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究锌营养对水稻幼苗在盐胁迫下有关细胞保护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情况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砂培试验,研究锌营养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细胞膜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锌营养能够显著提高其叶片内SOD和POD的活性,减少细胞内电解质的外渗率和MDA的含量,保护了细胞膜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中低锌营养浓度处理(0.5、1.0 mg/L)。同时,锌营养还能减轻因盐胁迫造成的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程度,提高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PSⅡ),并提高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减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以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目标。[结论]该研究为在盐渍化土壤栽培水稻提供科学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适宜在黄山市推广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方法]试验在休宁县商山镇进行,共引进13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比较分析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SHZR-158、SHZR-091、SHZR-162品质较高,口感较好;粤甜28、金糯262、彩糯10、天贵糯932、晋甜加糯1号的产量较高。[结论]A组甜玉米粤甜28,B组糯玉米金糯262在该试验中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烟糯7号鲜食糯玉米产量和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6.75万株/hm^2时烟糯7号的植株性状、穗部性状表现最优,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16213.5kg/hm^2和26550.0元/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条件下化控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优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郑单958为玉米试验品种,设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共4个密度,在拔节期叶面喷施30%胺鲜脂·乙利水剂。试验结果表明,清水处理随密度的增加玉米穗位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最大量子产量(Fv/Fm)、实际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非调节性能耗散量子产量[Y(N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增大。30%胺鲜脂·乙利水剂处理较清水处理,增加了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系数,降低非调节性能量消耗的量子产量、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最终8.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处理后的产量最高,达10 815.29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5.
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进行气温升高1℃和气温升高1℃+大气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条件下野生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升高使大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S II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下降,PS II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PS 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升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升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CO2浓度升高能逆转由于升温造成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增加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光合速率仍较对照下降,还会使野生大豆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未来气温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野生大豆更容易受到高温或干旱胁迫,造成气孔导度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表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不利于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条件下,泸玉糯9号各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方法]以鲜食糯玉米品种泸玉糯9号为材料,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2种种植方式(直播、移栽)、3种密度(45 000、52 500、60 000株/hm2)处理,对6个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与鲜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直播条件下,穗长、穗粗与鲜穗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移栽条件下,各性状与鲜穗产量间的相关性表现各不相同;糯玉米高产目标性状要建立在不同品种、栽培措施基础上进行抉择。[结论]该试验为糯玉米高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马来西亚和泰国引进种植的‘T1’‘T2’‘T3’‘M1’4个油棕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am2500叶绿素荧光仪对叶片进行叶绿素荧光慢速动力学测定,评价其在云南西双版纳种植的光适应性。结果表明,油棕初始荧光(Fo)、光下最小荧光(Fo')、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量子产量Y(II)、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qN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品种‘T1’光下原初光能捕获效率、电子传递速率最高,实际光合作用能力最强。品种‘T3’非光化学猝灭(NPQ)和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最高,光保护能力最强。4个油棕品种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最大潜在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荧光产量(Ft)、光下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qL无显著差异(p0.05),光合潜能一致。  相似文献   

8.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对茄子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和土壤栽培对茄子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茄子幼苗的初始荧光(Fo)明显低于土壤栽培Fo外,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茄子幼苗的株高和茎粗增加幅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以及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都明显高于土壤栽培,说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茄子幼苗的生长量、光合特性和荧光系数均好于土壤栽培.  相似文献   

9.
银杏不同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银杏不同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泰兴一号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ax)、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高于顺德清晖园银杏,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M)较低.可见,泰兴一号生长较快,具有潜在高生物产量的生理生化基础.不同品种银杏光响应曲线、ETR对光强度响应的初始斜率以及光合色素的含量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论点.  相似文献   

10.
引种观察鉴定国内外黑玉米品种9个,选育出黑糯玉米新品系黑糯1号,研究了不同密度对黑糯玉米产量和穗部性状的影响,探索出黑糯1号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半干旱区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合理调整半干旱区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手段,以提高高种植密度下玉米植株群体产量及群体光能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农华101、吉单198)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半干旱区,针对种植密度(3.0万、4.5万、6.0万、7.5万、9.0万株/hm2)与灌浆期各光合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对灌浆期各时间段主要限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灌浆期内不同时间段,种植密度对蒸腾速率、CO2气孔导度、叶绿素、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不同。在抽雄期至吐丝后45 d,种植密度与叶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雌穗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LAI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吉林省半干旱区,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调节各光合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光、温、气等资源的利用,有助于提高净光合速率和增加光合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我国最新专利技术——双行交错稀植(SHJC)种植方式玉米(Zea mays L.)增产的生理生态相关机理。[方法]利用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比较3种种植方式高密度栽培条件下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探索SHJC种植方式玉米生育特征和增产机理。[结果]SHJC种植方式玉米与相同密度的不交错种植方式玉米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生理生态优势,且地下根数量多,重量明显增加。SHJC种植方式改变了株间根系的生长环境,干物质积累高;SHJC种植方式光合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且上升为最大光合速率(Pn)的时间早,且其玉米群体各层的相对光强均小于其他种植方式,可充分利用强光,产量高。[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玉米及其他作物高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合理的烤烟群体结构。[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与净光合速率、单叶重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烤烟叶片的气孔导度、光下最大荧光、实际光化学效率升高。种植密度为17 175株/hm2时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种植密度为15 150株/hm2时的单叶重虽然最高,但上中等烟率降低了5.11~10.58个百分点,均价降低了0.88~0.99元/kg,产量降低了342~453 kg/hm2,产值下降了8 166~9 273元/hm2。种植密度为19 350株/hm2时的上等烟率、橘色烟率、产量和产值较高。[结论]降低种植密度可提高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单叶重,但种植密度过低将降低烤烟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特用糯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组合的选育方法及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从全国各地引入144个特用糯玉米品种资源,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实训园进行种植。在生育期间进行物候期观察及地区适应性鉴定,淘汰地区适应性差的品种,选择适应北京地区的品种。[结果]根据北京地区目前糯玉米育种目标,提出了糯玉米选育的要求,生育期为85~90 d,适口性好,鲜穗产量为1.35万kg/hm2以上,抗病虫糯玉米品种。经多年选育出N26-11×N24-10组合。同时对糯玉米种植密度、施肥、除草剂等关键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为特用糯玉米育种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德美亚1号为材料,研究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施肥量设3个水平,种植密度设4个水平。[结果]不同肥力密度组合能够有效调控玉米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相关性状。适当的肥料供给(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总光合势及叶绿素含量,最终有助于产量的增加。另外,当种植密度稳定在9万株/hm2时,玉米的光合速率高于其他种植密度条件的玉米,因此达到了较好的产量效果。[结论]玉米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且肥力水平为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时玉米相对产量最高,可作为目前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种植较适宜的肥力和密度条件。  相似文献   

