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靖安椪柑’果实发育过程中柠檬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关基因的表达关系。【方法】以‘靖安椪柑’发育阶段的果实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盛花后60~200 d果实有机酸含量变化,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柠檬酸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同时分析有机酸含量变化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柠檬酸为‘靖安椪柑’果实主要有机酸,在果实中含量最高;在椪柑果实发育期间,柠檬酸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奎宁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呈递减的趋势,总有机酸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与柠檬酸含量变化一致;柠檬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发育期间,‘靖安椪柑’果实Cit CS1相对表达略有下降,Cit CS2和CitPEPC1相对表达先增加后减少,Cit PEPC2和Cit PEPC4的表达量在果实发育后期有所升高,这些柠檬酸合成基因表达均与柠檬酸含量无显著性相关;柠檬酸降解相关基因中,Cit PEPCKs、Cit Aco1和Cit FBPases相对表达整体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与柠檬酸含量无显著性相关,Cit Aco2/3和Cit ACLα1相对表达整体呈增长的趋势,Cit IDH1、Cit ACLα1和Cit ACLβ相对表达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Cit IDH2/3、Cit GADs和Cit GS2相对表达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Cit Aco2/3和Cit ACLα1相对表达与柠檬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Cit IDH1/2相对表达与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靖安椪柑’果实发育阶段有机酸含量主要由柠檬酸含量决定,随着果实发育成熟,柠檬酸和有机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柠檬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无直接关联,主要受降解相关基因影响,尤其是Cit Aco2/3、Cit IDH1/2和Cit ACLα1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是调控‘靖安椪柑’发育阶段果实柠檬酸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处理对椪柑果实有机酸含量及与柠檬酸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6 a(年)生盆栽枳砧普通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为试材,设全期、前中期、前期、中期、后期等5个处理,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用HPLC测定果肉中酸的含量,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测定柠檬酸代谢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5个处理组均导致果实中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等3种有机酸及总酸浓度显著增加;Cit CS1与Cit CS2的相对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Cit Aco1的相对表达量总体是上调表达,Cit Aco2的相对表达量因不同时期处理而异,Cit Aco3的相对表达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Cit IDH2在3个Cit IDH基因中相对表达量最低,但其表达均得到促进,Cit IDH1的相对表达量因不同时期而异,而对Cit IDH3而言,其相对表达量总体是抑制表达;2个Cit GAD基因中,Cit GAD5启动较早,水分胁迫下Cit GAD4、Cit GAD5的表达均受到抑制,Cit GAD5所受影响更为显著。【结论】不同时期水分胁迫能导致椪柑果实柠檬酸积累,总有机酸含量升高,这种变化与柠檬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动有关。其中,Cit CS1、Cit CS2表达上调及Cit Aco3、Cit IDH3、Cit GAD4和Cit GAD5表达下调可能是果实柠檬酸积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纽荷尔’脐橙及其芽变品种‘龙回红’脐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芽变品种‘龙回红’脐橙生物学特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营养元素、果实品质和产量等与其母本‘纽荷尔’脐橙的差异。【方法】在同一果园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对2个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绝对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和‘纽荷尔’脐橙相比,‘龙回红’脐橙干周、树体高度和冠径差异较小,但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片厚度、长度和宽度均差异较大;‘龙回红’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片绝对叶绿素含量分别比‘纽荷尔’脐橙高37.7%、27.6%和16.5%,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龙回红’脐橙春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分别比‘纽荷尔’脐橙高33.4%、55.6%、20.9%和33.1%,大多数参数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龙回红’脐橙叶片营养元素除P和Z_n的含量显著低于‘纽荷尔’脐橙外,其他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色差a/b值和固酸比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纽荷尔’脐橙。‘龙回红’脐橙单产比‘纽荷尔’脐橙高20%左右,且大多数果实品质指标优于‘纽荷尔’脐橙,特别是在果皮颜色和果型方面,优质果率明显提高。【结论】‘龙回红’脐橙是‘纽荷尔’脐橙的优良变异品种,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日光温室中柑橘结果枝类型对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为温室柑橘结果枝组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枳[Poncirus trifoliate(L.)Raf.]