹果砧木资源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和1995年分别用0.5%复盐和0.35%单盐,对阿坝州苹果砧木15个种类的盆栽耐盐试验结果表明:同种不同类型耐盐差异大;花叶海棠、变叶海棠120、大果楸子130、小金海棠耐盐性强,宿萼花叶海棠、变叶海棠122、理县楸子、湖北海棠85、三叶海棠131、马尔康海棠、西府海棠耐盐弱。复盐中0.1%Na_2SO_4和0.05%NaHCO_3对苹果砧木危害性小;土雄中0.35%NaC1的条件下,苹果砧木严重受害。盐害初期叶片Pro含量与盐敏感性有相关,盐害后期枝内Pro含量与耐盐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无融合生殖苹果属植物的某些特性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对苹果属植物( Malus)中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锡金海棠( M.sik-kimensis)、变叶海棠(M.toringoides)、三叶海棠(M.sieboldii)和湖北海棠( M.hupehensis)等4个种的7个类型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发现无融合生殖的种类具有如下特点:1.生长发育整齐一致,2.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整齐度高;3.去雄套袋能结实。用无融合生殖的种类做砧木嫁接苹果品种,生长比较整齐。特别是用平邑甜茶做砧木的果树,生长势强,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但所嫁接的品种接穗应选用无病毒的。  相似文献   

12.
苹果无融合生殖型砧木“76—2”(Malus Sp.)的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6—2”苹果砧木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染色体数量为2n=4x=68。乔木,寿命长,根系发达,侧根及须根量尤多。固地性好,无根蘖,管理方便。耐旱、耐涝、耐瘠薄,并可忍耐-45℃的低温。能在pH8.3—8.6的土壤条件下正常生长。经六年的嫁接鉴定,它对故道地区普遍潜带褪绿叶斑病毒(CLSV)、茎痘病毒SPV)、及茎沟槽病毒(SGV)的金冠品种不发生敏感,嫁接部位愈合良好,平整光滑,无大、小脚现象。植株直立生长,半矮化。其矮化程度、提早结果作用及丰产能力均与M7相近。果实风味浓厚,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都显著高于八楞海棠或M7为砧的金冠品种,是有望的实生系半矮化砧。  相似文献   

13.
张民  高勇 《河北果树》2002,(2):13-14
苹果树高接换头 ,是苹果品种更新改造的重要技术措施 ,但在生产中由于技术操作不当 ,而引起的接后产量不高 ,品质下降 ,病毒病、缺素症严重等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文从预防入手 ,就苹果树高接应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1 苹果老树的高接问题在目前 ,30年生左右的老苹果树多已进入衰老期 ,产量开始下降 ,如能高接换头进行更新 ,还能延长经济寿命。但这些老苹果树多为金帅、国光、元帅、旭、白龙等老品种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1980~ 1984年鉴定结果表明 ,这些老苹果品种的潜隐病毒 ,如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等 ,…  相似文献   

14.
苹果高接病的危害及病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明确 ,辽宁省苹果主要高接栽培区都有高接病发生 ,严重果园发病株率达 4 1.7%~88.5 % ,死树株率达 15 .2 %~ 70 .0 %。病树在高接后 1~ 2年能正常成活、生长 ,3年后病树根系由毛细根到骨干根逐级枯死 ,生长量减小、果个变小、劣化 ,甚至高接枝或全株死亡。同株高接树混合感染2种以上潜隐型病毒者 ,其中 1种若为 SPV (苹果茎痘病毒 ) ,则明显发病 ;只有 1种病毒或 2种不致引发症状的潜隐型病毒 ,树体一般不会显现高接病症状。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技术检测苹果病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建立了危害仁果类果树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沟病毒(ASGV)和苹果茎痘病毒(ASPV)的RT—PCR检测体系。其检测灵敏度高,专一性强,为仁果类果树的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应用该体系对田间的苹果树携带上述三种病毒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单独感染率和复合率均很高,达84.2%~100%。  相似文献   

16.
苹果实生矮化砧樱桃叶海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给南方苹果生产提供优良的实生矮化砧木,我们从1971~1979年用樱桃叶海棠(Malus sp.)与目前南方常用的两种苹果砧木——湖北海棠(M.hupehensis)、花红(M.asiatica)和本省的其他四种苹果砧木——黄柴子(M.sieboidii的一个类型)、  相似文献   

17.
以八棱海棠(Mulus robusta)、平顶海棠(M.prunifolia)、圆叶海棠(M.prunifoliavar.ringo)、西府海棠(M.micromalus)、红果海棠(M.sieboldii)和珠美海棠(M.zumi)为砧木,嫁接"绿宝"苹果(M.domestica‘Bramley′s seedling’),对接穗与砧木新梢的解剖结构以及嫁接口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测定,以了解"绿宝"苹果与不同砧木的嫁接亲和性。结果表明:"绿宝"苹果与八棱海棠、平顶海棠的枝皮率差异不显著,新梢横断面的组织结构相差较小,而与珠美海棠和红果海棠的枝皮率存在显著差异,且组织结构相差较大;"绿宝"苹果嫁接在八棱海棠和平顶海棠上,其嫁接口砧穗的结构差异较小,愈合良好;而嫁接在珠美海棠和红果海棠上,接口砧穗的结构差异较大,愈合较差,砧穗较易分离。综合分析认为,八棱海棠、平顶海棠和圆叶海棠为"绿宝"苹果适宜的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18.
苹果病毒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培育脱毒苹果苗木非常重要。为了解苹果砧木组培苗的病毒病携带情况,以课题组保存的13个苹果砧木组培苗为材料,使用RT-PCR检测脱毒处理后样品中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茎痘病毒(ASPV)、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结果显示,BP、W8N13、唐木田含有ASGV;HCT-2、BP、W8N13含有ACLSV;ME-2含有Apscaviroid;所检样品均未检出ASPV。试验获得5份无病毒苹果砧木组培苗。  相似文献   

19.
湖北海棠矮生类型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北海棠(Malus hupehellsis Rehd)俗名茶叶海棠、园叶海棠、甜茶、花红茶、三片罐等,其叶可以作饮料,多数产区都有采叶作茶叶的习惯,每年商业部门收购干叶的数量很大。用为苹果的砧木,仅近年来才开始应用。我省是苹果新区,解放以后才开始大量引种苹果。在试验的过程中,自1953年即在  相似文献   

20.
十九种苹果属植物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种苹果属植物为试材,研究了在人工模拟冷冻和自然条件下低温对与抗寒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这些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综合分析和评价了这些苹果材料的抗寒性。人工冷冻受害程度直接鉴定的结果为:4x湖北海棠、崂山柰子、石柱湖北海棠和南坪湖北海棠抗寒性强,马尔康海棠、变叶海棠Ⅱ和石柱三叶海棠抗寒性弱,其余居中。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束缚水含量等10个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x湖北海棠、石柱湖北海棠和崂山柰子抗寒力极强,昭觉海棠、南坪湖北海棠和莱芜难咽抗寒力强,马尔康海棠、变叶海棠Ⅱ和交流岛三叶海棠抗寒力极弱,其余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