16.
3个不同株型鲜食糯玉米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不同株型鲜食糯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鲜食糯玉米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设5个密度,副处理设3个品种,调查鲜食糯玉米生育期、株高、穗长和产量等性状。【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生育期略有延长。高秆大穗型品种京科糯2000种植密度为48000株/ha时产量最高,达12787.7 kg/ha;矮秆型品种都市丽人种植密度为60000株/ha时产量最高,达10473.0 kg/ha;紧凑型品种玉美头601种植密度为54000株/ha时产量最高,达12214.4 kg/ha。【结论】高秆大穗型品种京科糯2000、矮秆型品种都市丽人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601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48000~54000、54000~60000和54000~60000株/ha。  相似文献   

17.
水稻花后颖壳和果皮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97-5900
[目的]研究水稻颖壳和果皮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水稻颖壳和果皮的光合功能。[方法]以扬稻6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颖果发育过程中颖壳和果皮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颖壳和果皮也具有叶绿素荧光特性,但它的Fv/Fm值不如正常叶片中Fv/Fm值高;叶绿素荧光各项参数的变化表明,叶绿体的PSⅡ的结构随着颖壳和果皮的发育进程和衰老不断受到损害,使Fv/Fm、qP、ФPSⅡ和NPQ下降;随着颖果发育天数的增加,颖壳和颖果叶绿素含量先上升,然后下降;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水稻果皮具有光合功能,颖壳和果皮光合能力的强弱与颖果的发育状况相适应,颖壳和果皮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可以作为颖果成熟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先玉335适宜栽培密度与性状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求先玉335合理的种植密度,明确种植密度对玉米性状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优质高产豫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材,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设4种种植密度(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大垄双行种植备件下,先玉335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呈降低趋势,在6.75万株/hm^2密度时,产量较高,玉米群体具有合理的株高和冠层结构,棒三叶叶绿素相对含量也较高。对株高、穗位高度以及LAI垂直分布的研究表明,该试验条件下,种植密度的增加会使玉米群体的抗倒伏能力降低,单株叶面积减少,群体LAI有所增加,LAI最大值出现的层次有所上升,玉米群体适宜高产的LAI在5.7左右。[结论]在试验条件下,先玉335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IAI最大值出现的层次随着密度的增加上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矮秆早熟高粱品种吉杂141在佳木斯地区的合理栽培密度。[方法]以吉杂141为研究对象,在大田生产试验条件下,采用平播的方式,设置15万、20万、25万、30万、35万株/hm2共5个栽培密度,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下,吉杂141的群体生理指标、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群体光合势和总光合势增加,株高差异不显著,穗长、穗粗逐渐下降,生物产量上升,千粒重和单穗重下降。[结论]初步明确在佳木斯地区采用平播方式吉杂141最适栽培密度为20万株/hm2,产量可达9 203.36 kg/hm2。  相似文献   

20.
错株增密种植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增密是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往往会造成群体郁闭,光能利用率下降。因此,本研究探索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削弱增密后对植株产生的负面效应。【方法】试验于2018和2019年,以登海60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7 500株/hm2、82 500株/hm22种密度,以常规对株种植为对照,研究错株种植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探明错株种植与密度的互作机理,提出高产夏玉米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增密降低了群体整齐度,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光合关键酶活性在高密度下随生育期推进降幅更大,表明增密会使叶片衰老速率增大,不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错株种植模式下群体整齐度提高,茎叶夹角增大,叶片更为平展,光能截获率增大,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增大,进而显著提高了产量,错株种植较对株种植2个品种平均增产3.8%—6.1%。错株种植在保证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削弱了群体内个体植株间对光温资源的竞争,保证玉米个体发育潜力的充分发挥,使玉米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结论】错株种植能显著改善群体冠层结构,优化群体的光照条件,增强其光合性能及物质生产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认为,82 500株/hm2密度条件下错株种植的模式表现最好,可为创建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