砧‘南丰蜜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Kinokuni’)有叶结果枝和无叶结果枝果实为试材,对其糖酸含量、有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南丰蜜橘’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奎宁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为先降后升,柠檬酸含量在果实成熟时与发育初期相近;无叶果和有叶果的糖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花后30 d无叶果苹果酸含量显著高于有叶果;2类果实中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CS)、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乌头酸酶(aconitate hydratase,ACO)和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4种重要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类果实多数基因的表达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然而酶活性以及有机酸含量则未出现相应的显著性变化。【结论】‘南丰蜜橘’果实中糖酸含量以及有机酸代谢相关重要酶活性不受结果枝组类型的影响,因此,在日光温室中进行柑橘树体枝组修剪时,只需考虑果实产量即可,不必过多考虑其对果实糖酸等内在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山梨’果实和叶片为试材,测定分析了其发育过程中主要有机酸含量变化及二者有机酸含量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苹果酸、草酸和乳酸总体呈增加趋势,奎尼酸、莽草酸、柠檬酸、乙酸、琥珀酸和有机酸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叶片发育过程中,苹果酸、奎尼酸、乳酸、琥珀酸和有机酸总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草酸和柠檬酸总体呈下降趋势,莽草酸和乙酸变化极小;果实和叶片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在苹果酸之间、奎尼酸之间、草酸之间、莽草酸之间以及乳酸之间的含量变化都呈正相关,柠檬酸之间以及琥珀酸之间、有机酸总量之间含量变化都呈负相关,但相关性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果实和叶片中7种有机酸以及有机酸总量的积累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江西赣州,以纽荷尔脐橙为对照,研究了纽荷尔脐橙芽变早熟品种"赣南早脐橙"的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赣南早脐橙的常规内在品质、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均与纽荷尔脐橙有较大差异,总体上,同一时期赣南早脐橙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奎宁酸含量及固酸比更高,可滴定酸和柠檬酸含量更低。赣南早脐橙果实早熟特性明显,包括转色和着色提早,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积累加快,固酸比跃升期提早等,达到相同外观色泽和内在品质水平的时间比纽荷尔脐橙早30d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省沙洋县椪柑基地,以‘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柑橘着色促进剂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探讨不同浓度柑橘着色促进剂对‘纽荷尔’脐橙果实的品质效应。结果表明:‘纽荷尔’脐橙于果实着色前喷施500倍液浓度的柑橘着色剂后,其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果面着色好、色泽鲜艳、光洁美观,外观质量明显得到改善,果实污染少,市场售价和收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揭示‘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期质地变化机理。【方法】定期检测果实发育期细胞壁含量、细胞壁组成物质含量、果胶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等指标。【结果】细胞壁含量、纤维素含量及半纤维素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幼果期上升,进入快速生长期后下降,成熟期较平缓的趋势;随着果实发育成熟,水溶性和离子型果胶含量呈上升趋势,共价结合型果胶含量呈下降趋势;水解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与相关细胞壁组分变化规律相符。【结论】随着‘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在细胞壁水解酶的作用下,细胞壁含量及组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纽荷尔脐橙缺硼表现与其硼、糖含量年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研究了赣南‘纽荷尔’和‘朋娜’脐橙果实及叶片的硼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年变化。结果表明: 幼果期两品种果皮硼含量均较高, 之后果皮与果肉硼含量均趋下降, 但在果实膨大中后期均出现显著上升。纽荷尔越冬老叶硼含量趋明显下降并居较低水平, 而朋娜老叶硼含量变幅小且相对较高。果实膨大中后期两品种果皮和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与果实硼含量出现同步积累, 此时二者老叶和朋娜春梢叶的糖含量均出现低谷, 而对应纽荷尔春梢叶糖含量并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磷酸二氢钾对脐橙陷痕果发生及果皮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卡拉卡拉’(Citrus sinensis Osbeck‘Cara Cara’)和‘纽荷尔’(Citrus sinensis Osbeck ‘Newhall’)脐橙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钾肥(0.2% KH2PO4)后,成熟期陷痕果发生率、果皮细胞壁物质成分、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KH2PO4处理对卡拉卡拉脐橙和纽荷尔脐橙的果皮厚度、硬度及其均匀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卡拉卡拉脐橙的陷痕果发生率显著降低。纽荷尔脐橙的细胞壁代谢以及果皮力学性能受KH2PO4的影响较小,陷痕果率无显著变化。果皮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降低可以减缓果皮原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成分的降解,降低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软化的速度,减少陷痕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蜂糖李’果实有机酸组成与含量特点,揭示其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苹果酸代谢相关酶的关系,阐明有机酸积累的关键时期和关键酶。【方法】以‘蜂糖李’及对照‘四月李’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分析测试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并测定苹果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李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发现‘蜂糖李’果实成熟时总酸含量(ω,后同)为5.94 mg·g-1,包括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莽草酸和琥珀酸6种,其中以苹果酸含量最高(占总酸含量的88%),‘四月李’果实中有机酸组分与‘蜂糖李’一致,均属于苹果酸型。2个李品种果实中总酸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苹果酸含量的差异所致。通过分析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发现‘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含量大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在果实发育前期,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草酸、酒石酸含量逐渐降低,而柠檬酸含量逐渐升高。与‘四月李’相比,‘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草酸、酒石酸及总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一致,且苹果酸及总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四月李’,而柠檬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最后通过分析苹果酸含量与相关代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在果实发育前期大量积累主要是该时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增强促进了苹果酸的大量合成以及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降低减少苹果酸的分解,与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关系不大,而‘四月李’苹果酸积累的关键酶是NAD-MDH。在果实发育后期,‘蜂糖李’及‘四月李’NADP-ME活性迅速升高,前者PEPC活性减弱,后者NAD-MDH活性下降,使得2者果实中苹果酸的降解大于合成而呈降低趋势。【结论】‘蜂糖李’是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的低酸型李品种,其果实中苹果酸积累的关键时期为果实发育前期,苹果酸含量的变化由PEPC和NADP-ME协同调控,而对照‘四月李’由NAD-MDH和NADP-ME起主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玉露香’梨果实发育中糖、酸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糖、酸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玉露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慢—快—慢—快"的上升趋势;总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幼果期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酸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酸仍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43.07%,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71.9%。蔗糖含量从坐果到花后60 d内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花后60 d开始迅速上升,直到成熟期其含量上升了3.81倍。山梨醇含量从坐果到花后75 d,含量逐渐上升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结论】‘玉露香’梨为高果糖型果实;按照苹果酸型、柠檬酸型和酒石酸型三大果实类型分类,属苹果酸型。  相似文献   

13.
以‘早金酥’梨为试材,在生长季节叶面喷施氮、磷、钾、钙、镁和稀土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果实主要有机酸含量,研究不同矿质营养对梨果实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氮肥可以使果实奎尼酸、柠檬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而乳酸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磷肥可以使果实苹果酸、草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钾肥可以使果实苹果酸、奎尼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而莽草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钙肥可以使果实苹果酸、柠檬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镁肥可以使果实奎尼酸、柠檬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叶面喷施稀土肥可以使果实奎尼酸、柠檬酸、莽草酸、乳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赣南早’与其芽变前的‘纽荷尔’品种叶片气孔及表皮形态特征、叶片解剖结构及对柑橘溃疡病的抗病性,为生产中合理布局早晚熟脐橙品种,推广‘赣南早’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检测‘赣南早’与‘纽荷尔’品种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反应、电镜扫描及石蜡切片等技术观测2个品种叶片解剖结构,测定2个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后植株体内5种与抗性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分析柑橘溃疡病菌对2个品种的诱导抗性。【结果】接种试验表明侵染‘纽荷尔’品种感病所需的柑橘溃疡病菌最低浓度为1.0×106CFU·m L-1,小于‘赣南早’所需最低浓度1.0×107CFU·m L-1,溃疡病菌在‘纽荷尔’品种上比在‘赣南早’品种上易于扩展和形成病斑;两个品种在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排列紧密度上均存在差异,酶活性测定表明接种溃疡病菌后2个品种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相关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2个品种间相关酶活性变化程度差异不显著。【结论】通过对‘赣南早’和‘纽荷尔’2个品种抗病性测定及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发现‘赣南早’品种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强于其芽变前的‘纽荷尔’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江西省特色品种马家柚果实贮藏期间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柠檬酸积累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为筛选出调控贮藏早期柠檬酸含量显著增加的关键基因以及提高贮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贮藏0~150 d的马家柚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果实内有机酸的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测定柠檬酸合成、转运和降解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马家柚果实有机酸含量在贮藏初期(0~40 d)显著上升,并在贮藏40 d时达到最大值,贮藏40~70 d时下降,贮藏70~80 d短暂上升后直至贮藏结束没有明显变化。柠檬酸为果实中最主要的有机酸,且其变化趋势与有机酸变化动态基本一致,而苹果酸、奎宁酸、酒石酸含量极低,并在整个贮藏期变化不明显。对柠檬酸含量显著变化的贮藏期(0~70 d)进行柠檬酸积累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合成基因CmPEPC1和CmCS1/2表达量在贮藏0~40 d增加,CmPEPC1/2和CmCS2在贮藏40~70 d减少;转运基因CmVHA-c4表达量呈先上升(贮藏0~40 d)后下降(贮藏40~70 d)的趋势,而CmVHP2只在贮...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骏枣’果实与叶片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骏枣’果实与叶片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变化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骏枣’果实和叶片中有机酸均以苹果酸、柠檬酸为主,果实的含量分别为2.97、2.67 mg·g~(-1),叶片的含量分别为1.31、0.69 mg·g~(-1)。在‘骏枣’发育过程中,果实与叶片有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前期升高,后期下降,但是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始终高于叶片的有机酸含量。果实中酒石酸、奎宁酸、富马酸含量均呈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趋势;叶片中草酸、酒石酸、奎宁酸、富马酸含量均呈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趋势;果实与叶片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纽荷尔和清家脐橙果实大量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与累积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庆北碚,以30年生枳砧清家脐橙和纽荷尔脐橙为材料,分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N、P、K、Ca、Mg和S等6种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和累积量变化。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纽荷尔和清家果实中N、P、Mg和S含量4月最高,Ca在10月最高,纽荷尔和清家K含量分别在9月和7月最高;Ca的主要累积时期,纽荷尔脐橙果实为6—7月和9—10月,清家脐橙果实为6月、8月和10月;除Ca外的其他大量矿质营养元素累积量较大的时期,纽荷尔和清家脐橙果实的总体上均为6—9月和11月,但清家脐橙累积最高峰一致出现在6月,纽荷尔脐橙累积最高峰至少推迟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8.
对大三岛、萘维林娜、纽荷尔、佛罗斯特、7904五个脐橙品种果实纵、横径定期田间测定。结果表明,五个脐橙品种的果实纵、横径净增长量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均出现了三次生长高峰,并呈“S”形曲线增长,迟熟品种的生长高峰比早熟品种推迟7─10天。从8月开始全糖、固形物等也呈“S”形曲线增长的一致规律,而柠檬酸从8月开始逐渐下降。随着果实的逐步成熟沿时间正轴方向至该品种固有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机酸是果实主要的品质组分物质之一,直接影响柑橘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多数柑橘果实的柠檬酸占总酸含量的70%以上,是主要的有机酸类型。介绍了柑橘果实柠檬酸的代谢途径和国内外柑橘果实柠檬酸研究涉及的果实类型及有机酸特点,综述了参与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相关基因,指出了柠檬酸合成相关基因CS在不同报道中的功能差异,整理了目前报道的柠檬酸降解相关的Aco、IDH、ACL、GAD、GS基因以及贮藏相关的PH、AHA基因在影响柑橘果实柠檬酸含量中的作用;特别指出了近年来报道的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相关转录因子研究。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其他果实性状研究相比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笔者对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重要基因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柑橘果实柠檬酸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鲁秀梨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累积方式,为确定其适宜采收期与销售期提供依据。【方法】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鲁秀梨可溶性总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从果实生长发育中后期至采收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其中,前期的增加主要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增加有关,其在花后100 d时含量达到最高;后期的增加主要与蔗糖在成熟前快速累积有关,山梨醇含量在整个测定时间变化幅度较小。采后贮藏至30 d时,可溶性总糖依旧呈上升趋势,但随后逐渐下降。有机酸主要是由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奎宁酸组成。总体上,苹果酸含量高于其他种类有机酸,为苹果酸优势型。因此,尽管柠檬酸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中后期是增加的,但有机总酸含量变化与苹果酸一致,即随着果实生长、成熟而降低。在贮藏期,有机酸含量呈继续下降趋势。【结论】鲁秀梨在果实发育中期和贮藏后期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对较高,而在果实采收时及贮藏前期蔗糖在总糖的占比较其他时期为高;整个测定期内,苹果酸含量始终高于柠檬酸含量,为苹果酸优势型果实。果糖、蔗糖和苹果酸可能是鲁秀梨果实特有风味的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